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血常规这个词语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 这是我们去医院里面常进行检查的一个项目, 也是临床化验的一种办法, 当我们做全身检查的时候, 血常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血常规的检查包括很多项: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 通过血常规的数据, 我们可以知道细胞的分布状况、形态以及数量的多少,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更及时发现身体某些部位是否有炎症, 更有利于我们临床上面的治疗。本文先介绍了血常规的概念, 其次介绍了血常规的方法, 最后介绍了血常规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希望供大家了解。
关键词:血常规; 临床医学; 应用;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血液, 血液循环系统是我们身体里比较重要的系统, 我们许多生理活动都离不开血液, 如集体的呼吸、防御、体液调节等, 我们机体有内外环境, 在内外环境以及新陈代谢等功能平衡时, 我们才是健康的。一旦身体有了问题, 如炎症、感染、贫血等, 都会伴随着血液系统, 这时候我们通过血常规数据就能及早知道, 提前治疗。
1 血常规的概念
血常规是最基本的血液检查, 我们人体的血液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 即液体和有形细胞, 血常规检查主要是检查血液中的细胞成分是否有变化, 血液中的血细胞数目是否有所改变。血细胞有三种, 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医师通过血细胞的数量和血液成分, 就可以知道是否身体内有疾病产生。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相对于其他血细胞要多, 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了解, 针尖大小的一滴血中, 红细胞的数目可以达到几百万个, 红细胞外形很明显, 形状扁圆、中央稍向下凹陷, 红细胞能携带氧气, 是很重要的一种血细胞。白细胞数量很少, 仅为红细胞数目的0.1%~0.2%, 如果把白细胞都聚集在一起是乳白色的, 又有免疫防御功能[1]。血小板的计数一般不属于血常规的计数范围之内, 但通过仪器可检查出这一项。血小板可以参与止血和凝血, 一旦人身体有损伤部分, 首先出现的就是血小板, 血小板也是让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很多疾病可以通过血液的成分改变体现出来, 如贫血、炎症、感染细菌等。
2 血常规的采血方法
2.1 静脉采血:
静脉采血, 即让患者坐在试验台前, 前臂放在采血台上, 在肘下放置一个枕垫, 将要采血的部位完全的暴露出来, 我们医护人员经常采血的部位是肘前静脉, 因为肘前静脉很容易辨认, 在采血时更加方便。静脉取血后手臂不要弯曲, 以免血肿[2]。
2.2 末梢采血:
末梢采血法也是常用的采血方法, 即采血者左手的中指或者无名指在轻轻揉压下, 局部充血, 即通过采血针开始采血。采血针深入2~3 mm即可, 第一滴自然流出的血要用无菌棉球擦去, 第二滴血开始进行收集, 采取。
根据相关数据和文献报道, 末梢采血结果相对静脉采血缺少一定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因为末梢的血流速度较慢, 血小板很容于附着在穿刺处, 导致血块的形成。为了保持血液的充足性, 要不断摁压指尖, 这样摁压反倒刺激了血小板的快速形成, 从更更加影响血常规的结果。静脉血的采血方法相对末梢血会更加具有科学真实性[3]。
3 血常规在临床的应用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 先进的仪器不断出现上市, 血液细胞分析仪开始不断被大家所使用, 但还有个别医院用镜检进行血常规分析, 现在有些血液分析仪还带分类功能, 让我们使用更加得心应手。无论是镜检、还是使用血液分析仪, 实验室在检验患者时都需要细心谨慎, 谨防结果出错影响身体健康[4]。
3.1 血常规在外科学中的应用:
当外伤患者受伤后, 很容易出现急性大出血, 这时候血常规中的白细胞就会发生变化, 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白细胞的总数常在1~2小时内迅速增高, 可达 (10~20) ×109/L, 在白细胞中也有很多其他细胞, 增长的原因就是其中的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发生了增长;然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未必增长, 因为这与个人的失血量有很大的关系。需要我们临床医护人员要注意的事, 急性外伤患者在首次进行检验血常规的时候, 血红蛋白往往是正常或稍高现象出现, 因为急性外伤患者大出血后, 血容量会迅速浓缩, 组织液还未及时进行补给, 所以血红蛋白的含量会相对较低[5,6]。
3.2 血常规在内科学中的应用:
当一个患者急性感染的时候, 或者体内有相对的炎症产生, 血常规中的中性粒细胞会迅速增多。当一个患者的身体局部或者全身被化脓性球菌感染了。局限性的轻度感染白细胞总数可在正常范围或稍高于正常, 仅可见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增高, 并伴有核左移现象[7]。生活中感冒是常见的一种现象, 这时候血常规的结果中白细胞的数目会正常或者偏高, 淋巴细胞百分比会增高, 中性粒细胞数目不会发生变化, 由于机体中有自己的应激性, 对于感冒的入侵病毒会反应出来, 由于淋巴细胞有特异性抗体, 在应激性时会反应出来[8]。在血常规中, RBC、HCT、HGB、MCV、MCH、MCHC和RDW这些数据, 是区别贫血类型的重要参数, 当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贫血症时, 这是重要依据。
3.3 血常规在儿科学中的应用:
每一个新生儿在出生时, 也会进行各个指标的检查, 以确保小宝宝是否患有先天性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 婴儿在出生后几周的时间里, 红细胞会慢慢的减少, 由于红细胞的减少, 血红蛋白也慢慢减少, 这属于新生儿应激变化的原因[9]。
3.4 血常规在妇产科学中的应用:
很多妇女在妊娠期的时候, 红细胞也会经历很多明显的变化。妇女从妊娠的第10周开始, 血液量增加30%~40%, 血浆量增加40%~50%[10]。按照WHO推荐妊娠期血红蛋白不低于110 g/L, 产后期不小于100 g/L, 为正常妊娠分娩。
参考文献
[1]李姝燕.门诊血常规检出急慢性白血病6例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 2016, 10 (1) :215.
[2]杨秀芳.浅析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0 (22) :114-115.
[3]陆中华, 殷大池, 姜长安, 等.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J].世界临床医学, 2016, 10 (20) :149-150.
[4]兰凯, 刘天尧, 徐长跃, 等.关于准确的处理血常规临床检测实验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4 (7) :164-165.
[5]魏巍, 陈加梅, 林华峰, 等.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血常规检验对比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 2016, 10 (7) :229.
[6]舒立云.试析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问题[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2) :244-245.
[7]王宏书.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J].医学美学美容 (中旬刊) , 2014, 9 (10) :133-133.
[8]沙薇, 郭伟娜, 于文波, 等.试析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J].中外医疗, 2011, 30 (10) :187.
[9]王为波, 武丽, 李灵通, 等.浙江省台州市洪家街道60岁以上人群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 2015, 10 (7) :1243-1244.
[10]陈辉凤, 王芳.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静脉血常规和手指血常规结果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 2016, 10 (13) :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