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吉林高职高专开展创业教育的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19-09-2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创业能力视为未来社会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护照”,要求把创业能力提高到“与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同等的地位”。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2016年我国颁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了把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创新创业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目前高职教育已经占据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高职院校急需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引入创业教育。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我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自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发布之后,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年年稳步提升。2015届的自主创业比例是3.0%,比2014届(2.9%)高出0.1个百分点,比文件发布之前的2009届(1.2%)高出1.8个百分点。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3.9%)高于本科毕业生(2.1%)”。
  一、创业及创业教育的内涵
  (一)创业的内涵
  “创业”在英文中有两种表达方式:entrepreneurship和enterprise,目前更趋向于使用entrepreneurship。从词源上看,entrepreneurship来源于法语entreprendre和德语unternehmen,意思是“从事(under-take)……”。《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enterprise一词的解释是:第一是事业:一项事业,尤其指一项雄心勃勃、复杂且具危险性的事业;第二是企业:商业机构;第三是创业:进取的、系统的并以利润为目的的活动;第四是进取心:愿意冒新的危险。从总体上看,创业是指创业主体突破现有资源限制,寻找新机会,创造新价值的社会活动创业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创业是一种素质;第二创业是一个过程;第三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
  (二) 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定义为“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
  创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能够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内进行行为创新,开辟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并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机遇的探索性行为的教育活动。它为学生灵活、持续、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三)高校创业教育
  所谓高校创业教育,是指结合专业教育,向大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增强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使大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实现自主创业或在以后的工作中实现自我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创业学、创造学、法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应该包括两层含义;第一,通过创业教育,让学生能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第二,通过创业教育,让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
  二、吉林省高职高专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创业教育现状调查
  通过对吉林省内4所高职高专院校1100多名学生进行了创业教育的问卷调查,与学校创业教育管理机构的创业教育教师座谈,分析出我省高职高专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创业教育的认识
  在创业教育方面,8%的学生很了解创业教育,34%的学生了解一些创业教育,58%的学生不了解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对当前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有巨大的冲击作用。但我国的创业教育发展较晚,高职高专院校的创业教育更需要加强。从学生获取创业知识来源上看,主要来源是亲身实践、创业讲座和创业课程。纵观学生获取创业知识的来源,选择人数比例由大到小分别是亲身实践 (22.81%)、创业讲座 (20.62%)、创业课程(15.01%)、同学或朋友 (11.73%)、家庭环境 (10.36%)、媒体和社会宣传 (9.95%)、阅读有关书籍(7.73%)、创业培训 (1.71%)和其他 (0.08%)。可见,大多数人的创业知识来自于实践经验、创业讲座和创业课程,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媒体和社会宣传的舆论引导尚有待加强,创业相关书籍的影响力尚有待提高,系统的创业培训缺失或者缺乏时效性等问题依然亟待我们去解决。
  从不同学校来看,学生们获得的创业知识来源差别不大,长春汽车高专创业讲座效果较好,吉林交通学院学生阅读创业有关书籍较多,长职院家庭环境影响较大。
  2. 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
  19%的学生认为目前开设的创业课程对于创业没作用,67%的学生认为目前开设的创业课程对于创业有一定作用,14%的学生认为目前开设的创业课程对于创业非常有作用。可见高职高专院校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上还有一些缺陷与漏洞,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需求。学生对于课程的效果不满意,对课程质量评价不高。14%的学生希望创业教育应是全校的基础课,31%的学生希望创业教育成为全校的选修课,55%的学生希望创业教育应以创业实践活动进行。
