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文化是中国的基础文化, 它对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中的农学思想, 虽然是指导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重要思想, 但这些富含哲理性的原则和原理被饱受"耕读文化"熏陶的造园家们巧妙地运用于传统园林的造园艺术中, 对成就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理论的三大准则产生了深远影响, 可从农学思想中的三才理论、圜道理论和风土理论等方面探究其内涵和影响, 揭示其文化价值。研究表明:"三才理论"浸润园林"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创作宗旨;圜道理论升华环游式园林布局内涵;风土论则是园林植物配置思想的理论源泉。
关键词:传统园林; 农学思想; 三才理论; 圜道理论; 风土理论;
中华民族自古以农立国, 长达数千年的农业文明早已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哲学、生活追求、价值观念和审美艺术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农业文明中的传统农学思想, 虽然是指导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重要思想, 但这些富含哲理性的原则和原理实际上早已升华为一种社会民族意识, 长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而饱受"耕读文化"熏陶的造园家们更是巧妙地将之变通运用于传统园林的造园艺术中, 对成就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理论的三大准则产生了重大影响。现以农学思想中的三才理论、圜道理论、风土理论为例, 深刻分析中国传统农学思想对传统园林设计准则的影响机理。
1 三才理论浸润中国传统园林"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创作宗旨
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及其耕作方法是师法自然的创造性活动, 虽然传统农业生产活动始终被限制在遵循生态自然的范畴之内, 但通过"趣时深耕、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等人工活动, 原来自然生长的作物不管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提供给人们更多、更有品质的生活资源, 而且那些人力培育出的"生长繁茂、整齐划一、子粒饱满"的农作物还呈现出了一种令人陶醉的生命韵律来, 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力巧夺天工的综合形态美, 改造了原始自然, 创造出了更美的第二自然美---农业美。究其原因, 人们为了生存的更有质量和品味, 并不是盲目地改造自然, 而是在改造自然的同时, 顺应时节变化及农作物生长规律, 促使作物与自然环境条件的有机统一, 进行着生态化的农业实践。简言之, 就是"夫稼, 为之者人也, 生之者地也, 养之者天也", 其中"稼"可以理解为人们的衣食资源或者是农业生产的直接培育对象;"天"和"地"分别指自然界的气候和土壤、地形等, 相当于人们现在所说的农业生产环境条件;而人则是把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有机融合的主要主宰者, 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古代农书《吕氏春秋·审时》进一步将之总结为指导农业生产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学思想---"三才理论", 同时又把"天时、地利、人力 (或人和) "三大要素认为是一个和谐与统一的有机整体, 突出地展现为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 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认识所达到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 在"三才理论"指导下的生态化农业生产不仅具有很强的物质生产功能, 其营造出的第二自然还更具有美的特质, 这种美的特质还需进一步开发利用。而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的一批文人志士造园家们, 他们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深谙大自然语言, 而且也通晓农事生产节奏, 为化解自身的日常烦恼与失望以求获得心灵上的慰藉, 他们重新挖掘出了农业环境的生态价值和审美价值, 将农业生产中喜闻乐见的"田园风光"等美的意象广泛渗透于园林景观的规划和营造中, 这样他们所谓的思想感情才感到有了安心寄托的"清静"世界---园林, 这逐渐延伸为私家园林造园风格中的主要意象和审美情趣。如东晋谢灵运在《山居赋》中这样描述他的私家庄园:"……田连冈而盈畴, 岭枕水而通阡。阡陌纵横, 塍埒交经。导渠引流, 脉散沟并。蔚蔚丰秫, 荚荚香粳。送夏蚤秀, 迎秋晚成。兼有陵陆, 麻麦粟菽。侯时觇节, 递艺递熟……"[1]连片的肥沃耕地, 水渠阡陌纵横便于灌溉, 满眼的五谷杂粮, 蔬菜、百果齐备, 泉清林茂。此一时期的私家园林对营造山水自然美景给予了一定的热情关注, 表现出了文人艺术化的农业景观观念。