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环境认知在城市防灾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9-09-29

  1、研究背景

  防灾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一种重要的避难场所,在地震等灾害发生时可以迅速转换为救灾基地,开展救援、医疗救助、物资集散、信息传递等防灾减灾的功能,保护人们免受生理损害,同时它又起到良好的心理恢复功能,对于安抚受灾民众的心灵、 恢复受灾者的生活信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在城市防灾公园规划理论研究与建设方面相对起步较晚,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 尤其在如何快速进入公园、迅速融入逃生环境、有效使用环境内的防灾设施以及改善受难者心境增强受难者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控制感的心理问题研究方面一直处于落后与停滞阶段。 长期以来建立的城市防灾公园的景观设计都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为主,心理需求为辅,缺乏人性关怀,忽视了避难者的逃生心理, 致使在灾害发生时避难者无法定位以及灾后无法进行有效的生活避难。 其次,在灾害过后,受灾群众大部分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悲观、焦躁、恐惧、抑郁等心理情绪。而城市防灾公园在如何通过环境改变和恢复受难者不安定情绪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被人们所忽视, 这对于城市防灾减灾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正是由于人们对受难者心理的忽视,导致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出现,例如受害者的自闭、自杀等现象。

  2、环境认知

  环境认知是环境心理学的一项重要分支, 是指人对环境刺激的储存、加工、理解以及重新组合,从而识别和理解环境的过程[1]。 在了解环境认知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环境知觉,因为对环境的知觉是我们认知环境的第一步。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感觉认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结合我们自身的经验和相关记忆对感受到的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和解释,这就是环境知觉的过程。

  2.1、环境认知相关理论

  格式塔知觉理论、生态知觉理论、布鲁斯威克的透镜理论是现在比较流行的环境知觉理论。 格式塔知觉理论强调的是整体的组织规律,反对人为的进行单个的划分。例如一处景观,繁茂的大树、鲜艳的花朵、明媚的阳光、环境十分优美,这么一处美丽的风景有许多元素构成,而我们所看到的并不是这些元素简单的累加。

  生态知觉理论是由吉布森提出, 强调人类的生存适应性。 他认为知觉具有整体性,是在环境的刺激下环境客体所产生的某种生态特性。 自然界中存在的大量的物质元素都具有各自特有的、恒定的功能属性。 例如,水可以供人饮用、洗漱,但不可以供人类睡觉;木头可以用来烧火、防身,这便是客观环境的“可供性”。从生态角度来看,自然界的各个客体都有自身的特征和功能,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和利用。而正确地运用这些客体是环境生态知觉理论研究的关键。

  其实不少动物其本身的知觉能力就是先天的, 如鱼类生来就会觅食,人类就是利用这种特点来捕捉他们。人类的这种选择、创造、利用自然客体的行为就是生态知觉的体现。

  生态知觉理论在环境中的应用相当广泛, 首先环境客体本身就要为使用者带来便捷, 其次是环境对象功能意义的全面展现,最后是环境对象对使用者需求的满足。例如公园里的厕所,如果厕所太隐蔽则不利于游客发现,如果太明显则会影响了环境的整体美观。 所以在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合理的位置;②明显的标志;③干净整洁的内部环境。

  透镜理论是由布伦斯维克提出的, 他的思想主张与吉布森相反, 他认为外部的客观环境提供给我们的各种信息都是复杂的,并非反应真实的环境特征。个人在知觉过程中处于主动性地位,将客观的外部环境信息聚集于一点,将来自于外环境的刺激聚焦,并通过我们的知觉而被察觉。在知觉的过程中更重视后天知识、经验和学习的作用。在这里人是动态的、变化的,对环境的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 在环境设计与管理中,透镜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将环境根据个人需求不同,区分为不同的功能场所,不同的功能场所根据各自的使用意义而确定不同场所的知觉判断。

  在对环境认知的过程中, 我们通常是通过知觉来了解环境,而环境则包含2种变量即时间和空间。 在增加了时间的环境空间中,适应与变化知觉成为主要表现。例如长期生活在噪杂的市场的人们就会随时间的推移慢慢习惯并适应这种噪声,因为当刺激反复出现时,感受器官就会对这种刺激不敏感,进而忽视这种刺激。 如果我们习惯了这种刺激,那么我们自然会注意不到这种刺激引起的变化, 试想我们长期生活在一个空气被污染的环境自然觉察不到污染现象。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处环境优美、空气质量良好的村庄,哪怕一丝的棕色污染气体都容易发现。另外,快速的变化总是比缓慢的变化较易察觉。

