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探究二胎政策下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9-09-29

  摘要:目的 探究二胎政策下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我院40名妇产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量表、护理人员压力源量表及马氏工作倦怠量表(MB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年龄、文化水平、婚姻状况的妇产科护理人员压力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时间、职称的妇产科护理人员压力源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量表各维度得分中,情感衰竭及去人格化2个维度以高分为主,分别占60.00%、45.00%,而个人成就感低落维度以低分为主,占55.00%.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量表情感衰竭、去人格化2个维度的评分与压力源评分呈明显正相关性,个人成就感低落维度的评分与压力源评分呈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 二胎政策下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程度较严重,影响其职业倦怠的因素较多,院领导应使用有效的解决措施,消除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从业满意度。

  关键词:二胎政策; 护理人员; 职业倦怠;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as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job burnout of obstetric and gynecological nursing staff under the two-child policy. Methods Forty obstetric and gynecological nursing staff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2017 to March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by using general information scale, nursing stress scale and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MBI) .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tress source scores among obstetric and gynecological nursing staff of different ages, educational levels and marital status (P>0.05) .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tress source scores among obstetric and gynecological nursing staff with different work seniority and professional titles (P<0.05) . Among all dimensions of job burnout scale for obstetric and gynecological nursing staff, high scores were found in emotional exhaustion and depersonalization, accounting for 60.00%and 45.00% respectively, while low scores were found in 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accounting for 55.00%. The scores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and depersonalization in the job burnout scale of obstetric and gynecological nursing staff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he stress source score, while the score of the 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dimensio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tress source score (P <0.05) . Conclusion Under the two-child policy, the degree of occupational burnout of obstetric and gynecological nursing staff is serious, and there a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job burnout. Hospital leaders should use effective measures to eliminate the job burnout of obstetric and gynecological nursing staff,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work and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Keyword:

  two-child policy; nursing staff; job burnout;

  职业倦怠是一种可出现在各职业群体中人际关系压力源、情感、心理持续的负性工作状态,其中成就感降低、去人格化、情感衰竭是其主要特征。护理人员是一种工作压力大、工作负荷重及工作环境高度紧张的职业群体,其发生职业倦怠的几率较大。但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其职业倦怠情况也不尽相同,职业倦怠可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护理质量等造成影响。其中妇产科护理人员因服务特殊的人群,工作存在风险大、责任重等特点。且随着2016年我国全面放开了二孩政策,很多需要二孩家庭及适龄期的女性成为了二孩生育的大军,其中不乏有疤痕子宫、高龄产妇等,这会增加产科并发症发生率,使得妇产科护理人员工作处于高负荷、严重应急状态,故妇产科护理人员更易发生职业倦怠[1].本研究旨在分析二胎政策下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以及对策,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我院40名妇产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在妇产科工作经验≥1年,且为在职;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排除标准:暂无护理执业证书的实习护士、进修护士。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加入本研究。

  1.2 方法及评价标准

  1.2.1 问卷调查。

  完善问卷调查表进行预调查,指导护理人员填写问卷,统一时间收回,并由专业信息录入人员对数据进行记录。共发放问卷40份,收回问卷40份,有效率为100%.

  1.2.2 调查工具。

  具体内容如下。 (1) 一般资料的调查。采用本院根据研究内容及目的而制定的《一般资料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量表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年龄、文化水平、婚姻状况、工作时间、职称等情况。 (2) 工作压力源的调查。通过《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对护理人员的压力源情况进行评估,量表共包括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问题、患者护理方面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问题、工作时间和量分配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问题5个部分,共35个项目[2];每个项目采用1~4分评分法,4分示为压力程度最高,1分示为无压力,分数越低,表明压力越小。 (3) 职业倦怠的调查。采用马氏工作倦怠量表(MBI)[3],该量表由3个维度,共22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采用0~6分的Likert 7级评分法进行评分,其中情感衰竭及去人格化两个维度均采用正向计分,分数越高表示受试者职业倦怠程度越严重;而个人成就感低落这个维度采用反向计分,分数越低表示受试者职业倦怠程度越严重。情感衰竭共有9个项目,其中<39分表示低分,39~43分表示中等,>43分表示高分;去人格化共有8个项目,其中<32分表示低分,32~36分表示中等,>36分表示高分;个人成就感低落共有5个项目,其中<11分表示低分,11~15分表示中等,>15分表示高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或F检验,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rsman直线相关分析,r<0表示呈负相关,r>0表示呈正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愈接近1,相关愈密切,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类别妇产科护理人员压力源评分比较

  本研究妇产科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1~45岁,平均(28.52±4.53)岁;其中大专学历有18名(45.00%),本科学历有22名(55.00%);未婚23名(57.50%),已婚17名(42.50%);工作时间为1~23年,平均工作时间(7.85±2.36)年;护士13名(32.50%),护师22名(55.00%),主管护师及以上5名(12.50%)。不同年龄、文化水平、婚姻状况的妇产科护理人员压力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时间、职称的妇产科护理人员压力源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量表得分分布情况比较

  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量表各维度得分中,情感衰竭及去人格化2个维度以高分为主,分别占60.00%、45.00%,而个人成就感低落维度以低分为主,占55.00%.见表2.

