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共同配送是目前我国物流建设的短板,布局不合理,自动化水平低.在大数据环境下运用共享经济、无车承运人、云计算等理论和技术,构建三级城市共同配送网络,建设共同配送网络平台,优化物流节点和网络布局,全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实现城配业务的实时在线跟踪、实时互动,提升工作效率.资源共享,提高车辆装载率,采用新能源运载工具,改善交通状况,减少排放,有助于镇江建设低碳城市.
关键词:共同配送;低碳经济;共享经济;镇江市
0引言
我国物流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城乡配送设施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缺乏均衡,各环节有效衔接不够,已成为影响经济运行效率和居民消费升级的突出短板.2016年",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大数据作为新的生产力,对于未来市场具有精准的预测性,数据驱动下的城市配送行业必将有新的发展.镇江作为苏南重要城市,长三角交通枢纽,在规划中提出建立"一城两翼"、"七个组团"构想.构建城市共同配送网络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资源共享,通过智能调度等有效解决空载问题,可以减少车辆需求,建设低碳城市.
1城市共同配送行业分析
1.1市场规模大,发展水平低.据统计,2016年全国城配市场规模有1万亿,货运司机1300万人,是出租车司机的7倍,目前城市共同配送是目前我国物流建设的短板,布局不合理,设施落后,自动化水平低,营运成本高.
1.2供需高度碎片化,需求潮汐现象明显.城市配送需求呈现潮汐特征,对配送的弹性化要求较高.一天时段内,主城区因交通管制等因素需要短时间调集大量配送车辆.而一年之中,电商新业态导致需求潮汐特征更加明显,需求旺季从春节等传统节日,增加了"双11"等网络购物节,短期内配送需求猛增,效率不高.
1.3从业主体高度分散.全国同城配送领域活跃着10万家以上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和1万多家的专业城配公司,2万家左右的厂商自有车队,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货主、车队、车辆、司机、收货人以及城配企业均高度分散,多依靠电话相互联系沟通,工作效率低.
1.4信息化水平较低,客户服务水平不足.城配行业长期没有统一的标准化操作规范,业务操作凭借经验,导致管理混乱.
2大数据及共同配送理论综述
2.1大数据."大数据"理论,麦肯锡给出的定义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
2.2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指在城市区域内在若干个有定期配送需求方的合作下,由配送服务提供者,使用一个配送系统进行的配送.共同配送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在物流设施所必需的投资,降低企业营运成本,有利于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企业成长,改善交通运输状况,有助于低碳城市建设.
2.3共享经济.共享经济对社会资源进行高效配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极大的推动了共享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颠覆性创新,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
3大数据环境下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建设
3.1城市共同配送系统营运主体建设.共同配送营运主体分析是构建大数据下城市共同配送体系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城市共同配送网络平台营运主体可以有多种形式.可参与各方独立建设,其他各方加入;或者政府建设平台,交付企业经营;或者由企业建立配送联盟,共同建设;或者直接接入已有的第三方平台,如货车帮等"互联网+物流"平台.根据配送货物储运条件的要求,平台可以分为几个子系统,如:冷链平台、药品平台、制造业成套配套配送平台等等,分类精细管理,有利于提高配送效率.
3.2共同配送系统平台功能分析.大数据下的城市共同配送网络平台应具备城市共同配送的基本功能,实现全面在线数字化管控,实现货物资源、物流资源的共享.建设覆盖全城域的共同配送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车源收集、货源收集、订单处理、道路交通信息资源、仓储配送、包装加工、财务结算、定价竞价、智能匹配、智能调度、路线规划、运行跟踪、客户服务、信用系统、运载工具.
3.3城市共同配送系统运行
3.3.1共同配送网络体系平台共享信息资源.推动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间开展数据平台对接,实现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实现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管控,完成对城市配送的低碳化改造升级.共同配送网络体系平台共享信息资源分为:物流节点信息资源、移动单元信息资源、供应链信息资源.