  35%的学生希望通过创业教育课程获得创业基础知识,36%的学生希望通过创业教育课程获得如何寻找商机的知识,7%的学生希望获得企业开办程序的知识,20%的学生希望获得管理企业方法的知识;50%的学生希望提高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学校了解学生对创业教育课程的需求,及时改革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建立多元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授课方式,使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3. 创业教育师资建设
  创业教育作为一门新课程,对授课教师的要求很高。授课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创业知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技能等创业教育理论知识进行传授,还要教授经营管理、组织策划、社交等企业组织运营所需的创业实践经验。创业教育教师多数没有创业经验,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经历,对于他们来说讲授创业教育课程任务巨大,难度颇高。大多数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讲授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很多是抽调原来讲授思政课或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许多教师对营业执照办理、企业融资、创业的法律法规等创业基础知识都不甚了解。然而,通过我们调查访问,75%的学校没有专职创业教育教师,大部分学校会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做有关创业教育的报告。
  4. 创业教育模式
  创业教育作为一门综合课程,不仅仅是开设几门课程,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灌输与传授,而要渗透到教学的多个环节,渗透到培养学生的多个方面,不仅培养学生的创业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意志,综合系统的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与创新能力。所以需要运用系统的模式和多样化的方法,要改变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单一、僵化、无趣的教育模式。在调查中,当问及你认为较有效的创业实践活动形式时,32%的学生选择创立创业团队,30%的学生选择参加创业大赛,29%的学生选择到公司实习,9%的学生选择听企业家讲座。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高职学生对创业有浓厚的兴趣,想通过创业教育来丰富自己关于创业方面的知识。但大多数学校对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虽然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但大多以枯燥无味的理论讲授为主,没能给学生想要的关于创业方面的知识,所以造成多数学生对创业没有信心,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创业,对创业的未来没有希望,积极性不高。
  5. 创业教育满意度
  学生对高校创业教育最满意的前三位分别是创业项目、创业竞赛和创业课程。表1显示,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创业项目、创业竞赛、创业课程、创业科技园或孵化器、创业教育师资、创业讲座,创业氛围、创业实践、创业基金、创业辅导、创业社团、基本没接受过创业教育、其他。可见,创业项目、创业竞赛、创业课程是大学生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最为满意的前三方面,比例分别为15.25%,13.96%和10.32%。
  (二)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研结果,总结出吉林省创业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创业教育理念表层化
  近几年吉林省的职业教育发展很快,各学校很重视创业教育,但由于人员配备不足、课程建设不及时、经费保障不得力等原因未能对创业教育给予很好的支持。有些学校只单纯的教授创业教育基础知识,有些学校只单纯的加强创业教育技能、技巧学习,致使创业教育与基础知识严重脱节,创业教育也成了脱离专业教育的“第二课堂”。
  2.缺乏一支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
  创业教育对教师的学识、经历、经验有很多要求,使教授创业教育的教师面临很大挑战。创业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很高,所以教授创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而我省高职高专院校的现状为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创业教育的教师十分缺乏。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院校非常重视创业教育教师的培养,但仍然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3.创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统观目前我省的高职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只是对传统的经济管理或企业管理类课程“改头换面”而来。创业教育课程内部、创业教育课程同其他课程之间缺乏严谨性和系统性,课程设置不具有针对性,且学时不够。学校的创业教育仍停留在照本宣科,课程内容陈旧,多以理论性知识为主,忽视能力的培养,缺乏相应的技能训练,无创新性与实践性。课程涉及的知识结构单一、内容专业面窄、人文教育薄弱,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组建知识结构。虽然开展了一些选修课、与创业相关的讲座、创业大赛、创业园等创业教育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停留在活动本身,未上升到理念指导层面,与实践脱离,与行为脱节,活动效果得不到预期的保证。
  4.教学模式老套,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我省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创业教育仍按统一的教学计划,一样的教学模式。使用“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单方面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在教学方法上,受学校条件及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死板,以“灌输式”为主,将创业教育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的理论传授,或者是纸上谈兵式的创业计划、创业设计。这种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的创业性和创造性,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教学手段单一落后,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资源不丰富,学生视野无法开阔,从而抑制了学生主动精神的发挥,妨碍了学生创造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高。
