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研究背景与意义

发布时间:2019-09-29


 

  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题目-引言】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
  【第一章】审计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章】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理论研究
  【第三章】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变迁与披露状况
  【第四章】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机理与假设
  【第五章】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影响企业的资成本研究结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初,国际上市公司的会计丑闻和财务造假事件频频发生,不仅让上市公司本身受到冲击甚至引发倒闭的风险,而且也给利益相关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些损失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不健全,因此监管部门和市场的参与者逐步开始关注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为了让投资者重拾信心,同时打击财务造假,整改公司的治理环境,美国于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法案》。该法案的颁布使得内部控制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时期,法案中的部分条款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做出了规定,明确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建设负有相应的责任,特别是 404 条款,要求公司披露年报时,需要提交管理层和审计师两种类型的内部控制报告,即管理层先对企业的建设情况进行评判,出具自评报告;外部审计人员评价管理层出具的报告并提出意见,出具内控审计报告,以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SOX 法案的颁布对各国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世界各国也开始模仿美国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管控的行为,纷纷加强了对内部控制的监管。

  我国在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市场监管机构也在不停地摸索,参考了国外的相关经验,结合实际管理的要求,颁布了相关的政策,以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规范其信息披露。2008 年,五部委联合出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上市公司的内控建设情况给予明确的规定。2010 年 4 月,又联合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至此,我国的内控建设体系逐步成型。2012 年财政部再次发布了规范上市公司内控体系的通知,同时明确了各类型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并对外披露的具体时间,目前我国在内部控制披露方面属于强制性披露。

  一直以来,管理层、政策制定者都非常关注企业能否通过提高内控质量以获取低权益资本成本的好处。普遍认为,国内外监管机构的这些行为是希望通过内部控制审计促使企业增强内控质量、使企业披露出的信息质量是有保障的,以此降低企业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不对称,进而降低融资成本。鉴于此,在我国目前的制度背景下,信息披露的规范性、主动性等方面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那么当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审计,披露的报告内容是否可以清晰地反应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投资者是否可以利用该项信息对企业差别定价?能否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企业产权性质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产生影响?由于信息披露制度背景的转变,无保留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在信息强制与非强制披露阶段,分别会对股权融资成本产生什么影响?两阶段是否存在差异?这都是实务和学术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上市公司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作参考;为内控信息披露制度的实施效果提供经验;也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价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并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我国有关信息的披露环境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目前而言,我国对内部控制披露方面的研究主要是评价报告的相关研究,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的后果方面比较少,本文主要研究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的后果,丰富了现有的研究。

  本文还基于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变迁,对强制披露制度背景和非强制披露制度背景下展开比较研究,同时考察了国有和非国有公司中两者关系的不同。因此本文的研究在积累制度背景的经验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际意义.

  第一,促使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本文通过对两者关系的研究,验证了审计报告的披露能降低资本成本,说明投资者根据披露的报告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进行了判断,一定程度上促使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

  第二,能够保护投资者利益。对投资者而言,探讨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正确地评价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因此投资者可以根据披露的信息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起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

  第三,为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持。由本文的结论可知,当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健全,并按政策要求将该信息传达给外部市场,能够降低外部参与者对企业风险的预估,降低对企业投资要求的资本回报,这就使得企业会加强内控建设,积极执行出台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监管政策的推行。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1.外部审计主体的特征.

  Deangelo(1981)研究发现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其拥有很多的客户,造假后会发生更大的损失,这使得他们一般不愿意造假,有动力去坚持审计的独立性。而Malone(1993)通过逐步回归模型来确定会影响财务信息披露的变量,最终检验出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是其中的一个变量,会影响财务信息的披露。Krishnan(2005)还发现出审计委员会一些特征,比如规模的大小或者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都会影响缺陷披露。Ashbaugh-Skaife(2007)检验出,若企业更换了事务所或者聘请了四大事务所进行审计之后,披露的可能性增大。

  2.公司治理的影响.

  Brown 和 Caylor(2004)认为由于机构投资者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监管能力较强,并且能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当他们的持股比例和持股数量增加时会迫使企业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缺陷。Ge 和 McVay(2005)发现当企业的收入政策的不完善、缺乏职务分离或者账户确认不恰当等都会促使内部控制的缺陷披露。Hoitash(2009)又检验出了企业的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特征会对内部控制质量产生影响。Guojin Gong等(2013)认为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上对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保护和上市公司所有者结构能够显著影响公司对自身内控的设计和执行情况的报告。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

  在萨班斯法案颁布之后,国外很多学者利用大数据方法来研究良好的内部控制到底会对哪些方面产生影响,由于美国在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方面是要求强制性的披露,相关学术研究主要关注负面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引发的后果。

  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股价.

