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医学高校学报如何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

发布时间:2019-09-29

  摘要:探讨医学高校学报如何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问题。通过分析期刊竞争力的内涵及评价指标, 认为期刊核心竞争力包括独特的品质、价值及技术三个方面。医学高校学报要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需要优化学科定位, 提升专业特色和学术质量, 整合和优化办刊资源, 同时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提升期刊出版的专业水平, 以提高期刊的独特品质、价值及出版技术水平。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医学高校学报; 专业特色; 专业水平;

  随着科研管理体制和期刊出版体制的改革, 期刊都面临市场化及开放化、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等的竞争与挑战。高校学报是以反映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综合性期刊, 一般都是依托高校本身的学科、人才资源和优势而存活, 内容复杂。因而, 高校学报都具有内向性、综合性和同质化的特征[1], 医学高校学报也是如此。这些特征使医学高校学报专业特色不明显, 市场适应性不强, 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面对全新的办刊形势, 医学高校学报必须开门办刊, 提升期刊的专业特色和专业水平, 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1 科学把握医学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要提高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要搞清楚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评价指标。目前, 我国以及国际上有很多期刊数据库, 如统计源期刊, CSSCI, RCCSE等, 这些数据库大多带有期刊质量评价性质。虽然有些评价含有来自同行专家的评议, 但其评价主要是通过来自数据库的引文计量分析对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这种评价只是期刊竞争力的一个体现, 而不是竞争力本身。根据美国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研究的定义, 核心竞争力是指形成并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有研究认为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学术质量和商品质量两方面[2]。综合各方面的研究, 笔者认为, 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本期刊区别于其它期刊特有的品质、价值和技术合成的能力, 它包含期刊品质、期刊价值及期刊出版技术等方面。有研究认为单纯用引文计量分析评价期刊质量和办刊水平不够全面, 应从学术质量、编辑出版质量、管理水平与经营发展实力等三个方面评价期刊[1]。据此, 科技期刊竞争力的内涵和评价指标相应主要有办刊资源、学术质量、出版专业发展水平和潜力等三个一级指标, 并分别由若干个二级指标构成  。其中, 学术质量是核心指标, 办刊资源是必要条件指标, 专业水平、发展潜力是充分条件指标, 三者是期刊竞争力的成因, 而学科优势, 专业特色、专业技术水平、学术质量是区别于其它期刊的品质、价值与编辑出版技术所在, 因而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所在。

  科技期刊竞争力构成及指标评价体系中, 首先, 期刊的学科优势越明显, 专业特色和专业水平越高, 期刊的区别价值和品质就越高;其次, 办刊资源越优质, 编委编辑人员素质越高, 稿件质量越高, 期刊的学术质量就越高;再次, 办刊体制机制越先进, 办刊队伍的开拓能力越强, 编辑出版水平越高, 期刊的出版专业水平就越高, 发展潜力也越大。如果局限本校办刊, 高校学报必然存在资源的局限性, 综合性学报专业特色不明显, 加之出版专业机制不健全, 难论市场竞争力。因此, 对于医学高校学报而言, 改善办刊资源和出版机制, 提升期刊的专业特色、学术质量和专业水平, 是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首要任务。

  2 优化学科定位, 强化专业特色

  医学高校学报, 多为综合性期刊。由于医学高校开办专业复杂, 既有医学类专业课程, 又有非医学类专业课程, 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又是主要为本校教科研服务, 本校开办的专业的论文大都刊登, 因而学报的学科和专业特色不明显。加之医学的学科分级和专业分类复杂, 门类众多, 并在不断发展, 医学高校学报即使定位为医学综合期刊, 如果不进一步优化学科定位, 与一些专业化的医学单科专业化期刊相比, 专业特色依然不明显, 与同类高校学报相比, 仍然存在同质化, 各自的优势区别不明显。因此, 医学高校学报要提高核心竞争力, 必须首先优化期刊的学科定位, 突出医学专业特色, 特别是突出自己的医学专业特色和优势。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2年版[3]统计, 影响因子排名前10位的并非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的学报, 而是一些专业特色明显的学术期刊。

  实行医学小综合, 突出医学专业特色。结合主办学校开办医学教育的实际, 将学报定位为医学综合类期刊, 并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科, 人才等资源优势, 或针对医学研究需要或乏缺方面, 积极进一步优化期刊学科定位[4]。实行期刊的医学专业性小综合, 以专业性、独特性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并以医学专业期刊的特色价值吸引和固定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工作者等目标读者群。《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刊初期, 即明确定位为“医学小综合, 卫生行业学术期刊”的办刊思路, 其中, 重点突出临床医学和护理的应用性研究。目前, 医学教育、医疗卫生类稿件达到100%, 实现了医学专业期刊的办刊学科定位目标, 并受到医疗卫生界的欢迎。

