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中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发布时间:2019-09-29

 

  自古以来人才选拔制度都在其社会制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代统治者都将其视为招揽贤才从而巩固自身统治地位的重要工具。我国有记载的选官制度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纵观我国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变化规律,我们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国现行公务员制度提供借鉴。

  一、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从远古到清末,大致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和衰落四个时期,以下以隋朝为分界点,来梳理各朝各代的选官制度。

  (一)远古时期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拔制度

  相传在远古时代,尧在舜继位前对其进行了考核。据《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舜“皆治”而被推举为继承人。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必须对本部落氏族的生存和繁衍负责,因此被推荐人必须符合考核标准才能继任。

  西周时期,除世袭制度外,还出现了从“乡学”中选拔优秀人才的四步考试制度和贡士荐举人才的制度。西周的育才与选士衔接紧密是西周选官制度的一大特色,奠定了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基础,之后出现的考试制度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西周时期的特点。

  汉代十分重视儒家经典,把教育作为巩固统治的重要工具,开创了太学,通过太学这种教育机构来为官僚政府贮备人才。此外,刘邦诏令诸侯王和地方郡守察访民间德才兼备的人,创设了察举制度。察举制大致分两类:常科和特科。察举重举荐多于考试,所以举荐人和举荐标准非常重要。察举十分重视对道德的考察,且将举荐和考试相结合,既考德又考才。但汉末的举荐权都被高管贵戚所把持,出现了任人唯亲的现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曹操曾主张“唯才是举、以备录用”,因此招揽了一大批贤才豪杰。曹丕继位后,推行了“九品中正制”.这种制度分别在郡和州设置小中正官和大中正官,由中正官察访本地区士人的“品状”,再根据品状定其等第,等第分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最后中正上报司徒审核,再交吏部以备选官之用。九品中正制在起初确实起过选贤举能的积极作用,但魏晋之际,中正官被日益膨胀的士族所垄断,最终成为门阀士族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

  (二)隋朝之后的选拔制度

  科举制自隋朝大业三年(607 年)开始至光绪帝三十一年(1905 年)结束,共经历了约 1300 年,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成熟的选官制度。一般把隋炀帝创设进士科作为科举考试正式产生的标志。隋仅设明经、秀才、进士三科,还很不完善。唐朝的科举制度得到了发展,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武则天还创设了武科。宋朝时期,扩大了录取名额,应试者只需科举及第即可授官。考试纪律十分严格,实行“糊名”、“眷录”、锁院制度和别头试,殿试成为制度。明朝之初,选官制度包括科举、察举、学校育人等多种模式,但经对比后,又恢复了科举取士。明代正式将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级别,八股文正式形成,考试内容空洞,人才思想禁锢。清代选官带有民族歧视,满人比汉人享有更多特权,并且进行文化专制,实行文字狱。

  科举制度确定了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减少了以血缘、门第等为选拔标准的弊端,为社会成员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科举以文化水平作为选拔标准,有利于促进儒学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形成了重知识、重教育的良好社会风气,但是,科举制度使得考试成为读书人入仕为官、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途径,造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不良社会风气,多数学子被扭曲了价值观和人生观。此外,科举的内容和形式逐渐僵化,最终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创新,且不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导致科学技术停滞不前。

  二、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现状及不足

  公务员考录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 年人事部颁布了《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暂行规定》,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正式建立,200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20年来,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不断发展并走向成熟。招考人数不断增加,持续为我国公务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用文化水平高低来选拔人才的原则,提升了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考试科目与内容不断完善;考录过程也不断体现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但其中依然有些地方待改进。

  (一)录用渠道有待整合统一

  现行公务员考录制度虽然使“凡进必考”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考试并非是公务员的唯一入口。我国公务员系统有多个入口:选任与委任,适用于各级政府组成人员、调任适用于领导职务中的非政府组成人员以及主任科员以上的非领导职务,此外还存在军转干部安置、公开选拔以及聘任制等等。录用渠道繁杂,缺少统一的选拔标准会为用人腐败提供可乘之机。

  (二)考试环节及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

  1. 报名环节。《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了报考公务员应具备的条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用人单位却设置了与招录条件并无太大关系的报考条件,如年龄限制、性别限制、学历限制等。这些随意设置的报考条件,提高了报考门槛,不仅使一批优秀的人才被拒之门外,还违背了公务员考录公正公平的原则,也助长了一些用人单位徇私舞弊、用人不正之风。

  2.笔试环节。笔试是现代考试形式中最主要的方式,但仅凭行测和申论两份试卷很难客观全面地测评人才,且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即使考试内容包罗万象,要求应试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也只考察了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并不包含专业知识,而且对应试者的内在特征如创新能力、执行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等隐性能力是考察不出来的。

