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近几年一直都是“人大”、“政协”两会的焦点话题, 并且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一方面, 互联网金融各模式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另一方面,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现状; 趋势;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of Internet finance in China
Yang Wei
Changjiang Polytechnic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rnet finance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 China.Internet finance has been the focus of the NPC and CPPCC sessions in recent years, and has risen to the national strategic industry.On the one hand, Internet finance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 China.On the other h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 has appeared a new trend.
Keyword:Internet finance;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trend;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搜索引擎和大数据技术的成熟, 再加上网络普及率不断地提高, 网民数量快速增长, 这些技术的日新月异都改变着我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基础上, 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本质是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的深度融合、有机结合, 是一种新型的金融业务模式。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随着宽带提速, 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截至目前, 我国先后出现了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大数据金融、众筹和第三方金融服务平台等多种新兴模式。
(一) 网络支付、移动支付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支付方式
目前, 以支付宝、微信为代表的国内互联网金融企业飞速发展, 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较成熟, 竞争激烈。继杭州率先宣布建设无现金城市之后, 北上广深四大传统一线城市也逐步步入了无现金城市的行列。与此同时, 广大二三线城市甚至乡镇, 也逐步进入了无现金模式。现在中国人已经逐步习惯了出门只带一部手机, 而不带现金或只带少量现金。需要支付时, 拿出手机扫一扫即可完成支付。大到大型商场、超市、医院, 小到路边摊, 基本上都接受支付宝或者微信付款。而支付宝在2017年下半年推出的扫码领红包活动, 更是刺激了人们使用支付宝扫码支付的热情。
(二) P2P网贷大浪淘沙, 垂直细分领域生机勃勃
P2P网贷在2016年发展到了顶峰时期。但是由于各互联网金融企业良莠不齐, 大批互联网金融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倒闭, 网贷风险不断累积, 政府相关部门逐步加强了监管。随着2016年8月24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发布, 网络借贷行业监管趋严。网贷平台数量在2016年达到历史最高点以后, 在2017年出现了大幅度下滑。网贷之家的一份报告预计, 到2018年底, 网贷行业运营平台数量可能只剩800家左右。随着监管更加严厉, 网贷平台数量将逐步减少并趋于稳定, 但网贷规模将稳步增长。中小型网贷平台, 受限于资金、规模, 随着监管的进一步加强, 必将被市场淘汰, 而优质网贷平台则会不断发展壮大。
(三) 众筹受限于法律, 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据媒体报道, 2001年第一家众筹网站在美国出现。而中国的互联网众筹真正出现则比美国晚了10年。2011年, 众筹首度进入中国。2013年互联网巨头淘宝首次推出其众筹平台“淘心愿”, 到2015年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均已推出旗下的众筹平台。进入2017年以后, 各大巨头纷纷开始收缩战线, 只有权益类众筹业务得到了保留。2017年上半年, 伴随着相关部门对众筹平台的严格监管, 苏宁私募股权、百度众筹悄然下线;作为国内第一大权益类众筹平台“京东东家”, 本来是以私募股权融资为核心业务, 现在也开始对业务进行调整;“蚂蚁达客”作为互联网金融巨头阿里旗下的众筹平台, 2017年来则没有任何新项目上线。截至2017年11月底, 全国在运营众筹平台338家, 较2016年持续减少。众筹平台的发展呈现出了明显的优胜劣汰的趋势, 无强大背景、实力薄弱的平台正逐步遭遇淘汰, 但行业整体融资规模仍在上升。
(四) 互联网理财发展迅速, 智能理财时代逐步来临
互联网理财是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理财领域相融合的产物, 属于互联网金融在理财市场领域的表现形式。此类理财产品借助网络平台及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 从而实现潜在投资者与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直线对接, 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和运营成本, 因此其具有收益率高、风险较低等特点, 同时其准入门槛非常低、方便快捷, 因此深受广大投资者欢迎。
