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疗法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及并发症的疗效探究

发布时间:2019-09-29
  关于中医的论文第三篇

  题目:中医疗法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及并发症的疗效探究


  摘要:下肢静脉曲张已成为各地血管外科门诊或病房的首要病种, 而且就诊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因此,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无法规避的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也成为血管外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的加压绷带、抗凝、抬高患者等只能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肿胀有一定的疗效, 对术后疼痛、瘀伤、感染、静脉炎的预防作用甚微, 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中医药作为一种重要的疗法, 在恢复和调理人体机能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已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 中医;

  1 下肢静脉曲张的概述

  下肢静脉曲张相当于中医学“筋瘤”、“臁疮”等范畴。是以筋脉色紫、盘曲突起如蚯蚓状、形成团块为主要表现的浅表静脉病变[1]。早期以浅表静脉轻度扩张, 下肢酸胀、沉重, 皮肤瘙痒等症状为主, 后期发展为臁疮, 于小腿内、外1/3处形成溃疡, 且溃疡经久难愈, 或愈而易复发, 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负担。因此, 对于筋瘤, 早期诊治, 早期治疗, 尤为重要。

  中医古籍中对于“筋瘤”的描述, 首见于《灵枢·刺节真邪》:“有所结, 中于筋, 筋屈不得伸, 邪气居其间而不反, 发为筋瘤”。最早阐述了筋瘤的病因病机与“邪”有关[2], 认为邪气久留于筋而发病。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瘿瘤论第二十三》[3]曰“肝统筋, 怒动肝火, 血燥筋挛曰筋瘤。”《医宗金鉴》[4]“夫肝统筋, 怒气动肝, 则火盛血燥, 致生筋瘤。”二者明确指出筋瘤发病的具体病因为肝火旺盛。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 对筋瘤病因病机的认识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现代中医学认为筋瘤多由长期从事站立负重工作, 劳倦伤气, 或多次妊娠, 气滞血瘀, 血塞于下, 结成筋瘤;或骤受风寒或涉水淋雨, 寒湿侵袭, 凝结筋脉, 筋脉血瘀, 成块成瘤;或因外伤筋脉, 瘀血凝滞, 阻滞筋脉络道而成。其病位在筋, 病机为气滞、寒湿、外伤等导致瘀血阻络。此外, 湿热之邪下注于筋脉, 或热毒炽盛, 也是筋瘤病因之一[5]。臁疮为筋瘤晚期并发症, 两者常一起讨论。

  2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的辩证

  微创治疗是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 但术后常伴有疼痛、皮肤感觉异常、皮下瘀斑、皮肤灼伤、色素沉着等并发症的发生。传统中医药具有整体调节人体气、血、阴、阳, 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等作用, 现代医家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 对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术后病人进行中医辨证分析, 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活血化瘀, 或益气养血, 或利湿通络, 或清热解毒等, 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 减少术后皮肤麻木、肿胀、皮下瘀血等并发症的发生[6]。传统中药用于微创治疗术后,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研究热点。

  现代医家认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 病人多“热”, 多“虚”, 多“瘀”, 多“湿”, 原因有:手术对人体的损伤多属于金属刀刃之伤, 伤阴耗气, 损伤人体正气;手术损伤人体正常血脉, 血溢于脉外, 形成血瘀;气为血之帅, 气行则血行, 气虚则血瘀, 故“虚”亦可导致多“瘀”;脾胃气虚, 不能运化水湿, 水湿内停, 瘀血阻于经络, 营血回流障碍, 水津外溢皮下、肌肉之间而成湿邪, 湿邪下注下肢, 日久郁而化热, 现代微创治疗通过化学或物理作用损伤血管壁, 产生相应的炎症, 属于中医“热”邪入侵下肢血脉, 与湿邪相合, 形成湿热。但因微创治疗切口小, 数量少, 创伤小, 不易伤阴耗气, 故可认为微创治疗术后多“热”, 多“瘀”, 多“湿”, 虚象表现不明显。

  治法上, 以活血通络、清热利湿为治则, 选用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利湿通络作用的中药, 合理配合, 用于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 可有效预防术后疼痛、麻木、皮下瘀血、色素沉着等并发症的发生。

  3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中医药防治的运用现状

  3.1 经典方剂的运用

  宋跃鹏[7]观察51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经皮静脉腔内激光成形术+高位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后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味防治并发症的效果, 发现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皮下瘀斑、患肢疼痛、皮肤烧灼、患肢肿胀及条索状硬结的改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要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朱远贵[8]等将术后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的45例53条下肢静脉曲张患肢行经皮静脉内激光成形术, 术后八珍汤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 术后并发症皮下瘀斑、患肢疼痛、患肢肿胀及条索状硬结的改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要短。李荣慧[9]等将69例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予复方八珍汤治疗, 对术后疼痛、下肢肿胀和血肿面积的防治均有显著疗效。李建中[10]等将60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术后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 试验组予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 明显高于对照组83.3%, 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王国华[11]等对45例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患者用三妙散 (黄柏、苍术、川牛膝) 外敷治疗, 治愈30例, 总有效率99.3%。

