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江南的水利开发与农田已有人作了专门论述,特别是郑肇经、缪启愉两位先生就太湖下游塘浦圩田的形成、发展和隳坏都做了很深入的探讨。本文的立足点在于:唐宋时期湖州东部平原地区随着水利的逐步开发,就水环境与农田、桑麻、渔业等农业环境的发展进行史料性的分析。唐代是江南经济社会的发轫期,从最初地域环境尚处于开发之初到农业环境多样且广泛的存在,从而引得众多的文人墨客在游观的基础上,对太湖流域的自然环境做了野江南风景好 的肯定与传播。
一、唐代湖州的大圩工程与水环境
在江南的农业开发,水环境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而农业环境的形成与发展,就从本区域的水利开发开始作探讨。唐代湖州境内东部平原的水利整治,随着区域经济不断的整体提升,继六朝以后,再次获得了规模性的改造。唐宝历中 刺史崔元亮在府城东南四十二里开凌波塘,后又相继开吴兴塘、洪城塘、保稼塘、连云塘。连云塘即练溪, 叶读方史舆纪要曳卷九十一叶浙江三曳载:野连云塘,在府东南七十五里,一名练溪。亦崔元亮筑塘以溉田处。今溪上有琏市镇。 洪城塘、保稼塘、连云塘这些分段修筑的塘河,与吴兴塘相接,意在成为继荻塘、双林塘后的第三条东西向横塘。这是历代湖州地方政府兴修水利所遵循的自然规律:西部高阜之乡,筑陂塘以蓄水;东部卑下之地,应疏浚河道,以泄山洪。
诸多塘河,实为苕溪分流处,意在通过人工引导,改变东西苕溪在下游东部平原的水流方向。湖州的乌程、归安、德清等地,作为紧邻东苕溪溪谷的低洼平原,随着荻塘、双林塘、凌波塘、连云塘等横塘格局的形成,由早期的沼泽湿地渐渐发育为堤围农耕的地貌。圩田规模很大,吴人范仲淹云: 野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 ,眼 员 演 穴 叶范文正公集曳卷十九孕圆苑园 雪这是屯兵制下国家力量的产物。连云塘畔的练市, 野三国战争,吴王权屯兵于此 ,后曾设巡司,一度较为繁华。同为嘉湖平原的嘉兴,据唐李翰叶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曳记载: 野迨唐广德中,屯田使朱自勉,浚畎距沟浚沟距川,而其利始兴 ,以塘浦为四界的大圩制,大圩之间以号为记,而圩田中间则由野川 、 野沟 这些次级河道再次划分,便以灌溉与排水,这是以野井 为原型的中国古代土地图式的延续。唐代诗人张贲从湖州赴吴江所见的野反照纵横水,斜空断续云 景象,其纵横水是难得的圩田塘浦文献记载。塘田是一体的,这些主干水道开挖所筑的塘岸,定是大堤。作为湖州通往苏州的官塘驿路,荻塘的圩岸宽度想必也是高规格的。淤唐张光朝有诗云:野门在荻塘西,塘高何联联。往昔分地利,远近无闲田。 皮日休亦云:野塍畔起? 鹈,田中通舴艋。 筑土作堤,环而不断以绕田,内容千百顷亩。这种初级人工化开发,形成了湖州东部平原地区最初的农田河道景色。
二、圩田的细化和水网密集
