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地理课核心素养养成的内容与途径

发布时间:2019-09-29

  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题目】初中地理学科素养提升探析
  【第一章】<地理教学中学生素质培养研究绪论
  【第二章】<全面发展、终身学习及新课程标准理念
  【第三章】<初中地理课核心素养养成的内容与途径
  【4.1】<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案例展示
  【4.2-4.3】<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反思及建议
  【参考文献】<初中地理学习中学生素养培育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3 初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与途径

  3.1 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

  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心理、情感等综合的关键品质与素质。结合学生年龄差异等因素,相较于普通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初中阶段地理核心素养内容有其相似性又有其独特性。

  3.1.1 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指是关于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综合观念,是地理课程中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念[29]。秉承可持续发展原则,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人地协调观念,正确认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间的相互关系,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解决生活中遇见的问题,帮助学生幸福生活。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人地协调观则包括正确的自然观、人口观、资源观等。自然观体现在初中学生初步科学认识人类生活的地球、大洲、国家以及区域,了解气候、地形、土壤、河流等各个因素并建立起基本观点。人口观即是在了解地理环境后,明确人与自然之间有着紧密联系,要合理控制人口数量。资源观即知晓资源有限,要保护珍惜资源。让初中学生逐渐学会关注生活、关注地方乃至关注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随后进一步发展成为具备国家情怀和世界眼光的建设者。

  3.1.2 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指人们全方位、综合性、系统化认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人们生活的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整体,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地理环境的生成与演化。大气、河流、地形、生物、土壤、岩石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社会、经济、农业、城市、人口、工业等人文地理要素相互影响,乃至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也相互交织影响。随着时空转化,各个因素随之变化。综合思维有利于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全面思考,从全局与整体的角度综合分析问题与认识地理环境。让学生逐渐学会从多个维度分析现象与地理事物,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进而较为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域环境的特点,并能够辩证综合地思考问题并能够综合各种因素,纵观时空转化,多角度动态化考量。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综合思维体现在要素综合、空间综合、时间综合[30]。学生初步认识地理各个因素,明确各要素间相互交织,各区域互相影响,各个地理事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化发展。不同时空会经过多项环节互相产生影响、发生作用。锻炼综合思维,初步树立全局思考的意识,该综合思维的方式,将会对学生今后考虑问题提供一种新视角。

  3.1.3 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是对不同区域特点、自然环境、地理现象等有一定了解,且能够初步分析区域问题的能力。人们生活在不同区域,由于时空差异,每个区域均有其特点,各个地区存在明显不同。区域认知能力有利于学生从差异性的视角更好地认识区域,了解地域环境,从而做出科学合理决策,抓住区域特征是合理处理人与自然问题的重要方法。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区域认知则体现在对于不同区域如亚洲、欧洲、非洲的学习与了解。初中阶段更侧重引导学生认识各个区域位置与分布及其区域特征。初中教材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区域划分,将复杂多样的地理知识分区后让学生逐个认识,熟悉相应分区地理知识,并明确各个分区的基本特征,知晓每个区域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而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环境。不同区域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建筑风格、饮食特色都有所不同。

  3.1.4 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在参与考察、调查、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品质与能力。

  地理课程与生活息息相关,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地理学习包含如绘制图表、制作学具、模拟实验、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内容[31]。众多地理学研究的方法中,野外考察与室内实验模拟是主要方法。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开展野外调查、模拟实验、绘制等高线、研究方案设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高学生地理兴趣,突破偏难的知识点,将地理知识与技能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更好地学会地理知识,还能逐渐向“会学”与“能学”转化,有助于学生关注生活,提高动手实践的精神,更好观察、体悟、理解地理环境。

  3.2 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策略是指完成既定任务,达成预定目标的手段。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则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方式。核心素养需要教育者通过各种方式,长时间有意识地培养而形成。

  3.2.1 注重学生发展

  注重学生发展就是要注重学生在品德、智慧、体育、动手力、欣赏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均得以发展。传统教育强调注重知识的讲授,而现代教育则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知识上,夯实学生基础,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科学性。能力上,促进学生多项能力的发展,如获取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具有合理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关注学生,注重学生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好迎接时代的挑战。初中地理教学中,注重学生发展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与学是一种双边活动,课堂教学活动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方式,要最大限度发挥好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需秉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学生不是教师思想的表演者,教学内容不仅要被学生领会,还要内化成为学生自身的知识和素质。教师是引领者,教师教学设计及教学成果的测评均需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教师引领穿针引线。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会的不仅是知识本身,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思维,让其知识、常识、见识全面发展。