  5.缺乏良好的创业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条件,它主要包括家庭的支持、学校的鼓励、政府的扶持和社会的参与。而我省的创业教育环境有待优化。家庭方面,长期受“学而优则仕”传统思想文化观念的影响,“稳定”仍是许多家长和学生追求的目标,对于具有风险性的创业从心理上有很大的抵触,觉得自己的孩子去创业是没本事、找不到工作的表现。家长这种潜在的对创业不信任的社会心理对想创业的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许多家长没有考虑过子女创业,不知道如何支持子女创业。大学生从家庭中受到的创业支持比较少。
  创业政策环境方面,虽然最近几年,我省出台了一些支持和扶持学生创业的政策,但这些政策的支持保障方面存在着机制不完善、政策落实衔接困难等问题。比如,目前各级政府针对大学生都有相应的创业贷款、税收减免、入驻孵化器等政策,但对于如何办理、简化行政手续等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比如创业贷款申请成功比例非常低,学生办事难,需要两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公务员担保,效率差,放款时间很久,导致很多有创业热情的大学生最后都放弃了优惠的创业政策,让很多有意愿创业的学生望而却步。
  三、吉林省高职高专院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以培养创业胜任力为目标
  确定创业教学的目标必须考虑社会对创业人才的需求,根据社会所需的能力要求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它包括知识目标、行为目标和结果目标。知识目标是人才培养后受教育者应知道什么;行为目标是创业者将在工作中做什么;结果目标是通过创业培养社会要获得什么样的最终成果。南京财经大学奚国泉教授总结的创业人才胜任力模型将创业胜任力分为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知识和创业特质四类,并细分了具体的指标。
  从创业教育的内涵看,创业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具备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技能,从而能够岗位创业、自主创业的人。为了完成这样的教学任务,目标就必须更加细化,具体落实到创业教学的实践当中。
  (二) 建立高素质的师资团队
  由于高职院校的创业指导老师多数都是由就业指导老师或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老师来担任,也会临时请专业教师进行个别内容的讲解,教学效果都不十分理想。少部分是校外的特聘教师,如具有企业高层管理经历的人士或是创业成功的毕业生,他们多数都是以讲座的形式存在的。作为高职院校而言,对于创业教育的师资是相当的缺乏,尤其是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创业指导老师。为了改善我省高职高专创业师资现状,根据我省各高职院校的特点,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对策。
  1.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成长的引导激励机制
  在制度上要保证教师的自我发展与进修,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肯定,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吸引学有专长的技术骨干加入学校的教师队伍,认真解决新引进的专业型教师的资格认定和职称聘任的问题,妥善解决从事实践环节教学的教师的职称晋升问题。对于坚持到企业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参与项目研发和实习培训的教师,要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支持;对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潜心于应用开发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其所研发的创新成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重视。
  2.建立能发挥教师潜力和作用的“产学研”创业机制
  要引导青年教师在重视理论进修的同时,重视实际应用的研究,重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要重视发挥教师的潜质和潜力,鼓励他们在专业对口的条件下进行创业。学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资源、实训基地和社会影响,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创业机制,鼓励一批有素质、能在“产学研”中创造较好效益的教师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3.在教学部门中确定合理的创新创业型师资比例的机制
  合理的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结构,对于提高应用型高等院校的特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善师资队伍结构,除了通过从专业部门引进技术骨干之外,还可以通过对青年教师进行定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训来实现。学校还要建立设备精良的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使创业型教师有“用武之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4.组建专兼职结合的团队
  创业指导教师需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创业精神,在构建创业指导教师团队时,需要以各学科具备专业知识的教师作为主体,将专业知识和创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使创业教育可以在职业教育中得以贯穿执行,并且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综合能力。建议就业指导教师参与学生管理和组织学生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志和能力。
  聘请社会上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有创业经验的高职毕业生,各行业中企业的中高管理者来作为外脑,以弥补专业课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还可以为学生起到标杆作用,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专兼职教师相互补充,拓宽思路和渠道,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应用,使学生可以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并且可以应用于创业,还有了外聘行业企业人士的实践经验,减少将来就业和创业过程中错误和难题。企业人士也可以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人才,或是在项目评估过程中发现好的项目进行投资,对于学生和企业是“双赢”。高职院校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创业教育,参与社会创业,这也是教师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将创业精神和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融合,才能真正实现为国家输送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三)建立适用的课程体系