湖州东部平原水网的细化在宋代一直持续。在荻塘以北,与北侧太湖之间的陆地,逐步加密的溇港与横塘,使得太湖南岸的湖滩地逐步形成了横塘纵溇系统。嘉泰叶吴兴志曳卷五记载: 野旧沿湖之堤多为溇,溇有斗门噎噎今以乌程县图考之,自外俎村至太湖村一带,有二十六溇,皆有名噎噎绍熙年间,知州事王回修之,又改二十七溇。 这与之前淳熙年间湖州知州赵恩奏言是一致的: 野湖州实濒太湖,有? 为之限制,且列二十七浦溇,引导湖水以溉民田。 随着以塘河为纲的河道新开,使得这片区域内的圩田有了更多的分化。较之国家层面野塘浦 的水利开挖, 野井田制 下更小规制的泾塍? 埂,始有经济富庶的地方大户自主修筑,郏亶叶水利书曳记载: 野两浙连年治水无效,不知大段擎治噎噎而止令逐县令佐,概例劝导逐位植利人户一、二十家,自作塍岸,各高五尺。 原本的大圩逐步分割,散户各自筑塍隔为若干更小圩田的行为,也开始取得合法性。郏亶还指出: 野人户各有田舍,在田圩之中浸以为家,欲其行舟之便,乃凿其圩岸以为小泾、小浜噎噎浜者,安船沟也。泾、浜既小,是堤岸不高,遂至坏却田圩。 这些具有舟辑之利的浜、泾,系从官塘圩田分出的次级河沟,加剧了大圩被分碎的进程,围田在分割中愈发变小。
以某某姓氏命名的泾、浜,突破了旧的大圩田制,地势整体低洼的圩田区,导致聚落定居点向相对较高的四围圩岸布局,小圩高地上便形成聚落民居,吴人习称为野墩 或野圩 。如乌墩、竹墩、岂山圩、常田圩,都是湖州东乡平原一带的地名。村落市墟沿着塘路泾塍布局,也方便行舟和停泊。菱湖附近的前邱、竹墩、射村等村,宝溪、前溪、竹溪等溪流贯穿其中,这些由官塘运河分出的次级河道,民修小圩散布其中,水网更为密布细化。射中村宝溪一带的胡家墩,系南宋高士胡仔隐居处。绍兴十三年渊员员源猿冤,胡仔其父遭秦桧陷害,遂隐居湖州之苕溪, 野日以渔钓自适 ,自号苕溪渔隐。胡仔在其叶满江红曳词中道:野泛宅浮家,何处好,苕溪清境。 孟珙别业,在射中村宝溪西,系宋忠襄公孟珙宅,因常游东林锦峰,建通锦桥。昂溪畔的下昂村,清光绪叶归安县志曳载:野有市,相传赵子昂渊赵孟睝字冤曾寓居其地,故名。 伴随更多的圩田被分割碎化,东乡每都形成了野大河一、支河若干、圩更多若干 的格局,如宋初乌程县为乡三十一,乡下设都,南浔属四十三都,下辖二十圩。北宋吴人朱长文作了概述: 野观昔人之智亦勤矣,故以塘行水,以泾均水,以塍御水,以埭储水,遇淫潦可泄以去,逢旱岁可引以灌,故吴人遂其生焉。或塘或泾或塍或埭,吴地与水利营造相关的叫法始盛繁多。隐居湖州的罗隐,诗词呈现的是花红稻黄、水凫在泾的景观: 野水蓼花红稻穗黄,使君兰棹泛回塘。倚风荇藻先开路,迎旆凫睐尽着行。 众多的小圩、自然土墩、塍岸、塘漾环境,为多样丰富的农业环境创造了生态条件。
三、农桑渔麻环境的形成
如诗人张籍叶舟行寄李湖州曳 野藻密行舟涩,湾多转楫频 云,湖州东南乡一带因为水网的密集化,唐宋时期养鱼已是家庭常见的副业。光绪叶菱湖镇志曳载:野唐宝历元年,兴修水利,开凌波塘,贯通龙溪,蓄水养鱼 。万历叶归安县志曳载:野菱湖一带最洼,且濒溪漾滩难治。 低洼之地不宜种植水稻,便凿其为鱼池。 野聚落;村,聚货;集 ,养鱼带动了渔业交易,菱湖蔚成镇集。唐张光朝叶荻塘西庄增房元垂曳有野酝酒寒正熟,养鱼长食鲜 。苏轼有叶画鱼歌曳云: 野渔人养鱼如养雏,插竿冠笠惊鹈鹕 ,专门注明在湖州道中所作。除了人工养鱼外,有关捕鱼为主题的诗词也数不胜数。陆龟蒙叶渔具诗曳提及的捕鱼术器有:斩木、圆睟、钓筒、截筠、置笱、叉鱼、簖、睠睤、睧等,这些竹木就地取材、巧于适用。隐居昂溪的赵孟睝叶吴兴赋曳云:野蒹葭菰芦、鸿头荷华,菱苕凫茨,萑蒲脍余,四望弗极,乌可胜数选其中则有鲂鲤鲦?针头白小,鲈鳜脍余,鼋鼍龟鳖。 水网密集,鱼类资源繁多,水生植物丰富,文人诗篇中江南水乡的地域环境愈发显现。