  3.2.2 深化思维综合

  深化综合思维的发展在地理教学中尤为重要,综合思维是人类思维品质中的重要一项,时常影响生活与决策。学生通过观察对比、综合分析、比较类比、归纳总结等常用的思维方式进行各个要素间的相互综合。深化综合思维有助于学生持久长足发展。深化综合思维是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思维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综合思维是综合的、三维的、动态的、系统的,深化综合思维主要包括要素综合、时间综合、空间综合等内容的学习。

  地理环境要素的联系体现要素综合。地理事物间的发展联系是地理学的特点,地理环境中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各大圈层中的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因素相互渗透。深化思维综合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上,还要落实到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增强综合思维的引导,结合具体的地点进行综合分析。

  初中学生认识地理各个要素,尝试积极主动地将纷繁复杂的各种因素初步联系起来,树立综合意识。如学习长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学生了解到长江流域的气候、地形、植被状况等,全局把握,考虑如何综合开发,如上游注重保护植被,中下游疏通河道,发展航运等。又如在学习到工业布局知识时,要引导学生从全局视角出发,综合考虑地形、风向、河流、交通、市场、环境保护等因素,综合布局,科学选址。

  地理事物不断演化发展体现时间综合,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如气候、地貌等因素均会随着时间而不断转化,且各个要素的演化会与其他要素相互影响,因而考虑问题时要注重时间转化、前后联系,注重事物发展的动态性,综合全局,动态化思考问题。例如,学习八年级下册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从建国初期的一个初级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到改革开放后,经济逐渐发展。随后进入 21 世纪,加入世贸组织,经济腾飞,国力不断增强。又如随着时间统一演化,会出现新环境、新问题、新人地关系等,要采用动态的眼光审视世界,接受新事物、新媒体、新产业等,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时代,运用动态思维,注重时间综合。

  地理空间区域的认识体现空间综合,地理空间区域是地理学的又一显著特征,初中学生具有空间认知能力,了解各区间各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的整体,锻炼综合思维,拥有全局思考问题的初步意识。例如,学习中国区域地理时,各个地区自然地理特征都具有其特性,如某一区域地理的学习,明确该区自然地理环境各个因素相互影响。西北地区为气候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水少,晴天较多,多风沙,甚至会在春季影响华北地区,空间特征显著,相邻区际也会产生影响。

  3.2.3 增强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是培养地理实践能力的关键一环,动手操作也是促进学生眼、耳、口、鼻、手相结合,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提升学生素养的主要方式。增强动手操作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动手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动手操作,通过以下途径得以强化。

  加强实验模拟。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模拟实验,将难懂的知识简单化,化难为易,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通过模拟实验,增强学生动手,亲身实践,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思考,大胆探究。如学习七年级地球相关内容时,学生可以自己制作学具,模拟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学习陆地和海洋知识时,动手制作卡纸,识记各个大洲大洋的面积,模拟大洲与大洋,感受海陆变迁。

  强化野外考察。学生通过野外考察,亲身实践,走进大自然,如学习七年级中国的资源时,考察森林资源、水资源等,学习滑坡泥石流等知识时,可组织学生考察自然灾害的现场情况。实地取景,获取一手实际资料。学生在实践及动手操作中切实感受、积极思考、勤于探索、乐于探究,增强对书本知识理解并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开展社会调查。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近距离感受自然地理环境,感知气候、地形、土壤、河流、生物等因素。了解所在城市工业的基本概况,并发现在工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通过走访政府部门、工厂负责人、当地群众等,了解该区的工业发展情况,理解工业基本概念,明确工业的重要性,并通过社会调查发现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进行社会信息收集调研活动,学生明确调研目的、科学调研方法,获取一手调研结果,理解社会现象,分析形成原因,在调研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虚心求教的品质,以期解决问题。

  3.2.4 强调感悟体验

  感悟体验是学生亲自探索,亲自实践,产生真实感悟,强调学生动手、体会、经历、投入。学生增强感悟,丰富体验,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关怀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内学会求知、学会处事、学会为人、不断发展。增强学生感悟体验,可采用多种方式。

  重用情景教学。情景教学强调在教学时,教师创设形象生动的场景,引起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极大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培养能力,常用方法有多彩的语言描述、课堂游戏、角色扮演、音乐鉴赏、绘画等。例如,在教师在讲授区域地理澳大利亚时可以改变以往教师主讲介绍的形式,请去过澳大利亚旅游的学生先来介绍相关见闻与感受。当学生真正感受到尊重、平等、安全、宽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时,就能够高效的汲取知识、培养素质。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设立贴近生活的情景,注重学生体验感悟,有益于激发学习动机,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活用探究教学。探究教学法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觉主动的探究参与,寻找答案,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北方学校在讲授区域地理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时,可以贴近生活实际,采用探究学习的方式,以达到良好教学目的。

