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虎林地区耕地地力专项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9
  虎林市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 80 年代以后,粮食产量连续稳步增长,到 2008 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 6.87 亿公斤。其中化肥施用量的逐年增加是促使粮食增产的决定性的因素之一。1989 年全市化肥施用量为 0.71 万吨,粮食总产为 0.96 亿公斤;1998 年化肥施用量增加到 1.54 万吨,粮食总产增加到 2.63 亿公斤。这 10 年间,化肥年用量增加了 0.83 万吨,粮食总产增加了 1.67 亿公斤。可以说化肥的使用已经成为促进粮食增产不可取代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开展专题调查的背景
  
  虎林市肥料使用的延革,虎林垦殖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化学肥料应用也有 60 年,从肥料应用和发展历史来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60 年代以前,耕地主要依靠有机肥料来维持作物生产和保持土壤肥力,作物产量不高,亩施化肥 4.2 公斤主要是谷子、糜子、稗子等白茬作物,都是以硫铵为主的氮素肥料,主要用作水稻追施把节肥;60 年代-80 年代,仍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化肥主要靠国家计划拨付,总量达 0.71 万吨,应用作物主要是粮食作物和少量经济作物,除氮肥外,磷肥得到了一定范围的推广应用。主要是硝铵、硫铵、氨水和过磷酸钙;80 年代-90 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有了土地的自主经营权,随着化肥在粮食生产作用的显着提高,农民对化肥形成了强烈的以来,化肥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化肥总量达 1.5 万吨平均公顷用肥达 69.84 吨,施用有机肥的面积和数量逐渐减少。80 年代初开展了因土、因作物的诊断配方施肥,氮、磷、钾的配施在农业生产得到应用,氮肥主要是硝铵、尿素、硫铵、氢铵,磷肥以二铵为主,钾肥、复合肥、微肥、生物肥和叶面肥推广面积也逐渐增加;90 年代至今,随着农业部配方施肥技术的深化和推广,黑龙江省农科院土肥所先后开展了推荐施肥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研究,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针对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进行了施肥技术的重大改革,1993 年开始对全市耕地土壤化验分析,根据测土结果形成相应配方指导农民科学施用肥料,实现了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配合使用。2008 年化肥总量达 3.99 万吨,比 1989 年增加了 3.28 万吨。
  
  2.虎林市肥料化肥肥效演变分析
  
  从上表分析看,如果以 1989 年的化肥施用量和粮食总产为基数,计算1989 年-1998 年九年间各年化肥增加总量以及粮食增产总量;并以此计算每公斤化肥增粮数,结果是:1989 年-1998 年,连续九年,每增施 1 公斤化肥平均增产粮食 20 公斤;以同样方法分别计算 1989-1992 年、1992-1996年两个五年间的化肥公斤增粮数,其结果是:第一个五年每增施 1 公斤化肥平均增产粮食为 20 公斤;第二个五年每增施 1 公斤化肥平均增产粮食为 14 公斤。
  
  从表 2 可以看出,1989-1992 年这五年同 1992-1996 年这五年相比,每增施 1 公斤化肥所增产的粮食数量从平均 20 公斤下降到平均 14 公斤,下降了 30%.其中除受报酬递减率的控制之外,施肥不尽合理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开展专题调要的必要性
  
  耕地是作物生长基础,了解耕地土壤的地力状况和供肥能力是实施平衡施肥最重要的技术环节,因此开展耕地地力调查,查清耕地的各种营养元素的状况,对提高科学肥技术水平,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改善作物品质,防止环境污染,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开展耕地地力调查,提高平衡施肥技术水平,是稳定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的需要保证和提高粮食产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还有深远的政治意义。近几年来,我国一直把粮食安全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耕地逐渐减少和人口不断增加的矛盾将更加激烈,21 世纪人类将面临粮食等农产品不足的巨大压力,虎林市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是维持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强支柱,必须充分发挥科技保证粮食的持续稳产和高产。平衡施肥技术是节本增效、增加粮食产量的一项重要技术 ,随着作物品种的更新、布局的变化,土壤的基础肥力也发生了变化,在原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平衡施肥技术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粮食生产的需要,必须结合本次耕地地力调查和评价结果对平衡施肥技术进行重新研究,制定适合本地生产实际平衡施肥技术措施。
  