  2.2、环境认知

  通过对环境知觉的了解, 我们意识到知觉只是初级的人们的内心反映,而认知则涉及到更为复杂的心理过程。环境认知研究的重点是环境的表象、场所记忆与学习、环境的可意象性等。它所关心的是人们怎样识别物质环境,人们怎样在头脑中形成环境表象, 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赋予物质环境以特殊的意义, 而这种表象和意义又怎样影响人的行为。例如标示小品、象征性雕塑等对诱导人们行为的积极作用。 环境认知的对象包括环境中的物质要素、发生事件、个体或群体思想情绪、象征意义等。

  (1)环境表象

  环境表象是指使用者在环境认知过程中, 心理产生的各种形象,当使用者感知到客观事物后,其形象保存在头脑中,形成原始记忆形象,即形成环境表象[2]。 其核心是人们在环境中感知到的信息,结合主观的思维意识,从而形成的心理影像。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能够识别和理解环境关键在于能否在记忆中重现空间环境的形象。 环境的表象通常是由人的感官系统如视觉、 听觉、 触觉等综合感知后引起的,其中视觉感知是形成环境表象的主要知觉体系。人们在对环境表象的认知过程中,形成相应的意象,从而指导人们在环境中做出正确的行为,满足自己的物质和心理需求。充分的环境认知,可以增添环境的适应性和控制感,建立起人对环境的安全感和可适性。这些所熟悉的感知信息,成为接受新环境的基础,有利于人们对环境的认同,提高环境的利用效率。 在当今快速的城市发展中, 建立起怎样的环境表象,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防灾公园的景观设计中,需要塑造的环境则是与人们的记忆重合的表象化的外部空间环境。

  (2)环境的记忆与学习

  人们对环境的记忆与学习是通过感知活动把从环境中所获得的信息输入记忆系统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个体将这些知识和经验积累、保存并加以运用的过程,即环境认知的过程。

  在对环境信息进行记忆与学习的过程中, 环境的相应变化自然会影响到记忆。 研究表明,适当的环境变化,不管是愉悦的或是不愉悦的刺激都可以提高记忆, 而一成不变的环境则会使人产生烦躁、智力减退,注意力分散的现象。

  事实证明, 持续变化的环境总会使人产生某种程度的新鲜感,不至于单调、乏味,在期待新的视觉信息出现的同时会有助于增加人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心理学家们经过了大量的实验表明,维持兴趣的最佳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环境,更不是时刻变化的环境,而是中等强度的不定性的环境,人们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既不会因为简单的秩序而觉得乏味,更不会因为感到严重的挑战而感到恐惧。因此,易识别并有相应区别的环境更容易被人们所感知,产生一定的认同感,促使人们对环境的记忆与学习。

  (3)环境的可意象性

  环境的可意象性即有形物体中蕴含的对任何观察者都很可能唤起强烈意象的特性。 环境中的这种意象是个体头脑对外部环境归纳出的图像, 而这种形象的形成是人直接感知的环境表象与环境场所记忆相结合的产物。 利用这些直接感觉的表象和个体记忆获得的信息形成“意象”,进而指导人们的行为。 例如,一个清晰、易识别的意象可以方便人们迅速地找到目的地,消除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而环境的可意象性的形成则以建立共同的感知为基础。不同阶级、不同年纪、不同背景的人们拥有了共同的感知后,便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与外部环境相联系,并试图融入其中。 事实上,形状的大小、距离的远近、色彩的搭配、空间的布局等都有助于创造个性生动、结构鲜明、高度适用的环境意象性,它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可识别的外表,而是被人们所感知。良好的可意象性有利于对环境的认知, 并且通过环境参与者长期的训练或是对周围环境的改善都可以增强环境的可意象性,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人们对环境的认知与理解。

