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低碳经济下实现生态效率的困境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29

  摘要:经济的低碳、绿色发展是全球共识, 符合人类长远利益。当前, 我国处于“调结构、促改革”的关键时期, 面临着经济增长、生态和谐的双重任务。生态效率既是道德价值, 又是衡量工具, 能够推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提高国际绿色竞争力。基于此, 本文首先对生态效率的概念及价值进行阐述, 随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中实施生态效率的困境进行分析, 并提出优化路径, 以期能够为实现经济、生态双重效益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低碳经济; 生态效率; 价值分析; 困境; 优化路径;

  一、生态效率的概念及价值分析

  生态效率 (eco-efficiency) , 即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降低对生态的影响、资源消耗强度, 兼顾生态与经济两方面的效率。1992年, “生态效率”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 强调以较少资源投入、较低成本, 创造出高质量的产品, 即在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同时, 实现资源消费、污染的最小化。

  这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兼顾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同时, 欧盟环境署将其定义为一国GDP总量与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的比值。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倡导下, 并将其作为衡量一国绿色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综合来看, 生态效率包括两层含义:一是, 倡导经济可持续发展, 减少污染物排放,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二是, 减少生态投入的背景下, 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2003年, 英国率先提出了低碳经济, 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追求经济绿色发展。生态效率既是商业概念, 也是价值工具, 对于发展低碳经济有着积极意义。第一, 生态效率具有道德价值, 为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低能耗、低排放承担道德意义。引领经济绿色发展潮流,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碳排放, 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意识。第二, 生态效率作为衡量指标, 同时兼顾经济、环境效益,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尽管“绿色”已成为时代发展热点, 但将低碳理念融入到经济发展中, 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双赢, 还需要采用生态效率方案。

  二、低碳经济下实现生态效率的困境分析

  以纵向维度的角度来观察, 我国的生态效率相对来说有所提升, 但是提升的还是较为缓慢, 而且有时候会出现负增长得情况。以横向维度的角度来看, 我国的生态效率和国际先进水平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探究其因, 我国低碳经济下的生态效率若想要实现, 其当前依旧还面临着思想认识不足、制度不够完善等多重困境。

  (一) “低碳、绿色”意识不足, 降低了生态效率的价值地位

  从纵向维度来看, 我国提出发展低碳、绿色经济多年, 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战略高度, 但整体来看, “低碳、绿色”意识不足。具体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 生态效率作为价值工具, 并没有有效地利用于发展低碳经济。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时, 依旧怀揣政绩为先、经济至上的思想。尤其是保持和恢复生态环境, 会付出经济上的成本, 往往被无限制地搁置, 也就更谈不上利用生态效率工具, 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二是, 生态效率作为道德价值, 并没有转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 对低碳消费意识不足, 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 甚至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政府的工作。

  (二) 公众参与缺位, 制约了生态效率的实现基础

  从一方面来说, 社会资源问题的现代产生在很大程度上, 造成了环境的问题的出现和恶化。想要从根本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我们必须要成为一个个积极的社会个体, 主动的参与到积极解决社会环境问题的其中。当代社会发展低碳环保经济, 是为了让我们在面对当代环境资源时, 能够有效性的应对。正是由于公众参与性, 使得这一基础性制度的形成。

  目前, 环境资源问题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要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必须培育公众低碳消费需求, 积极有效地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公众生态消费行为缺失, 公众参与的基础薄弱, 制约了生态效率的实现基础, 导致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动力不足。如公众消费局限于满足于生活需求、追求性价比, 对资源消耗、污染排放毫不在意, 使得生态效率的实施缺乏动力与基础, 企业在发展中以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的目标, 忽略了社会责任的履行, 甚至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三) 低碳绿色技术发展滞后, 削弱了生态效率的实现潜能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发展低碳经济, 必须以能源技术创新为驱动力。目前, 我国低碳绿色技术发展相对滞后, 在提高能源效率、发展清洁能源方面还存在着技术难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生态效率的实现潜能。具体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技术创新人才匮乏, 难以为自主创新提供人力支撑。以发展风能源为例, 专业技术人才不足50名, 导致技术创新遭遇瓶颈。第二, 技术研发投入不足, 缺乏低碳绿色技术创新动力。低碳技术研发投入资金高、风险大, 尤其是还伴随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因此企业在投入时有顾虑, 动力不足, 这也导致我国低碳绿色技术发展滞后。

