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不稳定心绞痛的中西医治疗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29

 

  不稳定心绞痛( Unstable Angina Pectory; UA) 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 SA) 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 和猝死之间的一种急性心肌局部缺血导致的一类综合征[1 -2].不稳定心绞痛与稳定性心绞痛而言,其临床特点是临床症状多变、心电图不典型、预后差,容易加剧和恶化,是中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冠心病中仅次于 AMI 的一危险的临床症侯群,且具有严重的潜在危险性,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卧床治疗[3 -4].目前,常规治疗方法是给予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硝酸酯类、β - 受体阻断剂、钙拮抗剂、低分子肝素抗凝等药物治疗,同时给予戒烟、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如单纯药物治疗控制不佳,还可进行冠脉介入及冠脉搭桥治疗。

  但是,根据近年部分治疗情况来看,在药物治疗组,单纯的西医治疗,患者的胸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发生率仍较高。传统中医中药是我国的宝贵遗产,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占有不可缺的地位[5].不稳定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范畴,中医在治疗上具有很大优势,而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丹参乙酸镁为主要的有效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抗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具有止痛活血、通脉化瘀等功效[6 -7].本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不稳定心绞痛缓解情况,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 UAP 疗效及作用机制,这为进一步研究 UAP 奠定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安康市中心医院 2013 年 4 月 ~ 2014 年4 月住院的 84 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未行冠脉介入治疗) ,其中男 47 例,女 37 例,年龄在 41 ~ 72 岁。

  随机分两组,观察组,男 24 例,女 18 例,其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25 例,糖尿病史 10 例; 对照组男 23 例,女 19 例,其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26 例,糖尿病史 12 例。两组患者分别在性别、年龄、主要病史、诱因、病程、临床表现、心电图、血脂水平、心脏彩超( LVEF 值) 、X 线胸片、危险分层等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另外,排除肝肾功能不全、重度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及抗凝禁忌等患者,所有入选患者都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提出的 UAP 诊断标准[8].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选用常规治疗方法,即给予卧床休息、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硝酸酯类药物、β - 受体阻断剂、他汀类调脂药等药物治疗,同时给予戒烟、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观察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 200 mg( 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加入 5% 葡萄糖250 ml( 糖尿病患者为木糖醇注射液 250 ml) ,1 次 / d,连用 2周,分别观察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变等情况。

  1. 3 疗效判定: 评定疗效标准参照卫生部药政局颁发《心血管系统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显效: 等同劳累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 80%以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 80% 以上,心电图原有缺血性 ST 段恢复正常或恢复≥0. 1 mV,缺血性倒置 T 波变为直立; 有效: 临床症状减轻,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 50% ~80% ,心电图缺血性 ST 段恢复 0. 05 ~ 0. 1 mV 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或主要导联 T 波倒置变浅达 50%以上,或者主要导联 T 波由平坦转为直立; 无效: 症状没有变化,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 50%或恶化,心电图无明显改变,甚至与治疗前相比还恶化。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 4 数据处理: 采用 SPSS17. 0 统计软件进行 χ2检验和 t 检验,以 P <0. 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不稳定心绞痛治疗后发病情况: 治疗前两组发病情况不显着,治疗 2 周后,在发病频率方面,观察组明显有所下降,比对照组降低了 0. 40 次/d,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在持续时间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了 0. 69 min /次,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在硝酸甘油用量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了 0. 97 片/周,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通过以上结果可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胸痛频率、胸痛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的用量。见表 1.

 

  2. 2 两组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比较: 治疗 2 周后,观察组显效为 13 例,显效率为 30. 95%,有效 21 例,有效率为 50. 00%,无效 8 例,总有效率高达 80. 95%,而对照组显效为 9 例,显效率为 21. 43%,有效 23 例,有效率为 54. 76%,无效 10 例,总有效率为 76. 19%,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提高了 4. 76%,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见表 2.

  2. 3 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 2 周后,在心电图改善方面,观察组显效为 15 例,显效率为 35. 71%,有效 18 例,有效率为42. 86%,无效10 例,总有效率高达 78. 58%,而对照组显效为 12 例,显效率为 28. 57%,有效 18 例,有 效 率 为42. 86% ,无效 12 例,总有效率为 71. 43% ,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提高了 7. 15%,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 .见表 3.

 

  2. 4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方面,由于观察组有 1 例因静脉滴注速度过快,患者出现了头晕、恶心等症状,经调整滴注速度后,不良反应消失,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

  3 讨论

  丹参是一味传统的活血化瘀中药,在临床上广泛被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并且取得较好的疗效[9].其主要有效成分是水溶性酸性物质 - 丹参乙酸镁及同系物,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指出,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以丹参乙酸镁为代表的丹参多酚酸盐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抑制脂质过氧化、改善血管内皮、抗血小板聚集和 5 - HT 的释放、降低血黏度、改善心肌缺血等作用[10].徐杰[11]等研究称,丹参多酚酸盐还具有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等作用。本次研究所选用的丹参多酚酸盐是从丹参药材中提取有效活性成分制得的冻干粉针剂,同时配合常规西医治疗( 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硝酸酯类、β - 受体阻断剂、钙拮抗剂、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可以较好地控制不稳定心绞痛,其胸痛发作次数、胸痛程度、降低硝酸甘油使用量、心电图 ST - T 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这与王栋范[12]研究结果一致。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4 参考文献

  [1] 李大斌 .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品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分析[J]. 吉林医学,2014,35( 13) : 2855.

  [2] 邹建辉 . 不稳定心绞痛研究进展[J]. 中国卫生产业,2012,10( 6) : 189.

  [3] 史艳丽,涂国红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 15) : 3385.

  [4] 张建春,高国旺 .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疗效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 9) : 1463.

  [5] 陈灏珠,赵玉霞 . 心血管疾病中医药治疗的问题与对策[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 8) : 693.

  [6] 张 琼,陈书艳 .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缺血的临床研究[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 2) : 114.

  [7] 唐 辉 . 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 15) : 86.

  [8]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J]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 4) : 295.

  [9] 吉佩忠,罗仲秋,王春革 .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J]. 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10( 1) : 4.

  [10] 谈世进,郭慧峰,陆 燕 . 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J]. 实用老年医学,2009,23( 2) : 126.

  [11] 徐 杰,范维琥 . 丹参多酚酸盐对人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3,1( 3) : 211.

  [12] 王栋范 .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J]. 海峡药学,2014,26( 6) : 104.

 

 

TAG标签: 不稳定     中西医     心绞痛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