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财经论文 >

促进衡阳市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探讨

发布时间:2019-09-29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县域、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之后,李克强总理在 《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 《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这表明中共和政府对区域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地方也积极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来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基层经济、基本支柱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的重要环节[1,3 -9]。因此不可忽视县域经济差异。本文利用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以衡阳市为基本地域单元,定量测度衡阳市辖县域经济差异,以寻求切实可行的区域协调发展对策。

  1、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

  衡阳市位于湖南南部,矿产资源丰富,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发达,已形成到武汉、南昌、广州和贵阳的 2 小时的高铁圈,融入环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省的老工业基地、历史文化名城和第二大城市,全市拥有常住人口 733. 75 万 ( 2015 年) ,2015 年 GDP 为 2 601. 57 亿元, 人均 GDP 为 35612. 65 万元,居全省第 7 位。其经济发展速度与其在湖南省的地位不很匹配。为了究其原因,本文选取了衡阳市 2013 年统计年鉴的有关经济数据进行分析探讨。

  1. 1、指标体系的选取

  由于经济指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时,根据建立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在比较前人研究成果与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共选取了 14 项能较为明显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差别的指标构成了评价的指标体系[2]。具 体 为: GDP ( X1) 、经 济 增 长 速 度( X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 X3)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 X4) 、人均农业增加值 ( X5) 、人均工业增加值 ( X6) 、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 ( X7) 、人均财政收入 ( X8) 、城乡居民现金可支配收入 ( X9) 、人均固定资产投入 ( X10) 、城镇化水平 ( X11) 、非农产业产值比重 ( X12) 、每万人拥有的医院床位数( X13) 、货运周转量 ( X14) 。

  1. 2、计算方法及模型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定量测算步骤及公式如下:

  ( 1) 建立指标体系和指标数据矩阵 X。

  ( 2) 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矩阵。

  ( 3) 根据标准化数据,建立协方差矩阵 R

  ( 4) 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主成分贡献率及方差累计贡献率。

  ( 5) 提取前 G 个累计贡献率达到 85% 以上的特征值对应的主成分计算主成分载荷矩阵。

  2、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借助 SPSS. 21 软件来实现对衡阳市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差异的测度,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根据最终综合得分进行排序,进而比较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具体过程如下。

  2. 1、主成分分析的数据处理

  ( 1) 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消除各指标量纲化和数量级上的差别,得到标准化矩阵。

  ( 2) 主成分分析与解释将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应用 SPSS. 21 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各指标的公因子提取比例基本上都超过了 70%。协方差矩阵 ( 表 1) 中给出了按顺序排列的主成分得分的方差,方差在数值上等于相关矩阵的各个特征根。从表中数据不难看出前 3 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己达到了 87. 984%,足以表征原始因子代表的全部信息,于是可取这 3 个主成分作为评价衡阳市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变量。

表 1 协方差矩阵
 

  此外,可以依据 SPSS. 21 自动生成的碎石图( 图 1) 进行判断,通过碎石图可以更直观地看到主成分个数大于 3 时特征根的变化明显趋缓,也就是说,将述 14 个指标经过主成分分析后,重新组合成为 3 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而这 3 个综合指标尽可能多的反映原始变量。由此可见,这样提取 3 个主成分进行分析是合理的。


图 1 碎石图 

  因为主成分与原有变量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由成分载荷值表征,正值表示正相关。成分载荷值越高,表明该指标与该成分的相关性越高,其包含该指标的信息量也就越大。因此,笔者依据主成分载荷矩阵,进而分析 3 个主成分所反映的具体信息和特征。主成分载荷矩阵 ( 表 2) 中,所给出的每一列载荷值都是各个变量与有关主成分的相关系数。

  2. 2、主成分分析的结果

  将原始数据代入公式 ( 1) 和公式 ( 2) 得到衡阳市县域经济水平的对比情况 ( 表 3) 。笔者把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作为衡阳市 12 个县市区的经济实力评价标准。12 个县市区的综合得分基本说明了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区域经济实力不平衡且呈两极分化趋势。

  根据综合得分,利用聚类分析中的 K—均值法对各县市区进行分类,把 12 个县市区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 5 类,得出衡阳市县域经济差异空间分布图 ( 见图 2) ,通过此图,可以直观的获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除衡阳市市区外,衡阳市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呈从东南向西北降低的趋势。

表 2 主成分载荷矩阵
 

  3、衡阳市县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的计量检验

  县域经济差异产生是各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影响因素对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本文采用相关性分析对其成因进行定量比较,进而推断出影响衡阳市县域经济差异产生的主次因素。

  3. 1、经济基础差

  衡阳在计划经济时期被国家定位为轻工业基地,尤其在 20 世纪 70 ~80 年代,为中国五大二类工业重镇之一; 改革开放后,90 年代衡阳的一些大型国企纷纷经营步入困境,随着对企业改制的推进及国企整合,使得衡阳工业得到复苏和发展。从目前整个衡阳市来看,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发展进程,由此衡量各县市区的经济基础可以用人均 GDP和人均工业总产值的相关关系。笔者采用 《2013年衡阳市统计年鉴》中所提供的 12 个县市区人均GDP 和人均工业总产值的数据,用 SPSS. 21 软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检验 ( 表 4) 。

表 4 人均工业总产值与人均 GDP 的相关性
 

  由表 4 相关分析可知,在 0. 01 的显着性水平下,Pearson 相关系数为 0. 936,说明人均工业总产值所代表的经济基础和人均 GDP 之间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即良好的经济基础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由于自然要素察赋的不同,在衡阳市各县域中,珠晖区、雁峰区、石鼓区、蒸湘区、南岳区的经济基础较其它 7 个县市区更为雄厚,较强的经济基础使得前 5 区的经济增长明显优于落后的县域,从而导致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见,一个地区的经济基础会影响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

