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机理与假设

发布时间:2019-09-29


 

  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题目-引言】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
  【第一章】审计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章】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理论研究
  【第三章】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变迁与披露状况
  【第四章】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机理与假设
  【第五章】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影响企业的资成本研究结论

 

  第四章 机理分析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机理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机理与假设提出.

  本文研究内控审计报告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两者关系的主要逻辑主线是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内部控制质量——权益资本成本。本文认为内部控制审计对内部控制质量产生影响,进而作用于企业的融资成本,下文将按两部分详细分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与内部控制质量.

  外部的投资者想要了解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运行是否有效、制度的设计是否健全,最优的途径就是上市公司自觉主动的向他们披露有关这方面的信息,投资者根据获得的信息对各个企业进行价值评估,以决定哪些值得投资,哪些选择放弃。在完善企业内控过程中,相关法律法规是要求企业管理层要对公司的内控建设情况作出自我评价,并将结果对外公布,既然信息披露的主动权掌握在企业手中,并且又没有外部监督,这难免会出现披露的信息不真实,一些重要的信息是企业经过粉饰之后才发布出来的,那么投资者根据传递过来的评价结果(内部控制报告)在对企业进行估值时,就会因为信息的可能虚假导致错误决策,进而不能选出最优投资。因此这种未经过外部监督的信息是不能完全代表企业发展状况。那么本身内控质量高的企业或者近期想要融资的企业为了得到投资者的关注就会向投资者发出信号,吸引投资者的投资。

  较强的披露动机会让他们选择向投资者传递出价值含量高的、能代表企业内控建设优良的信号,以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比如通过聘请独立审计师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我们都知道,企业自己发布的信息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成本,可信度也是有待被证明的,但是在聘请外部审计师进行内控审计会让企业支付高额的审计费用,由于经营效益不好的公司在内部控制的建设方面存在了很多的问题,因此在非强制披露制度背景下,若公司再聘请外部第三方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除了会花费更高的成本费用以及获取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不利评价之外,更会面临投资者放弃对其项目的投资以及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管制,因此,内部控制质量低的企业在信息的非强制披露阶段是不会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因此我们可以将获得无保留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作为企业内部控制质量高的替代。在 2012 年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强制要求的,各公司都会积极的加强相关建设,审计师会实施更深入和客观的审计活动,出具的无保留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更是可以作为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的衡量,因此也可以认为在强制披露阶段,披露由独立第三方出具的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能作为上市公司内控是有效的信号传递给市场。

  (二)内部控制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

  Feng et al.,(2009)探讨出内部控制质量影响权益资本成本有两条作用路径:一条作用路径是影响财务报告质量;另一条作用路径是影响公司的经营风险(管理层行为)。本文就从这两个路径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从图4-1的逻辑主线图中看出内部控制作用于融资成本的其中一个途径是影响了企业披露出的财务报告质量,由定义可知,内部控制是企业全员参与的、为实现基本目标的一个过程,因此它会影响着企业的方方面面,可以抑制企业的舞弊行为,而财务报告信息是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整合后得出的,可见企业的内部控制通过对各方面的监督也会影响着这种信息的形成。因此,当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其披露出的财务报告就越可靠,投资者获得的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就越真实,对企业未来盈利预期就越准确,降低了投资者的信息风险。信息风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质量会影响投资者对各个企业的风险预测,就会要求不同的投资回报;二是由于每个投资人掌握信息的数量存在差异,这就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因此不同的投资者对投资项目要求不同的权益资本成本,非知情者会要求一定的风险溢价。

  内部控制作用于融资成本的另一个途径是影响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或者说是管理层的行为。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管理手段,为了协调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降低各层级之间的代理问题,通过强化管理活动可以抑制管理层的过度冒险行为,将企业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因此内控质量高的企业其经营也会更加稳健,企业融资成本会降低。反之,当内部控制质量低,管理层侵蚀企业利益的可能性更加严重,企业的经营风险也会增加,为此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投资回报,致使企业的资本成本增加。

  综合前面的理论基础分析和作用机理分析可知,由于投资者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在获取有关企业核心信息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进而在投资决策时就难以理性的判断。然而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整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降低其与投资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者在决策时能理性的判断,降低错误决策的可能性,投资者利益能够得到保护,市场也能得到稳定。

  有关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在缺乏第三方监督的情况下,投资者对于所披露出的内部控制信息的可信性仍存在疑虑(林斌,2012)①。基于信号传递理论,高质量的企业会积极传递出表明其内部控制有效的信息,选择聘请第三方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再将审计后的披露给投资者以减低信息不对称,以此吸引投资者的投资。那么当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审计师出具的是无保留意见,可以显著表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是优良的,投资者在对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时就会给与一个较高的定价,会降低要求的投资报酬率,企业在融资时就能够获得较低的融资成本。由此提出本文的假设一:

  假设 1:披露无保留内控审计意见的公司,其权益资本成本会显著降低。

  二、实际控制人性质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机理与假设提出.

