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同于一般内地院校, 新疆高校中的汉语言专业是以少数民族学生为生源, 在培养目标及教学过程中呈现其特有的面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往往遭遇尴尬的境遇。本文对新疆高校汉语言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所存在的现状、难题进行了探讨和思考。将授课对象的复杂、适当教材的缺乏和教学模式的困境进行具体的分析, 提出编定适合教材、寻找有效教学模式、拓展第二课堂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汉语言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 高等院校不断进行改革, 一些适应社会和人才市场发展的专业应运而生。西部地区作为多民族聚居地, 由于常年区域发展不平衡, 对于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其中, 精通汉语的少数民族人才在科、教、文、卫等各个层面, 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汉语言专业”便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中出现的。基于此, 西部高校中的“汉语言专业”, 呈现出一些不同于内地高校以专门培养对外汉语教学或汉语文字科研人才为目的区域特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拥有47个民族族类, 因其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在地方高校的专业建设中, 也显现出相应特色。
一、课程设置基本情况
高校课程设置往往与该校的培养方针与培养目标紧密相连, 不同高校同一专业在课程体系、学分安排等方面往往因各自的差异性在学科体系的统一性之外呈现出不同的个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中文学科中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属主干课程, 具有较为坚实的历史传统和学科基础。传统教学中,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往往采用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对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作家作品逐步展开讲解和讨论。同样作为基础必修课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仅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汉语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共设置64学时, 从大一下学期始开设二学期, 每学期32课时。相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 汉语言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具有课时少、任务重、学生群体情况复杂等情况。传统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往往难以适应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的汉语言专业学生, 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汉语言专业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与难题
1.授课对象的复杂性
根据各校招生情况不同, 生源有所差别, 但主要集中两类考生:民考汉方向与民考民方向。
民考汉指的是接受汉语教育并与汉族学生一起参加全国高等入学考试进入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这一部分学生, 与汉族学生具有相同的前期学校教育背景,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及部分作家作品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国家高考政策对少数民族的倾斜, 除了极少数学生具有较好的文学基础外, 大部分民考汉的学生文学基础较弱。这就造成了课堂教学中的难题, 提到某些中学已经学过的经典作家作品时, 学生往往呈现出张冠李戴、古今不分或茫然无知的状态。基础薄弱导致教学过程中需要提点的内容较多, 课时的限制又与之相悖。
相对于民考汉学生的课堂教学, 民考民学生的问题更为突出。首先是语言障碍。民考民学生入学前接受的是本民族语言教学, 汉语仅作为第二语言出现在学校教育和日常生活中。尽管进入高校后接受了一年的汉语预科教育, 但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 学生群体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 尤其是来自偏远乡镇和农牧地区的部分学生, 在汉语认知上尚且存在一定障碍。倘若在具体教学中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讲授, 难免陷入困境。其次是文学基础障碍。不同于民考汉学生群体, 民考民学生的中小学语文课本均以母语呈现, 接触的大部分文学作品均为本民族文学。中国现当代 (汉语) 文学被译介选入教材的少之又少, 学生所了解的仅限鲁迅、朱自清、曹禺等屈指可数的几个作家。受到语言能力的限制, 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师前期所布置的文本阅读的要求几乎不可能达到, 这就直接导致传统教学模式的失败, 在有限的课时中难以完成令师生双方满意的预期效果。
2.适当教材的缺乏
基于以上分析的学生群体具体情况, 有针对性的、区别传统模式的文学史教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笔者的调查, 在整个少数民族地区均存在此类问题。
仅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一门64课时的文学史课程不能完全依靠教师简单的单向输出, 无论教育对象是何种族, 教育的本质是相同的。“我们今天所迫切需要的文学教育是那种回归文学本体的教育, 是充分张扬文学性的教育。我们首先应该思索的是文学的本性究竟是什么。文学更适宜处理的是人类关于生活世界的原初的、感性的经验图景, 是生活的原初境遇”[1]对于文本的阅读和体验是一切文学教育的基础, 因此无论是针对民考民或民考汉的学生, 都应具备文本阅读的前期准备。
