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启示与推进

发布时间:2019-09-29


  信用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不仅能够改善投资环境,拓宽信息渠道,减低交易成本,同时还对合理的配置各种资源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过程,尽管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以纲领性的文件确定了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目标和方向,并公布了具体的推进文件《关于社会信用体现建设的若干意见》,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强有力的监管,在实际构建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约束.为了解决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困境,全面部署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坚实的经济环境,国务院原则上通过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本文将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为基础,借鉴国外建设经验,结合《纲要》,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几点思考.

  一、社会信用体系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信用即诚信,具体表现为言出必行,童叟无欺,并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并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经济领域的经济信用、政治领域的政治信用;生活领域的社会信用等.经济学家经常信用与交易联系在一起,认为信用是交易主体间的一种借贷活动,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系列非经济活动中的信用问题,引起了的社会学家的关注,因此他们认为信用并非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是以制度为基础的,并将信用分为以道德内在制度为基础的道德信用.以法制外在制度为基础的法制信用,两者共同构成了社会信用.社会信用体系也是以该社会信用为基础,以道德信用和法制信用为基本形式的一个有机系统.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工作,有利于发挥市场在配置有限资源中的作用、稳定市场秩序、规范经济社会活动、增强市场的可预期.同时,尽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并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其中,社会信用资源匮乏、信用体系缺失尤为.因而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对象,并多次明确提出把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来抓."十一五"规划期间提出了建设社会信用体系要以完善信用记录为重点;2007年出台了纲领性文件《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同时召开联席会议落实部署重点推进十项工作;2008年进一步确定了人民银行的牵头职责;并在2011年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拓展到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等领域;2014年,我国处于经济改革转型的关键阶段,为了进一步发挥社会信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全面部署完善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国务院出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明确的提出了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要求、原则和重要性.在中央政府的主导下,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响应,积极推行当地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部分省市从本地具体情况出发,结合党和中央的指导方针,积极摸索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并广泛开展社会信用创建活动,使得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水平有质的提升.特别是在经济环境较好的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早,进展迅速,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一系列宝贵的经验,并逐渐形成了上海、浙江、深圳三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运行模式.尽管三种模式各具特色,但是从中我们仍然看出其共性:其一,法制建设,制度是信用的基础,健全的法律法规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三地把信用相关的法规制度建设放在首位,推行阳光政务、建立信息披露平台、统一信用标准,使信用征集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得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一个法制的环境中运行;其二,政府支持.社会信用体系是道德信用和法制信用的有机系统,涉及到社会宏观和微观层次的方方面面,为了保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全面顺利推进,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进行推动,尤其在建设初期,政府的作用尤为突出重要;其三,建设公共数据库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公开,使各方参与者适时了解信用动态,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其四,逐步实施推进.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各方各面,其构建也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处于试水阶段,必然会遇到一系列未曾预料到的问题,因而不能一蹴而就.从三地的社会信用建设也可以看出明显阶段性特征,由简入繁、从易到难,先行试点、后手推开,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从而推动整体水平的提高.其五,营造诚信环境.信用的本质是诚信,积极推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营造诚信的生态环境是社会信用体系的社会基础.与我国相比,发达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主要有三种,即美国的完全市场化模式;欧洲的政府和中央银行主导模式;日本为会员制模式.美国模式以第三方信用公司为主体,完全依靠市场规则,依赖行业自律性,政府负责监管和提供法律支持,能很好的避免信用范围过窄和效率过低的问题.欧洲模式则公立的信用机构为主导,强制收录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数据,并立法保证其真实性.日本模式则是银行协会建立的会员制与商业性信用机构为支撑.而且发达国家普遍重视法律体系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保障作用,把信用数据库作为必备的基础设施,同时强化监督,推行诚实守信的理念,强调信用中介机构的不可替代作用.

  二、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启示与推进

  从上面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政府推动、央行运作、相关部门配合的模式,经历了用经济范畴到社会范畴,从个别领域到社会整体领域,从单一行业到多行业,从中央到地方的发展过程,近年来还强调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实习多维度发展,并取得了良性发展,且与发达国家在基本面上认识一致.但是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不少短板,现实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在动力上,三地的建设模式我们可以看出都属于政府驱动,尽管其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建设起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但是其效率远不如以第三方非盈利机构主导的美国模式,而且在数据处理和收集上具有明显的政府特色,难以保证其公平性和权威性;在实践上,地方与中央关系不明确,地方难以制定与中央相配套的地方规章,从而导致标准建设难以衔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清晰,政府力量强大降到如上海模式,行政介入过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作用;行业建设与合作共享难以协调,由于采取各部门相协调驱动模式,导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行业垄断、部门分割问题,严重阻碍了征信系统的完善和发展;监管机构与组织机构重叠,且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平台由不同的部门承建所引起的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影响到相关监督管理职能的发挥.

  总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艰巨而又长期过程.其发展要立足于当下,着眼将来,逐步发展,从健全制度、完善体系、培育市场等一些列方面,明确短期目标、阶段性目标、长远目标及工作重点,有计划地推进.促进建立若干全方位、多维度的社会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和公开披露,通过社会信用信息全面有序依法向中介机构开放,促进信用中介机构的建立、发展、完善和活跃,并从政府的自身出发,重新塑造政府形象,定位政府作用,构建社会信用监管法律体系,搭建社会信用体系运行平台,推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并逐步扩大社会信用体系的范围和适用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启青.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J].学习时报,2014-2

  [2]董才生.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启示[J].东北亚论坛,2008-11

  [3]刘建洲.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内涵、模式与路径选择[N].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6

  [4]唐晶晶.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有效路径探析[J].特区经济,2014(4),47-50

  [5]王金晶,沈米翔,余珂.我国社会的信用体系-现状、问题与对策[J].青年与社会,2014(2)

  [6]周悦丽.我国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功能与定位分析[N].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4

TAG标签: 体系     启示     推进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