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 它既是一种教学行为, 又是一种评价行为。就新课改而言, 理答不仅体现了交往与互动、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更彰显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课堂文化的生成具有着重要价值。因此, 本研究致力于研究教师有效理答的策略, 以期为一线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智慧理答提供参考, 共同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 理答策略;
在新课改中, 明确提出“教师和学生要以文为中介进行平等的精神交流”, 更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而课堂中教师的理答是实现师生间交往互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师生间平等对话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具体体现。因此, 课堂理答对学生、教师乃至教学本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鉴于此, 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师理答策略进行简要探究与分析。
1 小学语文课堂教师理答的重要意义
1.1 理论意义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强调师生的交往和对话, 这种理念表现在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对话来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从而保证学生的主体性。而理答作为师生间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过程中独具价值。因此, 本文试图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师理答的智慧性提供策略上的支持。同时, 也希望为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1.2 实践意义
多数教师在备课时会精心设置几个问题, 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对应的预设。但在实际教学中, 有些学生的回答往往会超出原先的预设, 这时就需要教师以智慧的理答巧妙应对。但在现实课堂中, 许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 由于经验的不足, 在面对学生的回答时经常感到无所适从, 有时甚至是不理会, 这无形之中会给学生造成一种“不被重视”的挫败感。久而久之, 学生会逐渐降低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那么必然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2 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有效理答的策略
2.1 提高理答意识
新课程改革提倡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 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的解读, 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这也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在于帮助学生加强文本的理解, 从而产生自己的感悟。理答作为课堂中的主要评价行为, 教师更应认识到理答是建立在平等对话基础上开展的师生互动, 其目的不仅仅在于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在课堂中, 学生对教师提问所作的回答是复杂多样、各具特色的, 但这些回答都渗透了学生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因此教师更应通过多样化的理答来实现对学生个性化的教学, 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等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理答的环节中。
2.2 重视理答预设
做好理答预设, 一方面需要教师“备教材”, 在仔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设置合理的问题;另一方面, 需要教师“备学生”, 真正地去了解学生, 包括学生的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及认知发展规律等。但在研究中发现, 多数教师都存在这种错误的理解:认为在精心设计了课堂提问, 并通过学情分析尽可能多地预测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后就完成了理答预设。但其实, 更关键的是,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回答预设相应的教师理答方式及内容, 这样才能使教师在真实的理答情境中做到心中有数。正如马克斯·范梅南所说:“教育工作者越仔细考虑和孩子们相处时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 就越能按照准备好的讲稿即席发挥以便对某一偶然情况作出更敏捷的反应。”可以说, 理答预设决定了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下一环节的学习, 如果教师只凭当时的随机应变是远远不够的。
2.3 拓展理答类型
多样化的理答类型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在理答时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认知发展规律因材施教。本文借鉴怀德太阳社教师及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 将理答分为激励性理答、发展性理答、诊断性理答和再组织。激励性理答是指用表扬的方式肯定学生的回答;发展性理答是指学生回答不完整时, 教师为引导学生思考而再次发问;诊断性理答是指教师判断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再组织指教师归纳或重组学生回答中合理的观点。教师要注重理答方式的多样化运用, 因人、因时、因课而异, 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积累、加强反思, 从而实现各种理答类型的价值。
2.4 丰富理答语言
课标在前言中指出,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更应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理答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的理答语言和自身素质、教学经验、社会阅历等密不可分, 因此丰富教师的理答语需从多方面考虑:首先, 教师要不断阅读书籍。通过多阅读、多积累, 逐渐形成自己的“理答库”, 在理答时也能更加游刃有余。其次, 教师要不断观摩借鉴同行和名师的博客、教学视频, 从观摩学习形成自己独特的理答风格。更重要的是, 教师要勤于实践。教师理答语言的提升必定离不开教师长期的反复的练习, 不论是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都需要不断地操练各种理答语言, 同时辅之以一些肢体语言。
2.5 关注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理答虽然具有生成性、即时性等特点, 看似杂乱无章, 但其中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 教师要善于在课后及时对课堂上出现的理答情况进行反思, 尤其是一些突发的、意外的理答情况, 要进行详细的记录。通过对这些情况的整理分析, 总结出有效的经验, 使其融为自身理答经验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施良方, 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理论、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何春光.追寻智慧的课堂理答[J].小学教学参考, 2009 (1) :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