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分析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9-09-29

  摘要:针对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加以分析,避免他们因为心理问题造成一些困惑甚至悲剧,因此,高校大学生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当前的迫切需要,各方面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范。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素质教育; 措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 人们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成为生活中很重要的方面。当代大学生视野得到拓展,思想得到解放,往往喜欢追求新的个性化的东西,面对这些新兴事物,充满新鲜感,难免会产生一些困惑,从而引发某些心理问题和冲突,甚至引发悲剧。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成为高校迫切的需要,应当引起足够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同时需要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帮助他们的社会适应力、承受力、自我调节能力、意志力、思维创新力等诸多方面得到提高,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年龄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各个方面的思想不成熟、情绪不稳定,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导致各方面不适应,心理就容易产生不安、迷茫,甚至困惑,加之现代化社会高速发展,面临这些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就极易产生压力,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引发各种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

  (一)客观因素

  大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阶段,教育模式与中小学有极大转变,学习环境和人际交往关系也发生着变化。

  1.学习内容和传授方法的变化。大学学习内容不同于中小学时系统基础知识教育,主要学习方向是自己所选的专业知识,要求专而精,而培养学生钻研精神很重要,教学模式上则不同于以前多年的老师亲自辅导模式,老师除讲解重点内容外,其余知识点全靠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学习,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有的大学生不能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学习成绩达不到理想状况,开始自暴自弃,进而产生厌学情绪,久而久之出现心理问题。

  2.生活环境的改变。当代大学生许多都是独生子女,中小学时生活上都由父母一手操办,大学后,一切都靠自己,包括洗衣、叠被、购买生活用品等,面对这些生活琐事儿,有的大学新生束手无策,突然间感到孤立无助,如果得不到及时引导,慢慢的就会形成心理压力。

  3.人际关系也变得复杂。在中小学时代,一般都在当地就读,有一块长大的伙伴和身边父母的陪伴,人际关系简单,为了能取得理想成绩,往往整天只顾学习,交往圈子很窄,相处起来就容易。而到大学里,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各方面水平参差不齐,思想性格差异较大,这时,有的大学生面对这种局面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干脆把自己封闭起来,长期这样就出现心理问题,引发可怕的精神疾病。

  (二)主观因素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各个方面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加之获取的各方面信息增加,思想观、人生观、世界观基本建立,独立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然而这种意识与客观因素之间存在着差距和矛盾,面对着这两方面的矛盾,有的学生就容易产生迷茫、失望、松散情绪,这种状况如得不到及时的心理疏导,积劳成疾,也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二、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应当采取的具体教育措施

  近几年来,据有关媒体报道,有的高校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没能及时得到疏导解决,出现一些跳楼自杀事件,这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家庭和高校方面应当采取何种措施来防范这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任务非常迫切而艰巨。

  1.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高校可以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采取不同形式开展心理健康状态调查。比如大一新生可采取交流谈心和心理测试相结合的形式,调查他们来到新学校在生活上各种心理需求,这样能消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陌生感、距离感、紧张感,从而得到很好的调查效果;大二、大三的学生,同学们相互熟悉,生理上走向成熟,难免有的同学之间就开始谈恋爱,老师可采取指导形式进行调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恋爱观,同时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将来能有一技之长;大四的学生可采取引导形式调查他们的实习情况、毕业论文的设计以及就业等问题,避免学生面临即将步入社会而产生恐慌心理。根据以上各种调查情况,逐一筛选出有心理不健康倾向的学生,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和方案及时解决。

  2.开设心理咨询课程

  通过学校心理健康调查情况,可开设心理咨询课程,让每个阶段学生能系统学习生理、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引导学生学会了解自身心理发展规律,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方法,从而增强学生抗压能力,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3.家庭和社会的关心也是必不可少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给当代大学生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现状,家长应当与子女多沟通、交流、减轻压力,疏导他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强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逐渐去适应社会的需求。而社会也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积极为大学生创造出有利环境,努力为他们拓展就业渠道,让他们能健康积极地走向社会各个岗位,同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之,加强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的主体思想不断加强的同时,各个高校也应当转变教育模式,从以前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迈进,全面普及大学生心理保健、心理咨询教育,同时家庭、社会多层次的共同参与,教育和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使他们逐渐走向成熟,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健康的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TAG标签: 心理素质教育     措施     大学生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