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护理论文 >

探究行为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

发布时间:2019-09-29

  摘要:目的 探究行为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冠心病患者84例, 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行为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并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情绪评价、病发撞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指标均高于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饮食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和疾病知晓率等都低于观察组。各对比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效果较为明显, 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减少患者的病发撞发生率, 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因此, 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值得应用。

  关键词:行为护理; 冠心病护理; 应用价值;

  0 引言

  冠心病是心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发病人群多为老年人。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致使血管狭窄或者阻塞而形成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冠心病的发病人群逐渐向年轻化趋势转变。冠心病的初期症状多为心绞痛, 而严重时形成的急性心肌梗死则是心内科比较危急的重症, 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强化对冠心病患者的诊疗和护理对患者及医护工作的发展有重要意义[1]。行为护理即用行为手段护理患者, 同时关注患者的行为改变, 以行为为主题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比较行为矫正机行为调节等方式。传统的护理模式较注重对患者心理及生理方面的护理干预, 而常常护理对患者行为的护理干预。冠心病的病因经研究确定多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酗酒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引起的, 对患者的生活行为进行护理干预,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为此, 本文就针对随机选择的本院8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别实施传统心内科常规护理以及行为护理, 并对具体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最后分析其优劣性。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自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3例, 女41例;年龄在48-83岁, 平均 (56.2±5.15) 岁;患者的冠心病病程多在3-7年, 所有患者经相关临床检查后确认为冠心病疾病。并排除肝肾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 女20例;平均 (58.21±5.42) 岁, 病程为2±6年。其中观察组男21例, 女21例, 平均 (57.33±5.76) 岁, 病程在2±7年。所有患者无论在年龄、性别还是病理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42例均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干预, 包括按医嘱执行日常护理,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心率、血压等) , 按医嘱定时服药和用药, 护理人员还需要给予患者一定生活帮助[3]。观察组患者42例采用行为护理干预。行为护理模式主要包括: (1) 做好冠心病及心内科疾病的宣传教育, 使患者加强对冠心病及心内科疾病的病理认知, 以便保持积极的情绪。 (2) 由于冠心病的病因多余患者的不当生活习惯造成, 如三高、吸烟酗酒、饮食油腻、缺乏健康运动等。以此加强对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及行为的护理干预。例如监督患者戒烟戒酒, 引导患者增加运动量, 保持心情畅快。 (3)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应该严格监护, 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 (4) 对患者服药依从性应该进行强化护理, 严格按医嘱正确用药, 并使患者了解各类药物的药理, 明确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 (5) 医护人员还应对患者的饮食行为进行护理干预, 忌食油腻食物, 饮食清淡, 加强营养吸收, 保证饮食中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量, 以维持患者正常的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4]。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的指标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显效是指患者经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血脂、血糖、血压等基本指标明显改善, 恢复正常。有效是指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干预后, 临床症状有所缓解, 还需要进一步治疗所有指标才能够持续正常。无效是指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没有减轻, 甚至还有加重的倾向。此外, 护理效果的指标还包括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因此, 应设立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以100分为满分的调查问卷为主综合评分达到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 60-80分为满意, 60分一下为福满意。最终满意度以非常满意人数与满意人数之和除以参与评分总人数得出的数值[5]。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23例, 显效率54.3%, 有效为16例, 有效人数概率为38%, 无效人数3例, 无效人数概率为7.7%,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 (39/42) 。对照组显效人数8例, 显效概率19%, 有效人数18例, 有效概率为42%, 无效历数16人, 无效概率为3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9% (26/42) 。其次,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66%,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2.19%。可见, 无论是护理总有效率还是对护理满意度评价, 观察组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值[6,7,8]。

  3 结论

  冠心病多发生在老年人群, 但随着现代生活水平逐渐提升, 现代人群生活压力和饮食习惯不健康等, 冠心病的发病人群开始向年轻化趋势发展。随着医学水平的提升, 行为护理模式的发展成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 能够较好地弥补传统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行为的干预缺失。行为护理模式较注重生活行为与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良行为习惯是冠心病病因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对本院84例冠心病患者采取分组护理对比, 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行为护理两种干预手段, 最后通过相同指标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无论从护理总有效率还是对护理满意度来显示都明显高于对照组[9,10]。所以, 在冠心病护理中采用行为护理模式能够取得一定成效, 有效提升护理总有效率, 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可见,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行为护理干预, 对不良饮食行为、不良运动行为、不良生活行为等进行干预, 并对患者的心理和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监测,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 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 行为护理模式在冠心病护理中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夕英.分析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 5 (30) :137+140.
  [2]杨文杰.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 (80) :15750.
  [3]宋芳, 白银风.分析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 (40) :222-223.
  [4]王蓓.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 2016, 25 (12) :2302-2303.
  [5]陈倩.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 (22) :3429-3429.
  [6]程凤霞.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与保健, 2014, 36 (4) :134-134.
  [7]宋芳, 白银风.分析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 (40) :222-223.
  [8]柔鲜古丽·吾拉音.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 (10) :147-148.
  [9]王丹萍.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 (62) :238-239.
  [10]丁桂丽.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4) :5055-5056.

TAG标签: 冠心病护理     行为护理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