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豆9号系安顺市农业科学院用半野生大豆ZYD05615作母本,以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新品系6015作父本杂交,经多年定向选育而成.2年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0.00kg,比对照黔豆6号增产5.65%,增产达显着水平;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0.17kg,比对照黔豆6号增产14.41%,增产达极显着水平;粗蛋白质(干基)含量为43.17%,粗脂肪(干基)含量为19.54%,蛋脂总和为62.71%;中抗SC-3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抗SC-7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2016年通过贵州省审定,审定编号:黔审豆2016004号.
关键词:大豆;新品种;选育;安豆9号
1选育过程
根据优质、高产、抗病(逆)、广适的育种目标,以半野生大豆ZYD05615作母本,以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新品系6015作父本,1994年田间杂交,1995年F1代繁育后去劣混收,1996年F2代种植观察发现生育期、花色等性状均有分离,鉴定为真杂种,当年分花色收获,白花单株混收编号"9647",紫花单株混收编号"9649".1997-2000年F3-F6代对"9649"连续进行定向单株选择,选留紫花、灰毛、大粒、熟期适中的优株,形成株系"9649-1-1".2001-2004年对"9649-1-1"进行株系鉴定,鉴定性状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
2005-2008年对"9649-1-1"进行品系鉴定,鉴定其丰产性、稳产性、抗病(逆)性.2009-2010进行品比试验,品比名"安08109".2014年申请参加贵州省区域试验,区试名"安08019",2015续试并进入生产试验.201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豆2016004号.
2产量表现
2.1区域试验产量
在2014年贵州省区域试验中,贵阳、遵义、安顺、毕节、六盘水5试点平均亩产174.22kg,居参试品种第二位,比对照黔豆6号增产4.67%,增产达极显着水平,5试点3增2减,增产点占60%;在2015年贵州省区域试验中,贵阳、桐梓、安顺、毕节、盘县5试点平均亩产185.78kg,居参试品种第三位,比对照品种黔豆6号增产6.78%,增产不显着,5试点4增1减,增产点占80%;两年区试综合平均亩产180.00kg,比对照品种黔豆6号增产5.65%,增产点占70%.
2.2生产试验产量
在2015年贵州省生产试验中,贵阳、安顺、盘县、桐梓、毕节5试点平均亩产180.17kg,比对照品种黔豆6号增产14.41%,增产达极显着水平,增产点达100%.
3主要特征
特性安豆9号全生育期116.8天,种皮、子叶黄色,种脐褐色,紫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生育习性直立,株高43.75cm,底荚高度8.9cm,主茎节数11.65个,有效分枝数2.2个,单株荚数30.1个,单株粒数52.55粒,单株粒重12.2g,百粒重22.85g,完全粒率占84.9%,紫斑、褐斑、虫食及其它粒率占15.1%.
各试点田间植株表现感大豆花叶病毒病(SMV)程度极轻,不倒伏、不裂荚,落叶性较好.2015年经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网室人工接种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SC-7鉴定抗性,结果:SC-3病情指数为33%、SC-7病情指数为7%,对两个流行株系的抗性平价为中抗和抗病.2015年经农业部谷物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结果:粗蛋白质(干基)含量为43.17%,粗脂肪(干基)含量19.54%,蛋脂总和为62.71%.
4栽培技术要点
4.1整地
播前人力或机械翻耕整地,整地质量要求播层土壤细碎、疏松,上虚下实,利于蓄水保水.
4.2选种
播前精选种子,剔除病斑粒、虫食粒、瘪粒等,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
4.3播种
露地栽培适宜播种期为3月下旬至5月上旬,地膜覆盖栽培适宜播期为2月中旬至3月上旬.春旱严重地区雨后播种为宜,否则应浇足透土水后播种.
4.4密度
亩留苗1.6-2.2万株,肥地宜稀,瘦地宜密.
4.5田间管理
播前施足基肥,一般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钙镁磷肥25㎏作底肥.出苗后单叶期间苗、定苗、补苗,全生育期结合中耕除草追肥两次,第一次追肥在苗期第一复叶伸展后进行,亩施尿素5-7.5㎏,第二次追肥在花芽分化后开花前进行,亩施尿素10-15㎏,开花结荚期防止干旱.
4.6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合理轮作换茬,避免连作;加强田间管理,清洁田园;化学防治采用广谱、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避免病虫产生抗药性.
4.7适期收获
豆荚转黄老熟后应及时收获.当全株90%以上荚呈荚熟色,轻摇豆秆有响声时即为采收适期.若遇收获期雨水较多不利一次性收获时应抢晴分次采收,避免造成籽粒霉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