  根据实际控制人性质将企业分为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两种,国有控股企业与政府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由于企业承担较高的社会责任和声誉,企业的管理层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也会极力的避免高的经营风险出现,会采取降低企业风险的行动,如积极安排和整顿各个过程中的管理活动,使得企业本身的风险相对较低,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估计是乐观的,使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本身可以获得很多政策性的经济和资源的支持,如政府补贴、税收减免政策以及政府投资等,当公司陷入危机时,通过政府提供的担保或优惠能够降低了企业资不抵债的概率,因此企业性质为国有控股企业时,本身的声誉对投资者来说就是一种积极地信号,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对于实际控制人性质为非国有控股的企业而言,在判断该企业是否值得被投资时,参与者对公司自身的经营风险关注度比较高,由于没有政治背景,受到政府保护的可能性较小,在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时很难得到支持,通过自身的能力克服危机的可能性很低,易于陷入困境。因此利益相关者对非国有控股的企业进行投资时要求的投资回报率会比国有控股企业高。但是如果企业披露了无保留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后,可以表明企业的风险低,投资者会降低投资收益率。

  综上,虽然无保留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披露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但是存在实际控制人性质的差异使得国有控股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更能降低投资者的预期报酬率。由此提出本文的假设二:

  H2:相比于非国有控股公司而言,披露无保留内控审计意见的国有控股公司其资本成本降低更显著。

  三、基于不同制度背景下的机理分析与假设提出.

  市场参与者掌握越多关于企业经营的信息,就越能对企业的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为了吸引投资者的投资,这就激发了企业披露更多的信息以此让投资者了解,例如企业选择披露管理层的评价情况,我们都知道,企业这种自愿披露的信息并未耗费多少成本,因此不排除企业粉饰信息,发布出的信息可能存在虚假成分,致使投资者对各个公司的信息内容难辨真伪,因此若存在第三方帮助投资者监督企业信息的生成到披露过程的话,就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可靠性,那么基于不同的信息披露背景来看,第三方进行审计后披露出的信息的相关性对投资者决策来说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呢,下面将对不同背景下的两者关系做出解释。

  在非强制披露制度背景下,如果企业支付一些审计费用,聘请外部的审计师来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由于这是经过了外部的监督,因此由外部第三方出具的信息,其可靠性会比企业管理层自己披露的信息强,倘若企业的内控质量高,原先的管理层对企业的内控情况比较满意,出具了一个很好的自我评价,那么再次聘请了外部审计师进行复核,从他们那获得的高质量意见更是强化了之前管理层发布的信息,可以作为公司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保证,使公司从柠檬市场中被区分出来,公司的资金成本可以削减。

  在强制披露制度背景下,随着内部控制审计的增加,投资者的决策相关性相对于非强制披露阶段将减弱,即在利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信息来判断公司的好坏方面,该信息的相关性在降低,投资者可能将会关注的是披露的实质内容,而不仅是简单的披露与否。从本文第三章图 3-2 中看出,2012 年到 2014 年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比例由 39.08%上升到 77.88%,强制披露政策的出台虽然还未让上市公司达到完全的强制性披露,但是外部监督的作用会使公司会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对审计师指出的意见进行及时有效地整改,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针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的两个阶段,提出本文的假设三。

  H3:在强制披露背景下,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权益资本成本影响的显著性减弱。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计.

  一、权益资本成本的度量.

  鉴于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工具衡量权益资本成本,本文在做研究时选用的是PEG 模型。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随着很多分析师发布了对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数据,也为利用该模型进行测算提供了便利,因此本文采用了 PEG 计量模型,本文以分析师预测的每股收益的均值来计算被解释变量。

  二、解释变量的衡量解释变量

        用上市公司是否披露了无保留意见的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来衡量,当企业披露无保留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解释变量 ICA 取值为 1 时,否则为 0,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预测解释变量的系数符号应该为负。

  本文中的实际控制人是指对企业取得控制权的股东。实际控制人性质(state)为国有控股时,取值为 1,实际控制人性质为非国有控股时,取值为 0。

  三、控制变量的衡量.

  借鉴了已有的研究成果,账面市值比、公司规模、盈利水平、财务风险、企业成长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陆正飞,2004;曾颖等,2006),因此本研究也将此作为本文的控制变量。

  (一)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反应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一般来说该指标越高意味着公司偿债能力越弱,企业的风险就比较高,因此会影响着在资本市场上的筹资状况,本文将该指标引入控制变量中。

  (二)盈利水平.

  企业盈利水平强代表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强,为了与其他公司区别开,可能会主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林斌、孙烨(2012)认为盈利能力会对信息不对称产生影响。

  那么,被解释变量可能会受到公司盈利水平的影响。本文将盈利水平指标引入控制变量中,用总资产收益率来衡量。

  (三)公司规模.

  投资者一般愿意对规模较大的公司加以关注,认为规模大的公司其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方面更完善,投资者对大公司的投资风险比较低;但是公司规模越大,其面临风险也越大,投资者可能会要求高的回报率。因此将公司规模计入到控制变量中。

TAG标签: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