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危重症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72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使用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添加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 (t=4.722, P0.05) , 营养不良发生率19.44%和并发症发生率9.33%均低于对照组的52.78%和27.78% (P0.05) .结论 正确的营养支持治疗方式和剂量可以有效降低营养不良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改善预后, 值得推广。
关键词: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危重症患者;
0、引言
危重症患者的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 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并出现营养不良等现象。因此对危重症患者实施营养支持对预防营养不良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有重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72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21例, 女15例;年龄42-76岁, 肺部感染12例、复合伤13例、心血管疾病6例、泌尿系统疾病5例。对照组男20例, 女16例;年龄44-75岁, 肺部感染12例、复合伤15例、心血管疾病5例、泌尿系统疾病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疾病因素上无统计学差异 (P0.05) .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一般的药物治疗, 以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针对病因控制炎症和感染等, 维持内环境稳定。
1.2.2 观察组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与早期的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通过给患者进行营养评定, 采用百普素进行胃管输入, 每小时30-50 m L, 全天24 h持续匀速输入, 并额外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 根据病情和肠内营养补充情况适度调整用量和浓度。对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禁忌症患者应采用肠外营养治疗, 通过静脉泵入全营养混合液。另, 都应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
1.3 评价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清蛋白水平和院内感染情况, 并计算并发症发生率和营养不良发生率, 营养不良的判定标准是血清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低于正常范围, 并发症包括感染、呼吸衰竭和心脏肾脏功能衰竭等。
1.4 数据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使用检验,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使用t检验。P0.05则认为研究因素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血清蛋白水平为 (28.36±1.03) gL, 对照组患者血清蛋白水平为 (25.89±1.21) gL, 两组患者的血清蛋白水平有差异,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t=4.722, P0.05) .治疗组发生8例院内感染, 对照组有14例, 两组间院内感染发生率无差异 (P0.05) .观察组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数据详见表1.
3、讨论
危重症患者营养与代谢需求高, 自身又无法将这种异常代谢情况代偿调整, 因此营养支持治疗是危重症患者治疗的必备措施[1].首先应对患者实施营养评定, 通过各种检验方式综合评估患者治疗前的身体状况和营养状态, 由医师和营养师共同制定营养支持和补充计划。肠内营养支持是通过刺激肠道蠕动, 来保持胃粘膜完整和维持内脏血流平稳, 从而降低患者消化道的刺激性反应;通过营养素补充提供能量, 增强危重症患者的免疫力, 防止或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肠内营养操作简便, 营养液配比不固定, 可根据患者需要自行配比, 该方法符合人体的正常营养吸收过程。肠外营养支持则是使用配比的全营养液, 能够提供所有营养素和足够的能量, 但是对患者的胃肠功能有一定影响, 可能发生致病物质入侵损伤肠道功能。危重症患者的胃肠蠕动功能一般较差, 因此临床上多使用肠外营养向肠内营养过度的治疗方法, 降低胃肠道功能负担[2].
综上所述, 对危重症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治疗十分必要, 正确的营养支持治疗方式和剂量可以有效降低营养不良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改善预后,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扎克叶·艾米都力。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2]刘蓉, 王健叶。肠内营养液营养支持治疗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 (中旬刊) , 2017 (02) 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