  3.2 自拟方的运用

  苏福巧[12]等选取121例患者探讨益气化瘀方内服对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预防作用, 证明在下肢静脉曲张围术期给予益气化瘀方内服能够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减轻疼痛, 但其对皮肤灼伤、隐神经损伤等作用不明显。田永飞[13]等选取100例患者观察泡沫硬化联合化瘀散结方内服外敷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 发现治疗组术后皮下瘀斑与色素沉着改善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各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更低;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张雨[14]等认为腔内激光治疗术后, “气虚、血瘀、湿热”是其主要病机, 以清热利湿、益气活血为治则, 与常规处理组相对照观察祛瘀汤对8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激光灼闭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性作用。祛瘀汤组术后3天皮下血肿、瘀斑、硬结、患肢肿胀、麻木并发症分别有6例、7例、14例、16例、27例, 术后10天分别有6例、7例、10例、12例、10例, 明显优于术后常规处理组。李叶[15]等观察93例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后联合行气活血中药湿敷治疗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发现术后应用中药湿敷能明显减轻溃疡面症状, 加速溃疡愈合。郭瑞亚[16]分别应用促进静脉回流药物和联合化瘀消肿汤熏洗, 对有溶栓禁忌症的脉络瘀阻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治疗, 发现对患肢肿胀、疼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焦纯杰[17]等观察60例下肢静脉曲张行静脉腔内激光手术患者, 发现联合活血散瘀汤加减治疗后, 术后皮下瘀斑、索状硬结、色素沉着的改善时间明显缩短。吴章[18]等运用自拟内服方1号及外洗方剂1号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后复发病例疗效观察, 发现中医治疗组在vcss评分项目中得到改善, 特别别是在下肢肿胀方面有良好的疗效。

  3.3 成药的运用

  高瑜[19]等选取134例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患者, 发现凉血通络中药颗粒对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术后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皮下淤血作用明显, 对隐神经损伤、皮肤灼伤等并发症作用不明显, 可能原因为方中活血化瘀、养血荣筋作用较弱, 由于成药的局限, 未进行随证加减等。钱业旺[20]对30例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患者用独角膏 (独角莲、黄连等) 外敷治疗, 连续观察2个月。结果治愈率为66.7%, 明显优于湿润烧伤膏外敷组的36.7%。

  现代医家对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术后病因病机及治法等有一定的认识, 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方用药, 用于微创治疗术后的病人,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减少并缓解了术后疼痛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减少了术后麻木、皮下瘀血、肿胀等并发症的发生。但由于个人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及临床实践经验的不同, 不同医家对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术后病因病化及治法有不同的认识, 但多局限于术后给药, 中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术后并发症作用明显, 而预防作用体现不明显。因此, 尽可能客观合理的对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术后进行中医辨证分析, 采用合理的给药方法, 切实达到中医药对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 进一步完善微创治疗方法, 具有较大的临床研究意义。

  4 发展趋势评述

  我国目前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在城市已占总人口的5%左右。基于如此高的发病率, 下肢静脉曲张已成为各地血管外科门诊或病房的首要病种, 而且就诊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因此,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无法规避的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也成为血管外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的加压绷带、抗凝、抬高患者等只能对EVLT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肿胀有一定的疗效, 对术后疼痛、瘀血、感染、静脉炎的预防作用甚微, 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中医药外敷作为一种重要的疗法, 以辨病和辨证相结合, 在恢复和调理人体机能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已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

  但这里也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1) 中医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软组织损伤辨证分型研究较少, 没有标准可依, 不利于学术交流。 (2) 从目前资料来看, 中药外敷法预防下肢静脉曲张EVLT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较少, 缺少对外敷药物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曰庆, 何清朝.中医外科学[M].2012.
  [2]韩书明, 张惠平.《灵枢·刺节真邪》“筋溜”“肠溜”“昔溜”浅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34 (11) :732-733.
  [3]明·陈实功, 胡晓峰.外科正宗[M].2007.
  [4]吴谦, 张年顺, 张弛, 医宗金鉴[M].2001.
  [5]司富春, 宋雪杰.下肢静脉曲张中医证型和方药临床研究的数据挖掘[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4) :449-455.
  [6]李华刚.血府逐瘀汤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闭合术后并发症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5.
  [7]宋跃鹏.桃红四物汤加味在下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经皮静脉腔内激光成形术后并发病防治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 2018, 37 (4) :7-8.
  [8]朱远贵, 冯志.八珍汤加减在静脉曲张经皮静脉内激光成形术后并发病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 26 (1) :87-89.
  [9]李荣慧, 崔泽龙, 杨志杰.复方八珍汤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效果[J].中医药导报, 2016, 22 (16) :78-80.
  [10]李建中, 夏海平, 涂强.补阳还五汤加减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应用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 2017, 32 (21) :3090-3091.
  [11]王国华, 陈华, 张伟, 等.三妙散外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上海医药, 2014 (20) :24-25.
  [12]苏福巧, 刘保义.益气化瘀方内服对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防治[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 30 (4) :748-750.
  [13]田永飞, 彭金军.泡沫硬化联合化瘀散结方外敷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 2018, 39 (2) :223-225.
  [14]张雨, 易维真, 马卉, 等.祛瘀汤在下肢静脉曲张激光治疗术后的临床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 (9) :1301-1302.
  [15]李叶, 胡满香, 李浩杰, 等.中药湿敷联合曲张静脉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48例[J].中国药业, 2015 (10) :123-125.
  [16]郭瑞亚.化瘀消肿汤熏洗辅助治疗有出血倾向的脉络瘀阻型DVT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4.
  [17]焦纯杰, 董芳.静脉腔内激光手术联合中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 2013, 28 (184) :1303-1304.
  [18]吴章, 吴玉泉, 刘莺.中药内服外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术后复发病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15, 7 (10) :76-77.
  [19]高瑜, 鞠上, 王刚, 等.凉血通络法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8, 24 (3) :341-343.
  [20]钱业旺.独角膏外贴治疗臁疮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 20 (4) :114-115.

  范文一: 关于中医的论文(名师推荐6篇)
  范文二: 中医外治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状况
  范文三: 中医疗法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及并发症的疗效探究
  范文四: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探究
  范文五: 探究偏头痛性眩晕 (MV) 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

TAG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