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而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生产是安徽省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皖北地区,玉米是农业生产的大宗农作物。玉米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安徽省经济收入的高低。
玉米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危害会影响玉米质量,降低玉米产量及生产效益。玉米病虫害种类繁多,其中,有部分病害危害症状相近,让农业生产者难以辨别,因此,根据病虫害危害症状,进行准确辨别,断定病虫害类别,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针对性的防治,是提高玉米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笔者根据多年经验,对玉米主要叶斑类病害进行比较辨识,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旨在为进一步促进安徽省玉米生产的发展提供借鉴。
1、安徽省玉米主要叶斑类病害危害症状
1.1、玉米斑枯病
玉米斑枯病是玉米上的一种常见病害,由2种真菌引起,两者经常会混合,难于区分。玉米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初生病斑椭圆形,红褐色,后变为中央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不规则形斑,致叶片局部枯死。
1.2、玉米灰斑病
玉米灰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在感病品种上病斑呈长方形。早期坏死斑很小、淡褐色、具褪色晕圈,然后扩展至整个病斑。扩展的病斑初期呈褐色,当病菌在叶背开始产孢时,病斑变成灰色长条病斑,与叶脉平行;湿度大时,可在叶片病斑两面(尤其在背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玉米灰斑病成熟病斑具有明显的平行边缘,病斑不透明。这是因为病菌无法穿过叶片主脉的厚壁组织,导致病斑扩展受到限制,所以出现平行的边缘。病斑不透明则是由于病菌形成了由暗色坚硬菌丝组成的子座组织,填满气孔下室。
1.3、玉米矮花叶病
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玉米矮花叶病。在发病初期,在幼苗心叶基部细脉间出现许多椭圆形褪绿小点,呈虚线状排列,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虚线逐渐发展成实线。病部继续呈不规则状扩大,这种病不像玉米灰斑病受到叶脉限制,其在粗脉间形成许多黄色的条纹,与健部相间形成花叶症状。病部可包围健部,形成许多大、小不同,略呈圆形的绿斑,叶片变黄、棕、紫或干。玉米幼苗至抽雄前均可感染,夏玉米苗期长至 7 叶期前后发病最重,发病初期,最幼嫩的叶片基部的细脉间出现不规则褪绿小点,断续排列成条点花叶状;后沿叶脉扩展至全叶,叶脉保持绿色,叶肉失绿变黄、形成明显黄绿相间条纹,重病变黄,最后叶尖、叶缘变红紫干枯。苗期感病的,病株较健株显着矮,雄穗分枝减少,乃至退化,果穗变小,秃顶严重或不结实,植株甚至提早枯死;拔节至抽穗前感病的,病株稍矮;抽穗前后感病的,株高接近正常,仅植株最上部叶褪绿病状,产量基本无损失。
1.4、玉米大斑病
玉米在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大斑病。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存在阶段抗病性,苗期很少发病,到玉米生长后期,尤其是在抽雄后发病逐渐加重。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苞叶和籽粒。叶片发病后,发病部位先出现水渍状(室内)或灰绿色(田间)小斑点,随后沿叶脉方向迅速扩大,形成黄褐色或灰褐色梭形大斑,病斑中间颜色较浅,边缘较深。病斑一般长5~10 cm,宽1~2 cm,有时可长达20 cm以上,宽可超过3 cm。
严重发病时,多个病斑相互汇合连片,致使植株过早枯死。枯死株根部腐烂,果穗松软而倒挂,籽粒干瘪细小。田间湿度较大或大雨过后或有露时,病斑表面常密生一层灰黑色的霉状物(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鞘、苞叶和籽粒发病,病斑也多呈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
2、安徽省玉米主要叶斑类病害发生规律
2.1、玉米斑枯病
玉蜀黍生壳针孢病菌和玉蜀黍壳针孢病菌均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一般分生孢子器吸水后,器内胶物质溶解,分生孢子逸出,借风雨传播或被雨水溅到植株上,从气孔侵入,后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扩大危害。冷凉潮湿的环境利其发病。
2.2、玉米灰斑病
玉米灰斑病主要在玉米抽穗后侵染植株叶片。玉米灰斑病的发生程度与品种抗性、气候条件、耕作与栽培措施等因素有关。①品种抗性。抗灰斑病的自交系通常表现水平抗性;杂交种中抗病品种较少。②气候条件。玉米灰斑病较适宜在温暖湿润条件下发生,其中湿度是关键,相对湿度大于90%维持12~13 h,叶片表面湿度在11~13h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所以该病多在温暧、湿润的山区和沿海地带发生。③耕作与栽培措施。国外免耕或少耕的田块发病重,主要由于田间地表残留的病残体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来源。植株叶片的生理年龄影响病害发展,病害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氮肥少、后期脱肥、管理粗放的地块抗性减弱,发病较重。
2.3、玉米矮花叶病
主要由蚜虫为传毒媒介,玉米蚜、禾缢管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棉蚜、桃蚜、苜蓿蚜和豌豆蚜等均能传毒。人工摩擦汁液。春玉米发病轻,夏玉米发病重,尤其夏玉米播种时间越晚越重。地边杂草多,有利于传毒昆虫存栖繁殖,又提供了毒源,所以发病重。6—7月份,降雨次数多及降雨量较流沛,玉米生长发育快,可较快度过感病期;同时该阶段降雨多,不利于蚜虫迁飞传毒,发病轻。也可传毒玉米生长期都可感染发病,但感病阶段主要在生长前期,多数品种5叶期前最易感染。春玉米在该期通常正遇麦蚜大量增殖时期,大量的蚜虫介体迁飞取食传毒,玉米往往出现1个发病高峰。
