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幼儿园打击乐节奏培养中的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9

  摘要:3-6岁是幼儿音乐节奏感发展的关键时期,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 是音乐的生命。奥尔夫认为应从节奏入手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 节奏能把语言、动作、音乐融合在一起, 而语言在打击乐教学中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幼儿园教师应以语言中的诗歌体裁为载体, 有效地将之运用到幼儿园打击乐节奏培养中。

  关键词:诗歌教学; 打击乐节奏; 培养;

  《指南》中指出:小班幼儿“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童谣”.可见短小精悍的儿歌、童谣以及故事在小班幼儿语言教育中起到了启蒙的重要作用。幼儿诗歌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 发展语言, 启迪智慧, 而且还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地熏陶, 产生美的感受。幼儿园开展打击乐教学, 一是可以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 包括节奏感, 韵律感等;二是可以促进幼儿非音乐能力的发展, 包括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创造能力等等。

  奥尔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 而儿童的节奏感要结合语言节奏、动作节奏来训练和培养。而打击乐器容易奏出节奏, 并且与幼儿喜欢的韵律感强的诗歌紧密结合。奥尔夫认为, 语言和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语言中包含节奏、旋律、音色以及音量。因此, 小班诗歌教学是培养幼儿打击乐节奏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幼儿园小班打击乐节奏培养实施的现状

  (一) 幼儿园小班打击乐活动较少, 内容较单一

  幼儿园小班教材中, 打击乐活动较少, 较零散, 而且内容不系统。一学期的打击乐教学活动只有区区几节。在打击乐素材的选择上较单一, 大部分都是乐曲, 而没有涉及更适合小班幼儿的简短精湛的诗歌。

  (二) 幼儿园小班打击乐教学方法不科学

  教师认为只教好唱歌就行了, 对打击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缺乏一定的音乐素养, 如读谱、节奏、音乐欣赏等;将打击乐教学等同于歌唱教学, 以至于幼儿园小班打击乐教学方法不科学。幼儿具有音乐天性, 孩子只要听到音乐就能跟随音乐摆动身体, 蹦蹦跳跳, 但幼儿园教师组织打击乐教学方法不科学, 降低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幼儿园小班打击乐节奏培养实施的对策

  (一) 以儿歌、绕口令为载体的游戏互动策略

  游戏互动策略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游戏的方法和手段, 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强调幼儿的主体性, 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主动地学习。选取轻松、诙谐的儿歌内容能激发幼儿读儿歌、拍节奏的兴趣。

  案例一:儿歌《土豆土豆丝丝》

  《土豆土豆丝丝》是小班幼儿都会说的儿歌, 两个小朋友边说儿歌边拉着小手摇来摇去, 很有节奏感……

  行为解析:

  好动好玩是幼儿的天性, 手指游戏具有趣味性, 幼儿在游戏中观察, 记忆, 想象, 思维。我认为把这首简单的、重复性强的儿歌运用到打击乐节奏培养中是可行的, 是能引起幼儿兴趣的。

  策略运用:

  在幼儿熟悉了这个儿歌的基础上, 还可以将“土豆”换成其他的蔬菜, 如黄瓜、萝卜等等, 增强幼儿游戏的趣味性。进而可以引导用拍手、拍腿、拍肩等拍不同身体部位来拍出儿歌的节奏:××××I××××I××××I××××I.从小让儿童从语言出发来掌握节奏, 不仅容易, 而且最富有生命力。然后, 拿出铃鼓, 引导幼儿用铃鼓拍出节奏。当幼儿熟悉了一种乐器拍出儿歌的节奏后, 还可以再加上一种乐器。这样不仅增加了难度, 也提高了幼儿拍节奏的兴趣。

  《土豆土豆丝丝》

  土豆, 土豆, 丝儿, 丝儿

  土豆, 土豆, 片儿, 片儿

  土豆, 丝儿, 土豆, 片儿

  土豆, 土豆, 丝儿, 片儿

  案例二:绕口令《大车拉小车》

  这是一首有故事连续性的绕口令, 孩子能很快就学会, 学会后就要加快速度来矫正发音及练习语速。以绕口令为载体进行节奏训练, 可以增加难度, 提高幼儿说绕口令的兴趣。

