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德育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 创新德育工作方式, 以人文精神培养为重点,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让学生在人文教育环境中陶冶高尚的情操, 逐步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促进了学生和谐发展。
关键词: 德育活动; 班集体; 课堂渗透;
一、以德育活动为载体, 注重体验感悟
“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多年来, 我校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 以德育实践为载体, 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 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 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在德育的实践与探索中, 我校逐步形成了六大系列教育活动:
一是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如: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组织开展主题班会、手抄报展评等活动,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母亲节、教师节组织学生诗歌朗诵、征文比赛, 引导学生尊敬师长;六一节、国庆节组织大型的文艺汇演, 给学生创造展示特长的舞台, 等等。
二是“21天法则”养成教育活动。斯特娜夫人曾说过:“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播上思想的种子, 就能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 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 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 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因此, 我校在德育教育中引进“21天法则”, 旨在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习惯及综合素养。其法则的实施与运用, 主要采取三种方法:一为集中性训练法;二为针对性训练法;三为经验分享交流法。帮助学生“21天”养成一种好习惯, 一学期下来学生的精神面貌、行为习惯等有了极大的转变。各班的淘气包逐渐变成了乖乖宝, 学生的站、立、行、走都有模有样, 真正做到班风正、学风浓, 校园里处处都是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孩子!“21天法则”让我们的学生变了, 真正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是体育艺术教育活动。我们坚持每年举办一届校园艺术节、体育节, 成立了各种学生社团, 如国画社团、葫芦丝社团、合唱社团、古筝社团、足篮排乒球社团等等, 丰富校园生活, 培养学生能力, 发展学生个性, 陶冶学生情操。
四是科技教育活动。我们组织开展了校园机关王比赛、航模比赛等活动,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是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进行慰问演出, 到德育基地举行队日活动, 让学生走出校园, 既有效填补了“双休日”教育的空白, 又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
六是主题教育活动。每年六一前夕与宽城区工商局联合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关爱他人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发挥每周升旗仪式的教育作用, 升旗仪式由各班自主申报, 旗手由本班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 并由该班班主任作国旗下讲话, 这样的升旗仪式更贴近学生实际, 使学生在受到最直观的教育的同时激发起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二、以学科教学为主阵地, 重视课堂渗透
1. 学科教学———努力挖掘德育资源。
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我们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体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人文学科教学中, 把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同时有意识地发掘家乡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 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感受现实, 增长生存、发展和成功的生命智慧。在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 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 根据学生特点, 发挥学科优势, 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 在实践中品味成功, 在思索中激活思维, 注重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良好习惯, 端正学习态度, 指导学习方法, 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
2. 课程设置———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 我校加强了德育课程建设, 使原先单一的德育课堂向多元化发展。一是把传统班会课改为少先队活动课, 一课一主题,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 通过充满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活动, 叩击学生心灵, 激励其奋发向上。二是开设了人文阅读鉴赏课, 引领学生博览中外名着, 品评文学佳作, 感悟多彩人生, 提高人文修养。三是开发活动课程, 在丰富的文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坚韧的意志。课外活动时间, 我校的文学、器乐、书画、英语角、篮球队、排球队等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四是开设校外课堂。带领学生走出校园, 到科技馆、伪皇宫、敬老院等单位参观体验, 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接受道德教育。
3. 教学评价———努力体现人文精神。