目前所使用的文学史教材, 多是以接受通识教育的汉族学生为目标的教材。无论是针对本科生的现当代文学史或是稍降低难度针对专科院校的文学史教材,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都难以适应复杂的教学现状。加之每年学生生源有所差异, 基于此统一的教材难以适应复杂的学生群体。一套由丰富民族学生教学经验的教师所编纂的, 适合少数民族心理特点和学科基础的教材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基础。
3.教学模式的困境
在中文系传统现当代文学史教学中, 无论是以史为纲或是以流派为线索, 都主要以教师为主体, 教法上往往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兼及其他教学方法。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在遭遇少数民族学生时显现出明显的弊端。
首先, 尽管现当代文学是汉语言专业的主干课程, 但多数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不大, 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现代汉语、写作等课程上。对文学之于语言学习的辅助功能不甚重视, 甚至在心理接受上仅将其作为选修课程对待;其次, 少数民族学生普遍较为活跃, 文学史传统教学模式中单向输出为主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课堂氛围。加之学生对文本的陌生导致课堂上难以产生师生及学之间在知识层面和思想层面的交流互动;再次, 传统现当代文学史教学注重文学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以及文学思潮、理论知识的深度把握, 当这种教学模式面对基础薄弱甚至语言体系尚不完备的少数民族学生时具有显而易见的缺陷, 多数学生往往感到难度较大, 从而失去兴趣。最后, 目前高校教师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较大, 即使认识到课堂教学的复杂性, 但惯性的教学方法使专业任课教师难以及时而敏感地应变, 主动探寻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因此, 如何解决产生上述问题的方法并摸索出适合汉语言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模式, 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教学改革的探索和思考
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教授对象的汉语言专业, 它不同于中文专业以文学、语言并重, 却又在实际培养方案中将现当代文学史作为主干课程, 面对以上令人堪忧的教学现状,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是唯一的出路, 因此摸索出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势在必行。根据多年教学经验, 笔者认为要解决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汉语言专业的出路,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编订合适教材
基于少数民族学生文学基础薄弱、语言认知存在障碍的特点, 市面现有传统教材教材已经在实际教学中被证实并不适合这个特殊的接受群体。在这样的情况下, 由丰富经验的当地任课教师编写一套符合民族学生特点的教材成为首要任务。具体编写过程中应注意既要难易得当, 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前期基础。
首先, 以文学简史作为定位。在编写结构上以文学作品带动文学史的方式相较于传统的以史为纲的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即编写过程中选择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由作品出发逐渐勾勒出文学史的大致脉络。抓住不同时期主要作家和代表性作品, 对于不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可以简单概括。
其次, 配套文学作品选。不同于汉族学生, 作品一般仅作为课下阅读材料。由于汉语水平有限, 部分现当代文学作品甚至需要带领少数民族学生细读, 如此以来文学作品选应与文学史做到一一对应, 以帮助学生进行快速定位, 达到文、史对应, 从而顺利完成课外准备和课堂教学。如文学史教材中的二十年代小说主要分析鲁迅、郁达夫和冰心, 那么作品选中便应进行对应呈现。这样的做法稍显刻板, 但对于汉语基础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具有较好的效果。
再次, 加强中华文化一体性的强调, 且要做到难易得当。传统教学中注重理论体系的深度把握和思潮历史的熟络融汇的方式并不适用于汉语言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将教材目标定位于能够使学生把握现当代文学史的简单脉络, 掌握不同时期代表性作家作品, 完成部分代表作品的阅读体验即可, 由此就要做到深入浅出, 语言简洁明了, 在教材编写中注意句式、句型的运用, 以较为浅显的形式呈现出丰富的文学史内容。同时, 在编写过程中融入中华文化一体化的强调,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加强中华民族认同感。
基于以上具有针对性的意见, 看似对学生降低要求, 但对习惯于传统文学史表达的专业教师却是更大的挑战, 这不仅要求编写成员本身具有较好的专业素养, 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 还要对新疆文学文化一定的了解, 以此更好地对知识体系融会贯通。
2.改进教学模式
第一、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际操作中, 合理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使文学史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师单一讲授为主的方式, 从而营造更为多元的、丰富的课堂教学。使文学史教学不仅停留在对“史”的枯燥把握, 与此相关的作家手迹、照片资料、文化背景等都能通过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实现。例如讲解40年代解放区的新秧歌剧运动时, 简单的描述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趣, 而将《夫妻识字》《兄妹开荒》这样的秧歌剧以音频或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便直观易懂。在《再别康桥》《雨巷》等诗歌环节讲授中, 配乐诗朗诵范本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视听效果, 对于帮助学生体味诗歌韵律、感受新诗美学意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着的影视素材较为丰富, 在特定环节中, 视觉艺术的呈现能够成为文学史教育的辅助手段。一些改编较忠实原着的影视作品如《阿Q正传》《小二黑结婚》等电影片段的选播不仅活跃课堂, 还可引发学生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应当积极探索使用新兴教育技术, 如微课制作, 教学互动平台的运用等。
