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浅谈西蜀园林的美学特征

发布时间:2019-09-29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西蜀园林的发展历史及其园林景观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西蜀园林的美学特征。现代西蜀园林的规划设计要从西蜀园林变迁发展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分析入手, 通过概括主要古典园林的造园特征, 挖掘内涵, 以此获得启示。重点关注西蜀园林的艺术精神, 所谓“艺术精神”, 不是艺术手法、艺术风格。

  关键词:西蜀园林; 历史; 美学特征;

  1 西蜀园林发展简史

  西蜀地区主要是指现四川省西部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盆地一带, 也就是古代的蜀国。这里自古以来土壤肥沃, 河道纵横密布, 气候舒适, 物产丰富, 早在秦汉时期, 就被誉为“天府之国”, 而闻名天下[1]。

  西蜀地区最早的造园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园前4世纪的古蜀国。当时的蜀王开明九世命人担土垒山, 营造王妃墓园, 后又建祠庙、园亭, 并成为成都市现存年代最久的名胜之地。而后, 公元前300年的秦国, 筑造了成都大城和少城, 形成了万寿池、千秋池和柳池, 并在城墙上建张仪楼, 这些都成为了当时蜀都的名胜。西汉时期, 川西因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出现了不少的地主庄园, 并形成了一些颇具规模的私家花园。三国时期, 有诸葛亮的“葛园”;隋代, 蜀王杨秀建摩诃池;唐朝西川节度使韦阜在成都东南锦江、府河汇流处建合江园, 园中建有合江亭, 至今成为成都市的重要名胜。

  唐宋时期, 许多著名的大诗人、大文豪、名学士或因出生在四川省, 或因宦游进入蜀地, 或因避难逃亡来到此地。因他们的踪迹, 对川西园林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催化作用。

  四川的私家园林在宋代就很发达, 而目布置很自然随意。记载较为明确且布置较佳的有宋李良臣记的东园、宋运司园亭、宋西园等。明请两代, 四川的私家花园有所增加。成都有明代宰相卓秉兲的相府、眉代状元骆丞襄的骆公府、名将岳钟棋的宫保府、名作家巴金的祖居李宅等, 其间多有荷池湖柳、水阁凉亭、曲桥竹径、梅苑假山, 布局十分考究。

  2 西蜀园林的主要特点

  西蜀园林由于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和历史进程, 因而形成了有别于皇家园林的简洁大气和江南私家园林的小巧精致的西蜀地区特有的园林形式。

  皇家园林多为人工开凿的山水园或是利用天然山水而施于局部加工改造的天然山水园。其建造讲究总体的规划布局, 凡是园内的重要位置, 建筑群的平面和空间组合, 一般均采用严整的轴线对位和几何规律[2]。而江南私家园林的特点则是在有限的空间内描摹自然山水的精髓, 由于其拥有者多为当时的文人士大夫阶级, 因而其园林创作是通过对大自然及其构景要素的典型化、抽象化而传达给人们以自然生态的信息, 其不受地段的限制, 能于小中见大, 也可大中见小。

  西蜀园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道教的发源地, 西蜀园林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因而西蜀园林的基本理念中秉承了道家所强调的自然万物与主体的人原来就是一体的, 二者和谐共存, 即“天人合一”的思想。而西蜀地区流行英雄崇拜、明贤崇拜, 且西蜀地区自古便被称作是风景秀丽、鱼米富饶的“天府之国”, 名流贤士、文人墨客多游历此地或是在此定居, 留下了众多名人纪念园或是名人旧居, 成为西蜀园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西蜀园林与其他园林有所区别的重要特种之一。正是在这些地域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条件下, 西蜀园林在其营造方面也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一些特点。

  2.1 巧妙利用地形处理高差

  西蜀地区多名山大川, 而寺庙园林多建于这些风景秀丽的层峦迭嶂之中。而山中地形千变万化, 有的地方开阔舒展, 有的地方险峻丛生, 而西蜀园林崇尚自然的思想便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2“曲轴”的运用, 园林布局灵活多变