  着力打造特色和重点栏目, 并开办热点栏目, 明确和培育专业优势。医学高校学报在创造独特性上下功夫, 其中一个有效的途径是创办独具特色的特色栏目。根据本校的科研优势、地方特色, 或针对医学类期刊目前或缺学科及薄弱学科研究情况, 选择专业学科设立特色和重点栏目, 加强特色栏目文章刊载的份量和质量, 以特色栏目强化期刊的学术质量, 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同时, 针对当前医学出现的新问题、医学研究和卫生行业的热门学科, 及时把握时事热点、特色课题、核心课题等, 开办热点研究栏目。通过开办热点栏目, 满足医学相应学科专业的研究需要, 并进而培育特色栏目、品牌栏目。《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根据安徽省内没有卫生管理类杂志情况, 特开设“卫生管理”及“院长论坛”等栏目, 这样不仅满足了本省作者、读者之所需, 也办出了省内特色栏目。2003年非典流行, 本学报临时开设了“非典研究”专栏;2007年禽流感暴发以及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 本学报又针对性地开办了相关专题研究, 并在相关热点研究专题、专栏的基础形成了“公共卫生”“医药技术与实践前沿”等特色栏目, 这些即时性的栏目受到相关工作者和主管部门的欢迎。总之, 通过热点问题研究、特色栏目产生的社会效应, 进一步提升了学报的影响力。

  3 开门办刊、优化用稿来源和质量

  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决定其具有“内向性”, 用稿多是以内稿为主。由于院校规模, 学科水平、师资力量和科研队伍都有一定的限度, 因而稿源的广度和深度都无法与面向社会的专业期刊相比。优质稿源不足也是制约医学高校学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必须更新观念, 开门办刊, 扩大稿件来源, 积极吸引外来优质稿件。

  开门办刊, 走出去。医学高校学报不能只局限于本校办刊, 应立足本校, 面向医学教育及医疗卫生行业开门办刊。在保证刊发一定比例的校内稿件的前提下, 提高外稿用量。特别是要吸纳兄弟医科大学、医学研究机构及三甲医院等单位的作者的优质稿件, 以优化期刊用稿, 我刊创办初期, 审时度势, 提出面向全省及全国医疗行业和医学院校, 开门办刊, 不仅克服了自身办刊资源不足, 而且大大提高了用稿质量, 同时, 也借机大大提高了学报的发行量和被检索率, 因而, 获得了较强的发展源泉。

  加强选题策划和约稿力度。医学高校学报不能一味依赖作者的自发来稿, 应加强对医学领域、医疗行业知名专家的约稿和组稿力度, 增加基金论文课题发表比例。同时, 积极联系相关学科创新及前沿研究课题, 策划专业选题, 增加医学科研动态及科技新成果的报道量。如本刊因与省立医院、医科大学及附属医院等联系密切, 经常向一些专家约稿, 每期都能刊发些优质稿件。

  建立优稿吸纳机制。如建立优质稿件优先发表、评比奖励制度。首先, 优稿优先发表。打破按来稿先后顺序编发稿件的常规, 优质稿件优先发表, 缩短优质稿件发表周期。并对优质稿件, 不限制字数, 保证用稿版面。同时, 通过提高稿酬、开展优秀稿件评比, 并给予奖励等方式, 对具有创新性、高质量的科研论文, 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以奖励吸引好稿优稿, 提高学报的论文水平和办刊档次。

  4 优化编委编审队伍和审编稿流程, 严把学术质量关

  综观国内外期刊发展, 编委编审队伍和审稿流程对论文质量和学术方向的把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学报的编委及编审专家一般都是本校教授, 少有外单位审稿专家, 编委编审分布狭窄就必然限制用稿视野, 以及对一些专业发展情况及高、精、尖科研成果信息不能及时掌握。因此选拔范围应尽可能扩大, EI (工程检索) 选刊的重要标准就是国际化的编委会。为提高审稿质量, 我们一方面要加强编委编审队伍建设, 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审稿流程。