  探究学习是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体验和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与他人交流自己的观点,利于学生积极提出猜想、做出假设、制定解决问题方案,随后努力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并尝试得出结论,学生之间表达交流,最后进行评价与反思。

  巧用项目教学。项目教学以项目为核心、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独立处理相关问题,收集信息、设计方案、项目实施以及反馈评价,以增强学生感悟体验,促进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讲授土地资源时,围绕土地进行项目教学。

  在特定主题项目中,设置问题,贯穿知识,强调学生的感悟体验,有助于学生保持好奇心,对项目中的现像和事件发生的起因、过程、结果等充满好奇与兴趣。

  自主学习,能以事实为根据,事实求是。强调学生感悟体验,有助于学生互相合作,倾听、分享他人信息。

  3.3 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

  途径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方式,探讨培养途径,把握正确方式,多渠道、分层次渗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更好达成课程教学目标。

  3.3.1 问题教学

  问题教学由来已久,主要是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的教学方式。问题式教学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如分析、概括、比较、推理、归纳等,完善与“问题”相关的知识,清晰明了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思维发展,构建思维模型,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①问题教学的特点

  其一,问题教学具有合理性。问题是问题教学的基点,问题的选择与确定则需要具有合理性。问题的拟定需与教材的知识有关,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问题的必要性和可理解性增强,需具有探究空间,可以锻炼学生思维。

  其二,问题教学具有生动性。从问题呈现伊始,直观生动,吸引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问题拟定要依托情景,贴近现实,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更好地理解问题。

  其三,问题教学具有逻辑性,问题展开要自然,提出顺序与环节要符合学生思维方法与知识内在联系。问题设置要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利于提高学生能力。

  ②问题教学的要求

  第一,问题设计宜符合地理性、科学性。问题教学落实到具体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与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认知水平相符合。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间的逻辑链条,要具有地理性、清晰性、可操作性、合理性。

  第二,问题设计应注意创设真实情景。在教学实践中,创造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宽松真实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注意观察与引导,让学生充分参与。

  第三,问题设计要注重锻炼学生思维。教师要注重锻炼学生思维,搭建思维的“脚手架”,以便在学生探索与解决问题之中,通过质疑、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自然习得一定地理知识,运用多种思维认识并解决问题。

  ③问题教学的结构

  问题教学的基本结构表现为“三环”,如图 3.1 所示。

  其一,生成问题即发现与呈现问题。教师用不同媒体、不同方式、不同案例、不同素材,如音乐、图片、视频、幻灯片演示等方式,创设丰富多彩的情景,明确目标与学习内容。生成问题要注重形式多样,信息传达明确,学生领会要意。

  如学习世界地理欧洲西部时,运用多媒体幻灯片演示小明去欧洲旅行的场景。旅行前物品准备和欧洲旅行过程中的见闻呈现问题。

  其二,探索问题即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可采用小组合作、探讨交流、集思广益等多种形式,增强对问题理解,注意思考问题步骤。探索问题要求学生广泛参与、积极思维、充分思考。如在探究解决相关问题情境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结合自身经历,解决问题。如在通过探究欧洲的饮食习惯有牛奶、面包、黄油等,推知欧洲的气候特点。

  其三,发展问题即学生探索问题后的反思评价和归纳总结。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拓展与延伸,力求探寻总结出一般规律与启示,运用于新方案。发展问题要注重拓展与迁移,力求学生认识有新飞跃。如探究完小明的欧洲之旅后就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流程,即先明确区域位置,再探究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河流等。随即转入该区域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如农业、工业、城市、人口、交通的学习。

  问题教学的基本流程可以大致归纳为: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启发思考;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分析问题;尝试解决,及时反馈,探求新知。其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当中,不断探索,锻炼思维,促进核心素养的培育。

  3.3.2 森林课堂

  森林课堂以该区的河流、湖泊、森林、农田、街区为载体,将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由课堂转向大自然。在教师的引领下,亲身走进大自然,充分调用眼睛、耳朵、口、鼻等,从视觉、听觉、嗅觉感受自然之美。学生深入大自然,通过自主活动、合作交流、思考探究等,习得地理知识,锻炼地理思维,提升地理能力,培养地理情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①森林课堂的特点

  综合性。森林课堂涉及当地的多种自然地理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河流、生物等,以及社会人文因素,如城市、街区、工业、风俗、农业等。森林课堂通过学生走近自然,综合多种因素,改变学生作为“听众”的常态,注重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深化综合思维的发展。

  开放性。森林课堂是学生走出校园,进入平日生活的社区,亲身体验各个因素,相较于传统课堂知识的学习,森林课堂中的元素与因子具有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主动观察、类比、归纳、总结,学生抓住特征、分析特征、归纳特征,进而形成立足于客观现实依据,多维度认识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明确各个因素之间具有的相互关系,具有极大的开放性。

