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我国规模化养殖场现需解决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9-09-29

  规模化养殖场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畜牧业养殖结构的调整、养殖业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土地资源的节约及环境污染的控制等多个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目前规模养殖场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需解决。许多养殖场硬件设施标准提高了,但管理“软件”标准却没有相应提高,有的甚至还停留在散养户的水平,到底规模养殖场有哪些问题需要说呢?

  1、夸大外部因素,忽视自身因素

  有许多规模养殖场的老板或管理人员,养殖场内的畜禽一旦出现异常,不是首先考虑养殖场自身是否存在有什么问题,如养殖场的环境是否卫生、粪污清理是否及时、是否购买了正规厂家的疫苗、疫苗保存是否规范、使用疫苗是否都产生了可靠免疫力、饲养管理是否规范和到位、设备使用情况是否合规等方面,而是马上考虑是不是鸡苗有问题或是饲料或兽药有问题,或者是设备有问题,或是埋怨天气突变等一系列外部的因素。笔者在基层走访养殖场 (户)时,经常听到这样一些问题:如开产鸡群出现拉稀、呼吸道疾病、无产蛋高峰、高峰期持续时间短、蛋壳质量差或出现零星死亡等情况,场主总是认为是鸡苗有问题,会说“我和某某养殖户一起购某某种鸡场的鸡苗,他的鸡群得的病和我的鸡群一样,你说不是鸡苗的问题是啥问题?”

  殊不知:如果真是鸡苗质量有问题,一般 7 日龄内该死亡的就要死亡,开产后的问题多数是鸡场自身存在有问题,多从自身找些可能存在的不足,综合分析,找出主要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可能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养殖依赖治病,赚钱依靠行情

  有相当一部分规模养殖场,虽然养殖场的“硬件设施”建设标准较高,但在相关配套的“软件”方面如养殖场的生产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业管理体系及财务管理体系等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那些从传统小型养殖户逐渐发展起来的规模养殖场,他们遵循的仍然是以前散养户时期的陈旧思维,在生产管理、人员培养、疾病防控和财务监管等方面重视程度不够或不重视。平时把疾病预防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有病时才慌慌忙忙地到处找兽医诊疗。把养殖收益赌在“市场行情”上,总希望市场行情永远看好,永远有钱赚,而不是在养殖中提高生产性能和合理控制成本。殊不知市场行情就这么任性,永远像波浪一样“高—低—高—低”的曲线走下去。规模养殖场要想在行情低谷时比别人多赚钱,必须在养殖指标和成本控制方面下足功夫,如搞好预防,提高成活率、产蛋率和蛋重,降低料蛋比,降低死淘率,提高工作效率,选购饲料和兽药要优中选优,及时淘汰低产鸡,有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大风降温、停电、暴雨)的措施等,如果这些工作做好了,就不愁赚不到钱。

  3、重视养殖技术,忽视责任意识

  有许多具有较高养殖技术水平的“养殖能手”总为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他们自己养鸡时能养数千只甚至上万只,在正常行情下,假如 1 只鸡每年平均能赚 20 元,一旦自己的养殖规模发展到 3 万~5 万只,在同等条件下每只鸡每年收益可能降到 10~15 元,而如果换成一个 10 万~20 万只鸡的规模养殖场,仍然由自己当场长来管理,在同等条件下,则可能出现每只鸡每年赚 5~10 元甚至亏损的情况。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同样的条件、同样的行情及同样的技术收益差距就这么大?其实,这是一个典型的企业管理问题,养 1 万只以下的鸡场是自己动手亲自饲养管理, 只要自己的责任心强就能养得较好, 养 3万~5 万只鸡的鸡场,雇 3~5 个工人就行,其他人怎么干,还能盯得住。当养 10 万~20 万只鸡的规模养殖场则是一个小型的企业,光靠场长自己“有技术”远远不够,如何调动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这是搞好养殖的根本所在。

  笔者在基层走访时,经常听到一些规模养殖场里工人的各种各样的不负责任的行为。例如:某养殖场的老板一见有病死鸡就对饲养人员进行批评,批评得多了,饲养人员出现抵触情绪,当又出现病死鸡时,为了不受批评,干脆隔着墙把病死鸡扔到外面的玉米地里,这样好了,老板也不批评了,还受表扬,干活也有劲,可好景不长,3 个月后,该场出现一次大的疫情,损失惨重,老板百思不得其解,这么稳定的鸡群怎会突然出现这么大的疫病呢? 后来秋收时节到了,玉米秆一刈,发现玉米地里有许多鸡骨架,这下老板算彻底明白原因所在,不得不把该饲养人员解雇。还有一个规模养殖场,其中有一栋鸡舍饲养 1 万只蛋鸡,2013 年 12 月出现了较严重的呼吸道疾病,这时正好场长的父亲有病住院,不经常在家,问题反映到场长那里,场长根据疫情购买了一些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物送回家,告诉饲养人员药物如何用,并嘱其好好照看鸡群。5 天后呼吸道症状基本消失。饲养人员认为出现呼吸道疾病是由于通风过大引起的,为了减少麻烦和鸡舍保暖,干脆关闭通风系统,10 天后,这栋鸡舍的鸡群出现 1 次大的疫情,产蛋率下降到 51%,并有 400 余只死亡。全封闭鸡舍这样关闭通风系统能不出现问题吗?这不能不说是一起责任事故。冬季为了鸡舍保暖,根据鸡群数量多少确定开风机的数量和风速,每天定时开几次即可。还有一个规模养殖场预防程序要求每间隔 20 天左右,每栋鸡舍鸡群要用药物进行 1 次预防,可有 1 个饲养人员嫌饮水费事,干脆把领回的预防药物往 2 栋鸡舍之间的杂物堆里一放了事。然而 3 个月后,这个饲养人员饲喂的鸡群出现了较严重的疫病。老板纳闷,经常预防咋会出现这么严重的疫病呢?后来老板不经意间发现杂物堆里藏有许多自己购买的预防兽药,老板这下明白了,兽药根本就没用,咋不出现疫情?还有工作人员打防疫针为了减少劳动强度隔三差四进行的、天气突变不及时采取措施的、不及时维修笼具漏水漏料的、高温季节突然停电不及时开电机的等等不一而论。总之如何调动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是一门学问。

  4、依赖养殖“高手”,忽视体系建设

  一个成功的规模养殖场不光有高的养殖技术,还一定是在“企业管理体系”上做得到位。养殖场的管理体系至少应包括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四大体系,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又是四大管理体系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绩效管理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所以一个规模养殖场要想长久发展,必须在管理体系的建设方面下足功夫,不仅要培养各方面人才,还得要留得住人才,老板和员工各司其职,劲往一处使,还愁养不好鸡群吗?

  5、重视疾病治疗,忽视生产管理

  养殖场必须重视疾病的治疗。养殖场的畜禽一旦发病,他们到处找兽医,不惜代价去治疗,只要能治好病即使花费高一点也不怕,这本身也没有错,但他们在生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对疾病治疗的重视,这种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养殖场几乎没有生产数据记录和生产分析,许多事情是靠“感觉”来做,即使部分有生产数据记录的规模养殖场,在数据采集和分析上也做得不到位。实际上,凡是在生产管理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养殖场,疾病发生的概率就较低,因为他们对鸡群生产了如指掌,如什么日龄容易发生什么疾病,什么季节容易发生什么疾病,什么药对什么病最有效等,能够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即使畜禽发生了某种疾病,他们有记录,有好的治疗方案,哪种药物最有效,在实际治疗中也相对容易些。

TAG标签: 养殖场     现需     规模化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