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探索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经验

发布时间:2019-09-29

  摘要:改革开放新时期, 在重新审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邓小平对"三农"问题重新做了思考与探索, 找到了破解问题的新出路, 形成了改革开放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经验。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二是要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一手抓群众路线, 一手抓党的政策;三是指出农业的真正出路是走集体化集约化道路;四是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和基层组织建设。这些新思路、新经验为我们党后来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最直接、最有效的历史借鉴。

  关键词:改革开放; 邓小平;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历来是我们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革命、建设时期如是, 改革开放时期亦如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地区的经济体制改革更是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关于"三农"问题, 邓小平曾多次强调"农业是根本, 不要忘掉", 指出"农业文章很多, 我们还没有破题"[1], "对我们来说, 最难解决的不是工业, 而是农业"[1].对于如何"破题", 邓小平其实早在1975年就已经进行了探索, 1975年7月11日在同四川省委书记刘兴元谈话时就强调"四川要树立'农业第一'的思想"[3]."文革"结束后, 我国面临诸多问题和矛盾, 国家发展的出路在哪里, 改革的方向在哪里, 这些都是决定未来走向的大问题。邓小平多次指出主要任务是"实现四个现代化"[4], 同时也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 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4].何为"中国的特点"?邓小平鲜明地提出:中国最大的特点就是"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 所以"我们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农业问题".[1]基于这一国情, 我国改革开放也率先从农村改革开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适时讨论了关于农业的两个文件, 作出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 拉开了改革开放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序幕, 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并逐步形成了邓小平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经验。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 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解决了关系国家命运前途的重大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是恢复党的优良传统"[7],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

  "三农"问题出路在哪?怎样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三农"出路?这是邓小平探索破解我国"三农"难题的首要出发点。"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 不能从主观想象中来, 不能从办公室里来。"[7]邓小平也曾多次强调, "我们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1], "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 不是靠本本, 而是靠实践, 靠实事求是"[11]."不管工业、农业、商业或是其他行业, 都要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 根据本身出现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 邓小平先后考察了广东、四川、河南等地, 对我国"三农"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然后, 他明确指出:农村改革势在必行, 中国的改革必须要以农村改革为着力点。但是邓小平也特别强调:"我国农业现代化, 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 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4]在总结实际考察情况的基础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适时提出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草案, 放宽了农村政策。农村政策一放宽, 各种生产责任制就相继出现, 比如, 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对于这些新生产责任制, 尤其是"包产到户"这种"争论多年的问题", 邓小平在观察实际效果的基础上讲道:"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 效果很好, 变化很快", "总的来说, 现在农村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还是思想不够解放".[4]在总结"农村形势好转"的实践经验基础上, 1980年4月邓小平在与邓力群、万里等谈长期规划问题时指出:"有的可包给组, 有的可包给个人, 这个不用怕, 这不会影响我们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3]1980年5月邓小平同胡乔木、邓力群谈话, 在谈到农村工作方面时指出, 还要注意"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问题", "那里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 不适宜发展的就不要去硬搞"[4], 不能不顾自己的条件生搬硬套。1981年8月26日, 邓小平在会见香港客人时更是明确指出:"'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责任制的一种形式, 没有剥削, 没有违背集体所有的原则, 可以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体现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不是搞资本主义。"[1]随后, 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5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 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 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 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8]从此以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全面落实,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纵深开展, 政策很快见效, 农业得到快速发展, 农村开创了新的局面, 农民收入显着增加。

  二、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群众路线, 一手抓党的政策

  密切联系群众历来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 是"三大法宝"之一。邓小平一直在思考"一个生产队怎样提高生产力"[4]的问题, 并摸索出了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方法, 这就是要每一个生产队"具体地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4], 要让生产队有自主权, 并且要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 要充分动员生产队的社员群众来讨论本队、本社的农业生产应当怎样全面发展, 农村建设应当怎样全面安排, 并在此基础上着手进行初步规划。这一方法的本质就是要走群众路线, 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靠群众自己的力量自下而上地摸索出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而不能靠瞎指挥和自上而下的硬性安排。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没有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一切都将无从谈起。1980年2月, 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 要求生产队"开动脑筋, 解决本生产队的具体问题", "走群众路线, 同群众商量, 提出很好的办法".[4]同年5月, 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人谈话时再次强调:"从当地具体条件和群众意愿出发, 这一点很重要。"[4]正是在这一路线的坚持下, 广大农民根据农村的实际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 并经过邓小平的理论总结, 概括为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发展集体经济。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 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 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11]

  政策的核心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激发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创造能力。"按照辩证法的原理, 积极性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 需要物质层面的东西与之良性互动, 才能共同发酵酿成现实力量。"[24]如何提高农民的积极性?邓小平讲道:"调动积极性要靠政策。"[1]改革开放之初,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帮农、惠农、助农的政策, 比如, 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鼓励兴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政策要实现与人的积极性"良性互动", 首先必须是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 要让农民有点"回旋余地".关于这一点其实邓小平早在1978年2月就声明:"农民一点回旋余地没有, 怎么能行?"[3]接着在1980年4月, 他再次强调, 关于"农业问题, 计划不要抠得太细, 不一定要那么多投资, 还是多从政策上考虑问题", "真正做到因地制宜, 发展自己的特点"[3], 只有"政策为农民欢迎了, 即使没有多少农业投资, 只要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了, 各种形式的经济、副业发展了, 农业增产的潜力大得很, 发展余地大得很"[3].改革开放以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契合了解放农村生产力的要求, 受到农民的极大欢迎, 自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又有一定的物质基础"[4], 农业产值自然会增加, 农民收入势必显着提高, 农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此外, 要特别注意政策的稳定性, 切忌朝令夕改。邓小平指出, "一变就人心不安, 人们就会说中央的政策变了"[11], 如果处理不当"国家要受损失, 人民要受损失"[11].