  实践性。森林课堂一般是由学校组织、设定计划、统一行动的实践性课程,考察河流、土壤、森林、湖泊等因素,学生亲身体验、采集样本、设计方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参与感兴趣的主题活动,在动手操作与观察的过程当中,产生新感悟,掌握知识与技能。

  ②森林课堂的功用

  在合理利用传统课堂教学之余,充分结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认知方式从形象到抽象过渡的特点,通过森林课堂开展,让学生从身边开始,从家乡开始,学生与教师实践,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森林课堂的开展,学生运用地图与 GPS 等,合理定位,把握该区域的特征,探究相关问题与对策,为区域认知奠定基础。同时,通过森林课堂,有助于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学生走出校园,看美丽的自然环境,认识神奇的自然、宝贵的资源,有益于处理好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森林课堂中,通过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将书本知识拓展至自然环境的真实情景当中,增强学生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每次“走出去”都是一次真实的实践课,学生在野外真实情景下,动手操作完成相关任务,理解检验地理知识,解决相应问题。同时,在参与一些调查、访谈等实践时,通过有效良好的沟通获得有效信息,同时提高学生表达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潜力。

  ③森林课堂的实施步骤

  活动前,学校充分考虑当地特色并结合相应学段的地理知识及学生认知方式特点,适当设计与该地相适应的地理学习活动。学校形成详细的计划与方案,教师做好相关的动员和部署,以及突发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师学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如知识背景准备、活动心理准备、活动器材的准备等。

  活动中,学生是真正的设计者、参与者、总结者,认真观察,亲身感悟,合理思维,锻炼总结。按计划学生认真观察研究,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运用拍照、文字等方式及时记录,当天汇报情况相互交流、进行总结,发表感想。教师作为引导者,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观察引领,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学生活动遇见难题时,及时排除障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后,经过师生点评,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学生要及时汇报总结,将活动成果编辑成册,对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表彰,使学生在活动过后有所收获,对相关活动保持热情与期待。

  3.3.3 研学旅行

  学生通过地理研学旅行,让书本上的知识鲜活有趣可感,增强对自然环境与文化的认识。地理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地理所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生活性尤其适合运用研学旅行。形象生动的呈现方式更有利于初中生学习,寒、暑假期间的研学旅行则是培养初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较好补充方式之一。

  ①研学旅行的特点

  其一,目的性。研学旅行是学校、旅行社或学校与旅行社联合有意组织,旨在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素养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研学旅行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多种能力增强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其二,开放性。研学旅行场所开放,学生置身于自然,没有围墙和屋顶。学习内容与方式开放,学生可选择兴趣内容观察学习,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研学旅行在宽松的氛围与环境中学习。

  其三,集体性。研学旅行一般为集体性活动。是教师指导下以班集体的方式集体出游,学生进行活动,体验、探究知识,开阔视野。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团队协作意识。

  ②研学旅行的分类

  研学旅行类型多样,按照不同划分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类型。按照地域层次可划分为国家级研学旅行、省级研学旅行、县级研学旅行;按照主题不同又可以划分为探访名山的研学旅行、探访丹霞地貌的研学旅行、探访峡谷的研学旅行、探访瀑布的研学旅行等;按照活动的内容可以划分为观赏型研学旅行、素质拓展型研学旅行、文化熏陶型研学旅行等。

  任一类研学旅行,它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初中学生的认知方式正逐渐从形象认知逐渐向抽象认知转变,初一学生更是较难接受单纯的文字信息,适合直观丰富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研学旅行,亲身感受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与风土人情,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同时自己动手操作,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立足地域差异,亲近自然,体验生活,加深对自然文化的了解,成为素养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③研学旅行的一般步骤

  考察准备阶段。教师要设计好考察的活动路线,精细落实每天各个时段的出行安排,协调组织好各个时段的地理考察内容。如具体考察的项目,需要做好的准备,考虑恶劣天气或紧急突发状况时的备用方案等。

  实地考察阶段。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学生分组开展日常观察活动,分工协作,互帮互助。每日观察结束后,学生简要汇报交流,阐述当日的研学进展感悟及困惑,并说出第二天研究的设想或调整。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与指导。这一环节,督促学生总结提升,促进师生交流,建立良好协作的探究学习关系。

  考察总结阶段。学生将搜集汇总的活动资料进行总结提炼,完成相应的研学文章,总结所思所学,反思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展望研究方向。研学活动后还要注重仪式感,举办总结汇报活动,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颁发证书,在网络、报纸、广播上进行宣传,将研究成果编绘成集,让学生明确活动意义,体验用科学去探究未知世界的魅力。通过细致科学的筹划、认真严谨的实施,有效提升的总结,让学生收获知识、锻炼能力。
  

返回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TAG标签: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