再如唐宋时代出现的杭州曲院---风荷水榭, 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了水榭空间的虚实, 再加上对廊、亭、墙的巧妙规划布局和对山水林木的有效组织, 突现自然山水, 田园荷香景观, 创造了意境深远、清新脱俗的园林气氛, 突破了狭隘的庭院空间, 使游览者心胸顿然开阔, 产生了广袤田园的无限遐想意境---一种清新自然、荷香蛙鸣的田园风光就浮现眼前, 使游览者感到杭州曲院从整体到局部都散发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可以看出, 农业思想中的"三才理论"巧妙运用到了造园创作中, 顺应自然脉理, 按照自然山水景物的构成机理和形态特征, 去组织、构筑景观, 把自然景色和人工造园艺术两者巧妙地结合, 力求自然山水与精神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以达到园林"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明·计成《园冶·园说》) 的艺术创作境界。也就是说顺应自然之道, 通过人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的艺术综合体, 由此孕育并上升为容量极大、辐射力极广的审美意象和"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这是农学思想"三才理论"在园林艺术中最直接的体现和升华。
2 圜道理论升华环游式园林布局内涵
农业生产过程涉及到农作物的播种、生根、发芽、长茎、开花、结果等多个环节构成的一个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过程。为了顺应这一周而复始的农耕活动规律, 人们在理论上总结出了按月组织农事活动的月令体农书, 在生产实践中最早实行了作物轮作、耕作循环、用养结合等循环方式, 农业生产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周而复始的生产实践促使人们用"循环"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 把物质的运动看作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 体现出中国农业哲学文化生态模式的特质是"循环式"的运动变化观。
"循环式"的圜道观念不仅很早影响到农业的科技生产活动, 而且还渗透熔铸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中, 深刻影响着中国图形设计家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的艺术创造活动, 影响到园林设计的布局活动。我们可以从传统园林的游览路线、建筑及山水布局、花木配置等方面进行探析, 中国园林的路径布局或观赏路线在园林中往往就是一种游动循环路线, 如苏州拙政园园内有一个大岛,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 岛心处是"荷风四面亭".亭内有一副抱柱联"四壁荷花三面柳, 半潭秋水一房山".[2]这幅对联巧妙地暗示了在四面亭游客可以观赏到春、夏、秋、冬四季美景, 感觉到春、夏、秋、冬四季季节变化的节奏:柳树是春天的象征, 荷花是夏天的代表, 半潭秋水则是秋天的象征, 冷酷的房山让人感到冬天的寒冷。扬州着名个园的路径布局独具匠心 (圆形环游式景点分布局图1) , 艺术之妙更令人赞叹不已。在这个面积不足五十亩的园子里, 以"宜雨轩"为中心营造了象征春、夏、秋、冬四季的4个假山区[3], 游赏者沿着游览路线依次观赏"淡冶如笑"的春山, "苍翠如滴"的夏山, "明净如妆"的秋山和"惨淡如睡"的冬山后[4], 宛如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一年的四季变化, 若逆时针循环游览则又会使人有无始无终、无止无境之感, 让人不由感叹时间的无限、生命的有涯。尤其是它精心选择的四时不谢花又各自表明着不同的季节, 连树叶也随着"春、夏、秋、冬"四季而变化颜色, 还有相应的候鸟、昆虫时不时地来去现隐, 使园林自然情调浓郁, 充满天然的沁人肺腑的清新、质朴、纯真之美感, 园林意境亦由此得以升华和发展。试想, 如果不以"春、夏、秋、冬"循环运动的视点为基础来设计全园布局, 其给予的静态画面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以上所述的艺术境界的。
图1 扬州个园四季山观赏路线图
资料来源:依据章采烈着中国园林艺术通论, 第299页, 图11-7整理而得
3 风土论是园林植物配置思想的理论源泉
农业风土论是指导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重要思想, 农业风土论中的"风"是指气候条件, "土"是指土壤条件, 所谓风土就是指生物有机体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 着重强调每种作物都有其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土壤地理条件, 生物逾越了其在适宜生长的这个条件, 就会变异成其他生物或者不适应自然条件的变化而死亡, 这种风土思想我们可以在《周礼·考工记》中找到最直接、最典型的印证"橘逾淮而北为枳, 鸲鹆不逾济, 貉逾汶则死, 此地气然也".[5]汉武大帝也曾想将南方荔枝移栽于皇家园林──上林苑中, 结果"荔枝自交趾移植百株于庭, 无一生者, 连年犹移植不息。后数岁, 偶一株稍茂, 终无华实, 帝亦珍惜之。一旦萎死, 守吏坐诛者数十人, 遂不复莳矣" (《三辅黄图》) .