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高中化学教学过程生活化对提高课堂效率与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作用, 又从三个方面具体探讨了如何将化学课堂生活化, 包括教学方式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学内容与生活相互融合;实验教学与生活高度结合。
关键词:高中化学; 生活化教学; 实验教学;
很多学生觉得化学难学, 学了也没有什么用处。但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的身影, 衣食住行都与化学有所关联。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进行生活化教学, 就是拉近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学生的距离, 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一、教学方式与生活紧密相连
一门学科, 教师是否能教好、学生是否能学好, 与教学方式有很重要的关系。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 也有助于教师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 传统、陈旧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在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 不断探索新型的化学教学方式, 让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化学知识。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当中要做的不仅是传授学生化学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 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化学知识, 并且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学习化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化学服务于生活。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可以此为切入点, 运用生活区情境进行教学,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化学教师要寻找合适的生活情境, 并借助生活化的语言、现实生活当中的具体事物、多媒体等合理手段为学生营造出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教学氛围。如进行“磷”这一课教学时,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播放鬼火产生的环境, 让学生观察鬼火产生的地方, 燃烧时的颜色、燃点等, 再向学生介绍人体的元素构成。让学生根据这些情况来考虑产生鬼火的条件环境因素, 然后教师引出磷的概念[1]。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 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学习内容, 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生活相互融合
课本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 要想真正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就需要将课本内容与生活紧密连接起来, 让学生不再有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的感觉。教师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设计教学内容, 将空泛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事物相融合, 用有形的事物来支撑化学理论。
实际生活当中有很多化学现象容易被学生忽略, 学生从课堂内容中找不到共鸣, 这样就很难将化学学好。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多让学生分享生活经验, 引导他们发现生活当中发现的化学现象。比如, 在学习“化学反应速度”这节课时, 教师会让学生去回忆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有哪些化学反应现象是特别快的, 哪些化学反应现象是特别慢的, 这样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 让抽象的化学知识具体化, 也使课堂环节更具可操作性, 更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将化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融合, 有助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 学生能够感受到实物, 也就不会觉得学习内容枯燥乏味, 并且还会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也有助于学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三、实验教学与生活高度结合
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拉近化学与实际生活距离的桥梁。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化的素材或元素融入课堂, 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化学实验有了生活化的气息。与此同时, 生活气息浓郁的化学实验能够有效缓解高中生的学习压力, 让学生能够在玩中学、学中玩,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 在教学铁元素的相关知识点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如是实验:首先, 拿出榨汁机将一个青绿色的苹果榨成果汁, 这时苹果汁是浅绿色的;其次, 将苹果汁倒在烧杯中静置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原本呈浅绿色的果汁变成了黄色;最后, 往已经变色的果汁中加入几片维生素C, 并进行搅拌, 果汁又慢慢地由黄色逐渐变回了原来的浅绿色。在完成这一实验操作之后, 学生根据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做出了解答:“苹果汁由浅绿色变成黄色是因为苹果汁中的二价铁离子被氧化成了三价铁离子, 而由黄色变成浅绿色是因为维生素C将氧化生成的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了二价铁离子。”显然,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添加了苹果汁颜色变化这一生活现象使得学生很快就理解了铁元素的相关知识点, 并提高了化学实验的探索乐趣。
除此之外, 课后化学小实验、调查研究等活动都能够很好地将生活与化学内容相结合[2]。学生利用课后时间也能够从生活中了解更多的化学知识, 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
四、结语
高中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抽象的化学知识能够从生活当中找到具体的实例。在教学过程中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 让学生从生活当中寻找素材, 将生活当作学习化学知识的有效课堂,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运用, 还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及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展君梅.试探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32) :107.
[2]郭儒.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初探[J].现代交际, 2016 (2)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