课堂评价具有导向激励制约功能, 我们制定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课标准。将人文教育内容加入评课标准, 从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等方面, 按照“有机渗透”的原则科学地进行评价。我校还把教学民主、教学细节等内容作为重要的评课内容, 主要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细节的处理, 是否尊重爱护学生, 是否符合课改要求。通过课堂评价的导向最大限度地凸显课堂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 在科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4.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我校在课堂改革中引进了“模块式小组合作技术”, 同学们在课堂中遇到难解或不会的问题, 就会采用“小组合作技术”, 组员间进行讨论交流, 解决难题, 攻克学习难点, 从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三、以班集体教育为主渠道, 注重自我完善
1. 民主管理———唤起学生自尊。
在德育过程中, 我校一贯倡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班级管理特色的形成, 充分发扬教育民主, 创设宽松、和谐、开放的教育环境, 使德育过程成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积极参与的过程, 成为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过程。鼓励班主任根据班级具体情况, 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行高效能的班级管理。学生干部一律竞争上岗, 班级中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常规管理放手由学生组织实施, 设立“文明监督岗”, 真正做到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理。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培养做人的尊严感、道德感、责任感。不少班级探索出了特色鲜明的管理方法, 如班委轮换制、一日小班主任制等。
2. 自定班风———激发学生自悟。
各班班风的制定注重过程的教育作用, 放手让学生讨论酝酿, 在此基础上确定富有班级个性的班风, 不少班级还发动学生设计了班徽、班旗、编写了班歌, 制定了班规班约和班级行动纲领。这种由学生心底流淌出来的班级精神, 最能叩击学生心灵, 其效果远远超过了空洞的说教。班级的主题班会也从学生中征集主题, 由学生自行策划主持, 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3. 德育作业———促使学生自省。
我校要求学生每天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 记录自己的人生感悟, 让学生在自律中自我完善、健康成长。班主任每天利用德育作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与学生进行心贴心的沟通。各班针对实际情况, 自行布置德育作业, 从个人琐事到国家大事、从班级建设到学校管理, 无不成为学生在德育作业中进行思考的内容。此外, 在期末评选“文明学生”时, 我校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价三结合的方式, 在公正、公开的评价过程中, 让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省与总结, 从而受到最真切、最持久的教育。
4. 人生设计———促进学生自立。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形象设计、自定奋斗目标、自定人生格言、自选心中榜样”活动。每人一张自我人生设计卡, 上面写着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人生格言、要克服的缺点等内容。人生设计卡犹如一面镜子, 学生随时可以对照反思, 激励自己, 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四、以优化的德育环境为依托, 注重濡染熏陶
1. 校园环境———润物无声。
注重凸显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 努力形成艺术化校园的特色, 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走进我们的教学楼, 一楼大厅的“乐读吧”和各楼层的“迷你书架”, 是孩子们课余时间最好的去处;实验室、微机室、美术室、音乐室、图书室等全天开放;楼道的墙壁上张贴着学生的美术作品, 各班走廊的特色墙就是一面“会说话的墙壁”。整洁、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贴近学生生活, 陶冶学生美好情操, 提高了学生人性修养与审美追求。
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黑板报、宣传栏、荣誉室、广播台等宣传阵地, 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将办学理念、三风一训等在大厅展出;在教室内精心设置班务栏、队角、图书角、评比台;在教学楼的走廊和主干道设置精美的特色墙, 展出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材料;组织专题环境布置、专题歌曲播唱等活动, 倡导积极向上、文明高雅、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
广泛发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训、校风、学风的制定, 均面向全校师生征集、诠释后讨论确定。校园内那一个个温馨的标语, 也来自学生的智慧。这些看似简单却又独具匠心的布置, 是学校丰厚的人文资源, 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2. 师表引领———耳濡目染。
重视教师人文精神的塑造, 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三个意识”, 即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法规意识;发扬“四种精神”, 即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奉献精神;鼓励教师争做教书育人的楷模, 为学校的发展多作贡献。制定并严格执行《师德考核细则》, 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在党员中开展“争当红烛先锋”主题活动, 牢固树立“固本清源心向党”的理念。在教学中面向全体, 真心关爱每个学生;在生活中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学生耳濡目染, 人文素养便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为我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鲜活的血液, 人文素养的培育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在长春市宽城区关工委与教育局的指导下, 在乌兰校长的正确引领下, 我校校园环境整洁优美, 教育教学活动井然有序, 教风学风踏实严谨, 师生风貌热情自信, 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后, 我校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 积极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不断丰富学校内涵, 加快形成办学特色, 努力把我校办成学生、家长、社会心目中的高质量、信得过的品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