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探究型教学和虚拟仿真教学对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改工作的效果

发布时间:2019-09-29

  摘要:新时代的到来, 促进VR技术的全面发展, 其具有的沉浸性、交互性和复合感知性三大特征, 可以很好地修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固有缺陷, 通过探究型教学和虚拟仿真教学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改工作, 实现育人效果。

  关键词:新时代; 虚拟现实技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新时代, 中国更加坚持实事求是, 以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总依据;中国更加注重全面发展, 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为总布局;中国更加明确了发展目标, 以完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总任务。面对新时代所赋予的使命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奋发向上, 为早日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贡献才智。

  任何时代任何国家要发展要富强, 都需要大量的人才, 而人才的培养就要依赖教育。为此, 我国各个时期的党和国家领导集体都十分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强力推进和完善国家的人才培养机制, 尤其是面对国家人才在世界人才市场的流失和出走, 不仅提出了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指导思想, 希望用中国自己的教育来培养更多中国的人才;还在规章制度完善、具体工作实施、工作结果考核、课程内容设计、道德情感教育等各个方面细化了方法。

  一、新时代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 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扶持, 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基础上文化自信的提出, 我国的传媒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也随之迎来了春天。

  (一)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虚拟现实技术即Virtual Reality, 俗称VR技术, 是一种在三维图形生成基础上、利用多媒体、人机接口和多传感交互等现代高新技术设备, 对现实世界进行场景仿真的高端技术。

  通过VR技术的运用, 人类逐步实现了以物为主体向以人为主体的位置转变, 开始脱离以往单向的信息感知环境, 构建了以人为核心的多维信息感知环境。

  虚拟现实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由于该技术能较好地再现真实的学习环境, 进而较好地满足教学活动中对情景模拟和主客体交互性的要求, 因此被主要运用于教育教学领域。1985年以后, 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开始将该技术从教育教学领域向医学领域拓展, 技术领先的美国率先开始了人体解剖图像的数字化进程。

  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的中国, 立足自身的实际和世界科技的发展态势, 适时制定了开展虚拟现实技术及相关配套技术的发展战略。2009年《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开始实施。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 各大高校纷纷成立专门的研究团队并取得了相应的应用成果, 如清华大学基于虚拟设备成功构建了汽车发动机检测系统、复旦大学更是直接将新开发的虚拟设备运用在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之中, 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

  (二) 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类别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新兴的高端技术, 通过计算机、手柄、头盔等感知设备对各种复杂的信息进行处理, 从而实现对现实环境的模拟和仿真, 通过可视化操作构建主客体互动机制。截至目前, 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类别如下:

  1. VRML技术

  VRML全称为"Virtual Reality Modelin g Language", 中译为"虚拟现实造型语言", 是第二代Web的核心技术, 是一种新型的三维浏览技术。通过VRML技术, 可以实现多种媒体类型的集成, 还可以内嵌多种语言编写的程序代码。因此, 以VRML为技术核心打造的虚拟世界, 可让身在其中的用户如临其境, 实现与虚拟物之间的交互。

  2. Cult3D技术

  Cult3D技术是由瑞典Cycore公司研发的网络三维互动展示技术, 其文件容量虽然很小, 但却有着几乎完美的三维质感表现;用户可通过点击鼠标、拖拽模型等实现线上交互浏览和观看三维产品模型等;该技术由三个部分构成, 一是针对3dsmax的模型转换的输出插件、二是制作三维图像的设计器、三是浏览器插件。

  3. Flash技术

  Flash技术是由Macromedia推出的网页动画设计软件, 具有很强的交互性, 能在低数据传输率的条件下实现高质量的动画效果;其具有三种基本功能, 一是绘图功能, 可进行图形绘制、特殊字形处理等工作、二是动画功能, 可实现零基础用户依靠该功能实现对图像的动画设计、三是编程功能, 内部提供有数百个关键词, 以供用户拿来制作交互性动画。

  4. Viewpoint技术

  Viewpoint技术, 是专门编辑Viewpoint场景内容的应用程序, 以Viewpoint媒体软件为输出结果。一个完整的Viewpoint场景, 由3D对象、材质、动画和交互动作等共同构成, 由于Viewpoint程序采用微波技术和程序运算, 可实现对文件的极好压缩, 将庞大的信息量做到快速的最小化输出, 因而成了生成3D照片影像的重要工具, 能够如实模拟情景、拥有较为流畅的互动性功能。

  (三) 虚拟现实技术的三大特征

  虚拟现实技术是现代仿真技术的重要发展和应用成果, 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的综合, 通过环境模拟、感知和传感设备等方面的有机搭配, 实现三维立体图像的动态化和仿真化, 并借由用户的手指、眼睛、脚部等多种人体动作实现主客体的交互, 从而实现用户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维度感知。

  因此, 虚拟现实技术首先能够很好地实现情景的仿真, 进而让用户能够真实代入情景之中, 如实体会到主角地位, 从而实现沉浸性教育;其次, 虚拟现实技术重在构建主客体的交互关系, 经过多维度的信息处理和感知, 借由用户的人体动作实现和客体的互动, 充分发挥用户的主体能动性, 实现交互性;最后, 由于虚拟现实技术不仅通过多媒体技术实现了对用户的视觉感染, 还经由听觉、触觉等多维感知实现了用户的复合感知。

  二、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固有缺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接受正确三观教育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核心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既有着其他课程所无法取代的学科地位和课程特殊性, 但也有着自身无法突破的固有缺陷。