  (四) 制度保障体系不完善, 阻碍了生态效率的实现路径

  从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来看, 大多通过立法手段保障生态效率的实现。随着我国开始推行低碳绿色经济发展, 已着手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旨在实现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的减少, 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然而, 离创建低碳绿色制度体系还有很大的差距, 未形成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指引低碳经济的发展。如能源价格定价机制不合理, 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导致高能耗、高排放现象依旧存在, 阻碍了生态效率的实现路径。系统性法律缺位, 经济与法律良性互动机制乏力, 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动力不足, 尤其是地方政府为提高政绩, 各自为政, 低碳经济效率观难以培育。

  三、低碳经济下实现生态效率的优化路径

  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来说, 技术的创新是重要所在, 但是在以市场经济与民主法制为主导的当代社会, 缺乏理念指导性, 缺乏积极参与的公众, 缺乏制度环境的合理与稳定性, 其低碳经济与生态效率的发展发扬是无以为继的。

  (一) 更新价值观念, 为实现生态效率创造良好环境

  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 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整体经济水平不高, 居民物质需求处于较低层次, 受传统经济效率价值观的影响, 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 都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成本保持、治理生态环境。要从根本上为发展低碳经济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必须摒弃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念, 树立生态效率的实现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有利于代际公平和种际公平。厘清生态效率蕴含着人类发展的智慧, 广泛宣传其作为道德价值与工具价值, 能够指引人类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创造绿色经济。

  (二)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为实现生态效率提供道德支撑

  通过公益广告、互联网、报纸等多元化的媒体大力宣传低碳、绿色经济,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积极完善低碳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 将生态保持、资源利用纳入到民主框架, 培育公众低碳消费观念, 为实现生态效率提供道德支撑。一是, 通过宣传让公众明白实现生态效率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调动公众积极参与到发展低碳经济。二是, 让公众意识到, 培育新型低碳消费理念, 本身就是保持生态环境、支持低碳经济的行为。三是, 以市场需求引导低碳经济, 公众都支持低碳、绿色产品, 自然能够在市场中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市场氛围。社会法制的成功推行, 离不开的是人民群众的积极理解与参与, 法律如果缺乏了公众的认知, 在很大程度上, 难以有效实施。法制的推动之下, 离不开的就是公众的大力支持和这项法律被认可的程度, 这是关键之处。社会各方意见的综合, 是对于该项经济立法途中的重要之路。因为社会各层阶级对环境资源利用程度的不同, 生态效率的理解和期待也有所差异。政府应该在公众参与之下, 为该项立法提供条件, 提供一定的服务, 成立并大幅度实现全民参与的机制。

  (三) 鼓励低碳技术研发与推广, 为实现生态效率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低碳经济, 必须以强有力的技术研发与推广作为支撑。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来看, 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复合型科研人才, 有助于为实现生态效率、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持续的驱动力。结合我国实际,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 加大低碳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 构建产、学、研密切合作的研发体系, 着力于提升低碳、清洁能源等方面的技术。二是, 为低碳技术研发创造良好的环境, 完善资本投融资模式, 为实现生态效率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三是, 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鼓励企业低碳技术研发与推广, 给予一定的税收支持。

  (四) 完善低碳制度体系建设, 为实现生态效率提供有力保障

  对于低碳经济来说, 制度创新是其发展的重要推进要素。而所谓的制度创新, 便是积极利用法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来正确指引两个“转变”, 重新搭建有助于生态效率实施实现的体质体系。其一是指引生产者生产理念的转变, 实施清洁方式的生产, 以此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其二是指引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 实施生态式消费, 以此促进消费模式地转型。虽然我国已经拟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法制法规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但是在系统性的体制方面依旧不够完善。在法律法规方面, 对于建立健全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也是重中之重, 以此来推动推进能源长久规划的法律地位;推动能效标志识别制度, 推行强制性的最低消耗能源标准;改进改善能源价格体系, 形成可持续性发展的体质体系;实施考评考核体制来促进低碳战略的发展实施。

  与此同时,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长期国策, 不仅要引导生态消费、生态生产的观念, 更要有完善的低碳制度体系作为保障。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复杂性, 首要必须健全能源法律体系, 修订和完善《环境保护法》等,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 实行生态效率评价考核制度。推行能效标识制度, 加强监督检查与联合执法, 形成政府、企业、公众的联动机制, 加大责任追究与惩处力度。优化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低能耗、低排放行为, 逐步实施强制性最低能耗、排放标准, 保障低碳经济的有效推行。

  参考文献
  [1]陈宸.低碳经济下的国际贸易规则变化及应对措施[J].对外经贸实务, 2016 (6) :44.
  [2]周玲玲.低碳经济下的中国新能源发展之路[J].读天下, 2016 (24) .
  [3]徐本鑫.低碳经济下生态效率的困境与出路[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 32 (2) :12-16.

TAG标签: 生态效率     价值分析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