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要围绕上级审计机关的安排部署和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理思路、定目标、抓重点,以科学发展的"安全员"、改革发展的"潜水员"、反腐倡廉的"黑包公"、公共资金的"守护者"、民生幸福的"施工队"、依法审计的"排头兵"为角色定位,切实增强审计的威慑力和实效性,依法实现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审计监督全覆盖,努力服务好当前改革发展的大局.
一、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当好科学发展的"安全员"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处在一个新的起跑线、新的起点上,处在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振动期、刺激经济政策的消化期.经济结构调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二是提升现代制造业,三是发展现代农业.这"三期",面临着这"三方面",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包括改革的问题,结构调整的问题,环境污染的问题等等.审计机关必须用改革的思路、发展的眼光、超前的措施,依法科学地履行好审计职责,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第一,在审计工作中,既要关注 GDP 的增长情况,更要关注结构调整的推进情况、民生改善情况,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内容,从审计的角度衡量评价领导干部的绩效,关注领导干部在政策执行、经济决策、财政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履职尽责情况,把债务管理、民生改善、环境整治、生态效益、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等指标作为重要的审计评价内容.
第二,要关注政府投资结构是否符合政策取向,特别是财政投资结构是否符合政策的导向,投资项目实施是否实现政策目标,在发挥政府投资导向作用方面的情况.关注在建重点工程项目是否严格执行政府投资管理规定,推进淘汰落后产能情况.关注新增投资项目是否违背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否将环保、安全作为硬性约束,执行严格的行业准入和规范管理.第三,要把政府性债务作为审计重点,对政府性债务的举借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对债务的规模、债务的结构、债务的变化情况开展审计调查,对政府性债务风险变化的情况进行重点审计监督.
密切关注各类审计中所涉及的政府性债务的举借、投放、管理、偿还等问题,善于从中发现问题、揭示问题,从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债务预警制度、债务准备金制度,促进政府适度举债和审慎举债,从源头上防控债务风险.
二、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当好改革发展的"潜水员"
目前,我国各项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审计机关要把全面深化改革的监督贯穿到审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围绕改革深入揭示体制的制度性改革问题,发挥好推动改革的"催化剂"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实保证.一是紧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如一系列正在推进并明确方向的改革措施,不断加大审计监督力度,积极推进体制机制的完善,大力推进改革政策的落实到位;二是紧扣推进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围绕这些方面的改革任务和改革措施,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环节的审计监督,推动各项改革工作有序推进、积极付诸实施;三是紧扣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税体制方面的改革,积极开展审计调查、审计研究,发挥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为深化财税改革当好参与者和谏言者;四是紧扣推进新型城镇化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改革,加大对重点项目跟踪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力度,重点审计履行审批程序、执行招投标、实施政府采购、落实建设标准等情况,促进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的专项治理工作.
三、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当好反腐倡廉的"黑包公"
维护财经法纪,打击违法违纪行为是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重大问题,如果在法定审计职责内没有查出来,这不仅是工作上的失职,在客观上还可能成为不法行为的"护身符"、"挡箭牌",甚至产生包庇和纵容犯罪的后果.审计机关要忠诚尽职、敢于担当、敢于碰硬,发挥好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和反腐的"利剑"作用.一要打好"防疫针".
通过审计深入查找和揭示问题,如财政财务问题、内控制度问题、执行"八项规定"问题、管理问题、反腐倡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挖掘和揭露体制机制制度性问题,推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实施规范化管理,防止重大违法违纪、重大失职渎职、重大徇私浪费、重大风险隐患的发生.
通过审计把脉问诊,像医生一样把"病"看出来,提前打好防疫针.二要戴上"紧箍咒".促进制度建设和制度完善,也是审计的重要职责.审计一个行业,要规范一个行业;审计一个单位,要规范一个单位.要把主要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作为审计监督重点,关注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相关政策规定的情况.检查内部制度建立、述职述廉和接受评议情况,建立健全各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既要有纵向行业比较,也要有横向部门比较.另外,审计工作还要探索性地开展资源资产的经济责任审计,深入揭示影响环保投入和环境效益问题,为干部监督管理、选拔任用提供重要依据.三要当好"啄木鸟",把"虫子" 啄出来.
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审计领导干部所承担责任的履职尽责情况,对严重违反政策及违法违规问题,决不纵容姑息,及时追责问责,提高审计的威慑力.