以围湖垦辟的新田,称为湖田。唐时治湖为田已是颇为普遍的现象。嘉庆叶桐乡县志曳: 野南渡后,多侨寓巨家,结联土着,涸荡为田。 宋嘉定二年州刺史王炎奏: 野本州境内修筑堤岸,变草荡为新田者凡十万亩,亩收三石,则一岁增米三十万石。 在政策鼓励与人口增多的压力下,南宋时期许多草荡洼地被开垦成为新田。在滩地围田中,乡民通过浅水植物固土,茭芦、菱藕都是不错的选择。 野遍放茭芦,以引沙土,而享茭芦之利,既而沙土渐积,乃挑筑成田,而享稼穑之利,既而衣食丰足,造屋房屋,而享安居之利 野傍岸所在种菱芦,菱芦既生,泥沙藉之可以安立,不二三年可种菱藕,菱藕衍蔓,泥沙愈凝,不三四年可种苗稻,筑为外圩,照前渐扩。 当时湖州东乡太湖滩地多种黄草和苎麻, 野黄草布出东乡,有极轻细,织成花纹者,暑月可以为衣噎噎水乡并种苎及黄草,纺绩为布 .南宋叶苕溪集曳中有诗描述太湖堤岸麻的种植:野何人暗草黄麻,归路接堤沙 。陆龟蒙亦诗云:野四邻多是老农家,百树维桑半顷麻。
湖州历来是江南重要的蚕桑产区之一。 叶太平御览曳卷八一四引吴叶陆凯奏事曳: 野噎噎永安出御丝。 这是迄今所见文献中最早对湖丝的评价,也是湖丝作为贡品的首次记载。唐代为了改善土地占有关系,实行均田制,分给每户农家的田地必须种植一定比例的桑、枣等经济林,这是唐开元二十五年渊苑猿苑冤均田制的规定。嘉泰叶吴兴志曳载: 野今乡土所种,有青桑、白桑、黄藤桑、鸡桑,富家有种数十亩者;檗桑,山桑也,生于野。 地势低洼的归安西乡田多地寡,桑树较东乡少些。孙铨曾叶上郡守论田地六则曳云: 野自归安一县言之,一东一西等区,东乡之田重而膏腴,不惟秋稻倍收,而菜麦每岁全熟,故东乡田税重至二三两者;十五、六等区西乡之田,土浮而洼下,不惟菜麦全无,而秋稻间岁一获,故西乡田税轻至四五钱者噎噎本县田多地寡,有地之处,惟下三乡。盖湖荡积水之区,田不可耕,幸赖一二桑地,聊以存生,常年借地之利,以赔补田粮所入不尝所出。
唐代均田令对桑树的种植数量进行了规定: 野诸户内永业田,每亩课植桑五十根以上 ,眼 员园 演 穴卷十三孕员远源 雪意为一户农家永业田若种植桑树,每亩至少为缘园株,多种不限。常州金坛储光羲有叶田家杂兴曳云:野种桑百余树,种黍三十亩。衣食既有余,时时会亲友。 可见当时太湖流域一户普通农家一般种桑株,而嘉泰叶吴兴志曳的记载, 野富家有种数十亩者 ,在那个时期,只是少数富户人家。隋唐均田令皆尊后齐之制,按叶齐民要术曳 叶拓桑篇曳载: 野率十步一树 ,桑的栽种标准是十步远栽一株,要完成额定的每户种植数量,桑树显然已是成片列植的桑园。陆龟蒙诗云:野山横路欲绝,转楫逢平川。川中水木幽,高下兼良田。沟塍堕微溜,桑木石含烟。处处倚蚕箔,家家下渔筌。 诗中有良田、沟塍、桑木等景色,不同的圩田存在着高差,但大面积皆是良田,再往平原,看到的景象已经是大片种植的桑树。潘纬叶吴兴诗曳亦有野桑柘远连雾 的描述。南宋刘过叶寄湖州赵侍郎曳云:野桑枯村村烟树浓,新秧刺水麦梳风。舟行苕 双溪上,人在苏杭两郡中。 毗邻南浔的吴江石湖,范成大有野下地若干全种秫,高原无几谩栽桑 ,石湖湖田高地桑树蔓延。