  2、开展耕地地力调查,提高平衡施肥技术水平,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虎林市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粮食生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很大比重,是维持农民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根本。在现有条件下,自然生产力低下,农民不得不靠投入大量花费来维持粮食的高产,化肥投入占整个生产投入的相当大的部分,但化肥效益却逐年下降,如何科学合理的搭配肥料品种和施用技术,以期达到提高化肥利用率,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的目的,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结合本次耕地地力调查与之进行平衡施肥技术的研究。
  
  3、开展耕地地力调查,提高平衡施肥技术水平,是实现绿色农业的需要随着中国加入 WTO 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产品流通不畅就是由于质量低、成本高造成的,农业生产必须从单纯的追求高产、高效向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方向发展,这对施肥技术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要求了解和掌握耕地土壤肥力状况、掌握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对肥料施用的质化和量化的要求,对平衡施肥技术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所以,必须进行平衡施肥的钻题研究。
  
  三、调查方法和内容
  
  (一)样点布设
  
  依据《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技术规程》,利用虎林县归并土种后的数据的土壤图、基本农田代保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产生的图斑做为耕地地力调查的调查单元。虎林市农田面积 116279 公顷,大田样点密度为 500-1000 亩。
  
  (二)调查内容
  
  布点完成后,对取样农户农业生产基本情况及行了入户调查。
  
  1、肥料施用情况农家肥、有机商品肥、有机无机复合、氮素化肥、磷素化肥、钾素化肥、无机复(混)肥、微肥、微生物肥、叶面肥。
  
  (三)样品采集
  
  土样采集是在作物成熟收获后进行的。在采样时,首先向农民了解作物种植情况,按照《规程》要求逐项填写调查内容,并用 GPS 进行定位,在选定的地块上进行采样,大田采样深度为 0-15cm,每块地平均选取 15 个点,用四分法留取土样 1 公斤做化验分析。
  
  四、专题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耕地肥力状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共对 1520 个土样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微量元等进行了分析,平均含量见下表:
  
  土壤有机质调查结果表明:虎林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 44.93 mgkg-1, 变幅在 22.44-34.13, 土壤有效磷这次调查虎林耕地土壤有效磷平均为18.95 mgkg-1,变化在 8.65-17.57 mgkg-1.土壤速效钾调查表明,全市土壤速效钾平均 196.9 mgkg-1,变幅在 50.75-136.2 mgkg-1.土壤有效氮全市土壤有效氮平均 237.69 mgkg-1,变幅在 144.09-359.91.(2)微量元素土壤微量元素虽然作物需求量不大,但它们同大量元素一样,在植物生理功能上是同样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微量元素的缺乏不仅会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而且会造成一些生理性病害。如缺锌导致玉米“花白病”和水稻赤枯病。因现在耕地地力调查和质量评价中把微量元素做为衡量耕地地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以下为这次调查耕地土壤微量元素情况。土壤有效锌:依据土壤微量元素丰缺标准,此次调查虎林市耕地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 1.54mgkg-1,变化幅度在 0.85-1.06 mgkg-1.统计分析表明,全市耕地基本不缺锌,全市各乡镇耕地有效锌均大于 0.5 mgkg-1的临界值。
  
  土壤有效锰调查结果全市耕地平均值为 15.00-22.10 mgkg-1,根据土壤有效锰的分级标准,土壤有效锰的临界值为 5.0 mgkg-1(严重缺锰,很低),大于 15 mgkg-1为丰富。调查说明虎林耕地土壤中有效锰相当丰富。土壤水溶态硼虎林市耕地水溶态硼含量平均值为 0.42 mgkg-1,变化幅度在 0.07-0.08mgkg-1,全都低于土壤缺硼的临界值 0.5 mgkg-1.其中 0.2-0.5 mgkg-1(轻度缺硼,低)占 99.1%,0.5 mgkg-1(基本不缺硼,中等)以上未发现。由以上分析看,今后施肥应重视硼肥的施用。
  
