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探讨中医学的气化的概念及运动形式

发布时间:2019-09-29

  摘要:气化理论源于《黄帝内经》, 后经历代医家创新发挥, 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医特色的气化学说, 成为中医学核心基础理论之一。《黄帝内经》的气化思想高度概括了人体生命活动, 全面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及治疗原则, 系统阐述了以脏腑为主体、以升降出入为主要形式的气化运动。气化通过升降出入的作用, 使脏腑功能活动在运行中生化不息, 使精、气、血、津、液相互化生、代谢, 促进了物质与能量的转化, 维持了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关键词:气化的概念; 气化运动形式; 生理; 病理; 治则;

  中医学对气化的论述源于《黄帝内经》, 特别是《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等七篇对人体气化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1].后经历代医家的创新发挥, 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医特色的气化学说, 成为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兹就中医学气化学说作以初步探讨, 就正于同行。

  1 气化的概念

  何谓气化?《辞海》曰:"气化生万物, 万物之始皆气化。"《素问·天元纪大论篇》曰:"物生谓之化, 物极谓之变。"概括而言, 气化就是气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变化。《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心者,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肺者, 相傅之官, 治节出焉……三焦者, 决渎之官, 水道出焉。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黄帝内经》认为:脏腑功能活动, 气血、津液的生化、转化, 三焦通调水道的功能都是气化的作用[2].气化寓涵了人体的呼吸、循环、消化、吸收、代谢等生命活动, 因此, 气化是人体生命力的体现, 故有"气的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气化'"之说。

  2 气化运动形式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高下相召, 升降相因, 而变作矣。……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 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是以升降出入, 无器不有。"表明升降出入是人体功能活动的主要运动形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故清阳出上窍, 浊阴出下窍, 清阳发腠理, 浊阴走五脏, 清阳实四肢, 浊阴归六腑。"指出人体内清浊之气"出上窍""出下窍"等气的运动正是气化运动形式的体现。《灵枢·本脏》曰:"五脏者, 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 六腑者, 所以化水谷, 而行津液者也。"明确指出脏腑功能活动的特点是脏藏精腑泻浊, 即脏藏腑泻。烟建华教授言:"藏泻相成, 升降相因。" [3]以上论述均表明:升、降、出、入、藏、泻是气化的主要运动形式。[4]

  3 气化的生理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升降出入, 无器不有。"认为升降出入的气化运动遍布于机体内外。《素问玄机原病式》曰:"玄府者, 无物不有, 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 至于世之万物, 尽皆有之, 乃气出入升降出入之通利也。"人体内外有无数的细微通道、孔窍, 纵横交错, 网络内外, 遍布全身, 气血、津液通过这些通道升降出入运行, 输布全身。由此可知, 气化全面维持着人体视、

  3.1 五脏气化

  《素问·五脏别论篇》曰:"所谓五脏者, 藏精气而不泻也, 故满而不能实。"五脏的功能是藏精和生化。在精气生化中, 五脏虽各有主司, 有各自的功能, 但其气化运动都是以升降出入为主要运动形式的。心肺居上, 其气主降, 其性主藏, 主司气血生化运行;肝肾居下, 其气主升, 其职藏精, 乙癸同源, 水火既济;脾胃居中, 脾气升, 胃气降、主泻, 中州之位, 升降枢纽。因此, 升降出入、藏泻是五脏气化的体现。

  3.1.1 心的气化

  《素问·痿论篇》曰:"心主身之血脉。"王冰言:"肝藏血, 心行之。"心主司全身血液循环运行。血脉始于心, 心的搏动及脉管的舒张收缩推动、调控血液从心出入有序, 循环全身, 周流不息。心气降, 肾气升, 心肾相济。心火下降, 肾水上承, 水火既济, 心肾相交, 阴阳平衡, 健康无恙。心推动、调控血液一出一入、一升一降及心肾互济的运动就是心主血、行血的功能活动, 也是心的气化体现。

  3.1.2 肝的气化

  王冰注释《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肝藏血……人动则血运于诸经, 人静则血归于肝。"说明肝具有贮存、调节血液的作用。肝主疏泄, 在肝的调控下血液在脏腑中有入有出、有升有降的运行。肝疏泄调达, 则气机调畅, 清气上输, 浊气下降, 水液代谢通利。肝之疏泄使肝脾调和, 肝胃和谐, 脾胃健运, 消化正常。这里肝的调控、气机调畅、肝脾调和、肝胃和谐、水液代谢都是肝的气化作用。