  2.3、环境认知与人的行为、心理的关系

  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通过行为来具体表现的, 人在环境中的心理刺激必然会导致相应的行为特征。因此,人的心理状态成为决定人在环境中行为表现的关键因素。 根据心理、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可以推出如今城市中存在的相应的客观环境的巧妙设计必然是以人们的行为与心理特征为依据而进行设计,赋予客观的自然环境以主观的认知,反过来人们从对客观环境的认知所获得相应信息, 综合地反射到人的心理,进而指导人们的主观心态和个体行为。 总之,人的行为、 心理和环境认知之间的关系相当紧密。 换而言之,人的行为、心理是环境认知的基础和依据。 在进行环境设计时, 只有充分地了解人们的心理, 结合相应的行为表现,通过对环境良好的认知与理解,才能使环境更有效更合理地被利用。就环境认知对行为的影响而言,只有对环境深入地认知,才能起到抑制、强化、引导行为的作用。而环境认知与人的心理是分不开的,认知是心理活动的直接反映,是将客观环境与主观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3、环境认知在城市防灾公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可认知的环境在城市防灾公园景观设计中的作用相当显着,包括认知与理解、引导与识别、缓解与恢复。因此增强避难人员对防灾公园的环境认知度对于提高环境的利用效率和可适应性具有重要作用。

  (1)认知与理解:在防灾公园的环境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在灾难发生前以及灾难发生后很长一段时间避难人员对所处环境的认知和理解。 在进入防灾公园之初就对公园的避难道路、功能分区、空间组成等有一定的了解,并深刻地认识到在灾难发生后的不同时序所需要进行的相应的避难行为,理解各级灾难标识以及防灾设施的使用方法。自然地形成一种逃生秩序,有效地进行避难生活,避免了二次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也减少了其他社会问题的发生。

  (2)引导与识别 :在充分地认知与理解环境之后 ,受难群众能够快速融入到防灾公园的环境中, 有效识别逃生路线,正确地引导避难人员找到临时避难生活区域,顺利地领取救灾物资,找到医疗救护中心,及时地得到救助,避免严重的伤亡。在灾难来临时,绝大部分的避难人员往往由于情况紧急而失去理智,行为不受思想控制,容易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造成逃生避难生活现场的混乱。环境认知在有效引导受灾群众脱离险境,寻找临时生活场所,得到有效救助以及形成相应秩序, 防止出现社会混乱现象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3)缓解与恢复:对防灾公园环境合理的认同有利于消除在灾难来临时的焦急与恐慌心理。 在这样一个具有共识意象的环境中,人们渐渐地融入环境,排除不安全因素,向有利的环境区域聚集。 在灾后,由于大量的人员转移、食品和救灾物资不足造成了社会治安混乱的现象, 同时由于情报不畅,指挥受影响加剧了避难人员精神上的紧张。周围环境的这些变化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灾民的身心状态, 而高度可意象性的环境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紧张、恐惧情绪,避免了主观和客观环境改变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对环境的深入认知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灾难所造成的混乱和不安的外部环境,对客观环境形成相应的秩序性和统一性,以及对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快速恢复有极大的帮助。

  环境认知在城市防灾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具有实用性、安全性和恢复性功能。 在帮助人们识别环境、引导行为、合理分布空间、缓解心理压力等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因此在城市防灾公园的景观设计中, 如何增强人们对环境认知的重视,增添环境的可意象性,成为防灾公园景观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

  4、基于环境认知的景观设计原则

  综合分析城市防灾公园的防灾功能与配备设施, 结合环境认知的相关性要求, 在进行城市防灾公园环境景观设计中要遵循相关设计原则,制定有利于人们识别、认知与有效使用的景观设计方法。

  4.1、安全优先原则

  安全性是城市防灾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宗旨和方针,也是环境认知对防灾公园建设的基本要求。无论从视觉、空间还是功能上来讲,确保避难人员人身安全,将人身和财产损失降到最小是防灾公园环境设计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1) 色彩选用与搭配的安全

  不同色彩与人的生理与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们都有着自己相对应的情感特征,那些彩度高、波长较长的色彩会引起人们高度的兴奋,给人心理上带来强烈的刺激。而那些彩度低、 波长较短的色彩则会使人心理上产生相对温和的刺激,使人趋于平和。 从颜色搭配的角度来说,环境中不协调的配色总会引起精神上的躁动不安, 使人容易疲惫和紧张, 相反那些颜色搭配协调的环境则更容易使人精神愉悦,缓解身心的紧张与疲惫。