  (二)全市施肥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以下为这次调查农户肥料施用情况,共计调查 308 户农民。
  
  在我们调查 308 户农户中,只有 49 户施用有机肥,占总调查户数的15.9%,农肥施用比例低、施用量少,平均施用量 300 公斤/亩左右,主要是禽出过圈粪和土杂肥等。处于较低水平。虎林县 2003 年每公顷平均施用化肥1.4 标吨,折纯养分量:314 公斤,其中氮肥 178 公斤/公顷,主要来自尿素、复合肥和二铵,磷肥 91 公斤/公顷,主要来自二铵和复合肥,钾肥 45 公斤/公顷,主要来自复合肥和硫酸钾、氯化钾等,虎林总体施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平均公顷用量 1.028 标吨),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 1:0.43:0.19,与全省的 1:0.34:0.14 相比,磷肥和钾肥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科学施肥比例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从肥料品种看,虎林县的化肥品种己由过去的单质尿素、二铵、钾肥向高浓度复合化、长效化复合(混)肥方向发展,复合肥比例己上升到 46%左右。在调查的 308 户农户中 87%农户能够做到氮、磷、钾搭配施用,13%农户主要使用二铵、尿素,硫酸锌、省物钾、叶面肥等也有了一定范围的推广应用,旱田硫酸锌等微肥施用比例 3.7%,水田施用比例为 23%;生物钾肥主要用于水稻育苗和花卉、瓜菜等,施用比例达27%,叶面肥大田主要用于玉米苗期约占 7.5%、水稻约占 15%、大豆约占18%.从不同施肥区域看,玉米、水稻、大豆等高产区域 ,整体施肥水平也较高,平均公顷施肥 1.65 标吨,存养分量:359 公斤,纯氮 193 公斤、纯磷 106公斤、纯钾 60 公斤,氮、磷、钾施用比例 1:0.54:0.311.52 标吨,如苇子沟沐石河、其塔木、龙家堡等。低产区施肥水平也相对较低,平均公顷施肥只有施肥 1.25 标吨,纯养分量 259 公斤,纯氮 155 公斤、纯磷 69 公斤、纯钾 25公斤,氮、磷、钾施用比例 1:0.44:0.161.32,只要合理调整好施肥布局,仍有一定的增产替力。
  
  五、耕地土壤养分与肥料施用存在的问题
  
  1、耕地土壤养分失衡。这次调查表明,虎林市耕地土壤中大量营养元素有所改善,特别是土壤有效磷增加的幅度比较大,这有利于土壤磷库的建立。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虎林市耕地中土壤缺硼现象比较严重,水田有效硅含量也不够丰富,因此应重视硼肥、硅肥的施肥。
  
  2、重化肥轻农肥的倾向严重,有机肥投入少、质量差。目前,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着重化肥轻农肥的现象,过去传统的积肥方法己不复存在。由于农村农业机械的普及提高,有机肥源相对集中在少量养殖户家中,这势必造成农肥施用的不均衡和施用总量的不足,在农肥的积造上,由于没有专门的场地,农肥积造过程基本上是露天存放,风吹雨淋势必造成养分的流失,使有效养分降低,影响有机肥的施用效果。
  
  3、化肥的使用比例不合理。随着高产需耐密品种的普及推广,化肥的施用量逐年增加,但施用化肥数量并不是完全符合作物生长所需,化肥投入N 肥偏少,P 肥偏高,K 肥不足,造成了 N、P、K 比例不平衡。加之施用方法不科学,特别是有些农民为了省工省时,未从耕地土壤的实际情况出发,实行一次性施肥不追肥,这样在保水保肥条件不好瘠薄性地块,容易造成养分流失、脱肥,尤其是氮肥流失严重,降低肥料的利用率,作物高产限制因素未消除,大量的化肥投入并未发挥出群体增产优势,高投入未能获得高产出。因此应根据虎林各土壤类型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新的施肥指导意见。
  