  创业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设计,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的知识目标、行为目标、结果目标依序设计,也可以根据创业者的思维变化规律来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创业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就是根据后者进行的。华中科技大学根据创业者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这一思维变化过程,通过课程体系、实训体系、帮扶体系这三种内容体系的教学活动,培育学生的跨界合作、主动实践、自由探索的三种精神,从而提升自主学习、实践创新、技术创业等三方面的能力。
  建立课程体系的目的是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解决想创业的问题。主要通过第一课堂进行学习。包括创业精神学和创业知识论。创业精神是创业主体进行创业实践的灵魂和支柱。通过对创业哲理、创业伦理与创业心理知识整合,培养出创业者应具有的辩证思维方式,自信、自主、自立、自强的企业家精神与良好的道德情操。创业知识是创业主体必要的知识准备与创业的理论工具。通过经济理论、创业管理、创业环境、创业人才与创业法规等知识的协调与整合,使创业者掌握创立企业、合法经营、规划企业的创业文化和应对社会环境与市场需求变化的基本知识。
  (四)打造开放的实训体系
  建立实训体系的目是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主要是解决能创业的问题。主要通过第二课堂“干中学”的方式,进行体验式学习创业主体的行为规律与创业实务。这是创业者由理论到实践的中间环节,通过创业设计、案例教学与企业运营的计算机仿真等手段来培养创业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通过在众创空间、创新基地等孵化器完成某个大学生创业项目,由业界导师和校内老师共同指导完成。
  为了让大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现结合,把更多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培养学生“专业性创业”,将所学专业与创业相结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创业型人才,激发大学生认真学习,实践成才的热情。高职院校以学科竞赛、双创项目、创新基地、创客空间、孵化园为主,全面打造开放的实训体系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主要通过第二课堂“干中学”的方式,进行体验式学习创业主体的行为规律与创业实务。这是创业者由理论到实践的中间环节,通过创业设计、案例教学与企业运营的计算机仿真等手段来培养创业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通过整合学校现有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建议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中心,以开展创业指导和培训,接纳大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创业项目孵化的软硬件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撑和服务,中心主要职责大致为,一是创新创业培训中心宗旨,为创新教育及实用化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尽早地认识企业文化,实现对口产业所需人才的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实现创业成功。二是创新创业培训中心职责。本中心通过学生自主组织、管理和运营,并邀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培训,组织学生参加相关专业学术竞赛,组织开展创业案例讨论会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创业知识,倡导创业意识,促进学院学生学术创新氛围,培养创业、创新人才。
  (五)形成多维的帮扶体系
  建立帮扶体系的目的是成就创业杰出人才,主要是解决创成业的问题。关于创业成功的标准社会和学校的标准不是太一致。社会的标准比较高。一般学校认定创新创业的标志性成果有三种:一是领了执照,建立了公司;二是取得某项专利;三是研制出创新样品。而一些社会机构认为创成业的方式是拿到A轮投资。学校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所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对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给予政策、资金、场地、信息上的全面的创业帮扶。
  四、根据高职学生特点,采取“干中学”的创业教育模式
  高职高专学生的特长是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在这样群体的创业教育中,动手实践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在进行必要的创业教育知识的教育之后,“依托专业干中学”的创新创业模式更适合这些同学的特点。这种以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式的创业教学是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同时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咨询。
  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的,建立实验中心和创新基地。以基于专业进行科技创新为主,对学生的创业、创新活动进行指导、咨询和评价。拨出专项的“科技创新基金”,资助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尽可能地将大学生创业大赛中选拔出来的成果向应用端延伸,使学生成果走向产业化。同时改革学生评价机制,学生以实际创业经历、经验和收获作为毕业认定标准。获风险投资的企业,持续经营的项目,创业企业、项目失败的感悟和教训,都可以提交给导师评审团,作为毕业的认定。
  参考文献:
  [1][2]徐小洲.创业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2.
  [3]奚国泉.创业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48.
  [4][5]施永川.创业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12,21.

TAG标签: 吉林     高职高专     开展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