  (2) 空间形式的安全

  城市防灾公园的内部空间形式也是决定其安全性的主要方式,一般开敞的空间形式总是给人以不安的感觉,而过于封闭的空间也会使人产生恐慌与压抑。 尤其是在避难生活过程中,人们需要一定的个人空间获得相对的领域感,但也需要方便地获取一定的外界信息, 增强对环境的控制感与可操作性。 另外空间的明确划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以相对的秩序感与可控性, 在灾时能够让人们准确确定不同的空间,有效区别空间的功能可以建立稳定的秩序性,从而减少逃生程序的混乱,消除人们的紧张心理,营造安全的避难生活空间。

  (3)使用功能的安全。

  首先考虑的是城市防灾公园的选址问题, 必须避开地震活断层、岩溶塌陷区、矿山采空区和滑坡、泥石流灾害威胁的地区以及海啸袭击区。同时远离高大建筑物、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核放射物、高压电线线路等。 例如易引发地震灾害的地区要综合考虑主要灾害和次生灾害带来的直接危险和隐性危害,所以公园选址一般要在空旷、平坦的地方;而水灾频繁处的地区则要考虑公园中的避难生活场地必须要选在高地。针对不同的灾害,在考虑公园安全问题时有其共性和个性的特征,要综合全面地区分。 此外,要保证城市居民进出防灾公园通道的安全、通畅,尽量避免交通拥挤。 园内应有大面积的平坦、开阔、交通便利的安全地域,易于搭建临时建筑或帐篷,易于进行避难与救援活动,而且应创造必要的防火、治安、卫生、防疫条件,确保公园中避难人群的生命及生活的安全可靠。

  4.2、平灾结合原则

  城市防灾公园具有 “平”(平时)、“灾”(灾时)2种功能,必须坚持平灾结合的原则, 即将平时功能与灾时功能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将2种环境认知模式协调统一。 因此不仅要了解平时的环境使用功能 (满足一般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要求:美化环境,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供居民游憩休闲,强身健体及旅游服务功能,)也要注意加强其灾时的环境认知与理解,即当突发事件发生时,防灾设施启用发挥防灾救灾功能。

  此外, 进行防灾公园规划建设时要特别注意景观小品的设计,以防灾避难功能为主旨,在平时发挥作用的同时,防止影响今后的避难救灾工作的开展。 例如防灾公园中洒水装置的设计,平时可以用于植物灌溉,造景设施,而在灾害来临时可以成为防火设施也可以用于生活用水设施,这就需要其设计的位置合理, 在植物覆盖的周围以及生活广场的附近,而不是在一些无关紧要之处。

  4.3、可识别性原则

  强烈的可识别性对于城市防灾公园的环境设计至关重要,也是环境认知中强调的重要环节。可识别的环境在建立人们的控制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人们准确定位,辩明方向,寻找目标,避免盲目地寻找造成混乱。 尤其是在灾时的避难逃生阶段可以准确地辨别逃生方位, 寻找救助中心,及时有效地获得救助。

  防灾公园中的可识别性体现于景观小品以及道路、植物等各个环节, 比如道路的设计要具有明确的导向性与识别性,在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图案、造型、宽度尺寸、色彩等元素设计尽可能有规律可循,层层相连、秩序统一,使人们能够迅速的找到方向,避免出现迷失现象。

  4.4、可达性原则

  道路的通畅与便捷是城市防灾公园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保障避难人员及时有效避难、顺利开展救援活动的的关键,因此防灾公园的空间布局要通达灵活。一般其出入口和周边形态的合理设计,有利于人群疏散与通行,保证灾难来临时避难者可以从各个位置迅速进入防灾公园避难。

  其次,采用合理的色彩和材质增强道路的导向性,保证避难通道的可达性,不仅可以明确防灾道路的方向,而且有利于加强各区域之间的联系,形成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便于灾时的逃生行为与救援工作。

  5、结语

  文章介绍了城市防灾公园以及环境认知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并概括了环境认知与人的行为、心理的关系,强调了环境认知在城市防灾公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针对环境认知在城市防灾公园景观中的设计提出了相关的原则,以期为我国防灾公园的建设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许玲.北京城市公园环境认知研究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6.
  [2]李天求.基于环境认知的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TAG标签: 防灾     公园     认知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