由于互联网理财主要由互联网大企业和传统金融机构参与市场竞争, 中国互联网理财市场已经逐步进入成熟发展期, 增长稳定, 产品与服务将不断丰富, 多样化。各类“宝宝”层出不穷, 在市场上独领风骚。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腾讯金融科技智库发布的《互联网理财指数报告》显示, 2017年中国互联网理财规模已达到3.15万亿元, 比2013年的2152.97亿元增长13.6倍, 比2016年的20670.65亿元增长52.39%, 预计2018年将达到5.36万亿元的历史新高。各类“宝宝”类理财平台的出现, 一方面培养了人们的理财意识, 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人们的理财方式。随着不久前《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的正式下发, 互联网资产管理也逐步步入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五) 传统金融加速互联网化, 银证保基各显神通
1. 互联网银行。
截至2015年末, 全国已正式推出的互联网直销银行达52家, 逾八成互联网直销银行发起行为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 注册用户和活跃用户数量逐月增加, 互联网直销银行定期类定期存款增长较快, 活期类活期存款呈现季节性走势, 基本呈现季初增加, 季末减少趋势。2018年4月,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巨头中国建设银行宣布在上海设立的国内第一家无人银行正式开业, 标志着我国互联网银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 互联网证券。
中国的互联网证券的主要形式是各个证券公司设立的网络证券部。其主要职能有:账户管理、互联网开户及理财等。与各证券公司原有的证券交易PC端和手机APP相比较, 投资者现在在家里通过网络就可以完成开户的整个流程, 免去了跑到证券公司实体网点的麻烦, 从而给客户带来一定的便利。但是, 由于证券行业资质监管等原因, 互联网证券现在依然依托于传统的证券公司, 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一家专门的网络证券公司, 我国还处于网络证券发展的初级阶段。
3. 互联网基金。
基金销售机构借助互联网与其他机构合作销售基金等理财产品的模式, 即互联网基金模式。从1998年中国第一支公募基金诞生至今, 中国公募基金已经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新浪财经频道显示, 截至2017年底, 公募基金数量达到4 841只, 管理资产规模将近11.6万亿元。目前中国正在加速推进以市场导向的利率改革, 再加上国内经济形势非常复杂, 中国互联网基金未来何去何从, 依然不得而知。
4. 互联网保险。
2002年以后, 中国保险行业开始飞速发展, 而到了2011年以后, 中国的互联网保险业务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较, 中国互联网保险业务存在着产品种类比较单一、规模小等不足。此外, 中国互联网保险运营模式存在着线上线下并存:即售后服务由保险公司网点在线下提供, 而产品销售由互联网平台在线上提供, 虽然保险公司大力推行售后服务线上进行, 但人们依然更倾向于线下。目前互联网保险主要有通过官网直销模式、众安在线模式、电子商务平台模式、专业的第三方保险销售网站模式、互保模式等, 远比美国繁杂。
(六) 互联网企业全面介入金融领域
互联网企业利用大数据、客户导入、互联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客户提供互联网金融产品, 攻城拔寨, 全面介入金融领域, 成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主力。在金融产品的网络销售中, 已经逐步实现了通过同一个网络平台销售证券投资产品、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保险产品、基金等, 给客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作者通过查询各大互联网公司官网, 发现以“BAT”为首的各大互联网公司已全面介入互联网金融的各个领域。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2013年6月, “余额宝”的横空出世,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近5年来,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 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一) 互联网金融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
互联网金融近五年一直都是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的焦点话题。2014年, 互联网金融首度写入两会报告, 2015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标志着互联网金融正式升级为国家重点战略。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警惕互联网金融积累风险;2018年则提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支持金融机构扩展普惠金融业务。由此可见, 在政策层面, 互联网金融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 国家开始更加重视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和整治。
(二) 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
