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提升中小企业金融包容程度的政策建议

发布时间:2019-09-29


  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题目】金融对中小企业包容程度的影响研究
  【第一章】我国金融对中小企业包容程度绪论
  【第二章】金融包容与金融发展权理论研究
  【第三章】我国中小企业金融包容性现状分析
  【第四章】金融对中小企业包容程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第五章】金融对中小企业包容程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六章】提升中小企业金融包容程度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金融包容对中小企业影响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六章 提升中小企业金融包容程度的政策建议

  本文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基于区域差异从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和宏观环境三个层面着手,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各区域金融对中小企业包容程度的具体政策建议。

  第一节 宏观环境层面.

  一、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我国当前对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的要求都较高,致使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难以满足这些要求而无法金融资本市场,这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

  因此,要想提高我国金融对中小企业的包容程度,需要建立健全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以为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

  首先对于债券市场来说,需要增加中小企业发行债券融资的机会,具体可以从放宽中小企业债券的发行期限以及发展地方性的中小企业债券着手。目前我国企业债券的期限结构大多为短中期,中长期债券的发行由于受限较多,因此在发行的企业债券中所占比重较小。为了让中小企业拥有一个长期稳定的直接资金来源,应该放宽中小企业债的发行期限,逐步增加中长期债券的比重。此外,由于当前国内公司债严格的发行和上市条件致使许多中小企业难以发行债券,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地方性的中小企业债市场,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

  其次是对于股票市场,虽然当前我国深交所开设了中小企业板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但是其入市门槛过高,致使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法通过中小企业板获取资金。因此,需降低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入市条件,以让更多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进入这一直接融资渠道中来。但也不是无限制地放宽其入市门槛,还需在资产总额、盈利性等方面给出一定的标准。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强场外市场建设,降低门槛,提高流动性。

  最后,国家应当鼓励租赁融资、典当融资、票据融资等融资方式的发展,使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更具多样化。同时,还要大力鼓励发展创新性的金融业务以使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多样化。

  二、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金融机构网点分布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主要体现为在偏远的西部地区,由于地域面积广阔,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分布相对其他区域来说较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致使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支持程度较低。为此,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在金融对中小企业包容程度较低、网点较为稀缺的地区增设一些机构网点,而在金融对中小企业包容程度较高的地区可以考虑适度增加甚至不增加营业网点,这能够保证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得到金融的支持,特别是金融对中小企业包容程度较低的地区的中小企业,不至于因为金融机构网点的稀缺而主动放弃金融服务。

  三、加强中小企业主的基础金融教育.

  当前,我国国民的基础金融教育尚处于薄弱阶段,金融业的发展明显要快于国民金融素质的提高,其中就包括许多中小企业主。主要体现在许多中小企业主金融知识的匮乏,信用观念较为淡薄,且其较难接受许多创新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推广普及先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难度加大,这就严重限制了我国金融对中小企业包容程度的提高。

  因此,政府十分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强化中小企业主的基础金融教育,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注重对中小企业主的金融教育。政府相关部门应敦促指导金融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教育,以让中小企业主对金融机构的新业务、新工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也要通过金融风险教育帮助中小企业主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其二,使得基础金融教育更有针对性。

  通过借鉴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做法,可针对处于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的企业主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基础金融教育,以使基础金融教育更符合企业的需求。

  第二节 中小企业层面.

  一、提高金融参与程度.

  中小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去使用金融服务,提升自己的金融参与度,以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便利和支撑。有些中小企业往往认为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是为大型企业所提供的,而自己去申请会遭到拒绝,从而形成“自我排斥”。因此,中小企业需要充分信任金融机构,积极学习金融知识和国家金融政策,并最大程度的参与并使用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来为自己提供便利。

  中小企业存在的信用问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解决:第一是中小企业自身要有诚信意识,需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增强信用观念。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要不断完善其财务与信息披露制度,做到提供本企业真实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给金融机构。在以上两个方面基础上,中小企业要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信用关系。二、提升金融参与能力由于我国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利润总额对于金融对中小企业包容程度的影响最大,而东部地区影响程度最小,中部和东北地区居中,且较为接近。因此,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进而提高其金融参与能力,提升金融对中小企业的包容程度。要提升中小企业的盈利水平,中小企业不仅要充分借助政府当前对其的政策扶持以及其他的外界力量。同时,要深化自身的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自身管理更规范,从而提升自己的金融参与能力。此外,还需加速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总额。

  第三节 金融机构层面.

  一、加大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

  我国四大区域金融规模对于金融对中小企业包容程度的影响程度较为接近,均可以通过扩大金融规模来提升金融对中小企业的包容程度。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关键要加快企业经营机制方面的创新,同时控制风险并建立一套符合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的科学合理的金融制度。此套制度重点在于划分权限合理与程序、审批简化,真正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的金融支持。

  二、提高信息通信技术水平.

  互联网普及率对于金融对中小企业包容程度的提高存在很大的积极作用,东部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的贡献程度最高,超过 0.8。东北地区次之,约为 0.63,西部地区处于第三,约为 0.54,中部地区最低,也约为 0.33。由此可见,四大区域的互联网普及率对于金融对中小企业包容程度的提高都有着正的显著影响。因此,金融需要加强信息通信技术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除此之外,金融机构还要在更为完善的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的基础之上不断的对电子化金融服务进行推广,使其能够长期并且可持续,以降低金融供给机构交易成本,提高其信息对称程度,使金融服务供给机构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拓展其金融服务领域,将中小企业纳入金融服务对象。

TAG标签: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