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以代谢紊乱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从而导致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综合征。临床诊断及监测主要依靠空腹血糖和餐后 2 h 血糖,但其只能反映即刻血糖水平,与患者的饮食、运动及采血时间等因素相关,不能较好地反映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是一种不可逆反应,且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保持时间 120 d 左右[1,2],相当于红细胞的存活时间。HbA1c监测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病情检测中[3],提高了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效率。笔者对 48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 HbA1c、空腹血糖的检测并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2.2 2 组观察对象 HbA1c 和 FPG 检测结果比较 对照组HbA1c 及 FPG 检测结果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以代谢紊乱及血糖升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高血糖十分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糖尿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直至病情严重或出现并发症时才发现,此时病情已难以控制[7].目前临床上没有根治糖尿病的特效药物,故糖尿病的预防及早期发现、控制血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HbA1c 是衡量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标准,其能反映出检测前8 周 ~12 周内血糖水平,无特定时间抽血,不需要空腹检测,且不受胰岛素应用的影响,不受患者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8].如糖尿病患者在 2 周前出现血糖升高,其 HbA1c 水平就会升高,通过治疗,患者血糖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2 个月后其体内含有糖化血红蛋白的红细胞就会逐渐被正常红细胞取代,HbA1c 水平也会降低[9].故国际糖尿病联盟明确规定 HbA1c 是糖尿病监控的“金标准”.将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与患者血糖的常规自我检测结果对照比较,有助于临床医生为糖尿病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注意的是,HbA1c 只能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平均值,如患者经常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HbA1c 值完全可能在正常范围内,其次,HbA1c 还受红细胞的影响,如糖尿病患者合并影响红细胞质和量的疾病(肾脏疾病、溶血性贫血等),此时的 HbA1c 值不能反映真正的血糖水平。
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HbA1c 生成增多,氧合血红蛋白减少,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加之血糖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微血管灌注不良,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其合成分泌血浆内皮素增加,肾血管收缩,阻力增加,肾血流量下降,引起肾小球及肾小球微血管病变,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故临床常用 HbA1c 监测患者近段时间血糖情况,以评估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情况[10].本研究表明,对照组 HbA1c异常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 HbA1c 和 FPG 检测结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 HbA1c能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
总之,FPG 受药物、饮食等因素影响,故波动较大,且只能反映即刻血糖,HbA1c 可反映检测前 8 周 ~12 周内血糖水平,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超,陈立立。以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和筛查的指标[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39(4):231.
[2] 王丽娟,纪立农。国际专家委员会关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作用的报告[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8):563-568.
[3] 刘志军,谭东云,饶荣。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糖化血清蛋白检测在鉴别高血糖性质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1):67-68.
[4] 纪立农。从 ADA2010 新指南看 HbA1c 在糖尿病诊断和筛查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8(3):161-163.
[5] 刘金兰。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患者筛查、诊疗中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34):3650-3651.
[6] 徐丽玲,韦文合,梁慧慧。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BG)检测在糖尿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4,35(12):130-131.
[7] 马云芳。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筛查对糖尿病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学,2016,36(3):107-108.
[8] 陈敏。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J].当代医学,2015,21(24):24-25.
[9] 张震,李军,李思源。糖化血红蛋白在筛查和诊断糖尿病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4):1590-1592.
[10] 张闽红。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34(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