2013年到2015年,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项新鲜业态, 因相关监管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经历了野蛮增长的阶段。很多民间高利贷摇身一变, 变成了“网络小额借贷”, 暴力追债、“裸贷”等丑闻频发, 披着互联网金融外衣非法集资、经营不善“跑路”、利用监管漏洞套利……互联网金融某些业态已经偏离正确的创新方向, 并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为了引导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016年4月, 由国务院决策部署、多个部委共同参与, 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对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整治行动。紧接着2016年10月份,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标志着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现阶段, 随着监管更加严格, 相关法律法规更加健全和完善, 我国互联网金融已经步入了规范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在:随着监管更加严格, 再加上竞争越来越激烈, 互联网金融平台优胜劣汰, 平台数量将进一步减少, 互联网金融野蛮增长的历史一去不复返;随着2017年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 各项实施细则相继出台并逐步落实, 网贷备案将更加严格;随着普惠金融深入人心, 越来越多的平台不再一味的追求“高大全”, 转而追求“小而专”, 专注于发展某一领域, 力求单一领域在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 科技创新引领互联网金融的新发展
信息技术是二十一世纪第一生产力,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逐步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同时也会不断推动互联网金融向前发展。
大数据除了在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传统金融领域得到应用以外, 还被广泛的运用于互联网支付、互联网保险和互联网银行等互联网金融领域。运用强大的大数据统计、分析和挖掘技术, 对与风险相关的信息进行处理, 对流动性风险能够及时识别, 并且建立相应的风险预测模型, 从而帮助金融机构有效规避流动性风险;云计算可以优化资源配置, 降低系统性风险;人工智能能够极大驱动互联网金融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从而使金融服务智能化不足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借助于人工智能, 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从中有针对性地选取交易双方的相关信息, 从而极大减少信息不对称, 降低道德风险;区块链技术除了具有加密安全性以外, 还具有不可篡改性等显著优点。凭借上述优点, 一方面使可以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 还能使政府的监管负担进一步减轻。
(四) 场景金融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发展方向
场景金融是相对于传统金融而言的, 是嵌入在实际场景中的金融服务。例如, 早上我们起床之后去面馆吃面, 没有带现金, 往往会选择用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 支付活动属于金融支付的范畴, 而在面馆吃面就是一个场景, 在面馆扫码支付就是典型的场景金融业务。再比如网络购物, 网络购物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比如买到的产品到货以后发现不满意, 衣服尺码不合适等等, 这个时候就涉及到退换货, 而退换货又必不可少的涉及到运费的问题, 由此, 运费险应运而生。而这也是典型的场景金融业务。场景金融以满足用户最终需求场景为核心, 将通过互联网改变传统行业的产销模式, 以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触达最终用户, 同时也能拓展传统金融行业的业务领域, 助力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五) 互联网金融平台加速国际化
综观全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态势,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可以说是走在世界前列。当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沉醉于不需要带现金出门, 只需要带一张信用卡出门时, 我国已经率先实现了只需要带手机出门。目前中国许多互联网金融平台纷纷走出国门, 开拓海外市场。随着行业整改和竞争加剧, 优胜劣汰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各大互联网金融平台之间除了竞争之外, 也开展了相互合作和并购, 其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只是占领国内市场, 而纷纷把触角伸向海外市场。以亚洲市场为例, 亚洲除了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少数国家和地区以外, 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相对原始、落后, 而这些国家和地区人口众多, 市场潜力巨大, 庞大的市场需求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提供了新的战场和发展空间, 互联网金融平台加速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三、结束语
我国人口众多, 市场庞大, 新技术不断发展, 移动网络建设又走在世界前列, 这些促使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在短短几年之内飞速发展, 在世界范围内独领风骚。政府一方面积极肯定、鼓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另一方面又通过行业监管和整顿, 引领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又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明哲.互联网金融发展分析[J].中国统计, 2013 (12) :52-53.
[2]赵昊燕.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3 (12) :175-176.
[3]章连标, 杨小渊.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商业银行, 2013 (10) :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