3.3.2共同配送跟踪系统.共同配送系统跟踪系统是城市共同配送网络的重要部分,对所有物流节点统一编制地址码,所有物流节点具有读取条形码、RFID功能,结算等功能;对配送车辆、配送人员、运载单元、包装货物统一编制识别码,配送车辆卫星定位,配送人员具有读取条形码、RFID功能,结算等功能.见表1:跟踪系统识别码及识别工具一览表.
3.3.3共同配送系统运行.通过智能调度、网络匹配和抢单模式等形式,提升了货物集拼效率,降低了车辆空载.随着行业的进一步规范,同城货运在定价方面开始逐步标准化.实现了业务的全面在线数字化管控,平台营运商、供应链上下游客户、配送人员都可以通过系统客户端、APP、短信等形式"看见"自己的货物信息,实现了货物运输全程透明跟踪管控的同时,也让上下游客户体验到了更为便捷的服务.
4镇江市城市低碳共同配送系统建设
4.1共同配送系统低碳化建设原则.镇江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低碳示范城市,全方位推进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空间布局.落实低碳交通行动,推进交通工具低碳化,提高城市燃气化率,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壮大现代物流产业.加强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联动发展,加强资源整合协调,推进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综合型等特色物流园区建设.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积极发展智慧物流.
4.2构建城市共同配送三级网络体系.根据镇江市的经济发展、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和交通网络状况,镇江应构建物流转运中心、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站三级网络共同配送体系.
一级网络为物流转运中心.依托长江、京杭大运河等航运资源和G42、G312等高等级公路、京沪铁路等陆运资源,在丹徒新城和大港街道附近选址分别建设1个物流转运中心,定位为全市城市共同配送系统的枢纽,并兼负本区域的公共配送中心职能.物流转运中心主要功能包括:中转运输、储存、分拣包装、流通加工等,侧重于货物的中转运输.
二级网络指的是公共配送中心.分为综合配送中心和专业配送中心两类.综合配送中心负责日用品、服装、食品等普通货物的配送,选址在接近需求市场的主干道附近.专业配送中心可分为:生鲜食品(冷链)配送中心、医药配送中心等.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物流转运中心和公共配送中心.
三级网络指的是末端配送站.这是城市最接近用户端的配送站点,主要在商务区、社区、农贸市场、高校等附近规划设置公共配送站.引导企业、社会力量利用现有零售终端网络共建共用末端配送站点.依托末端配送站点设置智能自动取货柜,提供便捷服务.
4.3城市共同配送网络平台建设
4.3.1城市共同配送网络平台建设主体.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设城市共同配送网络平台.可由参与各方独立建设,其他各方加入;或由政府建设平台,交付企业经营;或由企业建立配送联盟共同建设;或直接引入已有的第三方平台.
4.3.2推行配送体系标准化和共享化.推行标准化,规范配送车辆,运用标准化包装系统,推广标准编码、托盘运输、统一识别系统,支持建立托盘等工具的共享循环系统.
4.3.3运载工具低碳化.采用新能源运载工具,物流转运中心-公共配送中心的运输可以采用天然气汽车和传统燃油车相结合的形式;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站的运输可以采用纯电动汽车和天然气汽车相结合的形式;末端配送站-终端用户的运输则采用纯电动汽车、电动三轮车;各物流节点内部的叉车、装卸设备则尽量采用电池驱动.
5结语
建设大数据环境下城市共同配送体系,是镇江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的新路径.发展共享经济,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推动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逐步完善城市配送网络,优化重要物流节点的布局,建设大数据环境下城市共同配送体系,推进物流标准化.改善交通状况,采用新能源运载工具,减少排放、保护环境,有助于镇江市低碳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汉.新城市共同配送的组织与管理-以石家庄为例[J].生态经济,2015(1).
[2]凌斌涛.基于共同配送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知识经济[J].2016(18).
[3]卫振林.面向中小电商企业城市共同配送模式探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