从唐陆龟蒙、潘纬到南宋刘过、范成大诸多诗句的描摹,推知唐宋时期湖州东乡平原规模化桑园已是常见的农田景观。除了集中性种植的桑圃外,桑还散植于各圩岸塍塘。陈叶农书曳脱稿于南宋初, 野若高田视其地势,高水所会归之处,量其所用而凿为陂塘,约十亩田 损二三亩以潴畜水;春夏之交,雨水时至,高大其堤,深阔其中,俾宽广足以有容;堤之上,睩植桑柘,可以系牛。牛得凉荫而遂性,堤得牛践而坚实,桑得肥水而沃美,旱得决水以灌溉,潦即不致于弥漫而害稼。 当知南宋初期江南太湖流域,田堤种植桑柘已为习常。 叶农书曳另有所及:野圩岸其欹斜坡睾之处,可种蔬茹麻麦粟豆,而傍亦可种桑牧牛。 可见基塘桑业也已出现。桑、牛、堤之间的利害关系,嘉泰叶吴兴志曳卷二十叶物产曳亦作了记载,养猪为了野岁时烹用、供祭祀宾客 外,野粪又宜桑 ,猪粪正好作为桑树的肥料。杨万里有野夹岸濒河种稚桑,春风吹出万条长 ,新培土的堤岸可借桑树来固坚,桑苗不三两月即生根。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已有了生态循环的初步意识。均田令除了规定每户种植桑树的永业田外,也给每户农家一定的宅基地, 野应给园宅地者,良口三口以下给一亩,每三口加一亩。园宅地就是种植蔬菜瓜果的菜圃地和建造住宅用地,而地势较高的宅基地也适于种植桑树。吴人范成大有:野行人莫笑田家小,门户虽低堪洒扫。大儿系驴桑树边,小儿拂席软胜毡。 北宋庆历年间湖州税监梅、臣有诗云: 野闲置草屋傍,鸣鸡或栖止 ,桑树不高,树型矮小,连家养的家禽都栖上枝头。可见农户有就屋前宅后空隙地种植桑树的习惯。
四、塘路堤岸环境的开发
正如野画井为田 , 野井 字构建的二纵二横,即野遂 与野径 ,意为水渠与道路,圩田制下的塘泾和路塍,也有各级差异规制。明末程郇叶修复青塘记曳记载青塘,野先是土筑,岁必加葺。 至元再纪元之初, 野真定宋君来丞乌程,诹咨利病,暇日行视田里噎噎乃议易以石甃,足支永久。首捐己资,畚土辇石。此役肇始于至元元年,毕工于二年。 知县丞宋文懿修治青塘前,青塘虽为长兴与府城交通要道, 野以卫沿堤之良田,以通往来之行旅 ,眼 怨 演 穴卷十九塘孕苑源 雪但仍是培土为基。 叶吴兴掌故集曳卷十一叶水利曳记载,北宋康定宿知州事,野筑石塘百里,扞水患,民号;胡公塘,而学者为立生祠。 胡公塘是否是荻塘或双林塘,因迄今都没有发现史籍的记载,难以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时胡公塘塘堤是石筑的。
北宋郏亶认为, 野古人治低田之法,五里、七里为一纵浦,又七里、十里为一横塘。用塘浦之土以为堤岸。其塘浦阔者三十余丈,狭者不下二十余丈,深者二、三丈,浅者不下一丈。古人使塘浦深阔若此者,盖欲取土以为堤岸,高厚足以御湍悍之流水亦因之而流耳。堤岸高者及二丈,低者不下一丈。 对开挖塘浦的深度、宽度及圩田的堤岸培土高厚,均作了同大圩规模相适应的形制规定,这是政府层面水利工程的控制。荻塘,作为湖州通往苏州的官塘,唐代湖州刺史卢幼平、于睭、范传正、薛戌、孙储等,先后主持疏浚或重修荻塘。可通车马,设有升山、太湖等驿馆及晟舍、骥村急递铺的官塘,其堤岸的规制等级想必也是上者。 野画舸悠悠荻塘路,真僧与我相随去 ,荻塘也因此成为官绅文士外出舟行出游的经典路线。