  3.1.3 脾的气化

  《素问·经脉别论篇》曰:"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脾的功能在于升清, 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 输布于全身, 再通过肺的宣降把水液下输膀胱。脾主运化也泛指消化吸收作用, 脾的消化吸收过程寓有"入""出"的运动。《医宗心读》曰:"一有此身, 必资谷气, 谷入胃, 洒陈于六腑而气至, 和调于五脏而血生。"所谓"洒陈""和调"都是指脾的运化功能。脾气之升、水谷之化、精微输布、"洒陈""和调"都是脾之气化的体现。

  3.1.4 肺的气化

  《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诸气者, 皆属于肺。"肺主气, 司呼吸, 主宣发肃降, 通调水道。肺的功能正常, 则一呼一吸, 一出一入, 一升一降, 气道畅利, 呼吸均匀。呼则浊气排出, 吸则清气吸入;升则推动卫气和津液输布全身, 降则水液下输膀胱。上述肺的呼吸、升降、出入等运动形式就是肺的气化表现。

  3.1.5 肾的气化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受五脏六腑之精气而藏之。"肾藏精, 主水, 纳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精化为气。"肾藏阴精, 经肾阳蒸化而成气。王冰注释《黄帝内经》言:"气化则精生。"指出气化使精化生为气, 气化生为精, 精气互生, 生化不息。

  《血证论》曰:"根结丹田, 内主呼吸。"肺为气之主, 肾为气之根, 肺气降, 肾气升, 肺肾司气, 升降相因, 出入和谐, 呼吸均匀。《素问·逆调论篇》曰:"肾者水脏, 主津液。"肾主水, 司二便。肾阳蒸化肾阴, 清者上升, 滋养脏腑;浊者下降而走水道。王冰注《黄帝内经》言:"肾气化则二便通。"肾之气化, 升降有序, 出入协调, 则二便通利。综上所述, 肾精气化生、气之升降、肾阳温化、清升浊降、调控二便的功能活动都是肾的气化作用。

  3.2 六腑气化

  《素问·五脏别论篇》曰:"六腑者, 传化物而不藏。"《灵枢·经水》曰:"六腑者, 受谷而行之。"六腑又称为"传化之腑", 其功能主要是受纳水谷、磨化谷食、泌别清浊、渗津排尿、传导糟粕。因此, 六腑的功能活动以降为顺、以通为用, 其"降""通"和磨化谷食、分清别浊的全过程就是六腑的气化表现。

  3.2.1 小肠的气化

  《灵枢·本输》曰:"心合小肠, 小肠者, 受盛之腑。"[5]《难经·三十五难》曰:"小肠者, 心之府。"小肠与心互为表里, 小肠络心, 经脉相联, 脏腑相合, 脏藏腑泻, 藏泻相因, 功能互补。小肠所纳谷食借心火腐熟而化精微, "清阳出上窍"滋养全身, "浊阴出下窍"排泄体外。小肠受谷、心火腐熟、化生精微、清升浊降的过程即是小肠气化的体现。

  3.2.2 大肠的气化

  《灵枢·本输》曰:"肺和大肠, 大肠者, 传导之腑。"《难经·三十五难》曰:"大肠者, 肺之府。"大肠与肺互为表里, 大肠络肺, 经脉相通, 脏腑一体, 脏藏腑泻, 相反相成。大肠所受之物在自身"传导"和肺宣发、肃降的共同作用下, 其精微上输脏腑, 其糟粕下行排泄。大肠的传导排泄、推陈出新就是大肠的气化。

  3.2.3 胆的气化

  《灵枢·本输》曰:"肝合胆, 胆者, 中精之腑。"《难经·三十五难》曰:"胆者, 肝之府。"张景岳言:"胆附于肝, 互为表里, 肝气虽强, 非胆不断, 肝胆相济, 勇敢乃成。"胆与肝互为表里, 经脉相联, 互为一体。胆气降, 肝气升, 升降相因, 相互为用, 共同发挥助消化、主谋略、畅情志的作用。胆的贮存、输送胆汁及肝的疏泄等功能活动都是胆的气化体现。

