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已不适应培养现如今国家所需的英语人才。为保障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相适应, 使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另辟蹊径, 就必须考虑其自身认知风格的差异性。因此, 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策略时, 应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根据认知风格的特点, 揭示其对英语课堂教学策略选择的影响, 进一步帮助自身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认识风格学习者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 认知风格; 场依存; 场独立; 教学策略;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Chinese foreign ex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strategies of English has not adapted to cultivating the English talents needed by the present-day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lso requires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It created the conditions for the update of English teaching. However, the individual's cognitive style not only affects the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but also restricts the teachers'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teaching style.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ognitive style of students when choosing teaching strateg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cognitive styles, it reveals its impact on English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further helps students recognize thei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on the basis of this, teachers can propose English teaching strateg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gnitive styles.
Keyword: cognitive style; field dependence; field independence; teaching strategies;
1、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全新的教学理念下已不能满足当今的教学需要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个体差异, 除了学生的性别、气质、性格、家庭背景之外, 认知风格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要充分考虑风格差异性,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 做到因材施教, 使之充分发挥潜在学习能力。而英语作为使用人数最多的外语, 已成为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纽带。要加强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就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特点来运用相关的教学策略, 进一步推动英语教学发展。
2、 不同认知风格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认知风格又称认知方式, 是指个体感知、记忆、思维、解决问题、决策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1]通俗地讲, 认知风格就是学习者所偏爱的、所习惯的一种方式。它与学生的个性相关, 也与学生的情感和动机特征等联系在一起。据说有70多种认知风格模式, 而且在每种模式之下至少包含了两种不同的认知风格。[2]到目前为止, 引起语言学家足够重视的有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反思型与冲动型和聚合型与发散型。只有采用适合学生认知风格的教学策略, 教师才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潜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 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
2.1、 场独立性学习者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场独立性学习者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他们倾向于自我独立, 对社会信息涉猎不多。学习者本身对某一事物就有一定的看法且擅长指导自己进行学习, 因此教师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以阅读教学为例, 场独立性学习者善于理解并记忆文章中具体的细节, 但往往把握不住文章的主题。[7]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文章, 再指导学生把文章分成几个部分并逐一进行分析, 帮助学习者通过各部分的关键词与中心思想提炼出文章的整体思想。此外, 场独立性学习者擅长分析和理解各句子结构, 所以教师应该在英语写作课堂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
2.2、 场依存性学习者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场依存性学习者对环境依赖性较强, 因此, 教师应积极运用情感策略训练。当场依存性学习者受挫折时, 教师要做好心理疏通工作, 引导学生控制情绪;当场依存性学习者有少许成就时, 教师要善于表扬, 对学习者的行为给予肯定评价, 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在英语阅读教学与听力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场依存性学习者开展小组合作训练, 更好地发挥其社交优势。在口语课堂上, 教师不需要过多操心场依存性学习者, 这类学习者可以凭借自己出色的社交才能主动地寻求与教师、同学进行口语交际的机会, 同时也会积极参与英语角和英语演讲比赛之类的语言活动。
2.3、 反思型与聚合型学习者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反思型与聚合型学习者共同的特征是处理问题时思维缜密, 不会轻易给出答案。此类学习者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往往要比冲动型和发散型学习者多, 但准确性却很高。在英语阅读课上, 教师可让这类学生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并对文章所讨论的问题或反映的现象作进一步的阐释与升华, 也可根据他们所整合的信息建立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英语听力课上, 对于听力材料所反映的内容, 反思型与聚合型学习者不会马上给出答案, 而是要在纸上写好主要内容。此时教师应该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 鼓励学生与老师多交流, 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
2.4、 冲动型与发散型学习者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冲动型与发散型学习者语言表达能力强, 能快速地形成自己的想法, 回答问题十分迅速, 但错误率较高。在英语口语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冲动型与发散型学习者在课堂上发挥他们的优势, 鼓励多说。冲动型与发散型学习者的阅读速度要比反思型与聚合型学习者快, 但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不及后者深刻。针对这类学习者, 教师应该多安排一些细节上的任务。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并开展小组活动, 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并分析文章的深刻内涵。在英语听力教学中, 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听完听力材料后, 不要马上给出题目答案, 而应先复述听力内容。
3、 认知风格对教学策略运用的影响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多数教师将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归因到学生本身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与勤奋程度等方面, 往往忽视学生潜在的认知差异, 进而缺少为适应学生认知风格而运用相应教学策略的实际行动, 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部分学生出现学习困难。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学生个体的认知风格差异, 要有针对性地提供与认知风格相匹配的教学策略。
3.1、 加强教师对认知风格差异的了解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往往比较侧重了解学生在性格、气质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对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不够重视。然而, 居多事实表明, 对学生认知风格的分析也是关乎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认知风格的了解和尊重, 能使自己的特点与学生的需要联系起来,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5]。因此, 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认知风格差异的了解, 把认知风格差异作为个别差异的重要方面。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认知风格, 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 提高学习效率。
3.2、 引导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行为
人们常说, 同一个教师在同一个班集体教出来的学生既有学习成绩优异的, 又有学习成绩偏下的。这一情况的发生不仅与学生个体自身能力有关, 也与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有关。因此,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采取有效的教学行为。在教学时, 教师既要注重知识上的逻辑性, 也要注重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尽管匹配教学策略能够直接地、快速地引导学生获得更多有利的知识, 能为学习者认知风格的长处提供充分发挥的条件, 但仍存在其弊端。单凭某种认知风格, 学生未必能掌握全部的知识点, 教师应及时引导他们找到其他的适配策略以适应实际的教学环境。
3.3、 促进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后, 都会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结构。然而每个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结构都不一样, 因而就形成了认知结构。教师在传授知识前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状况, 并结合当前的教学需要, 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 并以结构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进而促进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发展。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 就是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知识结构中去, 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6]教师应以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差异为基础, 培养学习者掌握学科知识结构的能力, 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构建, 间接地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高其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58.
[2]唐渠.二语习得中的认知风格[J].外语教育研究, 2008 (118) :238-239.
[3]吴洁.认知风格的差异与语言学习策略训练[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5 (5) :37-40.
[4]张青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471.
[5]郑航.认知风格与教学策略的选择[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1999, 16 (3) :61-63.
[6]张劲松.大学生认知风格与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 2007, 22 (4) :130-133.
[7]周舟.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认知风格[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1 (2) :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