四、围绕财政资金管理,当好公共资金的"守护者"
加大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审计监督,看好门、管好钱,这是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对审计工作的明确要求,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着力反映公共资金的使用、公共权利的运行和公共部门履职尽责情况,促进管好钱、尽好责、用好权.一是加强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摸清财政和预算单位资金存量规模、结构和存储形式,揭示在预算安排上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问题,反映在竞争性领域政府是否越位,在公共服务方面政府是否做到位,这两类问题是财政资金审计的重点,包括行政开支过大、财政资金投入竞争性领域等问题,着力推动健全预算执行的绩效评价制度和体系建设;二是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重点关注预算的完整性,既要考虑预算的完整性、绩效性,也要考虑预算执行的细化率、准确率,这"两性两率"是预算执行审计的关键.同时,审计行政性支出、公款消费、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情况,按程序规定公布审计结果;三是揭示财政性资金在竞争性领域投入越位、社会资金投入到市场竞争中是否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问题,是否存在政府投资引导不到位,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投资不到位的问题.不仅要促进用好增量资金,避免形成浪费,同时也要促进盘活存量资金,避免大量资金闲置未用.要把财政资金投入与项目进展、事业发展和政策目标统筹考虑,把问责、问效、问绩相结合,密切跟踪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决算等环节,关注财政资金的存量和增量,推动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高效使用;四是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的审计监督.关注地方金融机构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借贷风险,关注地方金融机构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宏观金融政策,加强金融风险管控、完善公司治理的情况,注意查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关注潜在金融隐患问题,注意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五、围绕共享改革成果,当好民生幸福的"施工队"
在积极主动服务改革发展的同时,审计工作要把老百姓期盼、增进民生幸福的事情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第一,要全力服务民生,加大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监督力度,严肃查处政绩拆迁、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各项惠民富民政策执行到位.第二,要按照党委政府对"三农"工作的安排部署,加强对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扶贫资金、农业补贴、计划生育奖励资金等惠民富民政策措施和资金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贪污挪用等侵害农民群众利益的问题.第三,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项目和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切实看好人民的"保命钱"、"养命钱".
第四,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门、关门查找问题.关起门,自己要认真查找问题;开起门,让社会和群众提问题.通过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更加关注民间疾苦,注意问需问计于民,更加注重审计效果,更加注重审计在正能量方面的宣传引导作用,真正让老百姓参与审计、监督审计,使其对审计工作有一个好的评价和满意.第五,要着眼于推进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继续加强对公共环境状态和公共资源资产使用的审计监督,促进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第六,要持续关注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检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完成情况及运作成效,评估政府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和政策执行的落实情况,促进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第七,要关注生态环境的安全,围绕总量控制、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生态建设等重点工程,强化对相关政策执行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监督,揭露和查处破坏环境、危害环境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推动建立源头保护、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制度体系建设,监督把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
六、围绕审计法治建设,当好依法审计的"排头兵"
审计机关是依据法律法规开展工作,在依法行政、依法审计方面,当好"排头兵".审计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政治可靠、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敢于审计、善于审计"的审计铁军.
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根本,树立责任意识,当好领头雁和带头人;以审计能力建设为重点,着力提高班子和队伍的战斗思维能力、创新发展能力、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文化建设能力;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改进文风会风,真抓实干,务实重效.一是创新审计理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守"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弘扬"实、高、新、严、细"的工作作风.牢记使命、忠诚履职、勇于担当,既不越位,又不缺位.二是创新审计质量.从宏观、大局的角度和高度进行分析和研究,不能就审计说审计,拓宽视野要宽,站位分析要高,既要看当前还要看长远.由点上着眼,在线上深入,从面上提炼,多出精品和高端产品.三是创新责任意识.要"戴着乌纱想事、揣着乌纱干活".做到无私无畏、敢于碰硬、敢作敢为.四是创新审计技术手段,大力推进联网审计、计算机审计和综合分析模型,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五是创新审计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好社会审计、内部审计资源,实现审计资源的有效整合.开展多兵种、多形式、多行业的交流交叉审计,把中介审计力量和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等纳入审计统一战线.六是创新审计监督覆盖面.深刻理解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本质内涵,要有深度地全覆盖,不能浅尝辄止、走马观花,简单地从面上走一遍;要有重点地全覆盖,不是所有的领域,所有的项目,所有的单位平均用力,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有步骤地全覆盖,不是一步到位,是有成效地全覆盖,要像老中医看病一样"望、闻、问、切",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揭示表面现象掩盖下的问题,从而真正有效地实现审计监督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