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农机管理模式,尤其是乡镇农机管理模式,还远跟不上机械化发展的步伐,同时又由于存在许多问题,已不适应当下的管理需求。基于此,作为农机工作者,有必要改革落后的管理模式,以促进农机事业的健康发展。
1、当前农机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1、农机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近年来,由于农业机械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农机化管理服务方面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农机管理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尽管在农机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机服务建立了县、乡(镇)服务体系,但许多地方的农机管理在经过各种形式的改革后,表现为组织技术水平落后、人才严重流失、服务观念不清,使农机化的服务管理工作有名无实,没有发挥出实质性作用。
1.2、管理服务机构不够健全
当下,乡镇农机管理服务机构不健全、服务范围受限以及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存在,加之长期管理体制不顺,对农机管理人员的约束乏力,导致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另外,有些地区乡镇农机组织的硬件设施较落后或缺失,造成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范围不广泛,根本无法体现出当地的特色。显然,农机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对农机化工作的全面健康开展会产生较大影响与制约。
1.3、农机服务投入不足
足够的资金投入,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保障,农机化服务工作也是如此。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使一些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机具得不到及时的推广应用,直接造成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出现许多问题与困难。没有足够的农机经费作为支撑,那么自然就加重了农机户的负担,无疑挫伤与降低了广大农民发展农机的积极性与热情。
1.4、农机服务人员素质不高
做好任何事业,都要以人为本。良好的人才队伍,会促进事业的发展。因此,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决定了管理水平的高低,当下乡镇农机服务组织的农机队伍人员知识陈旧老化、待遇不高,能够留在乡镇农机部门工作的人员已不多,知识得不到更新,同时又缺乏必要的培训,使农机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造成农机服务人员素质不高,很显然,这样的组织队伍是难以适应现代农机化发展的新形势的。
2、完善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的对策
2.1、加强农机管理改革,更新观念
乡镇各级政府部门,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大力宣传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农机在提高农业生产率、确保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面作用显着。因此,要完善各地农机安全管理体制,明确事故责任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机安全与高效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2.2、提升农机管理人员素质
乡镇政府要加大对农机管理人员培训的力度,并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以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的技术与业务能力。政府要鼓励农机管理人员进修学习,积极培养技术能力与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基于此,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要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较高,自觉遵章守法,杜绝违章操作,熟练操作各种现代化农机工具的人才队伍,发挥好其辐射带动作用,以推动各项工作均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为农村经济服务,确保农机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3、建立完善农业机械监督管理体系
要充分发挥农机监理的职能作用,当地政府要全面发挥自身监督管理的职能,将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到政府年度考核体系中。在农机管理中,对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与个人,要给予奖励,另外,每年还要以乡镇为单位对本辖区内的重大农业机械事故,进行总结与分析,找到事故的原因与责任单位,予以严肃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农业机械的重要作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2.4、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
由于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涉及面较广、内容较多,比如在农机的使用上,涉及购买、检测、使用、保养、维修与报废整个过程,而上述过程与交通、安检、环保等部门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基于此,农机化管理服务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只有协调好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与配合,共同推动农机服务建设,才能真正提高服务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