  Beneish(2008)、Hammersley(2008)都发现了在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后,审计意见的披露对股价有影响,特别是在披露负面审计意见后能引起股票价格的大幅度下降,两者之间存在一种负相相关关系。Kim 和 Park(2009)则检验出当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时,他们异常的股价收益存在负向的变化。Weng(2010)从市场流动性的角度探究了披露负面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对股价产生的影响,以及在缺陷得到纠正后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不健全会导致买卖差价更大,其次在以后年度当企业的内部控制逐步得到改善后企业的买卖差价会逐渐变小。

  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质量.

  Doyle(2007)在研究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低下,那么管理层可能会操控一些活动以此进行盈余调节。Ashbaugh-Skaife(2008)的结论与 Doyle 是一样的,即披露内控缺陷的企业应计质量低,而且他通过横截面和跨期变化的测试也证明了内控质量会影响着应计质量。Feng et al.(2009)对那些披露了内控信息和盈利预测信息的公司进行观察,发现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好,那么管理层的预测就会比较准确,而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由于本身内部控制就不完善,管理层对盈余的预测误差是比较大的。Goh 和 Li(2011)又从内部控制对会计稳健性产生的影响中证明了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稳健性呈正相关,即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差,那么其会计稳健性也差,因此会产生较低的盈余质量。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1.外部审计主体的特征.

  田高良、齐保垒等(2010)发现选择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是影响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一个因素,审计师质量越高,越不容易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在控制了公司特征之后,刘亚莉和马晓燕(2011)发现,当企业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发生频繁变更或者企业财务报告重述的比例比较高的话,那么缺陷披露的可能性就会较大。方红星、戴捷敏(2012)考察了影响上市公司选择披鉴证报告的因素,结果发现不仅与自身的披露动机有关,审计师的意愿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声誉高的审计师是不愿意出具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吕文(2014)则认为审计机构越权威,他们在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时越为严苛,进而激励信息的披露。

  2.公司治理的影响.

  方红星(2008)检验出当控制人性质为国有的上市公司,他们有很高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动机。田高良和齐保垒(2010)通过构建内控缺陷披露的模型检验出当企业经历审计师的变更或者财务报告重述,那么披露内控缺陷的可能性会很大。佟岩(2013)发现当市场逐步集中时,非国有企业更愿意披露内控鉴证报告以获取一定的优势。吕文(2014)从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的角度研究,审计委员会能督促企业履行自身职责,会披露更多的内部控制信息,然而当公司的控股股东比例比较高的时候,越不利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3.企业整体特征的影响蔡吉甫(2005)、方红星(2008)、蔡丛光(2010)、田勇(2011)等多项相关研究都证实了上市公司的规模、盈利能力对内控缺陷的披露产生影响,并且在研究中也检验出财务报告质量、公司是否在海外上市或者公司出组事件等因素也会影响内控信息披露。杨有红和汪薇(2008)研究发现非 ST 公司比 ST 公司更愿意主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蔡丛光(2010)还检验出报告年度的分部数目对内控缺陷的披露也有一定的影响。刘翠(2014)发现披露的质量也会受到负债的比例以及公司的成长性方面的影响。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

  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股价的影响.

  张步阔(2008)通过超额收益法,研究发现不管是强制披露还是自愿披露,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均会对股价产生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越充分会对股价越有利,但是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是对股价是不利的(冯建、蔡丛光;2008)。从披露的内容来看,杨清香(2012)也得出了类似的论证,即内部控制的有效会引起股票价格的上升,并且详细披露会引起股价上涨,而内部控制缺陷会引起股价的下跌,此外,她还验证了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交互影响会产生更强烈的市场反应。叶康涛等(2015)证明了当企业披露充分的内控信息时,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则会显著下降。

  2.内部控制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张龙平等(2010)、雷英和吴建友等(2013)通过分析数据后得出,当企业执行了内控鉴证,那么他们的盈余管理质量比较高。通过构建熵模型计算内部控制质量指数,张晓岚等(2012)检验出指数越高的上市公司其盈余质量也高。吴益兵(2012)、佟岩(2013)研究得出当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高,即内部控制能有效抑制盈余管理。李万福等(2014)、彭雯和肖翔(2014)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然而张国清(2008)发现即使公司的内控管理的好、质量高,但是盈余质量并没有相应的提高,但是公司的内在特征会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角度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孙文娟(2011)发现内控信息披露并不能改变企业的盈余质量。

  三、文献述评.

