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护理论文第四篇
题目:试析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
摘要:目的 试析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62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 并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进行干预, 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者的各项指标比对照组优, 且P<0.05。结论 对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进行干预, 不仅能改善其血压控制率, 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 优质护理; 高血压;
0 引言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 导致血液流通受阻, 并引发心肌出现缺血缺氧等情况,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除此之外, 冠心病患者一般合并有高血压, 从而导致其病情进一步加重。由于急诊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均为中老年人, 病情具有一定严重性, 且心理状态也相对较差, 因此, 临床需采取优质的护理进行干预[1]。本文对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进行探析, 现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62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7:14;平均年龄 (63.23±1.44) 岁;平均病程 (4.67±1.46) 年。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8:13;平均年龄 (64.64±1.12) 岁;平均病程 (4.88±1.13) 年。两组资料对比分析P>0.05, 具有比较价值。
1.2 护理方案。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进行干预, 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进行干预, 具体如下:
(1) 急诊处理: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严重性, 患者入院之后, 护理人员应详细询问家属患者的具体情况, 如何时出现不适、是否服用药物、有哪些疾病史或过敏史等。
(2) 病房服务: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后需住院观察, 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次数, 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并对其饮食进行严格的把控, 禁止食用高脂肪、高盐分以及辛辣食物, 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鱼肉, 以防止血压升高、病情加重。
(3) 心理护理:患者脱离生命危险之后, 其容易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 从而对治疗产生消极感, 对家人产生愧疚感。因此, 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并通过举实例的方式告知其只要按时用药, 便能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住院时间、疾病知晓情况以及血压控制情况, 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其中, 患者年龄、病程等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患者性别比例、疾病知晓率等进行卡方χ2检验。当P<0.05时, 表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比对照组优, 且P<0.05, 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
3 讨论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临床在对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应考虑到病情的严重性与危急性, 并立即采取行之有效的优质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 以帮助其尽快脱离生命危险[2]。
本研究对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进行干预, 主要包括急诊处理、饮食护理与锻炼护理。由于患者刚入院时病情具有一定的严重性, 护理人员应主动帮助医师对患者进行抢救, 让其能尽快脱离生命危险[3]。待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后, 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的次数, 并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防止患者再次发生危险。与此同时,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饮食、用药等进行严格的把控, 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 通过良好的沟通、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其感受到生命的价值, 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疾病知晓率以及血压控制率比对照组优, 且P<0.05。
综上所述, 对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进行干预, 不仅能提高其血压控制率, 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忠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施行护理干预的价值评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 (11) :261-262.
[2]宗秋梅, 周文卫, 程秀娟.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 (17) :145-146.
[3]韩翠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施行优质护理干预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 (8) :205-206.
范文一: 冠心病的护理论文(优秀范文推荐6篇)
范文二: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无缝隙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范文三: 优质护理方式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改善作用探讨
范文四: 试析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
范文五: 判断多样化护理方式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