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 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直观地形成化学概念, 认识化学规律, 而且是将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转化成形象化学过程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中学化学; 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 家庭小实验;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 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直观地形成化学概念, 认识化学规律, 而且对学生实验基本操作培养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 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可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案。2012年我参加了沙区教研室主持的关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的研究”这一课题。在课题研究中我积极探索了关于在演示实验教学方面的改革, 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2013年我将演示实验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进, 应用到教学中, 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
对于刚接受化学启蒙教育的初中学生来说, 实验观察的形成不是自发的, 主要靠教师的引导和启迪, 要让学生明白, 慢不经心地“看”。不等于观察, 观察应是有目的地, 积极主动地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一个过程, 例如, 对“镁带的燃烧”一实验, 曾做过如下对比:教师不加任何说明就动手做实验, 耀眼的白光把学生全都吸引住了, 他们象看焰火一样地欣喜若狂, 但实验过后询问他们“观察到什么”时, 绝大多数人仅回答出“耀眼的白光”而已, 若再深入问一下:“还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 得出什么结论”时, 就没有回答得出了, 可见, 教师如不注意引导, 实验就成了“看热闹”。学生只能得到一些不完整的模糊表象,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讲明应怎样观察, 观察什么, 即观察的目的, 顺序及内容, 如“镁带的燃烧”实验, 应注意从颜色、光泽、状态等方面, 镁带和生成物的区别, 观察顺序是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 由此可以回答出:反应前是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燃烧过程中发生耀眼白光, 放出热量, 反应后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这样做的结果,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明显提高课堂演示实验效果。从而使学生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使观察能力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
二、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 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人教版新教材上下册共有55项演示实验内容。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 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 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这些演示实验, 我全部安排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完成, 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 以增强实验效果。如, 在讲述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时, 我补充了氢氧化钠与CO2反应的演示实验:用橡皮塞将气球固定在装有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上, 然后向其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会非常明显的看到气球胀大。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烧瓶中的小气球会自动胀大?由于实验现象饶有趣味, 所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 既使学生认识氢氧化钠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的性质, 又与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 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随着教学的深入, 教师可适当地对某些课堂演示实验进行改进、增补、精心设计一些问题,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初步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对于初中生, 可从简单实验入手, 如讲到“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这一物理性质时, 教师可因势利导, 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 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有什么不是之处?
2. 证明“氢气比空气轻”的演示实验是如何做的?
3.能否根据同样的原理设计一实验证明“空气比二氧化碳重”等, 此时, 学生思想很活跃, 纷纷提出各种改进方案, 教师归纳、分析、引导, 最后师生共同设计出一个改进方案:在大烧杯中放进一只充满空气的小气球, 小气球沉入杯底, 然后往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 气球很快上浮。此实验直观、有趣、醒目, 又能与前面知识相联系, 学生感受很深。这样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听”的状态,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四、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拓展, 培养研究方法
从实验现象到某一化学概念, 规律的形成, 往往跨度很大, 教师不仅要重视教给学生如何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而形成概念或规律, 而且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进一步深入理解概念或规律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讲解“质量守恒定律”一节时, 指导学生自己操作:在一锥形瓶内装上少量稀硫酸, 然后在其一侧内壁小心地贴上一小片镁带, 塞好塞子进行称量, 天平称平衡后可暂时不动砝码, 取下锥形瓶让稀硫酸漫到镁带, 立即看到镁带周围有许多小气泡产生, 这说明瓶内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产生氢气, 迅速将锥形瓶放回托盘上, 观察天平依然平衡, 实验后教师启发学生分析:反应前、后的物质各是什么?其中什么物质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化?……, 综合、概括、自然而然得出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样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进行的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的道路走, 不仅扩大了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 而且为学生指明了探索事物、掌握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兆春在实验平台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4年第1期.
[2]曹军亭“实验探究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4年第1期.
[3]苏凌设计探究性实验,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验教学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