  3.2.4 胃的气化

  《灵枢·本输》曰:"脾合胃, 胃者, 五谷之腑。"《难经·三十五难》曰:"胃者, 脾之府。"胃与脾互为表里, 胃经络脾, 脾胃一体, 功能互补, 相辅相成。胃纳五谷, 脾主运化, 脾升胃降, 升降相济, 出入和谐。脾升上输精微布散全身, 胃降下输水谷于小肠消化吸收。脾胃同居中焦是气化升降出入运动的枢纽, 当然胃的气化作用也在其中。

  3.2.5 膀胱的气化

  《灵枢·本输》曰:"肾合膀胱, 膀胱者, 津液之腑。"《难经·三十五难》曰:"膀胱者, 肾之府。"膀胱与肾互为表里, 肾与膀胱经脉互络, 脏腑一体, 功能互济。肾阳温煦, 蒸化膀胱津液, 气化为尿, 排泄体外。肾阳之温化促膀胱之气化, 共同完成水液代谢的过程, 即膀胱的气化。

  3.2.6 三焦气化

  《灵枢·本输》曰:"三焦者, 中渎之腑也。"《难经·三十一难》曰:"三焦者, 水谷之道路, 气之所终始也。"三焦是水谷的通道、气化活动的始终, 其主要功能是主纳饮食、腐熟水谷、分清别浊、主司排泄。这里上入下出、升清降浊、消磨谷食及主司、调控一身水液代谢的功能活动就是三焦的气化。

  3.3 精、气、血、津、液的气化

  《素问·经脉别论篇》曰:"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 合于四时, 五脏阴阳, 揆度以为常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味归形, 形归气, 气归精, 精归化, 精食气, 形食气, 化生精, 气生形。"表明人体精、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的生成、转化、代谢都必须通过胃的"游溢"、脾的"散精"、肺的宣降、肾的气化等升清降浊的过程, 使水谷转化为精、气、血、津、液。精化气, 气化精, 精气互生, 气血互化, 津液转化, 生化不息。[6]王节斋曰:"胃司受纳, 脾司运化, 一纳一运, 化生精气津液。"再次论述了精、气、血、津、液的生化, 进一步说明了精、气、血、津、液相互化生的气化过程。

  4 气化的病理

  《素问·举痛论篇》曰:"百病皆生于气, 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寒则气收, 惊则气乱, 劳则气耗, 思则气结。"无论外邪袭表还是情志内伤, 或饮食失调, 或劳逸失度, 都会影响机体气化, 造成气化失调、气机失常的病证。

  4.1 气 盛

  气旺有余, 亢盛于上。《灵枢·四时气》曰:"气盛则厥逆。"《黄帝内经》言:"亢则害。"升降失常、其气上亢、升之有过、降之不及等, 都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不畅而发病。如:心火亢盛, 则心烦意躁、失眠多梦;肝阳上亢, 则头晕目眩、头痛耳鸣、口苦咽干;肝气横逆, 则胸胁胀满、呃逆嗳气;肺气不降, 则咳嗽、气喘等。

  4.2 气 虚

  《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曰:"气虚者, 肺虚也。"肺主气, 主宣发、肃降。若肺虚, 则气化无力, 其宣通、输布、推动力下降, 导致呼吸不利、呼多吸少、气短、全身无力。若肺气虚, 宣降失司, 则出现咳喘、动则喘甚、咳嗽无力。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下降, 出现身困乏力、疲倦、气短, 甚则伴有脱肛、子宫脱垂等。

  4.3 气 滞

  气化无力或失调导致气在机体局部发生闭塞不畅, 气化失司, 气机阻滞, 引起痰湿内阻、瘀血凝滞、饮食内停、寒邪凝聚及情志抑郁等病证。临床表现常因气滞所在部位不同而异, 一般多见局部疼痛、胀满等。

  4.4 气 逆

  《素问·举痛论篇》曰:"怒则气逆。"《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曰:"气逆者, 足寒也。"气上逆而不顺是气升之太过、降之不及或横行逆乱, 或情志所伤、升降失常导致气机异常而发病。气逆为病, 影响多脏。气之升降直接影响脏腑功能活动, 如:肺主宣发、肃降, 以降为顺, 若失宣降, 则出现咳嗽、气喘、胸闷不舒;胃纳水谷, 以降为和, 若功能失调, 胃失和降, 则出现嗳气、呃逆、呕恶、胃脘胀满;肝主疏泄, 喜调达, 若怒气伤肝, 升发过甚, 逆而上冲, 则出现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等。