  2.3 妇产科护理人员压力源评分与职业倦怠量表各维度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量表中的情感衰竭评分与压力源评分呈明显正相关性(r=0.721, P=0.016);去人格化评分与压力源评分呈明显正相关性(r=0.605, P=0.037);个人成就感低落评分与压力源评分呈明显负相关性(r=-0.586, P=0.042) .

  表1 不同类别妇产科护理人员压力源评分比较(n=40)

  表2 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量表得分分布情况比较(n=40, n/%)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水平、婚姻状况的妇产科护理人员压力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时间、职称的妇产科护理人员压力源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工作时间越长、职称越高的护士相对来说工作经验、阅历越多,故其心理应变、抗压能力也越强。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在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量表各维度得分中,情感衰竭及去人格化2个维度以高分为主,分别占60.00%、45.00%,而个人成就感低落维度以低分为主,占55.00%.从结果可以看出,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程度较为严重,而情感衰竭有可能作为衡量职业倦怠程度的核心因素。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量表情感衰竭、去人格化2个维度的评分与压力源评分呈明显正相关性,个人成就感低落维度的评分与压力源评分呈明显负相关性(P<0.05),提示随着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增加,更易增加其职业倦怠的严重程度。

  笔者分析造成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如下。 (1) 工作压力的增加。因计划生育政策改变,我国放开二胎,随之在我院妇产科待产及建档的二胎家庭也大幅度增加,使得床位使用率增高,床位不足,而妇产科患者大多出院快、周转快、病程短,但其胎心监测、听胎心、会阴冲洗、产后康复治疗及新生儿疾病筛查、预防接种、沐浴等专科护理并不少,护理内容繁杂琐碎,从而引起护理工作日益繁重[4];加之产妇宫缩大多在夜间发作及急诊新孕妇就诊,这也可大幅度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护理人员还需指导孕期产后康复、新生儿的肠内营养及保健心理需求等相关知识,这些工作均使得工作量增加[5];而持续的高强度脑力与体力工作会导致护理人员身心俱疲,增加职业倦怠出现的几率及严重程度。 (2) 患者护理难度增加。产科具有突发状况多、节奏快、母婴情况变化快、高风险、"急危重血"、专业性强及涉及维持家庭社会关系稳定等特点,因此增加了护理难度。且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疤痕子宫、高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重度子痫前期、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子宫破裂、胎儿窘迫、早产、胎儿畸形等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妇产科护理人员大多具有多学科综合应急性强优点,在对孕产妇和胎儿或新生儿进行护理工作时,要同时保障他们的生命健康,会使得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身体严重透支,更易导致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6]. (3) 工作环境职业风险增加。妇产科护理人员在进行导尿、会阴冲洗、阴道检查、接生及给新生儿洗澡、沐浴和治疗性操作时,难免会接触到产妇或新生儿大小便、阴道分泌物、羊水、血液,有部分患者可能患有艾滋病、梅毒、肝炎等血液性传染病,这会给妇产科护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且由于护理工作的连续性,除了负责在诊患者外,还需处理接治新入患者,与亲朋好友交流的机会大大减少,个人的情感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宣泄,长此以往,易对工作产生厌倦感[7].

  针对上述原因,护理人员应扩展视野,提高自身修养及应激耐受能力,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增强专科知识及技能的业务水平,从而能以正常、积极的心态应对高负荷、节奏快、高风险的妇产科护理工作[8].而护理管理者需实施人性化管理,健全科学用人制度,合理性、预见性地增设人员,避免过劳过累,定期进行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并给予护理人员鼓励、关怀,注意其心理需求,可为全科营造一种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护理人员以最好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对于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提升护理人员的从业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逄锦, 柏晓玲, 余娜, 等。全面二孩政策下贵阳市三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7, 33 (12) :922-925.
  [2]陈铭, 朱晓萍, 刘聪香, 等。二孩政策下产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应对措施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 2018, 33 (8) :724-727.
  [3]王维, 潘习龙, 刘俐惠。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16, 16 (10) :731-733.
  [4] 黄燕, 黄旭。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某市二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冲击现况调查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 34 (4) :302-306.
  [5]刘亚军, 郑代坤, 张欢欢, 等。三峡库区基层公卫服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J].现代预防医学, 2017, 44 (2) :223-226.
  [6]李美素, 陈秀杏, 郑丽朝, 等。病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中国病案, 2018, 19 (8) :9-11.
  [7]于义梅, 殷海燕。遭受医院暴力事件护士的职业倦怠及离职意愿分析与对策[J].护理学报, 2016, 23 (16) :75-78.
  [8]张冰。ICU护士发生职业倦怠高危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 (2) :89-92.

TAG标签: 二胎政策     护理人员     职业倦怠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