  3、平衡施肥服务不配套。平衡施肥技术己经普及推广了多年,并己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技术体系,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技术推广与物资服务相脱节,购买不到所需肥料,造成平衡施肥难以发挥应有的科技优势。而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不能为农民提供测、配、产、供、施配套服务。今后我们要探索一条方便快捷、科学有效的技物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六、平衡施肥规划和对策
  
  (一)平衡施肥规划
  
  依据《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规程》,虎林市耕地分为四个等级。
  
  根据各类土壤评等定级标准,把虎林县各类土壤划分为三个耕地类型:
  
  高肥广适性土壤:包括一级地和二级地。中肥中适性土壤:包括三级地;低肥低适性土壤:包括四级地。根据三个耕地土壤类型制定虎林市平衡施肥总体规划。
  
  (1)玉米平衡施肥技术
  
  根据虎林市耕地地力等级、玉米种植方式、产量水平及有机肥使用情况,确定虎林市玉米平衡施肥技术指导意见。在肥料施用上,提倡底肥、口肥和追肥相结合。氮肥:全部氮肥的 1/3 做底肥,2/3 做追肥。磷肥:全部磷肥的60%做底肥,40%做口肥。钾肥:做底肥,随氮肥和磷肥深层施入。
  
  (2)水稻平衡施肥技术
  
  根据虎林市水稻土地力分级结果,作物生育特性和需肥规律,提出水稻土施肥技术模式。根据水稻氮素的两个高峰期(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采用前重、中轻、后补的施肥原则。前期 40%的氮肥做底肥,分薛肥占 30%,粒肥占 30%.磷肥:做底肥一次施入。钾肥:底肥和拔节肥各占 50%.除氮、磷、钾肥外,水稻对硫、锌等微量元素需要量也较大,因此要适当施用硫酸锌和含硅等微肥,每亩施用量 1 公斤左右。
  
  (二)平衡施肥对策
  
  虎林市通过开展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施肥情况调查和平衡施肥技术,总结虎林市总体施肥概况为:总量偏高、比例失调等,方法不尽合理。具体表现在氮肥普遍偏低,磷肥投入偏高,钾和微量元素肥料相对不足。
  
  根据虎林市农业生产实行,科学合理施用的总的原则是:增氮、减磷、加钾和补微。围绕种植业生产制定出平衡施肥的相应对策和措施。
  
  1、增施优质有机肥料,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积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从农业生产的长远利益和大局出发,加大有机肥积造数量,提高有机肥质量,扩大有机肥施用面积,制定出沃土工程的近期目标。一是在根茬还田的基础上,逐步实际高根茬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业,通过过腹还田,补充、增加堆肥、沤肥数量,提高肥料质量。三是大力推广畜禽养殖场,将粪肥工厂化处理,发展有机复合肥生产,实现有机肥的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四是针对不同类型土壤制定出不同的技术措施,并对这些土壤进行跟踪化验,建立技术档案,设点临测观察结果。
  
  2、加大平衡施肥的配套服务。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关键在技术和物资的配套服务,解有方无肥、有肥不专的问题,因此要把平衡施肥技术落到实处,必需实行“测、配、产、供、施”一条龙服务,通过配肥站的建立,生产出各施肥区域所需的专用型肥料,农民依据配肥站贮存的技术档案购买到自己所需的配产肥,确保技术实施到位。
  
  3、制定和实施耕地保养的长效机制。在《黑龙江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适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能有效保护耕地资源,提高耕地质量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建立科学耕地养护机制,使耕地发展利用向良性方向发展。

TAG标签: 耕地     虎林     地力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