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探讨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即巧妙设置问题, 激发解决问题的动机;指导审题方法,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入科学故事,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前预习, 探究新知, 创造性解决问题。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解决问题的能力; 审题方法;
心理学对解决问题的解释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 按照一定的目标, 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 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1]。解决问题时要对信息数据进行收集与处理, 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实现由条件到目标的推导并加以描述。因此, 在生物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巧妙设置问题, 激发解决问题的动机
解决问题的目的之一是能在解决过程中提出更有意义、更有质量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逐层深入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动机。例如, 在学习细胞物质的运输时, 教师可利用农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烧苗”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提出“为什么会有‘烧苗’现象呢?这体现的生物学本质又是什么?”等问题, 利用这两个问题的设置,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这一章节的知识, 使其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指导审题方法,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审题的方法, 让其明白问题的条件和答案间有着内在联系, 引导其使用科学的读题方法, 在理清两者间的关系后再进行解答。在答题时, 首先要让学生通读一遍题目, 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出题目所要表达的意思。其次可引导学生跳读, 很多题目中都包含一些与解题无关甚至是用于干扰的信息,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跳读并用笔画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句。如题“绿叶海蜗牛具有一种保存并不损害叶绿体的非凡才能, 即通过进食绿藻就可以将植物体内的叶绿体储存在自己体内, 该过程被称为盗食质体。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绿叶海蜗牛没有贝壳, 看上去像片叶子, 而且其与植物的相似度较高, 若长时间不见光就会枯萎, 由绿变棕, 最终死亡。针对此类现象, 某实验小组欲探究光照强度的大小对绿叶海蜗牛生长状况的影响, 请设计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这道题目中的文字很长, 通过跳读得出的关键信息就是“绿叶海蜗牛可以储存食物中的叶绿体, 长时间不见光会死亡, 需设计实验探究光照强度对绿叶海蜗牛生长状况的影响”。跳读之后, 让学生对找出的关键词句进行精读, 边读边思考, 将题目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找出解答问题的关键, 这道题中自变量 (光照强度) 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将光照强度与绿色植物的知识点结合就很容易设计出实验并预测到结果。最后, 让学生在写出答案后再将题目通读一遍, 以检查自己的解题方法是否有误。
三、引入科学故事,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中生物教学要体现科学性。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入科学故事, 让学生通过对科学发展史、物理模型的建立等内容的学习, 了解科学家是怎样思考、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 从而使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例如, 普利斯特利曾提出, 为什么在密闭容器中的小老鼠在几天后会死?容器中原本有空气, 小鼠为什么不能成活?为了弄清这些问题, 普利斯特利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把点燃的蜡烛放在有小鼠的密闭容器中, 蜡烛很快会熄灭, 小鼠也会死亡, 因此他猜想蜡烛燃烧会使空气被污染, 所以导致小鼠不能呼吸, 蜡烛也不能继续燃烧。继而他又思考被污染的空气能否被净化, 于是有了伟大的发现, 推进了植物光合作用史向前发展。
四、提前预习, 探究新知, 创造性解决问题
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需引导学生在预习中遇到问题时进行大胆猜想和假设, 使学生能利用已学知识推测未学知识的概念和内容。此阶段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目, 使学生能针对性地翻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关联性自学, 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和知识点类比的能力。同时, 教师还应预测学生在预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并进行适当引导。例如, 学生在预习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时, 可能会遇到如下问题。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基本一样, 但为什么在有丝分裂末期, 植物细胞是从细胞中央生出细胞板, 然后向两边延伸最终分成两个细胞, 而动物细胞却是从细胞中间溢裂成两个细胞呢?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前先复习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点, 再根据复习内容预习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这样学生就能很快联想到是因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所以才有这种差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己动脑解决困惑,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促使其乐于思考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 在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要把握教材的知识脉络,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提高其学习兴趣, 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拓展学生学习应用的空间, 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戚洪祥.解决问题的心理活动[J].教育研究与评论 (小学教育教学) , 2014 (4) :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