  行为解析:

  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 绕口令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学体裁, 是幼儿喜欢的语言游戏, 它能够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增强记忆力, 矫正发音, 同时也能起到锻炼幼儿大脑思维能力、培养快速反应能力的作用。绕口令《大车拉小车》短小简单, 具有情节连续性, 可以和节奏有效结合。

  策略运用:

  语言游戏第一步 (正常语速) :幼儿一句一句的念, 念到每一句的第一个字时拍出节奏, 如×---I×---I×---I×---I.语言游戏第二步 (略快语速) :幼儿两句两句的念, 幼儿念到每两句的第一个字时拍出节奏。语言游戏第三步 (较快语速) :幼儿一口气念下来, 幼儿只在第一句的第一个字时拍出节奏。

  《大车拉小车》

  大车拉小车, 小车拉石头,

  石头掉下来, 砸到脚趾头。

  (二) 以故事为载体的情景再现策略

  情景再现策略是在教学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为了提升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而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或是生活情景相适应的场景, 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案例一:故事《大象和小蚊子》

  这个故事简短重复, 风趣幽默, 能为小班幼儿所接受。故事中突出的特点是有语言节奏, 如大象走路的语言节奏, 大象用尾巴跟蚊子的语言节奏以及蚊子的嗡嗡声。教师边讲故事边用打击乐表现故事内容。

  行为解析:

  幼儿天性喜欢听故事, 尤其是轻松幽默的故事。以故事情节为线索, 幼儿在情境中做游戏, 并尝试用两种不同音色的乐器来为故事里的人物行为配乐。通过乐器来表现不同的人物形象, 非常适合幼儿形象具体的思维方式。

  策略运用:

  幼儿在教师敲击的乐器声中和故事情节的提示下做游戏。扮蚊子的幼儿听到蛙鸣筒声往后退, 当什么乐器声都没有时, 就边摇串铃边走到大象身边, 当听到重重的敲鼓声时, “蚊子”就躺下“死”掉。

  故事《大象和小蚊子》

  有一头大象, 长得可大拉!脑袋大大的, 身体大大的, 屁股也好大好大, 走起路来很慢很慢, “咚--咚--咚--”.

  有一天, 大象出门散步, 它走累了, 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一群蚊子飞来了, 它们发现了大象的屁股, 说, “哇瑟!好可爱的屁屁呀!我们来叮叮它吧!于是, 蚊子们就围着大象的屁股叮了起来, 大象觉得屁股有点痒, 就用尾巴来赶蚊子, ”刮--刮--刮--“蚊子被赶走了, 大象又打起了瞌睡, 大象刚睡着, 蚊子又飞了回来, 大象只好又用尾巴赶。就这样, 赶了一次又一次, 大象终于生气了, 它用好大好大的脚使劲一跺, ”咚--!“声音大得把蚊子都给吓死啦。

  (三) 以古诗为载体的吟唱练习策略

  案例一:古诗《咏鹅》

  古诗篇幅短小, 句式工整, 读起来朗朗上口。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曲, 不仅语言美, 意境美, 而且音韵婉转。将古诗谱上曲, 让幼儿吟唱, 不仅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也能在吟唱中促进幼儿节奏感的提升。

  行为解析:

  古诗吟唱, 孩子们随时随地都能进行:休息时间, 孩子们三三两两的唱;散步时, 孩子们一个一个哼着唱;娃娃家里, ”妈妈“唱给”宝宝“听……在轻松、随意的吟唱过程中加深了对节奏感的体验。

  策略运用:

  在幼儿学会古诗的基础上直接让幼儿听古诗吟唱, 节奏鲜明, 短小而押韵。幼儿在吟唱古诗时也感受了鲜明、活泼的节奏, 寓教于乐。

  古诗《咏鹅》

  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参考文献
  []陈蓉2013《音乐教学法教程》, 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于录艳2016《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绕口令“教学法的探索》, 《新课程》第19期。
  []顾云芳2013《浅谈幼儿园古诗教育》, 《课程教育研究》第11期。
  []王丽娟2009《浅谈打击乐活动中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丝绸之路》第20期。

TAG标签: 诗歌教学     打击乐节奏     培养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