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民要术》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生态思想,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天时、循地利、尽人力,实现天、地、人三者的和谐统一,以保持农业的持续发展。当前,农药、化肥等现代化学制剂的使用,在推动农业产量提高的同时,引发了农业生态危机。因此,借鉴《齐民要术》中传统农业生态思想,树立现代农业生态理念,夯实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为人民提供更多安全可靠的生态产品,成为新时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贾思勰; 齐民要术; 生态思想; 现代农业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然而,在工业革命引发农业领域技术变革,推动农业实现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农药、化肥等各种化学制品的过度使用、超出土地可承载力的无序开发利用,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以《齐民要术》为代表的古代农学著作,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生态思想,倡导天、地、人和谐统一,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齐民要术》传统农业生态思想
《齐民要术》是我国农业历史上的重要著作,是传统农业的集大成之作,书中包括了大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生产知识和生产理念,强调农业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保证其中天、地、人等各个系统的协调运转,才能实现农业的永续发展。
1)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天时是一种天道规律,是一种运行法则,是农业生产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农业生产是"由于自然因子的季节变化所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的很多种群组成及其活动的周期性"[1],是在遵循自然规律基础上,根据时节变换,开展农业生产活动,获取农产品的过程。贾思勰认为,农作物的生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深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而自然条件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周期规律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不可易也"[2],只有顺应"四时",在合适的季节从事恰当的农业生产活动,才能"谷不可胜食",获取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粮食、木材等物质资料。
贾思勰指出,要想做到"不违农时",需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遵循季节规律,"民春以力耕,夏以强耘,秋以收敛"[3],即农业耕种、除草、收割、储藏要按季节,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才能保证农业丰产、丰收。其次,农作物种植技术不能一成不变,需要根据时节规律采取最佳的农业生产技术,如种植谷类"凡春种欲深,宜曳重挞;夏种欲浅,直置自生"[2].再次,农业生产要有效利用时节,若有多个时间可选,当选择最恰当的时间,即"上时",力争以同样的投入实现最大的农业产出,如种豆,虽然二月、三月、四月都可以种植,但二月中旬为最佳种植时间,在不同时间段进行种植,最后的农业产出情况是完全不同的。最后,要重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根据农作物、植物生长规律,设置一定的禁止农业生产时间,进行休养生息,"草木未落,斤斧不入山林"[5],通过休耕、休伐、休种,保护农业生产能力不被破坏,达到"材木不可胜用"的效果。
2)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重要物质资料来源,是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古人认为"地,是易也,能生长万物,怀妊交换也",土地的性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肥力、成分等内在属性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处于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6]贾思勰认为,农业生产除了要顺应天时之外,还要裁量地理,在广阔的国土空间内,土地特征千差万别,即便同一个地区也各不相同,只有根据土地特点进行适合的农业生产活动,"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2],才能获取最丰厚的农业收成。
贾思勰指出,土地的特性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要想因地制宜,首先要准确掌握土地的构成要素、具体内在特性、地理气候特征等,土地的差异性直接决定农作物的差异性,"并州豌豆,度井陉以东,山东谷子入壶关、上党,苗而无实,皆余目所亲见,非信传疑。盖土地之异者也".[8]其次,要根据土地的内在特性、地形地势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种植的作物,才能保证最大的农业产出,"旱稻用下田,白土胜黑土。非言下田胜高原,但夏停水者,不得禾、豆、麦。稻田种,虽涝亦收;所谓彼此俱获,不失地利故也".[9]最后,要结合土地特点采取最适合的种植方式,如种谷时"地势有良薄,良田宜种晚,薄田宜种早","良地一亩,用子五升;薄地三升"[2],不同的土地在种植时间、种植数量、种植间距、耕种方法、粪肥使用等各不相同,只有尊重土地的特点差异,才能获得较好的农业收成。
3)农业生产要尽人之力。农业生产是天时、地利、人力的统一整体,三者缺一不可,"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11],在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时,应尊重规律、顺应规律,同时人又不是无所作为的,应在顺应天时和地利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贾思勰认为,人在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一种关键、基础的要素,"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2],人能够在"地势""水势"基础上,发挥"大禹之功""后稷之智",来对土地面貌进行改造,以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
贾思勰指出,农业生产中要想充分发挥人的作用,首先应主动去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实现天、地、人的统一,因时、因地进行农作物种植。同时,人不是被动无为的,应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改进农业耕作方法,如"畎亩法""区田法""代田法""轮作法",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业产出能力;要注重保持土壤透气度和肥力,"苗出垅,则深锄。锄不厌数,周而复始,勿以无草而暂停。锄者,非止除草,乃地熟而实多,糠薄,米息。锄得十遍,便得八米也"[2],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要充分利用农作物间共生关系,"和麻子漫散之,即劳。秋冬仍留麻勿刈,为楮作暖。若不和麻子种,率多冻死"[14],构建共生共长的生态种植方式,形成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2《齐民要术》传统农业生态思想的本质内涵
《齐民要术》所体现出的顺天之时、因地制宜、尽人之力的传统农业生态思想,其本质是一种"天地人"合一的自然和谐观、"以农为本"的社会历史观和生命共同体的农业系统观。
1)"天地人"合一的自然和谐观。古人将天、地、人合称"三才","三才"之间密不可分,是构成天地万物的三大基本要素。"三才"思想并引用至农业生产领域,最早见于《吕氏春秋》的《审时》篇,"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即农业生产活动不是单一主体的活动,而是主客体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季节时令、土地特性构成农业生产的客观环境条件,人力则是农业生产的主观因素,三者共同决定着农业生产活动。贾思勰认为,天地万物始终处于一种普遍统一的状态之下,农业生产活动不应打破这种和谐,若人肆意妄为,突破了自然规律界线,必然会招致大自然的报复。他强调,认识、尊重并顺应自然规律是农业生产的前提,天时和地利便是一种自然规律,他引《淮南子》的话"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不能使水西流;后稷辟土肯草,以为百姓力农,然而不能使禾冬生;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不可也"[2],告诫人们人力有限,无法完全按照人的意志获得想要的结果。同时,他又指出人在自然面前虽然弱小,但并不意味着毫无作为,"天为之时,而我不农,谷亦不可得而取之",[16]应该发挥人力作用,用好天时、地势,开展好农业生产活动。
