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育是需要教师来对学生不断引导的, 尤其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处于课业重、压力大和可自由支配时间少的基本情况, 学生的能动性很难被完全的发挥出来, 而新课改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做出了更多的要求, 尤其是学生学习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教师的创新教学手法的运用。本文简单就立足于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和引入创新教学方法来对学生的高中地理学习质量进行有效提高的基本方式做简要阐释。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方法; 有效性;
1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
高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按照自己的传统所接受的教育模式转而来教育学生, 这种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模仿和继承, 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减少教师在讲课上探索自己风格所需要的时间, 增加了教学的效率, 但是这种教学的弊端就在于, 传统的僵化教学模式已经难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尤其是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这种教学模式与国外的教学模式相比, 难以挖掘出学生的潜力, 虽然能够短暂的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记忆力和学习成绩, 但是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毕业之后难免会忘记这些地理知识, 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将学习知识的方法纳入到自身的学习框架结构中去, 学生对知识只是一味的接受, 难以在接受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思考和重新认知, 因此对知识的学习只是流于表面, 没有实际的、深刻的、全面的认识。
因此, 为解决这种教学模式弊端, 高中地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方法。所谓的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教师根据地理知识来挖掘两个相似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不同, 通过类比法、分析法、问题思考与拓展研究法和总结法等基本方法来让学生对地理事物有更系统全面的了解, 而通过这种方式也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
例如在地理环境中的农业作物生产分析, 以水稻生产为例, 高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我国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大陆等三个气候区的不同因素对水稻的生产质量、状况和收割情况的研究分析, 这一阶段就是问题提出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让学生来分析其中的造成水稻生产状况不同的因素, 学生一般会考虑到气候、土质、降水量、经纬度、地理环境、技术、生产方式和其他各种因素等等, 教师要将学生所思考到的因素进行记录。这是第二个分析阶段;第三阶段是要求学生在已有的思考因素上对学生来进行更深入的拓展研究, 例如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技术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国际的大环境的多种影响因素, 这能够增加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一种对知识结构进行分类和总结的能力, 整合有效信息的过程中转变学生在总结过程中看问题的方式。
2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合作教学法
为了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自主性和形成学习思维的创新性, 教师可以培养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来深入认识高中地理课本中的知识, 而为了引导学生使用更多的学习方法,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的基本学习模式。合作教学法的模式较为简单, 一般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4~7人一个小组, 再根据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兴趣来创造更多的学习方法, 这种新的教学习方式可以成为教师和学生合作教学的一部分, 让学生也来感受当教师的乐趣。例如在合作教学法中,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洋流的基本走向、变化因素以及产生的影响, 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进行演绎。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绘制漫画的方式来将洋流拟人化或者拟物化, 以对话的方式来给其他人展示更多更新奇的学习体验;学生也可以通过在家中搜集视频资料再重新剪辑, 只要剪辑的内容能够让所有合作小组成员和其他小组都基本了解即可。
这种演绎方式可以按照学生自身的兴趣来操作, 而且, 小组成员每个人都可以来负责一部分的内容, 不但减小了设计教学内容的压力, 同时也提高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合作教学法的结果评估部分来自于教师和同学们的共同评价, 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在一个团队的小组成果中是否出现错误, 整个小组在教学成果展示的时候, 其他观看学生是否觉得这组学生教课是否非常生动有趣, 小组同学演示的过程中其他同学是否能够非常快的得出小组团队教学的重点等等。除此之外, 团队同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一些课外经验来对其他的同学在其他领域进行知识的拓展, 加强知识在沟通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促进其他人共同学习提高。评价的内容应该在客观中立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鼓励, 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引导学生更多的去观察生活、了解地理知识, 建立学生对地理的热爱之心和探索兴趣。
高中地理的教学课堂有效性是以学生为主体, 保证学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去自我学习, 提高对地理知识的信息获取、加工和传播能力, 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之后能够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去了解生活中的点滴, 用科学的道理来阐释未知的现象, 逐步的加深人类在生活中各个层面的认识。此外,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沟通欲望, 积极与地理教师进行互动, 所谓格物致知就是要在探索事情的表面之时还要去探索背后的原因以及产生的意义, 只有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学生才会对地理事物的特殊之处产生思考, 有了思考才有了知识一步步的走向深入, 才能一步步的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
3 结语
在现在这个时代, 教育其实也是一种知识的双向传播的过程, 而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取各种事情, 教师应该要对学生的发言有更多的耐心, 因为学生有时候也可以缩小教师所未知的领域, 教师在使用新的教学方式的时候也可以向新时代的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 孙根年。地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 高慎英, 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