  为了稳定民心, 邓小平1992年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中就强调:"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 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 "就是不要变, 不要使人们感到政策变了。有了这一条, 中国就大有希望".[11]同年7月邓小平在审阅党的十四大报告时, 再次重申:"关于农业问题, 现在还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1]这一系列讲话无疑让广大农民吃了定心丸。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正是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基础上, 制定出了正确的农村政策, 在此引领下, 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真正被激发, 使得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 农业产值实现了稳步增长, 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农业的真正出路:"走集体化集约化道路"

  在总结国外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验以及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 邓小平在1984年3月与胡乔木、邓力群谈话时就曾提出:"在农村, 我们终归还是要让农民搞集体经济。"[1]从本质上而言, 农业走"集体化集约化道路"也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适应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的需要, 同时也是为了解决农业发展后劲问题。农业如何实现现代化?早在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就指出:"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 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四个现代化, 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 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3].1982年10月, 邓小平在与宋平谈"六五"计划和长期规划时又指出, 农业的发展, 要靠科学,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1].

  随着农村政策的落实, 农业、农村、农民发生了显着的变化, 这些新变化又会产生新问题, 这时邓小平又重在思考关于农业发展后劲问题, 他讲道:"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农村富起来容易, 贫困下去也容易, 地一耕不好农业就完了。"[11]1986年12月, 邓小平提出, 要"通过改革解决农业发展后劲问题"[1].关于农业如何进行改革, 经过长期思考, 结合北京郊区等地区农民已经搞了适度规模经营, 走上集体化集约化道路的实践, 1992年7月, 邓小平在审阅中共十四大报告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 从长远的观点看, 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发展集体经济", 这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11]同时针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邓小平指出, "要提高机械化程度, 利用科学技术发展成果, 一家一户是做不到的。特别是高科技成果的应用, 有的要超过村的界线, 甚至超过区的界线。仅靠双手劳动, 仅是一家一户的耕作, 不向集体化集约化经济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不可能的。就是过一百年二百年, 最终还是要走这条路。"只有通过集体化集约化的道路, 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但是他同时也强调, "走集体化集约化的道路是必要的, 但是不要勉强, 不要一股风", 要求尊重农民意愿, 如果"农民自愿, 也不要去阻碍".[40]

  四、思想组织保障: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和基层党组织建设

  "我们观察农村形势, 既要看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民生活的改善, 更要看人们精神面貌以及人和人的关系有什么变化。"[7]随着农村政策的放宽, 农民思想逐步解放, 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农村经济得到了可喜发展, 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与此同时, 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却成为了短板, 一些基层党组织也出现了组织涣散、信念滑坡的情况。这引起了邓小平的高度重视, 他严肃地警告说:"没有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 即使现代化建设起来了也不好, 富起来了也不好。"[1]同时, 邓小平也意识到端正农村社会风气, 杜绝农村"精神污染", 在农村"同精神污染的斗争, 是长期斗争, 要做长期的工作"[1].

  邓小平分析指出, "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 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 教育发展不够", "这方面的失误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11]"我们在充分注意满足人民需要, 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 还要注意政治思想工作, 其中心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他进一步强调, "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 首先要着眼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其中, "端正党风, 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改善社会风气要从教育入手。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都必须大大加强, 决不能削弱".[1]"加强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提倡艰苦奋斗。这是中国从几十年的建设中得出的经验。"[11]

  针对如何做好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 邓小平认为向农民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通过干部和党员去进行, 党的组织要发挥核心作用。基层政府和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党的思想工作, 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1], "农村的党员同志, 不仅要带头勤劳致富, 而且应该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7].要积极开展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同时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 不能泛泛地讲大道理、空道理, 而要联系实际情况, 采取农民群众能够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直接关系着农村的经济发展, 关系着社会稳定, 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党组织建设至关重要, 也是邓小平特别重视的。

  改革开放新时期,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开创、发展、完善起来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新经验, 既是对马列主义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解决"三农"问题的经验总结, 又为后来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最直接、最有效的历史借鉴。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牢记"三农"的重中之重地位, 提出了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2017年10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50]2017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我国国情农情, 强调要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勾画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 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 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 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 乡村全面振兴,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51]

  参考文献
  [1][2][6][8][10][12][17][25][33][34][36][38][40][42][43][45][46][4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 (1975-1997) :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882, 1271, 1191, 1211, 909, 868, 764, 1191, 1349, 967, 860, 1159, 1349-1350, 705-706, 967, 743, 1079, 940.
  [3] [15][26][27][28][3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 (1975-1997) :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67, 616, 261, 616, 616, 281.
  [4][5][13][14][16][19][20][21][22][2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79, 164, 362, 316, 316, 195, 195, 280, 316, 111.
  [7] [9][41][49]万里。万里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11, 125, 219, 304.
  [11][23][30][31][32][37][39][44][4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82, 382, 371, 83, 371, 355, 355, 290, 290.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1064.
  [24]宋亚平。"分田到户"改革的辩证性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6, (05) :1-12.
  [5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32.
  [51]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 2017-12-30 (01) .

TAG标签: 邓小平     改革开放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