  3. 2、产业结构差异

  产业结构在经济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关联程度的动态反映,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层次的高低决定着其经济实力的强弱; 而经济结构是否合理,则决定这一区域经济能否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评价区域经济质量的又一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第一产业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非农产业比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南岳区、珠 晖 区、雁 峰 区、石 鼓 区,衡 山 县 处 于“三、二、一”的格局,其余的 6 市县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而非农产业比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处于 “二、三、一”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由此可见,经济发达的地区产业层次高,已经处于工业化较高的阶段,而欠发达地区农业还占了较大比重,其中比例最高的衡阳县高达28% ,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由于蒸湘区是衡阳市市中心,地位比较特殊,故只选取 11 个县市区进行比较。同样,笔者采用 SPSS. 21 统计分析软件对个县市区非农产业比重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作相关性分析,定量检验产业结构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由表 6 可知,在 0. 01 的显着水平下,Pearson 相关系数为 0. 927,非农产业比重与人均 GDP 有着较强的正相关性,说明产业结构水平的层次对整体经济的影响非常显着。从目前的总体局势来看,衡阳市处于工业化阶段,表现的形式主要体现在非农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最大,初南岳区、石鼓区、衡山县外,其他县市区都呈现这种特征,非农产业发育比较高的县市区比非农产业发育较低的县市区有着更明显的发展优势。

  4、衡阳市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县域经济的失衡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而县域经济差异过大对衡阳各县市区经济、社会、政治等各方面可能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非常必要且势在必行。建设新型县域经济,既要全力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又要积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行稳致远[2]。实现县域经济协调发展。通过上述分析,给衡阳市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一些对策。

  4. 1、加强县域和产业定位,打造区域品牌与特色

  对县域经济的准确定位,可以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级别,发挥各县市区的比较优势,优化生产力的布局,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使当地经济效益最大化。如: 蒸湘区充分发挥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着力发展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定位于科技、金融中心; 石鼓区着力发展其第三产业及城郊型现代特色农业; 珠晖区、雁峰区发挥现代物流服务业及其传统工业基地的优势,打造衡阳市工业中心的地位; 南岳区则突出发展旅游业及农林产品开发业,以旅游业为主导,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调结构、稳增长,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鼓励公民创业,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走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立足县域经济实际,挑选特色优势项目,建立一个特色优势的产业模式,加快产业集群速度,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鼓励支持特色县域经济发展,培育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

  4. 2、合理配置技术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衡阳市县域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有政策、资源、人才、科技、资本等多因素影响所致。在这些生产要素流通过程中,技术人才 “南下东去”现象比较严重,人力资源成为衡阳市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区域内横向对比,明显发现祁东县、衡阳县、衡山县总体人力资源质量差。因此,我们各县( 市) 一是要制订人才优惠政策,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稳定人才队伍,吸引高层次人才回流。二是要健全切实可行的人才合作、交流与引入机制,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培养优质后备人才。三是要当地政府加大对弱势县域的教育投入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

  招商引资,近年一直是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利用其南邻珠三角、东靠长三角的地理区位优势,加快招商引资载体规划与建设,发挥湘乡会的桥梁作用,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各县应注重与自身发展的长远整体规划相一致,在空间上、产业结构上合理配置资源,避免县域内经济发展雷同,形成集聚效应,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推动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提高,打造区域特色和形成区域品牌。

  4. 3、加快城镇化进程,形成县域经济发展引擎

  由于现阶段衡阳市各县市区城镇化水平存在差异,造成县域经济逐渐扩大。绝大部分县市城镇化水平低,所以从衡阳市的总体整体情况出发,根据国家政策创新性的做好城镇化推进工作。一是理顺好 “并乡设镇”区划调整后的发展关系,切实做好新城镇建设规划与推进工作。坚持城乡一体化目标,改革户籍制度和土地政策,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按照 “农村—小城镇—城市化”梯度推进原理,积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完善农村宅基地和土地流转的管理制度,促进土地征用制度的完善,切实保护和维护农民的权益。二是加快对农村事业的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及公共事业投入和升级,引导各种扶贫和发展资源流向农村,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三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不断出现新问题、新困难,如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农业生产效益低等,我们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建设理念指导,遵循县域资源现状和发展历史等特点,用当代科技手段促进农业资源转化,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振兴规划,按照休闲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培育壮大重点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恢清 . 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D]. 长沙: 国防科技技术大学,2008: 21 -24.
  [2] 邓育武,李玲玲,谭春茶 . 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对策研究 [J]. 科技创业月刊,2007,1 -2.
  [3] 张锦宗,梁进社,朱瑜馨 . 新疆县域经济分异特征、原因及对策探讨 [J]. 地理科学,2010,30 ( 4) : 536 -543.
  [4] 熊薇,徐逸伦,王迎英 . 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 [J].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 ( 2) : 224 -230.
  [5] 田修源,赵永涛 . 贵州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研究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 ( 1) : 27 -31.
  [6] 方叶林,黄震方,陈文娣,等 . 2001—2010 年安徽省县域经济空间演化 [J].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 ( 5) : 831- 839.
  [7] 马国霞,徐勇,田玉军 . 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的空间分析 [J]. 地理研究,2007,26 ( 3) : 590 -598.
  [8] 孙姗姗,朱传耿,李志江 . 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J]. 地理学报,2009,64 ( 8) : 924 -934.
  [9] 谢 磊,李景保,袁华斌,等 . 长江中游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 [J]. 经济地理,2014,34 ( 4) : 19 -24.

TAG标签: 衡阳市     县域     协调发展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