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农业发展自然是国之根本。如何在有限的种植田地上, 种植出可以满足我国十几亿人口需要的粮食呢?而且是保质、保量、丰富多样的生产出人们需要的农产品呢?在笔者看来, 就需要促进种植业的高产。通过精选良种实现高产, 通过推广农业技术实现高产。作为农业工作者, 我们的工作职责就是引领农民做好农业生产, 通过技术支持。用更为适宜的技术, 解决当前的农业生产问题。
关键词:农业; 推广技术; 方法;
提及中国发展现状, 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提及人口众多。事实上, 在有限的土地上, 提供给人们足够的生活“口粮”, 已经成为了影响国之根本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 就是实现农业发展。那么如何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呢?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 种出更多的优质的农业产品呢?笔者认为, 就要培育良种, 实践新技术, 在保障绿色农业的基础上, 促进优产、高产、丰产。基于此, 作为农业技术人员, 在工作实践中, 我们既要了解旧技术, 又要熟知新技术, 将传统的“惯性”农业, 转变为“技术”农业, 将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农业, 转变为有技术、有设备支持的新型农业。由此可见, 实现农业生产改良, 就要实现农业推广技术。下面笔者将对如何实现农业技术推广进行分析。
1 让农业技术推广深入人心
我们认为好的对于农民来说不一定就可以接受。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 我们可以发现, 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 农民们往往已经是生产活动的“熟手”, 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 技术人员的话他们不一定会“全信”, 他们只有看到成果、看到成功案例才愿意相信。
因此, 要提高农民采纳农业新技术的自愿性。技术人员应该及时地把市场需求的正确信息、先进技术传递给农民, 让农民自己选择。只有农民进行了选择, 我们的指导才能落实到实处, 而不是我们讲讲, 农民听听就过去的事。只有我们看来是“适宜的”、“优良的”农业技术, 在得到农民的认可与支持后, 才能迅速的推广开来, 促进农业的大发展。这是农业技术实现推广的基础[1]。
2 提升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既然提及技术, 我们就要提及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对于农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 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做出要求, 一个是有技术应用能力, 再有就是一个就是拥有技术创新能力。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 技术人员的“技术性”要更强。才能让习惯传统种植方法的农民接受“新技术”。因此, 在关注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 还要将农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培养作为基础之一。要通过参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主持的科技项目, 委托培养, 在职培训, 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 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科技示范户和农民科技骨干人才的培养, 充分发挥他们技术推广和科技致富示范带头作用。只有技术人员有了能力做基础之后, 他们才能在工作实践中, 自信满满的与农民进行交流, 才能在遇到相关的问题时, 给予科学化的指导, 才能对农业技术的发展有足够的敏感度[2]。
3 构建“推广”氛围
在技术推广的过程中, 我们还需要打造一种双向互动的平台。仅仅靠技术人员“走千家串万户”、仅仅在农民生产中出现问题后再询问技术人员, 我们的工作局面是极为被动的, 当然效果也不会理想。因此, 要想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目标, 要想提升农业技术的应用效果, 我们还需要构建“推广”氛围。让技术需求深入人心。要充分发挥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院校和社会各方力量, 建立由政府组织、农业部门主导、农科教结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农民教育培训网络系统, 继续推进农民科技书屋建设。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将传统的农民也转变成为专业技术性强的种植人才。
4 良种配合良法
在这里笔者想说, 要想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的大氛围推广, 还需要让农民看到技术应用后的成果。而这时我们又需要关注一点, 那就是技术只是“实现目标的支持之一”。要想实现农业生产目标, 还需要很多环节的支持。如精选适宜本区域生产的良种, 实施土地的科学化开发与应用等等。也就是说, 仅有良种, 而没有配套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也不能充分挖掘良种增产增收的潜力, 往往导致良种难以推广, 达不到培育良种的真正目的。而只有良法却没有良种做基础, 我们的技术推广就只能有“理想”但是没有可以令人信服的“实效”。而在农民应用了良法却没有收到预期的种植效果之后, 对于新技术也会失去信心。
5 多种技术相结合
“技术”其实只是一种统称。不同行业对于技术会有不同的专业化解读, 在农业生产中, 我们所说的农业种植技术, 其实也是有很多种的。如农业技术可以细分为模块技术、常规技术和应变技术三个层次。以农作物优良品种为载体, 以农业生产环境条件为依托, 将设计的模块技术和最基本的常规技术及具有调优功能的应变技术进行链接, 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系统。作为技术性工作人员, 我们注意活用相关技术, 既突出各种技术的优势, 又要实现“强强联手”, 让相关技术进行整合, 在本土的农业生产中发挥出最大的效应。
6 实现群体合作
这里所说的群体合作不仅仅是技术人员与农民之间的合作, 还有就是农民自身之间的合作。毕竟, 他们自己的“共同话题”更多。让他们结成群体, 在面对问题时, 可以拓展他们的解决途径, 可以让他们在解决问题时, 不断地分享信息、提升能力。在笔者看来,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成功, 应该以实现了传统农民的转型为目标。而在构建群体合作氛围的过程中, 传统农民向技术性新农民转型的速度会大大提升。让农民建立自己的合作组织, 并使其发挥出“集体闯世界”的作用, 技术合作组织可采用“农户――科技推广机构――农机企业――销售商”密切结合的办法结合而成。只有做到合作组织的建立, 农业生产才会由个人行为转变为群体行为, 才能由小规模转变为大生产。而一直做技术引导工作, 农民总是被动的接受, 技术的推广效率会大大减弱。
综上所述, 要想实现我国的农业发展, 我们需要实现技术推广。当然, 我们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 还有一些“产量”之外的目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实现传统农民的转型, 传统农业的转型。在提升农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的过程中, 要明了“推广”才是我们的工作根本。技术的研发目标指向就是为了推广应用, 带动我们农业的迅速发展、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 县乡农技推广机构有新说法[J].新农业, 2009, (10) :62-62.
[2]耿显连.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势在必行[J].学习月刊, 2010, (2) :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