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财经论文 >

当前跟踪审计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发布时间:2019-09-29


  一、跟踪审计的涵义和内容

  所谓跟踪审计,其实质是实时审计,又被称为同步审计。这种审计方法的使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回顾现有的理论文献,对跟踪审计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多数都是将其限定在“建设项目审计”的范畴。
  一种观点认为,跟踪审计是指将建设全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或期间,审计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时对各阶段或期间的审计事项进行审计,并及时作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供被审计单位纠正存在的问题,改进、完善建设工作;使建设实施得以规范、有序、有效运行,取得最佳的效益。并认为,“跟踪”是指一种审计方式,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是一种能够有效容纳效益审计内容的审计方式。
  另一种观点认为,跟踪审计是指审计人员旨在提高被审计对象的绩效(这里的绩效既指经济效益,也指被审计对象的合规性、合法性等),对被审计对象进行适时评价、持续监督和及时反馈的一种审计模式。与传统的审计模式相比,跟踪审计从立项起就开始审计,并视项目的进展情况分阶段进行审计,使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有机结合起来。
  笔者较认同此观点,认为跟踪审计是一种审计模式,是审计部门用来实施审计项目的一种方法,从内容上说包括对资金的跟踪、对基建项目的跟踪、对案件线索的跟踪、对经济责任的跟踪以及对整改情况的跟踪等方面,体现“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由点及面、全方位以及时间跨度大”等特点,从本质上讲,是将审计工作程序作用于对象治理的一种路径选择。我公司目前在审计工作中主要采取的即是该种观点认同的方法,同时在某些具体项目工作中也兼顾采用第一种观点认同的做法。

  二、跟踪审计的作用

  在传统审计中,无论是对财会(专项)资金还是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审计,都是事后审计为主,审计的重心停留在合法合规性方面,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查出了一些问题,但往往因“木已成舟”损失无法挽回,审计价值无法完全实现。因此审计应能够最早的预警风险,揭示危害,提前预防和查出“病害”,并及时提醒消灭,从而维护资金与财产安全。跟踪审计,通过全过程的跟踪方法,最大程度地做到信息的及时反馈,能够使审计摆脱“事后诸葛亮”,真正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从目前我单位的审计实践来看,其作用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跟踪审计切实提高了资金在实际项目中的使用效率,较好地杜绝了挤占、挪用和损失浪费行为。

  与传统的资金专项审计相比,跟踪审计较早的介入资金的收支审批程序,并跟随资金的流向即“资金去到哪里,审计跟踪到哪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资金使用的合法性。例如,审计发现中曾发现本公司一新建设项目部分专项资金在项目未开工的情况下被提前支付,跟踪资金流向发现,以供货商组织原材料为由提前支付材料款,审计人员通过追踪资金进一步发现私营供货商现金流紧张,供货渠道存在风险,及时提出资金存在流失风险的预警,最终追回资金,把可能出现的项目资金流失问题消灭在了萌芽状态。事实证明,审计工作与建设项目与重大经营管理工作的同步实施、相互融合和彼此促进,能够有力保证审计人员掌握相关信息的详细性、客观性和丰富性,进而给上级领导与决策机构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2)前移审计关口,有利于控制建设项目投资成本。

  跟踪审计体现了前馈和后馈有机结合的特征和优势,使审计在建设项目中得以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前馈,就是输出的结果刚要发生,尚未实际发生时,提前进行反馈。前馈解决了由于反馈延迟等原因而引起的控制失调现象,能更好地发挥控制功能,因而有预测和防范作用。
  对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能够在项目筹备初期就开始介入,通过资料收集、对法律法规的研究等充分预见到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投资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从而避免因投资决策失误造成巨大损失。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也为后续开展审计提供较好的支持,做到有的放矢。跟踪审计虽不全在问题发生之前进行反馈(即提出意见),但由于问题刚刚发生之时便进行了反馈,因而大大缩短了反馈时间,使苗头性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对以后的建设进程起到预警、预防的作用。例如,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经常工作在施工现场,对施工人员素质是否适应,所有材料物质是否达标,操作工艺和隐蔽工程是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等问题,均可在第一时间提出意见或建议,从而对工程质量问题达到更好的监督;另外,跟踪审计的提前介入必将打破以往固有的权利制衡模式,一些人很可能会慑于这一严密的监督防线而夹住“狐狸尾巴”,结果是即保护了个人又避免了资产流失,使审计由“秋后算账”变为防微杜渐,从而从源头上控制腐败的滋生。
  从本企业发展过程来看,以往一些项目建设前期决策准备不足、工程实施不规范、工程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十分普遍,造成投资损失浪费的现象严重。自开展审计关口前移工作以来,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使审计工作更好的发挥了促进与控制的作用,减少了不菲的损失浪费。

