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腐病是日光温室辣椒常见的病害之一。近几年随着各种土壤杀菌剂频繁、大量地使用,根腐病对某些土壤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福美双等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和耐药性,因此防治效果逐年降低。2010~2013 年连续 4 年我们对日光温室辣椒种植面积较大的齐河县宣章镇跟踪调查发现,重茬地块的个别日光温室辣椒根腐病发病率达到 60% 以上,间隔两年种植的地块,辣椒根腐病发病率一般为 30%。
辣椒根腐病是由腐皮镰孢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该病多发生在辣椒定植之后,发病初期,植株白天枝叶萎蔫,傍晚至次日凌晨恢复,反复数日后整株死亡。病株的根茎部及根部皮层呈淡褐色至深褐色腐烂,极易剥离,露出暗褐色的木质部。2011 年 ~2013 年我们在同一个日光温室的同一处理小区,连续 3 年针对辣椒根腐病进行了生物菌剂防治试验,以期筛选出防治日光温室辣椒根腐病的生物菌剂种类,获得高效无污染的生物防治方法。以下使试验的具体情况。
材料与方法
生物菌剂
地衣芽孢杆菌(编号为 DJ)、木霉菌(编号为MJ)均由原菌扩繁而成。地衣芽孢杆菌扩繁基质:
蒸熟的玉米面、红糖,两者比例为 20:1。木霉菌扩繁基质:蒸熟的玉米面、红糖、52 度的白酒,三者比例为 30:2:1。培养前加入对应的生物制剂掺拌均匀后,用营养肉汤搅拌成含水量为 65%~70% 的制剂,放在 22.5~29.0 ℃的庇荫处培养。地衣芽孢杆菌一般经过 20 天左右,木霉菌经过 18 天左右,看见培养基有菌丝体时风干粉碎,装入无杂菌的容器里,即为生物菌剂。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安排在齐河县宣章屯镇的贾庄村菜农何胜利日光温室辣椒田内,土壤为黄河冲积土,土壤肥力较高。
温室属于山东Ⅳ型。辣椒品种为:寿光羊角椒。辣椒在7 月上旬播种育苗。苗龄 40~45 天。采取 50 cm×90 cm的大小垄双株定植,每 667 m2定植 4000 穴、8000 株。春节前一次性采收,集中上市。
试验设计
小区试验面积为 10 m2,每个小区定植 120 株。每个处理重复 3 次,随机排列。DJ 与 MJ 每穴用量均为50 g。定植时穴施,施后立即覆土,防止菌剂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导致其活性降低或失去活性。对照(CK)不采取菌剂处理。其他管理同常规栽培。
结果与分析
对椒膨大后第一次调查,重点调查植株长势、发病株,计算防效;一次性收获前7天再一次调查相关数据。
发病株出现根腐病为害症状即为发病株,防效计算是用未发病株数除以试验株数。统计的数字均为重复间的平均数。详见表 1、表 2。
从表 1 可以看出,不同生物菌剂对日光温室辣椒根腐病防治效果不同,其中 DJ 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10 年防效 59.4%,2011 年 47.3%,2012 年 34.4%逐渐与 CK 接近。DJ 前期防效较为理想的原因,与 DJ具有活化土壤有一定的关系,土壤结构的优化促进了辣椒植株的生长,从而增强了植株的抗病性。MJ 对辣椒根腐病的防效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与木霉菌可产生多种对植物病原真菌、细菌及昆虫具有颉颃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并能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等特性息息相关。
从表 2 可以看出,辣椒完全收获时统计的死棵株数与第一次调查结果发病植株时基本吻合,最终防效略有差别,但是差别不大。DJ 与 MJ 同比 CK,对日光温室辣椒根腐病防治效果最好的是 MJ,在同一地块连续使用 3 年后,防效高达 92.2%;而 DJ 随着辣椒重茬年份的增加,死棵现象逐年加重,连续使用 3 年后,防效仅为 33.3%,在生产上没有实用价值。
讨论
利用有益菌防治日光温室常见土传性病害的研究,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日光温室属于人为可控的小环境,有益菌受气候影响较小,采用有益菌防病治病效果较为明显。但是在自然条件下,采用有益菌防病由于受生态条件包括温湿度、降雨量、土壤结构、pH 值、含水量以及微生物区系等因素的影响,同样的生物菌剂也许出现不同的效果。
目前用于农业的有益菌有很多种,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放线菌、木霉菌、酵素菌等。不同类型的生物菌剂,防治日光温室不同作物的病害,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如该试验中,地衣芽孢杆菌与木霉菌均属于生物菌剂,但对日光温室辣椒根腐病防治效果差异很大。在生产上,使用生物菌剂防病采用哪种菌剂防治真菌或细菌性病害,需要进一步试验、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