  在 SOX 法案之前,国外监管机构几乎不干涉公司的运营和内部会计控制,学术界关于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围绕自愿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公司影响,在萨班斯法案颁布之后,上市公司的信息环境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特别是 SOX 法案的 302 条款、404 条款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提供内部控制自评报告,以及可以为财务报告可靠性提供保障的鉴证报告,其中 302 条款仅要求披露财务主管了解的实质性缺陷,而 404 条款是需要第三方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并对企业的内控建设情况发表直接意见。鉴于该制度背景,内部控制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披露缺陷的企业具有什么特征(Ge 和 McVay ,2005;Ashbaugh-Skaife,2007;Doyle、Ge 和 McVay,2007);(2)内部控制披露的经济后果,主要包括对股价、盈余质量、市场反应情况以及资本成本的影响(Ogneva,2007;Beneish,2008;Hammersley,2008;Goh 和 Li,2011),但是研究结论不完全一致。

  国内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的实证研究文献比较少,现有的研究围绕的主题基本上与国外的相似,也是从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因素和披露的动机方面、披露的效果方面出发,同时,由于我国的内控规范体系建立时间不是很长,到 2012 年才开始对信息的披露做细致的规定,因此在这之前一些学者还探究了信息披露现状研究、内部控制相关指标的构建等相关问题(吴益兵,2009;池国华,2010;林钟高等,2011;张然等,2012;雷英等,2013;佟岩等,2013;方红星等,2014;叶康涛等,2015;王棣华和李雪,2016)。

  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内部控制审计与资本成本的研究文献不多,少数学者对这两者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到的结果也不太统一。比如吴益兵(2009)的实证结果显示单独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并不能显著的降低企业股权资本成本,只有经过第三方审计后披露出的才能降低;孙文娟(2011)的结果是自评报告和鉴证报告均未对股权资本成本产生影响;张然(2012)的实证结论表明无论是自评报告还是鉴证报告都有助于减低资本成本。这些结论的不同,一方面是由于在对资本成本测算时,有多种计量模型可供选择,使用不同的模型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统一;另一方面是由于有关内部控制的研究与政策的制定有很大的联系,上述有关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还是基于内部控制信息的自愿披露制度背景,内部控制体系不规范。这使得我们有必要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基于此,本文一方面选用 PEG 模型计量测算权益资本成本,探究内控审计报告披露会对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另一方面,基于内控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的演变,着重比较了在非强制披露制度背景下和强制披露制度背景下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程度。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有研究文献,也有助于公司管理层、市场监管者和投资者深入了解内部控制审计带来的影响,可以促使公司完善内部控制;也可以提高投资者的决策有用性,维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同时还促进资本市场的稳步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思路.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投资者在对各个企业进行投资时能否根据披露的内部控9制审计报告信息进行差别定价,同时考察了实际控制人性质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差异,并且探究了在不同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信息对投资人决策的影响程度、投资者预测风险水平的高低程度,即在不同披露背景下,不同类型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大小。

  在提出问题之后,全文将依据文献回顾——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结论建议四大部分逐层推进。在文献回顾部分,对有关内控信息披露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梳理,也单独列出了本文研究主题影响的相关文献,总结出学者们的观点。在理论分析部分,通过对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的分析,深入剖析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对资本成本产生的可能影响和作用机理。在实证研究部分,通过前面的理论分析提出具体假设,检验内部控制审计对权益资本成本产生影响的作用原理,以及该影响是否因实际控制人性质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最后对比不同制度背景下的影响程度。在研究结论部分,提出具体的建议,也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局限,提出未来的展望。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的大量阅读并进行梳理和总结,按照各个研究领域做出分类,整理出大致的研究状况,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有了客观和清晰的认识,并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文献述评,阐述了本文研究的可行性。

  (2)理论分析法。运用相关理论解释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如何影响权益资本成本,分析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如何影响权益资本成本,并提出相应的假设关系。

  (3)回归分析法。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进行全面调查,以 2009-2014 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 Stata 进行回归分析,检验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对 2010-2015 年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产生的影响,使本文所研究的问题能够清晰、简洁和准确地表达出来,得出结论也更具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三、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检验上市公司无保留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其间加入了实际控制人性质变量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比较了不同制度背景下内控审计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内容以及方法,在文献综述部分,概括了国内外主要文献,并从中提出本文的研究方向。

  第二章是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资本成本的概念,然后从四个不同的理论角度出发,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章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变迁与披露状况。主要介绍制度的变迁过程,也通过查阅资料对不同制度背景下的披露情况作出整理与分析,可以更清晰的看到目前在此方面对政策的执行情况。

  第四章是机理分析与研究设计。详细分析了无保留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选取 2009-2014 年沪深上市 A 股样本及数据,并设定相应的控制变量,建立研究模型。

  第五章是实证结果与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实际控制人性质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制度背景下内控审计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第六章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概括文章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归纳相应的政策建议,最后提出了研究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1)丰富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内容。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内控这方面的研究在披露的状况分析、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披露特点和经济后果等方面的文献比较多,较少的学者研究了内部控制审计的披露能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取沪深 A 股上市公司数据验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会对企业的融资成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同时加入实际控制人性质这一因素,丰富了现有的相关研究。

  (2)基于不同的信息披露制度背景下,作内部控制审计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的对比研究。

  由于已有的研究大多都是在自愿披露制度背景下研究内控信息对资本成本产生的影响,而本文研究的时间跨期是 2009-2014 年,该时间段属于内部控制信息的自愿披露到强制披露的阶段,基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背景的演化,针对强制披露制度和自愿披露制度来分析上市公司无保留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程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TAG标签: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