唐朱庆馀有叶吴兴新堤曳:野春堤一望思无涯,树势还同水势斜。深映菰蒲三十里,晴分功利几千家。谋成既不劳人力,境远偏宜隔浪花。若与青山长作固,汀洲肯恨柳丝遮。 叶农书曳亦云:野隰桑宜叶沃,堤柳要根骈 ,塘路堤岸种植柳树可以固土,而基部野生的芦苇、菰蒲,亦可围岸固脚。宋沈与求有叶舟过荻塘诗曳: 野野航春入荻芽塘,远意相传接渺茫。落日一篙桃叶浪,薰风十里藕花香 ,可知荻塘堤岸植有桃树,莲藕也成片种植。元代戴表元舟借运河至南浔,看到的情形是: 野张帆出东郭,沽酒问南浔。画屋芦花净,红? 柳树深。渔艘齐泊岸,橘树尽成林。 此时的荻塘堤岸,一路是芦苇、垂柳、橘树的景色。蒲帆塘在湖州府城北二里, 野唐开成中刺史杨汉公所开 ,浙江 即水杨。民国叶南浔镇志曳卷四叶河渠曳记载:野夹塘之有根脚者,于春间或水浅时,先令乡人放芦傍种杨树,俟其长大繁茂,渐灌以土,年年帮补,久久筑实,不数年而成堤矣。渐帮渐阔,树以桑枝,其利亦薄。 看来,在塘岸种植杨树是湖州地区常见的习俗。而湖地民众巧于手工,清南浔汪;桢叶湖雅曳云: 野蒲出水滨,其枝织为量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唐宋时期湖州东部平原农业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是长期开发的结果。在唐初从沼泽湿地向塘浦圩田人工开发的基础上,圩田内的稻作与纵横塘浦,开始形成基本的农田环境格局。随着后期人工化的陆续介入,唐代中后期的自然环境开始在文人的诗句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最初常见的山水、汀屿、鸟、舟、云等几乎纯粹的野生景色,开始了圩田桑麻、莲藕蒲荻等多样化的风景呈现。到了宋代,井然有序的圩田河道已被稻渔桑麻诸多经济作物的农业环境及野水深溪曲,池荡凑密 的水环境所替代,这种广泛的、丰富的人工景象,带给了观者一种趋于整体的强烈美感体验。注释押唐李吉甫在叶元和郡县图志曳提及野八到 ,记载了湖州到苏州的交通情况:野东北至苏州圆员园里 。唐代的湖州刺史还沿着荻塘修建了太湖馆、震泽馆、平望馆、升山馆等驿站。
参考文献
[l]四部丛刊初编「M].上海:上海书店,1989.
[2](清)朱聋荪.练溪文献卷首[Z].明万历年间杨序,抄本.
[3](清)毕沉.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五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宋)范成大.吴郡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5](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6](清)徐松.宋会要辑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7](清)钱冰.履园丛话[M].北京:中华书局,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