  (一) 跨学科的综合属性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都具有很强的跨学科综合属性。就如哲学、政治、经济等学科一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哲学、历史、政治、经济等多门学科的集合体, 也正是因为如此, 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思政理论课教师感觉到很大的备课压力和授课压力, 学生也承受着巨大的记忆和理解压力。

  在这样跨学科的综合属性下, 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无时无刻都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要尽可能多的学习和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 苦不堪言;而对于学生而言, 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和记忆课本知识, 导致很多学生学至半途就已生放弃之念, 出现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的现象。

  (二) 过长的历史时间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具有很长的历史时间轴的特点。相对于高校其他学科课程尤其是专业的技能课程而言,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时间跨度极大, 要么贯穿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要么串联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最少也是以中国近代史为开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很长的历史时间轴, 一方面使得任课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梳理和记忆历史, 尤其是重大的历史节点和事件, 这就在课程属性上加大了任课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另一方面使得学生望而生畏, 丧失学习信心, 久而久之就放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 落入高校学生不求高分出众只求六十分及格的心理桎梏。

  (三) 无法回避的政治术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充满了无法回避的政治术语。在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 普遍存在着大量的政治术语, 这些政治术语的存在, 极大地增加了部分学生尤其是理科生的学习难度。

  尽管很多任课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 经常采用学生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解释或者替换这些政治术语, 试图让学生真正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本质和会议精神;但这仍然无法减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术语, 因为这些政治术语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色和关键。

  (四) 相对鲜明的意识导向

  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具有相对鲜明的意识导向。尽管在高校的其他学科学习中, 也会涉及意识的导向问题, 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更为鲜明的意识导向。无论是在课程内容上, 还是对任课教师的条件审查方面, 都十分注重正确的意识导向。

  毫无疑问的是, 这种意识导向是十分必要的,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仰, 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但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不难发现这种鲜明的意识导向特征, 往往会遭受部分学生强烈的心理抵触, 导致部分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 乃至于做出放弃学习的不当行为, 产生不益于自身发展的不良后果。

  三、虚拟现实技术助推思政理论课教改

  新时代VR技术的发展, 无疑可以很好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改工作, 实现新时代新技术表现形式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有机融合, 做到政治性、方向性、知识性和时代性、趣味性、科技性的结合, 从表现形式上修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固有缺陷。

  (一) 探究型教学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采取讲授法和理论灌输法, 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 无法很好地形成师生互动机制;而立足于现代媒体技术, 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 可以很好地组织探究型教学, 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位置的良性转换, 在教师维持课堂秩序, 发挥教师引导、组织和服务教学过程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参与者。

  这种探究性教学极其适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以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 重思维逻辑训练而少有直接的感官体验, 而借助VR技术, 便可实现教师思维逻辑的直观化, 让学生在紧跟任课教师思维逻辑的基础上, 可视觉化知识脉络,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虚拟仿真教学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广泛应用, 极大改善了高校教育教学环境, 革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部分有条件的学校, 开始组织拥有相关专业技术的教师, 实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改编, 进行二次创作, 直接将教材变成VR游戏脚本, 让学生直接参与体验, 在虚拟现实技术体验中获取知识, 实现虚拟仿真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尽管实践内容不多, 但却有极为丰富的革命文化, 通过教材改编和VR制作, 可以很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游戏化体验, 借助VR技术直接让学生置身其中, 切身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英勇气概和大无畏精神。

  四、虚拟现实技术在思政课教改中的潜力

  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在理论上为高校进行思政理论课教改工作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更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改工作探索了新的道路。虚拟现实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构建情境教学, 实现知识迁移。

  (一) 激发学习动机

  就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而言, 普遍存在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足的不良现象, 大部分学生只追求不挂科的最低目标, 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效鲜有发挥。

  针对高校学生存在的内部学习动机不足的困境, 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个性化特点、极富现代气息的媒体技术和平等的交互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外部学习环境的改善, 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构建极为真实的情境、高质量的交互设置和多方位的感知机制,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甚至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给学生分派角色, 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改善外部教学环境, 从而引起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提高。

  (二) 实现知识迁移

  高校传统的思政理论课教学始终无法脱离具体真实的情境, 并且该情景的构建主要依靠教师的个人能力, 极不稳定;因此导致部分学生无法从具体情境中实现知识的迁移, 即经过理论的提炼获得相应的知识。迁移率低成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重大挑战。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有效构建极为真实的情境, 并且配合多方位的感知机制, 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从仿真情境中实现知识的迁移, 从而实现情境教学的目标, 缓解高校思政理论课学生知识迁移率低的困境。

  参考文献
  [1] 姜学智, 李忠华。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现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4 (2) :238-240.
  [2] 吴迪, 黄文骞。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J].海洋测绘, 2002, 22 (6) :15-17.
  [3] 梅中义。虚拟现实 (VR) 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航空工业技术, 1996 (3) :3-6.
  [4] 杨秀云。谈VR技术及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 (2) :147-148.
  [5] 黄鑫。基于VR技术的虚拟教学应用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8 (6) :50-52.
  [6] 孟祥宇, 全江涛, 丛蓉。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5) :188-189.
  [7] 刘德建, 刘晓琳, 张琰, 等。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的潜力、进展与挑战[J].开放教育研究, 2016 (4) :25-31.

TAG标签: 高校思想     虚拟现实技术     新时代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