总之, 越是传统学科越不应当排斥现代教育技术, 如此才能更好的因地制宜, 积极获得课程的发展空间。
第二, 加强学生参与意识。实践已证明, 传统灌输式教学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具有明显缺陷, 往往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教学任务推行困难。因此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应当成为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过程中需要着重思考的部分。事实上, 教学参与的目的在于沟通, 而沟通又分为人的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教学中的内部沟通在于学生对于教学活动的主动思考, 包括阅读、讲解等方面。外部沟通则包括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的对话与理解。[2]我们所说的参与意识的加强, 应当包括对这两个方面的强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环节上采取多元的教学方式, 如在课堂环节设置带有目的性的、引导式的、启发性的提问, 以外部沟通的形式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还可以鼓励学生对相关问题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 (过程按特定情境可分为课上部分和课后部分) 并最终进行结论输出以加强师生、学生间的思想交流。汉语言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到文学基础和汉语水平的限制, 语言表达和输出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的汉语学习, 朗读、朗诵、角色扮演等这样在高校文科教育中并不常使用的方式在民族学生这里却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在了解学生学习基础、接受习惯等具体情况的基础上, 适时对教学进行调整, 而非忽略授课对象的差异性一味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深入性。
第三, 拓展相关第二课堂。根据汉语言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性质特点, 在现当代文学史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相应减弱注重理论把握、文本深层解读的要求。因此, 在课堂上应除了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有意识地将专业能力与文史知识结合起来外。
由于课时有限, 较为行之有效的方式是把课堂内容延伸至课外。具体可将现当代文学专业相关内容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 在系、部的支持下, 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中国现当代诗歌朗诵比赛、话剧表演、小说改写、民汉文学翻译大赛等活动, 如此以来, 既深入学科内容、丰富校园文化, 又锻炼了学生的汉语输入和输出能力。无论何种民族, 对于美的事物都会有相似的感受和体验, 而文学教育的核心在审美教育, 把握住由语言文字所建筑的文学图景便是目的所在。适时的朗诵会、话剧舞台等都为这样的教学目标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第二课堂的实现要求教师对其带来的辅助性教学效果有积极的认识, 正是由于汉语言专业的特殊性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差异性, 才要求教师有更多的教学投入, 以此更好达成教学目标。
查尔斯。弗赖斯在其着作中曾认为, “把文化背景当知识去学只是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要透过背景知识去了解目的语国家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以及他们的文化心理与价值观念。”[3]这样的观点在不同民族间同样适用。现当代文学课程所要传递的绝不仅仅是文学史脉络、作家着作这么简单, 当面对群体为少数民族学生时, 更应当注重文学作品所传递出的不同时期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 以此帮助学生完成在美感体验、心理接受、文化共情等诸多方面的教育。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教学困境不同于教授中文系学生, 更多集中于知识体系的建构和深入性把握上, 而是呈现出多种难以预料的、甚至有别于惯常的高校教学方式的困难。然而作为专业教师也应当坚信, 传统的教学模式并非毫无是处, 找到既能帮助学生完成专业知识体系的建构, 又能抓住学生的特点和多面性, 鼓励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激发问题意识的方法, 才是有效的解决方案。在这样的情况下, 了解教学现状, 并对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思考, 是新疆各院校担承担汉语言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任务的任课教师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参考文献
[1]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5) p27
[2]王升: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的分层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 2001 (3) , p41
[3]《将英语作为外语教学》, 转自艾尤:非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几点建议[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4 (9) , p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