因而明末园艺理论学家计成在总结我国造园手法时在植物配置方面就特别提到:"……梧阴匝地, 槐荫当庭, 插柳沿提……" (《园冶》) ;明代善长园林设计的大家文震亨在《长物志》里也说:"山松宜植土岗之上", "柳须临池种之" (《长物志》) ;而清代园艺学家陈淏子在《花镜》里总结园林植物种植原则时毫不吝啬墨水:"草木之宜寒宜暖, 宜高宜下者, 天地虽然生之, 不能使之各得其所, 赖种植位置有方耳!";"花之喜阳者, 引东旭而纳西辉;花之喜阴者, 植北囿而领南薰。……杜鹃……性最喜阴, 而恶肥, ……置之树阴之下, 则叶青翠可观" (《花镜·课花十八法·课花大略》) , 就是说人们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和种植时, 要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 因地制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本地域的乡土植被对本区条件的适应性有其天然优势, 自然也就成为人们在一定地域和一定气候条件下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优先考虑的对象。
随着农业风土论的进一步发展完善, 人们认识到生物有机体也可以在人工干预的条件下逐步改变习性, 适应新环境的现象。官修农书《农桑辑要》则通过列举历史上植被引种成功的多个事例说明通过人力的合理干预, 能够使农业生物原有的某些特性突破原有的风土限制适应新环境并生存下来。尤其可贵的是, 北魏时期着名农学家贾思勰通过大量作物引种到新环境后发生各种变异的试验观察, 发现某些作物在人为的干预下具有逐步适应新环境并形成新特性的能力。如他在《齐民要术·种椒第四十三》中就提到将四川的花椒引种到山东的反应情况, "此物性不耐寒, 阳中之树, 冬需草裹, 不裹即死;其生小阴中者, 少禀寒气, 则不用裹, 所谓习以性成", [6]以上情况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农业生物和风土条件的适应关系可以随着一定的条件发生相应的变化, 以至于清代园艺学家陈淏子在《花镜》里说:"在花主园丁, 能审其燥湿, 避其寒暑, 使各顺其性, 虽遐方异域, 南北易地, 人力亦可以夺天功"[7], 明确指出了如果人们能够了解和掌握植物固有的生长特性, 顺着植物本性积极创造适宜的条件来满足植物正常生长所要求的条件, 人们也可以在地理环境差异很大的地域来引种和驯化所需要的植物, 以期达到"园林璀灿, 万卉争荣"的美不胜收景象。
上述风土理论反映了植物"以自身适应自然, 并以自然适应自身"的环境生态, 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一种选择和利用自然构建理想环境的朴素环境意识, 这为人们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以乡土植物为主, 创造条件引种植物, 不能引种植物则使用乡土植物同名异种适应风土"的园林植物配置思想形成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思想源泉。
4 小结
众所周知, 在以农业为支柱的传统社会里,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是伴随着农业文化的孕育和发展不断兴起的, 它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农业社会各个朝代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自然美的美好追求, 真切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相得益彰的基本关系, 在客观上记录了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发展轨迹, 属于中华农业文明中的特殊范畴。特别是农业文明中的传统农学思想, 虽然是指导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重要思想, 但这些富含哲理性的原则和原理被饱受"耕读文化"熏陶的造园家们巧妙的变通运用于传统园林的造园艺术中, 对成就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理论的三大准则产生了深远影响:"三才理论"浸润园林"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创作宗旨;圜道理论升华环游式园林布局内涵;风土论则是园林植物配置思想的理论源泉, 这为中国无与伦比的园林艺术在世界文化舞台绽放无限光彩奠定了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卿, 杨际平。汉魏晋南北朝的家族、宗族与所谓的"庄园制"关系辨析[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3:25-28.
[2]满慧。试论匾额与楹联对园林意境美的营造[J].现代企业教育, 2008:35-39.
[3]章采烈。论中国园林的布局艺术[J].古建园林技术, 2002:21-25.
[4]姚鹏。浅析中日园林的相异性[J].信息系统工程, 2010:45-47.
[5]张九辰。古希腊与同时期中国的区域地理思想之比较[J].自然科学史研究, 1993:51-53.
[6]唐文彰, 程晓。浅论我国古代对遗传变异现象的认识和利用――兼论康熙帝的农业选种实践[J].社会科学家, 2006:40-43.
[7]沈雨梧。论陈溟子的《花镜》[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4)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