  4.5 气 胀

  《灵枢·胀论》曰:"真邪相攻, 两气相搏, 乃合为胀也。"《仁斋直指·胀论》曰:"七情郁结, 气道壅塞, 上不得降, 下不得升, 身体肿大, 四肢瘦削, 是为气胀。"气胀多为脾虚肝郁所致, 常发生于胃肠系统。气机阻滞, 气化失司, 脾气不升, 胃气不降, 腑失传化, 导致恶心呕吐、胃脘胀满、腹痛、便秘等病症。

  4.6 气 郁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曰:"诸气膹郁, 皆属于肺。"《丹溪心法·六郁》曰:"气郁者, 胸胁痛, 脉沉涩。"肺主气、宣发、肃降。若肺失宣降、气机阻塞、郁结不畅, 或情志不舒、宣通不利, 可导致气促上逆、咳嗽气喘、郁而痞闷、胸胁胀满、噫气腹胀等症。

  4.7 气 闭

  气闭多因气机阻滞, 导致二便闭秘不行, 甚则厥逆。若气闭导致膀胱气化失司, 出现小便不利或尿频尿急;若气闭不宣, 肺失肃降, 大肠失于传导, 出现便秘;若气化不行, 气机壅阻, 痰浊闭窍, 出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噤肢厥、呼吸急迫、喉中痰鸣等。

  4.8 气 陷

  气陷是气虚证的发展和加重, 多因中气不足或元气亏损、升举无力而发生, 主要是以气的升清功能低下和气升举乏力为主要特征。临床多见头晕心悸、气短少言、疲困身倦、精神不振、面色无华、腰部坠胀、胃体下垂, 甚则脱肛、子宫下垂等一派气息下沉的衰弱症状。

  4.9 气 脱

  《灵枢·决气》曰:"气脱者, 目不明。"张景岳言:"气虚卒倒者, 必形气索然, 色泽白, 身微冷, 脉微结, 为气脱之症。"气脱即元气虚脱之症, 常见大汗不止、四肢厥逆、脉细微弱、频临衰竭、几至休克的重危病症。

  4.10 气 厥

  气厥乃厥证之一。《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阳气者,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 使人薄厥。"气厥多因强烈精神刺激, 或气逆郁结, 导致气机逆乱, 阴阳之气紊乱失序而发为厥。临床常见肢体逆冷、神志昏蒙、卒然扑倒、不省人事等重危病症。

  5 气化治则

  气化失常, 气机失调, 可引起多种以气为主的病症, 如气虚、气逆、气滞、气郁等。《素问·疏五过论篇》曰:"治病之道, 气内为宝。"《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疏气令调……可使气和。"气化异常致病以气机失调为主要病机, 其治疗应遵"疏气令调……可使气和"之训, 以理气、行气、通气、补气等为主要治疗法则。治疗时应细辨气机不调引起的诸多病证, 因证施治。《灵枢·本神》曰:"必审五脏之病形, 以知其气之虚实, 谨而调之也。"如:气虚, 当"虚则补之", 治以补中益气;气滞, 治以理气疏通;气逆, 治以降气镇逆;气胀, 治以疏肝和胃或消胀理气;气陷, 治以益气升举;气闭, 治以理气通利;气郁, 治以行气解郁;气脱, 治以回阳益气、固本救脱;气厥, 因张景岳有"气虚气实, 皆能致厥"之说, 故气虚而厥者治以大补元气、固本救逆, 气实而厥者治以调理气机、豁痰开窍。概而言之, 气化的治疗总则应以"气"为本, 以"理"为法, 因证施治。

  6 小 结

  气化的主要运动形式是升、降、出、入、藏、泻, 这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气化维持了人体的整个生命过程, 保障了机体的呼吸、循环、消化、吸收、代谢等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气化理论是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和确定治疗法则的指导思想。认真学习研究气化学说, 对认识、探讨人体生命科学的奥秘, 丰富、发展中医学基础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方药中, 许家松。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
  [2] 宋学海, 周成。黄帝内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5.
  [3] 烟建华。中医生理学归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4.
  [4] 张登本。中医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0:82.
  [5] 河北医学院。灵枢经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2.
  [6] 耿良。中医气化理论在肿瘤防治中的意义[J].中医研究, 2016, 29 (6) :1-3.

TAG标签: 气化的概念     气化运动形式     生理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