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分析应用型大学在金融学科建设和教学上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发布时间:2019-09-29

  摘要:当今的时代已经是一个金融科技大发展的时代,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科技不断运用到金融业中。而担负着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地方应用型大学却没有紧跟时代的发展,其金融学科及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结合时下热门的金融科技与应用型大学金融学科建设现状,剖析应用型大学在金融学科建设和教学上面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力争助力应用型大学培养时代急需的金融科技人才。

  关键词:金融科技; 应用型大学; 学科建设;

  1 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1.1 应用型人才的概念

  高等教育主要培养两类人才: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学术型人才是专门从事科学研究,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人才。而应用型人才是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并且能够将技术应用于实践的人才。

  与其他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而设计的。在学生培养上,注重基础性、成熟性和适用性知识,相对忽视对学科体系和前沿未知领域的深入探索。其次,这类人才的能力体系培养也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求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强调了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最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强调一线生产实习与实验教学等环节的结合。

  1.2 应用型大学的定位

  应用型大学是指以应用为导向而不是以科研为导向的本科院校。他们主要关注本科教育,这与研究型大学的概念相反。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满足高层次应用人才需求,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高校人才培养竞争激烈,应用型大学必须与老牌本科院校错位发展,形成自己的特有优势,即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服务。应用型大学必须正确处理好学术与专业的关系,增强适用性。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必须与老牌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区分开来,培养适应时代的应用型人才。

  1.3 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

  应用型大学应该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不仅具有技术思维能力,而且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熟练的技术工人。这类人才的适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有效地将学术、技术和职业能力相结合;二是能够将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工作能力相结合;三是具有突出的职业迁移特征;四是将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因此,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围绕岗位任务的应用能力进行设计,以实现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相对完整的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

  2 金融科技时代下金融学科的发展

  2.1 金融科技的概念

  Fintech(金融科技)是Financial和Technology的缩写, 可以简单理解成为Finance(金融)+Technology(科技),但是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金融科技是指通过各种科技手段对传统金融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提高效率,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新前沿技术的推动下,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商业模式、新产品和服务正在兴起。金融科技产业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生物识别、区块链等技术应用于银行、证券、基金、保险、消费金融等领域,形成了多种金融生态。

  2.2 金融科技时代的金融专业教育趋势

  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教育的发展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金融学教学中,如果仅仅局限于书本本身的知识,不能结合金融科技的发展,就不再适合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优势,通过创新教育实现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课程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成为金融科技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金融科技正在慢慢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企业也需要具有金融科技思维的创新人才,传统金融教学所培养的人才已不能满足金融科技发展的需要。

  3 应用型大学金融学学科教学现状

  3.1 相关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绝大部分应用型大学的金融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缺乏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金融科技相关课程。金融科技是金融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虽然大多数高校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开始对现有课程设置进行修改,但总体而言与金融科技相关的课程相对较少,课程内容不够深入,只有一些概念性的介绍,缺乏相关实践。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仅仅将传统金融课程与互联网相融合,并没有充分介绍如互联网互助、众筹、区块链金融等创新金融工具,而这些却是应用型大学金融学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很可能接触到的。

  3.2 教学模式落后于时代

  金融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大多数经济管理专业相同。主要是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帮助下,课堂教学与教材学习相结合。教学方法大多数都是使用死记硬背从教科书中衍生出来的相关知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金融专业的课程中,课程偏重理论知识,老师通常是盲目枯燥的叙述,缺乏生动形象的示例。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很难用到这些知识,学生自然会有排斥心理。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金融科技应用的介绍,缺乏新时期培养金融科技人才的手段和方法。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金融科技发展的需要。

  3.3 教师缺乏行业实践经验

  金融专业对实践能力有很强的要求。因此,应用型大学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会设计一定数量的实践性课程,理论课和独立实践课后有补充实践课。这本身就很好,对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非常有用。然而,由于大多数大学教师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教,缺乏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的实践工作经验。对于本课程中的实践操作环节,只能通过书本的形式进行简单讲解,不能说出真正有用的东西,导致学生也不能进行真正有效的实践能力练习。

  4 应用型大学金融学学科教改建议

  4.1 精确聚焦金融学科发展方向

  应用型大学担负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大量应用型人才,金融学科对地方的促进作用尤其大。地方应用型大学的特点和优势来源于地方,发展的基础和方向取决于当地。应用型大学金融学科生存的价值体现在对地方金融业发展的实际贡献上。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学科建设必须立足本地区,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把人才、科技、文化融入地方,使高校成为金融创新基地和金融科技成果传递平台,不仅解决地方企业的问题,而且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4.2 努力建设金融科技特色学科

  特色学科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象征,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基础。诚然,无论是从办学的基本条件、办学方向还是对优秀人才扶持政策的供给,地方应用型大学在学科建设上都很难与综合性大学相竞争。如果他们追随强势研究型大学的潮流,只会造成低水平的资源浪费。但是在这个金融科技大发展的时代,应用型大学如果能够抓住机会,很容易在金融科技领域形成自己的特色。因为目前还很少有高校瞄准金融科技领域创建特色学科,所以应用型大学更应该抓住金融科技的时机,抢先发展金融科技类特色学科。

  4.3 精准确定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目标

  地方应用型大学应始终关注地方产业、企业、社区和农村等的人才需求,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课程体系和培训方法应与金融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紧密结合,特别应该跟上金融科技的发展。当前的金融科技发展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金融、区块链金融和大数据金融等方向,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需要瞄准这些领域。同时还需要加强知识实践和技术培训,培养出适合地方金融业发展的优秀金融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冉隆锋。论应用型大学的内涵及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15 (13) :25-28.
  [2]张艳英。互联网金融形势下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初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 (1) :116-117.
  [3]李建军, 吕勇斌。互联网金融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18 (5) :64-68.

TAG标签: 应用型大学     学科建设     金融科技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