该病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寄主抗性。不同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显着。②环境。冬季气温偏高,利于蚜虫安全越冬,发病重。春季旱情较重,有利于蚜虫的暴发,而干旱使玉米苗期生长缓慢,抗病力下降,可加重病情。③栽培。在靠近越冬寄主,介体蚜虫迁入早、数量多的玉米发病早而重;与小麦邻作、间作地发病重;与草滩、水渠和道路相邻的地发病重;地边病重,地中心发病轻;浅山、沟底滩地和避风向阳地发病重;沙地、瘠薄地,管理粗放、杂草多的地发病重;晚播的发病重;适期早播使植株避开蚜虫迁飞传毒高峰期的发病轻;覆盖地膜的发病轻,露地的发病重;夏播地比春播地发病重。
2.4、玉米大斑病
该病的发生流行主要决定于玉米品种的抗病性、气候条件、栽培条件和耕作制度等。
2.4.1、品种抗病性 玉 米 品 种 间对大 斑 病 菌 的 抗 性 有 明 显 差 异 ,种植感病品种是病害大流行的主要原因。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病性分为数量抗性、褪绿斑抗性、褪绿点抗性和无病斑抗性4种类型。
2.4.2、气候条件 在具有足够菌量和一定面积的感病品种时,大斑病的发病程度主要决定于温度和雨水。该病的发病适温为20~25℃,超过28℃对病害有抑制作用;适宜发病的湿度条件是相对湿度在90%以上,这对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都有利。因此,7—8月份,如果温度偏低,多雨高湿,日照不足,均有利于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我国北方各玉米产区,6—8月气温大多适于发病,这样降雨就成为大斑病发病轻重的决定因素。
2.4.3、耕作与栽培措施 玉米连作地病重,轮作地病轻;单作地病重,间套作地病轻。合理的间套作和适时轮作,可改变田间小气候,利于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田间菌源,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和危害。
无论春玉米还是夏玉米,晚播都比早播的病重,原因是由于玉米生长后期抗病性降低,又赶上雨季,利于发病。此外,栽培过密的玉米地块要比栽培较稀的地块病重;远离村边或玉米秸秆的玉米地块病轻,地势低洼的地块病重。
3、安徽省玉米主要叶斑类病害防治方法
3.1、玉米斑枯病
防治玉米斑枯病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加强农业防治,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
3.2、玉米灰斑病
玉米灰斑病的防治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加强农业防治,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在玉米开花授粉后或发病初期,主要在玉米大喇叭期、抽雄期和灌浆初期3个关键时期进行药剂防治。在喷药时最好先从玉米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喷施,以喷到每个叶片为准。通常在发病率为10%时,连续用药2~3次,每次用药间隔7~10 d。常用化学药剂为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及25%敌力脱乳油(丙环唑、必扑尔)。
3.3、玉米矮花叶病
目前对玉米矮花叶病尚无理想的防治用药,应立足于预防。主要通过选用抗病品种,采取科学的栽培措施,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并积极防治蚜虫等传播媒介,以降低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几率。农业防治措施:选用无病区种子及抗病品种;选用抗病自交系组合;如果是在病区种植,应实行覆膜早播措施,以错开蚜虫高峰期与玉米易发病生育期;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冬前或春季及时清除地头、田边以及田间的杂草,尤其是多年生杂草,以压低蚜虫虫口基数。化学防治措施:可用内吸性杀虫剂对种子进行拌种,减轻苗期矮花叶病的传播;也可用种衣剂拌种,不仅可防治蚜虫,还有利于培养壮苗;从苗期开始防治蚜虫,可选用3%啶虫咪乳油2 000倍液等适宜防治蚜虫的药剂进行喷施。喷药时,不仅要对玉米植株进行喷药,玉米田周围的杂草也要喷施。发病初期,选用5%菌毒清水剂3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各种药剂交替施用,以防止发生药害。每隔7~10 d喷1次,连喷3~4次;同时配合施用叶面肥,增强植株抗病补偿能力。
3.4、玉米大斑病
防治玉米大斑病应以推广和利用抗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及时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首先,采取农业防治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提早玉米生育期,缩短玉米生长后期处于高湿度多雨环境的时期,降低大斑病发生几率。加强肥水管理,可促进植株生长,使其茁壮,提高抗病能力。
大斑病是一种兼性寄生菌,植株生育不良易受侵染,即使抗性品种在缺肥、缺水时也不能表现出其抗病潜力。在病害发生初期,底部4个叶发病以前,打掉下部病叶。轮作倒茬,另外,玉米收获后应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及时深翻。化学防治措施:可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洒40%克瘟散乳剂500~1 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穗瘟净1 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等。
参考文献
[1] 王晓鸣,晋齐鸣,石洁,等. 玉米病害发生现状与推广品种抗性对未来病害发展的影响[J]. 植物病理学报,2006(1):1-11.
[2] 黄淋华 ,谢正伟 ,戚兰 ,等.达州市玉米常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