  扩大编委、编审专家来源, 优化专业编辑队伍。医学期刊不仅要加强专职的编辑队伍建设, 还要加强兼职的审稿专家队伍, 即编委、专业编审队伍建设。审稿专家要求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职称, 还必须精通某一专业, 了解该领域学科进展的状况和研究前沿, 甚至在本专业领域享有盛名, 因此, 医学高校学报不能只局限于本校聘任编委、专业编审, 而要积极面对校外选拨和聘用。不仅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编委编审专家队伍, 还要建立医学各学科专家库, 通过人力资源调查等方式, 将医学领域成长起来的新的专家学者的信息纳入库中, 并及时建立联系, 以便及时补充为或缺专业学科编审专家。这样, 不仅有利于保证审稿质量, 而且能开阔用稿视野, 及时把握学科发展动向。

  建立科学严格的审稿制度和用稿流程。不仅要制定编辑工作制度, 还要制定编审稿制度, 包括审稿人员的资格要求、审稿流程、审稿原则及奖惩措施等, 以严格的编发稿制度, 控制审稿和用稿质量。国内一些编辑部要求编委编审定期到编辑部, 以会议组稿用稿等问题, 处理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稿件, 这有利于强化编委、编审的办刊意识和责任心。《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目前来自校外聘用的审稿专家占70%, 同时实行双人双轨审稿制, 即专家双人、双线双轮审稿。每份稿件均由两名以上专家分别进行责审和会审, 并由责任编审指导作者修改稿及复审。两人审稿意见不统一时, 再请第三位专家会审。实行不同单位稿件不同单位编审互审, 避免本单位本科室编审看熟人的稿件, 控制人情稿。同时采取两批专家轮换审稿, 也可避免因个别人审稿不及时而积压稿件, 拖延发表时间。此外, 本刊还实行双人双轨编辑校对制, 确保期刊编辑出版质量。

  5 积极整合资源, 集群办刊, 提升期刊出版的专业水平

  期刊的专业化不仅是内容的专业化, 还应有期刊出版的专业化。我国高校学报都是分属各校, 各自为战, 因而存在“散、小、弱”等特点, 期刊编辑出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 市场的适应能力不强。医学高校学报要提升核心竞争力, 就必须积极整合资源, 推进期刊出版的专业化, 打造市场的适应能力。

  一是与相关医学专业学会, 行业协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刊, 整合办刊资源, 壮大办刊实力, 提高专业水平。本刊自创刊初期, 就与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及附属医院等医疗医药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刊, 一方面充分利用医院的高、精、尖专业人才办刊, 另一方面扩大了优质稿源, 保证了期刊的出版质量。

  二是与同类医学期刊合作, 实行集群办刊, 增强彼此市场适应能力。医学学科专业门类繁多, 医学高校学报专业化发展的结果是对医学学科专业的选择与放弃, 专业针对性增强的同时, 学科专业的包容性受限。集群办刊, 不仅能资源共享, 优势互用, 而且能共同扩大期刊的市场适应范围, 提升适应能力。医学高校学报整合资源, 集群办刊的途径和模式多种多样, 如与相关期刊兼并重组期刊集团, 协议组建松散型合作团体等。安徽医科大学组建医学出版中心, 整合了15种医学类杂志, 进行整合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等相关期刊的市场适应能力都共同得到了增强。分散编辑, 联合出版不失为一种可探索的集群办刊模式。

  6 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提升医学高校期刊的市场经营能力

  期刊的竞争力最终要通过市场来反映和核验。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学报大多数没建立法人治理机构, 甚至没有建立相对应的编辑部, 管理体制不健全, 市场经营的主体性不强, 甚至缺乏, 因此必须改革或创新学报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提升期刊的市场经营能力。

  一是建立期刊社等法人治理机构,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二是要注重创新期刊的编辑出版手段和技术。在数字化时代, 尤其要重视期刊的数字化建设, 全媒体技术运用等。三是不断探索期刊的市场化经营模式, 开拓期刊的经营发展途径, 如实行多种经营、合作经营等[4]。《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办初期, 即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杂志社, 并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 自主性较强, 市场化运作成效明显。同时, 要积极创新期刊的营销手段, 加强期刊的宣传营销, 如通过设立网站、关键词搜索、主编邮箱, 读者留言室、评论室、开通微博微信, QQ群等各种商务手段, 构成期刊品牌立体传播与营销相结合的良好格局。

  医学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与社会化专业期刊相比, 虽然存在一定的办刊局限, 但只要不断改革创新, 优化用稿质量, 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提升专业特色和水平, 着重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就能化劣为优, 生产出优质而且有市场竞争力的期刊。

  参考文献
  [1]刘文华, 张琴.高校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咨询法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0 (5) .
  [2]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文化转向[M].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142.
  [3]杜文涛.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M].北京: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 2012.
  [4]刘文华.医学期刊的市场化运作策略[J].中国出版, 2010, 10 (下) .

TAG标签: 核心竞争力     医学高校学报     专业特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