  (3)跟踪审计能够更好的发挥信息系统审计的作用,帮助审计快速找到重点,锁定线索。

  跟随建设过程,有利于规范建设项目工程管理。相对于其他被审计对象,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规模大、造价组成复杂等特点。在当前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为更好地实现企业建设与经营工作审计的“真实、合法、效益”的审计目标,信息系统审计或计算机审计越来越成为有效的审计手段。对被审计单位业务跟踪,即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跟踪被审计单位的业务过程和数据处理流程,发现信息系统存在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我公司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ERP系统,结合购销合同,从源头上避免了以往曾出现或发生过的隐瞒,虚报、谎报的违规漏洞现象。

  (4)跟踪审计有助于改进提升审计整改的效果,确保审计建议和审计决定落到实处,杜绝被审计单位“整而不改”的敷衍行为。

  当前实施的审计项目很多都是“一锤子买卖”,问题揭示了,整改情况汇报了,但是问题整改的实际效果如何没有后续跟踪,因此常出现同一类 “年年审、年年有”的问题。监督关键环节,有利于防止建设项目的腐败行为。近些年来,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腐败现象,腐败行为防而不止,堵而不绝,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对项目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未能形成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体制。审计是重要的监督部门,实行跟踪审计,形成权力制衡机制,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跟踪审计中审计单位介入建设过程,对工程招投标、材料采购、工程签证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和遏制暗箱操作和幕后交易。我公司在跟踪审计工作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对往年及当年审计所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持续地监督检查,尤其是对关系到企业重大建设与发展方面的政策性问题。

  三、当前跟踪审计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1)不断完善企业审计法规体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

  修订后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审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规定和要求。跟踪审计是审计模式的重大创新,使审计的程序、主要内容和方法等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审计人员的很多一贯做法也要为新的要求所替代,使跟踪审计从一开始就能够按照规范的要求,健康、有序地运行。

  (2)做好审计定位,确定审计重点

  跟踪审计,尤其是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参加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包括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商、监理以及建设单位委托的社会审计人员等,审计作为建设项目独立第三方,其目的是提供外部监督,提出审计建议。因此,开展审计时要明确,审计人员是监督者,不是决策者,要正确处理监督与决策的关系,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否则,不但会影响建设项目本身的工作,更会影响到最终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可重点围绕资金、管理和程序等较为擅长的方面开展全面审计,而对于工程技术、质量安全等专业内容,建议其他主管部门加强管理和监督,审计单位进行必要的抽查。
  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中心组成部分,是由一系列指标的货币金额组成的表述。它反映了企业某个时点的财务状况,或在一段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向外界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检查企业财务报表中资产、负债、损益项目的真实合法效益性,核实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重点之一。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采取十分隐蔽的手段粉饰财务报表掩盖经营亏损或其他财务问题。因此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应该掌握识别企业虚假财务报表的一些技巧。
  第一是关注销售收入、现金流入、应收账款、存货、税金之间的勾稽关系。销售收入的变化必然对应现金流入、应收账款、存货及税金的增减变化,从增减变化的合理性中初步辨别销售收入的真假,若企业销售收入的变动与现金流入、应收账款、存货、税金之间的变化明显不合理,就要进一步关注企业是否存在虚构销售业务,虚增销售收入,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销售收入或延期确认已实现的收入,利用关联方交易中的不公允定价调节收入,虚构销售退回冲减销售收入,多转、少转销售成本等问题。
  第二是分析费用构成及其增减情况,关注各项费用的计提和使用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的规定,是否存在虚列费用支出套取转移资金以及资本性支出费用化的问题。
  第三是关注在建工程、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增减变化,分析其合理性。如果企业在建工程长期只增不减,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呈现无规律性增加,就要进一步调查是否存在为了包装经营成果,故意减少期间费用的摊销的问题。
  第四是关注对外投资与投资收益、财政性借款与财政性补贴的关系。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上对投资收益记录不相符合的,应调查投资收益具体来源,确定投资收益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对损益表反映有财政补贴收入的,要分析补贴收入与企业经营规模、国家政策扶持的可能力度进行比较分析,防止企业将财政负债进行收益化处理,虚增利润总额。关注企业投资收益的核算方法是否正确,金额是否真实,有无人为调节以虚增利润的情况。