2)"以农为本"的社会发展观。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农为本是古老中国的根本国策和社会基石,正如管子所言"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其中农民排在第二位。恩格斯指出,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中国封建社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是整个社会得以有效运转的基础,"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17].因此,古代中国长期奉行重农抑商的社会经济政策,无论是战国时"奖耕战",还是秦汉后的"重农抑商",农业始终被视为国计民生之本。贾思勰深刻认识到农业对于恢复北魏国民经济,保障社会安定,巩固政权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农业生产与国家的富强息息相关,正如"故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国以富强;秦孝公用商君,急耕战之赏,倾夺邻国而雄诸侯",[16]一个国家只有农业发展起来了,才能夯实国民经济基础,才能增强军事力量,维护国家政权,建立卓越功绩,"故田者不强,囷仓不盈,将相不强,功烈不成".[16]贾思勰强调,统治者应效仿先贤,"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禹制土田,万国作乂;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16],只有以农为本,号召民众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保障人民的温饱,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实现国家的富强。
3)生命共同体的农业系统观。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强调"天人合一""和合共生""道法自然"的和谐理念,并将这些理念延伸至农业生产领域,将农业活动看作是天、地、人等诸多要素相互协作的庞大系统。农业生产要想顺利进行,农业系统必须能够实现有效运转。贾思勰十分重视农业系统的保护与利用,以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他强调,可以通过改进耕种方法以最大程度利用系统中的光照、土壤、降水、空气等要素,比如可以利用植物生长过程中环境需要的差异性来采取套种、混种、间种等不同种植方式,提高农业整体产出量。同时,他还指出,农业系统中不同作物之间存在共生共长、相互克制的两种不同特性,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开展农业生产,做到趋利避害,实现农业增收,比如"豆类作物是谷类作物良好的前作",如果在桑田中间作小豆,绿豆等作物,会"二豆良美,润泽益桑",而如果在大豆地里间作麻,则会出现"扇地两损,而收并薄"的局面。
3《齐民要术》传统农业生态思想指导下的现代农业发展
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向,农业产量在得到大幅提升的同时,由于农药、化肥等化学制品的运用导致农业生态遭到巨大破坏,反过来又威胁到农产品的质量和产出。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齐民要术》更是农学史上的瑰宝,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
1)树立现代农业生态文明理念。中华民族历来十分重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纵观《齐民要术》全篇,处处蕴含着和谐共生的传统农业生态文明理念,应从这些理念中汲取智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农业生态文明理念。一方面,要守住农业生态红线,要在顺应农业生产生态要求、尊重农业生产生态规律、保护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坚持农业生产生态底线思维,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能突破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土地可承受力红线。另一方面,要培养农民的生态自觉,通过政策引导、制度规定、教育培训,将现代农业生态文明理念转变为农民的行动自觉,主动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拓展生态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2)夯实农业的基础性地位。《齐民要术》告诫统治者应采取措施,教化民众积极从事农业生产,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政权的巩固。马克思指出"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农业为工业、第三产业提供了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农业的发展便没有国民经济的发展,正所谓农业稳则农民稳,农村安定则国家安定。因此,国家应出台更多的惠民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其次,要进一步规范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生态农业补偿机制、农业产业保险制度,制定现代农业生产标准,并因地制宜开展试点,进行推广,大力发展绿色、生态、高效、优质的现代农业。最后,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积极开展农业多种经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增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拓展农民增收的渠道,激发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夯实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3)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随着当时社会的进步发展,《齐民要术》对农业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生产组织等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积极发展产出能力强、科技水平高、生产管理现代化、商业化程度深、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现代农业。首先,国家要制定现代农业的发展政策,积极推动农业转型,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依靠化学制品来实现农业增收的局面,转向依靠绿色、生态农业获得农业丰收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积极培育新种子、研发新设备、培育新动能,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运用,增强农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农业"技术支撑,实现农业生产流程全监控、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农业市场信息共享、农产品网上销售等,拓展农业生产销售渠道,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最后,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立从农户到市场的生产经营体系,实现农产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形势下,那种依靠过度种植、过度开发、过度使用化学品来进行农业生产的方式已难以为继,亟需树立现代农业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夯实农业的基础地位,而《齐民要术》传统农业生态思想无疑为农业的升级转向提供了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云飞。中国农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6:93-94.
[2] [4][7][10][12][13][15]《齐民要术·种谷第三》。
[3] 《齐民要术·耕田第一》。
[5] 《齐民要术·伐木第五十五》。
[6] 郭文韬, 严火其。贾思勰, 王祯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53.
[8] 《齐民要术·种蒜第十九》。
[9] 《齐民要术·早稻第十二》。
[11] 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 (下) [M].北京:中国书店, 1985:20.
[14] 《齐民要术·种榖楮第四十八》。
[16] [18][19][20]《齐民要术·序》。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