  西蜀园林中, 多寺庙园林和名人纪念园林, 但不论是平地园林的布局还是山地园林的布局, 都不像其他一些寺庙园林或是名人纪念园林那样讲求绝对的轴线对称。园林在布局中根据地形条件的限制灵活组织建筑的布局形式, 因而轴线也不是从开始到结束一直保持同一方向, 而是可以随着山体地走势左右偏移, 甚至是与原来的轴线呈一定的夹角布置。

  2.3 道路的巧妙安排

  由于西蜀园林空间营造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因而其道路的布局形式既不像皇家园林那样依据轴线逐级展开, 也不像江南私家园林那样以水为中心而展开。西蜀园林与其他园林的主要区别就是在于其本身就置于名山大川之中、真山真水之间, 没有其他园林那种过多的人工雕琢的痕迹。而且园林中的景点常散点分布于最富特色的地区, 形成不同的景区, 景区中又由大小不宜的景点构成。

  3 西蜀园林的美学特征

  3.1 浓厚的人文气息

  西蜀之地自古拥有灿烂的古蜀文化, 且不乏文人墨客, 名流贤士到此地游历或定居, 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及名人旧居, 为西蜀园林增添了一抹浓重的文人气息。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杜甫草堂[3], 唐乾元二年 (公元759年) , 杜甫避难入蜀, 寓居成都, 次年, 在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苦心经营建造了数间草屋安身, 先后在此居住3年零9个月, 做诗240余首, 佳作颇多。此后杜甫草堂几易其主, 经过多次修葺最终形成现在的规模, 并成为西蜀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名人纪念园林。杜甫草堂中建筑布局采用院落式结构, 园林则采用自然式布局, 最大限度地尊重原有环境, 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处了古典雅致、充满自然野趣的园林景观, 且杜甫草堂在植物搭配上也与杜甫所做诗句相呼应, 形成了与任何其他园林都不同的、独具人文气息的园林。杜甫草堂具有集寺庙园林、私家园林、纪念性园林于一体的独特的川西纪念性园林景观风貌, 园林景观古朴清雅、飘逸自然。

  3.2 飘逸宁静的意境

  西蜀园林追求的是道家的飘逸、脱尘与佛家的宁静、平和, 纪念气氛与园林雅兴相辅相成。其通过艺术的“写意”手法, 在时时处处不断地引导、强化, 成功地表现了艺术“灵魂”, 随处可见飘逸脱俗的艺术处理与宁静、平和的氛围。

  3.3 毫无雕琢的自然园林野趣

  不同于皇家园林精心雕琢的简洁大气以及江南私家园林独具匠心的小巧精致, 西蜀地区的园林追求的是一种不刻意增加人工雕饰的, 将大自然的真山真水环于园中, 饱含自然野趣的园林观[4]。

  这种园林观对自然的尊重、融洽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园林。其与环境有机协调, 以自然山水作为园林景观构图的主体, 竭力保持自然山水脉理, 顺应自然, 少用斧凿, 存其自然之势而得其天然之趣, “平淡天真”“不装巧趣”。其是柔顺、灵活的、自由的, 而不是刚巨的、规则的。园林植物配合着山水随意自由配看, 道路回环曲折, 穿插于山水、花木、建筑之间, 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其跻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与大自然成为一体。

  4 结语

  现代西蜀园林的规划设计要从西蜀园林变迁发展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分析入手, 通过概括主要古典园林的造园特征, 挖掘内涵, 以此获得启示。重点关注西蜀园林的艺术精神, 所谓“艺术精神”, 不是艺术手法、艺术风格, 而是一种内在精神, 即园林中对哲学思维的体现、对设计语言内涵的表达以及对美学价值的追求。西蜀园林无疑是我国悠久、灿烂的园林历史文化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其自身特殊的地域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 形成了与其他园林截然不同的园林艺术风格, 是我国园林艺术史上的一块瑰宝, 值得大家深入探究其精神本质, 并将其的艺术成就用以指导今后的造园活动。

  参考文献
  [1]曾宇.巴蜀园林艺术[M].天津:天津出版社, 2000:3.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87-88.
  [3]菜副全.成县杜甫草堂历史诗碑考述[J].杜甫研究学刊, 2009 (1) :83-90.

TAG标签: 西蜀园林     美学特征     历史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