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盐县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以生态高效为重点的特色种植业技术体系示范,其中在元通街道凤凰生态循环示范区开展的稻菇生态循环模式,取得了显着成效,该模式利用稻草栽培蘑菇,将蘑菇菌渣用作水稻有机肥,使农业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实现了农业生产循环可持续发展。为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笔者经实践,将稻菇生态循环模式的生产技术要点和效益介绍如下。
1、水稻生产
1.1、概况
海盐县地处杭嘉湖平原,是全国非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之一,粮食播种面积3.1万 hm2。水稻是海盐县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 hm2,占粮食播种面积的48%,稻谷产量1 300万t左右,占粮食总产量的64%。元通街道凤凰社区以种植水稻为主,该地区粮食播种面积 800 hm2,其中水稻种植面积 359.2 hm2,占粮食播种总面积的 45%,稻谷产量3 150 t,占粮食总产的63%。
1.2、主要技术要点
1.2.1、生产方式与品种
随着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当地形成了“水稻-大小麦”为主的轮作制度,水稻采用直播栽培的生产方式。以常规粳稻“秀水134”、“嘉58”为主栽品种,良种覆盖率达 98%以上。
1.2.2、大田准备与播种
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上水,促使麦草腐烂。播前3~5 d作畦、整平田面,畦宽 2~3 m,田面平整不留积水。水稻种子经浸种催芽后,按2~3.5 kg种子加入32%稻拌15 g拌种后播种,以防治稻蓟马和驱避麻雀、老鼠等。播种期以 5 月底至 6 月上旬为宜,用种量为 45~60 kg/hm2。在2~5叶期做好疏密补稀工作。
1.2.3、大田管理
直播稻苗期个体生长量较小,因而吸肥量较小,随水稻分蘖的发生和消长,养分消耗逐渐增多,后期因根系扎根浅而易早衰,根据直播水稻的目标产量及生长特点确定肥料用量及施肥方法,一般肥料总量为纯氮225 kg/hm2,N∶P2O5∶K2O=1∶0.3∶0.5,基蘖肥:穗粒肥 =6∶4,控制拔节初期氮肥用量,防止后期倒伏。
采用湿润好气灌溉方式,播种后保持田板湿润不积水,3叶期后采用间歇灌溉,露灌结合促出苗;中期以浅水湿润灌溉为主,当苗数达到有效穗数的80%时及时搁田;后期干湿交替,保持田板湿润,直至收割前5 d,防止断水过早。
1.2.4、病虫草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原则,做好病虫监测,及时、准确、安全地用药,重点做好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防治。
草害是影响直播稻高产的主要障碍,把好除草关是直播稻高产的关键。在秧苗立针期,用35%呲嘧·丙草胺900 g/hm2对水 560 kg/hm2喷雾控制前期杂草,2叶 1 心期用53%苄嘧·苯噻酰可湿性粉剂 900 g/hm2对水 560 kg/hm2喷雾再次除草。中期杂草危害严重的田块,依据草情适时补治。后期做好人工拔草工作。
1.3、水稻收获与秸秆处理
于11月中旬、水稻黄熟期及时收获,防止后期雨水过多造成穗上谷粒萌动、发芽,影响米质。
采用直播栽培,“秀水134”的谷草比为1∶1.19,留茬15 cm后为1∶0.88;“嘉58”的谷草比为1∶1.02,留茬15cm后为1∶0.71;常规晚稻直播栽培的谷草比平均为1∶1.05,留茬15 cm后为1∶0.80。凤凰社区359.2 hm2水稻田,可年产稻草秸秆2 520 t(不包括留茬部分)。为避免秸秆焚烧造成危害,水稻采用半喂入式收割机收割,留茬15 cm左右。收割后,1/3的稻草留田覆盖下茬小麦,2/3的稻草及时捆扎、晒干、打堆,用作蘑菇原料。
2、双孢蘑菇栽培及菌渣的综合利用
2.1、双孢蘑菇栽培技术要点
2.1.1、原料处理
水稻秸秆含干物质 86.475%,总能 3.24 Mcal/kg,粗蛋白质 3.325%,粗纤维26.4%,钙 0.08%,磷0.046%,C/N比60~95∶1,是优质的双孢蘑菇培养原料。双孢蘑菇培养料配方:每111 m2需晚稻秸秆 3 000 kg、菜籽饼200 kg、尿素25 kg、硫酸铵50 kg、石膏150 kg、过磷酸钙40 kg、石灰50 kg。9月上旬开始堆料,首先在室外进行前发酵,翻堆3次共15 d,再在室内进行后发酵,57~60 ℃保温8 h,48~52 ℃保温5~7 d。
2.1.2、关键技术
根据双孢蘑菇的特性,做好温度、水分、空气的调控管理,协调三者的平衡,保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土层湿润。
接种后 20~25 d 采用河道淤泥砻糠覆土,覆土厚度 3~4cm,控制温度在28 ℃以下,温度偏高时推迟覆土。双孢蘑菇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为4~23 ℃,12月下旬到翌年3月,蘑菇大棚外层覆盖一层10丝的农膜,以提高大棚保温效果;蘑菇大棚的南侧搭建钢管增温棚,用塑料薄膜覆盖,利用太阳光的照射,增加增温棚内的温度,再由增温棚向菇棚供温,保证蘑菇的正常生长。搭建增温棚后,棚内温度能增加5 ℃左右,保证了冬季出菇,提高了栽培效益。
2.2、菌渣的综合利用
2.2.1、菌渣的有效成分
蘑菇菌渣含有大量的有益菌、菌体蛋白和大量腐殖质及N、P、K 等营养成分,有益菌可抑制土壤病害的产生,改善生态环境;菌渣中蛋白质含量高达9.6%,是氨基酸的可靠来源;大量腐殖质及 N、P、K 等营养成分可改良土壤。
2.2.2、菌渣的用途
6月上旬双孢蘑菇生产结束后,菌渣直接运到果蔬基地、葡萄种植园作为果蔬有机肥使用,利用菌渣培育的果蔬品质好、产量高、成本低,且食用菌废料的利用率可达100%。
3、效益分析
3.1、经济效益
稻草由蘑菇种植户按400 元/t收购,使水稻增加收益1 872 元/hm2,共计增加产值67.2万元。利用稻草生产优质双胞蘑菇,2015年共生产蘑菇88万kg,产值达933万元,扣除生产成本,增加纯收入 510万元。蘑菇菌渣按 1元/m2提供给果蔬基地,增收6.2万元。同时,蘑菇废料用作有机肥,提高了果蔬品质,也提高了销售价格,增加了果蔬产值。
3.2、社会效益
稻菇生态循环模式,保障了水稻生产,确保了粮食安全。
同时,双孢蘑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无机盐及各种多糖体的高级食品,被誉为健康保健食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稻菇生态循环模式采用标准化生产,提高了水稻、蘑菇的产量和品质,满足了市场消费需求。此外,该模式带动了农户发家致富,推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3.3、生态效益
稻菇生态循环模式充分利用了当地稻草资源,避免了秸秆焚烧,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蘑菇废料作为优质有机肥,实现了农业资源循环化、生态化利用,控制了农业面污染,生产环境和居住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农业生产得到了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