  3. 面试环节。目前我国公务员面试主要采取的是结构化面试,这种面试方式较程式化,不灵活,且易受主考官个人主观性的影响。此外,面试官队伍多由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学者专家临时抽调组成,具有不稳定性,虽然他们之中有的文化水平高,有的实践经验丰富,但是对人才测评技术并不能全面掌握,在测评过程中难免有失偏颇。

  4.体检、政审、试用环节。体检、政审、试用环节相比前几个环节更易流于形式,监督机制不完善。

  (三)人才测评方式单一

  人才测评方式有多种多样,但公务员测评却只局限于笔试和面试两种。考试的目的是选拔人才,考试只具有手段性或工具性,考试本身并非目的。而且,考试并非人才测评的唯一手段,与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人才素质的丰富性相应,人才测评具有多种方式与技术。 而现阶段,我们却把通过考试当成了培养自身的目的,违背了考试的初衷。此外,测评内容的设置不够科学,只能了解应试者显性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能考核应试者的内在特质。

  (四)缺少对道德的考察

  纵观整个考录流程,很少涉及对道德的考察。“有才无德”十分危险,所以必须“以德为先”.由于道德是内在的、隐性的,对道德的考核很难把握。考录中对道德的考核一般都是以答题的方式来考察其政治品德,考核方法不尽人意,考核内容也不全面,缺少了对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考察。

  三、古代选官制度对现代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借鉴

  各朝各代的选官制度都曾为国家选拔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尤其是存在了约 1300 年的科举制度,被视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其积极作用可想而知。我们应借鉴古代选官制度的精髓,不断发展完善现行公务员考录制度。

  (一)采取分级分类的考核方法并加强对专业知识的考核

  现行公务员考试制度不论报考职位、专业背景、年龄、学历等皆考行测和申论两科,无区分度。但是每种职位的性质、职责、难易等是不一样的,需要不同素质、能力、专业的人来胜任。因此,有必要对不同的职位进行分类分级,按不同类型和级别进行考试录用。这同时也意味着要有针对不同级别和类型的测评体系,要根据我国公务员各个职位的用人标准和职位需求来对各级各类职位进行精细化分类。同时,各职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也应在试题中有所体现,在笔试中增加专业科目的考试,并在面试中加大对专业能力的测试。

  (二)丰富测评方式

  古代的选官方式多种多样,除了主要的禅让制、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还有征辟、军功、保举等多种形式来辅助人才选拔,不同的选拔方式有不同的测评方法。而现行的公务员测评方式单一,仅采取纸笔考试和面试的方法。测评是录用的关键前提。目前人才测评的方法有很多,如心理测验、迷宫游戏法、履历分析、情景模拟和评价中心技术等。这些测评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如心理测验,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应考者的情感、人格等内在特征;情景模拟中的文件筐作业可评价其计划、授权、组织、预测、决策和沟通的能力。唐代科举考试除了要看试卷的成绩外,还参考考生平时的声誉和作品,称为“行卷”.考试和行卷相辅相成,两者共同决定着选拔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现象。

  (三)提高面试官队伍的素质,加强对面试的监督

  唐德宗时期,为防止考官徇私舞弊,试行别头试,考官的亲戚要交由吏部的考官去负责考试,另设考场,另派考官。宋太祖时期,有落地考生告发考官录取不公,太祖亲自命题复试,举行复试,避免官僚贵族徇私舞弊。现今我们也可借鉴古代的做法,完善回避制度,实行面试官异地交换,在面试前对考官名单保密或考前隔离。同时,应加强对面试官的专业培训,使面试官能真正掌握人才测评的方法,提高人才测评的技术。

  (四)加强对道德的考察

  远古时期在对继承人的考察中就含有对道德的考察。在尧考核舜的“五典”中包括“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汉代察举制中的孝廉科也是按照“孝子廉吏”的标准来举荐人才的。而我国现行公务员考试中对“德”的考核较少,且缺乏量化标准。因此在德的测评上,我们应该加大比重,全面考核其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在借鉴我国古代和外国先进测评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寻求更合理更有效的测评方式。

  四、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梳理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脉络,分析当代公务员制度的现状及不足之处,可以发现我国现行公务员考录制度是对古代选官制度的传承和创新。对古人们的智慧我们应本着尊敬和学习的态度,辩证地对古代选官制度进行借鉴和扬弃。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现行选官制度还处于不断发展完善阶段,只有不断探索、不断汲取优秀经验,才能早日走上成熟之路,为我国选拔出更多优秀人才。

 

TAG标签: 考录     公务员     不足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