  (3)合理评价审计风险,明确各方责任

  风险评估是跟踪审计的基础,审计人员作为独立的一方较早的介入项目,势必会增加审计风险。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这一问题最为突出,跟踪审计中必然会遇到建设项目的协调会议,审计人员不参加就无法了解到项目的主要情况,如果参加与会各方可能会要求审计人员提出意见,那么就会面临一定的审计风险,很有可能沦为其他各方的“合谋工具”。因此,实践中审计人员应严格依照法规或指南要求,独立开展工作,审计费用严格与被审计单位分开,通过合同或者其他书面形式明确各方责任。审计人员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向建设单位反映,不直接干涉建设单位的管理和决策。
  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有效地降低了两个方面风险。一是避免了与合同法、招标法冲突的风险。跟踪审计从传统的单一合同执行审计扩大到合同签订前对合同条款的真实和合法性审计,防止了因为某些合同条款与现行法律条款明显冲突或因部分重要合同条款缺失而致使国家建设资金损失的问题。根据以往竣工决算审计的实际情况,可将“接受审计后再进行最终结算”的内容经协商后列为合同条款,使合同内容不与审计法冲突,而且成为审计的依据。二是极大地避免了对工程成本的检查风险。审计人员经常深入到工程现场,能够观察到物资进出、设备安装、建设施工的具体过程,及时对设计变更事项的合法合理性进行审计,对材料设备价格的合理性进行审计,对签证单、验收单、进货单及相关事项包括隐蔽工程等进行审计,从而减少审计人员因不了解实际情况所带来的检查风险。

  (4)现阶段,跟踪审计介入时间没有一个明确规定,全国各地审计部门的做法不一,跟踪审计所关注的内容和做法也有着较大差别。有的地方几个月集中一次到现场进行审计,关注的主要是建设资金的使用、工程程序的合规合法性;有的对建设项目各个重点节点进行连续审核,对工程结算进行全面审查;有的则全过程地参与建设项目各个环节的业务把关,包括对所有合同内容的审查、所有工程变更的审核、所有隐蔽工程的现场查验、大宗材料的价格及质量把关、工程结算价格的审定等;有的甚至对工程设计方案、概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出审核意见。不同阶段介入进行实时跟踪,审计效果就有所不同。除此之外,部分投资项目还存在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地块动拆迁等环节,这些项目前期工作对建设项目实施起到前置的决定性作用,理论上,跟踪审计应该对这些前期工作进行关注。

  (5)充实跟踪审计力量,提升审计人员的技能

  跟踪审计与传统的审计方式相比,其范围大大超越了财务收支的范围,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相应的知识技能很难达到理想的审计效果。我公司除了引进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之外,还通过专家人才库,与社会中介机构的专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招投标与信誉良好社会审计机构合作,共同开展跟踪审计工作,通过这种业务实践的不断磨合来全面提高本企业审计人员的素质。

  四、结论

  综上所述,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审计方法创新中的又一自我探索、实践和延伸,理论上是应对事后审计面临挑战和开创审计新局面的合理选择,同时也是审计部门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需求。实践中虽然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不断地摸索和解决,但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方式,其自身的优点也在不断展现,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利于促进审计在各经济活动治理中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李晓鹏.资金流向追踪审计方法在金融审计中的应用.财会研究,2009(12)
  [2]曹慧明.论建设项目跟踪效益审计.审计研究,2005(1)

TAG标签: 跟踪     应注意     审计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