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休闲农业是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对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和促进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发展离不开所依托的资源。作为休闲农业独特的生物资源, 昆虫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 昆虫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还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科普价值。本文通过对昆虫资源的利用分析, 梳理得出昆虫资源在休闲农业中的利用存在着食用接受度不高、旅游价值体现不足、文化开发不够深入等问题, 提出昆虫资源进一步在休闲农业融合利用中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开发食用昆虫产品, 加大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 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助力。
关键词:休闲农业; 昆虫; 资源利用;
昆虫是现存于地球上最早的生物, 它们不仅是重要的生物资源, 也具有重要的商业与文化价值。昆虫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国内也有对昆虫资源进行开发的案例, 但是开发和利用还不够, 昆虫资源与休闲农业结合发展的成功案例更少。
1 休闲农业的相关概念
休闲农业是一种在农村范围内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 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 为旅客提供观光、采果、体验农作、购物、养生、运动、住宿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形态[1].
休闲农业资源指可供人们观光休闲的农业资源, 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2].其中, 自然资源包括地貌水文资源、气候资源、生物类资源等, 社会资源包括文化资源、科技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等, 这些资源共同构成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基础。近年来, 随着休闲农业快速发展, 生物类资源逐渐成为休闲农业运用最为广泛的农业资源[3].昆虫属于一种特殊的生物资源, 已有3亿5 000万年的历史, 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昆虫品种繁多, 占据已知动物世界的2/3, 昆虫资源不仅能在农业生产中开发和利用, 形成经济效益, 也能为人们带来休闲观赏娱乐体验。据统计, 全世界的蝴蝶贸易金额达到1亿美元, 中国台湾利用蝴蝶资源创收2 000万美元, 日本的昆虫产品和科技市场也逐渐扩大, 预计2032年达到5.5万亿日元[4].在我国唐代时期就有文人墨客也以昆虫吟诗作画, 留下不少佳作, 人们以情寄虫抒发情怀, 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虫文化[5].近年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人民对于休闲娱乐的需求业不断提升, 昆虫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休闲农业资源中闪闪发光。
2 昆虫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分类
休闲农业中可利用的昆虫资源主要分为2类:一类是观赏型昆虫, 一类是食用型昆虫。观赏型的昆虫根据功能又分为两类, 一是听其声, 观其斗, 取其乐;二是观其色, 爱其姿, 喜其美[6].食用型昆虫根据食用目的不同, 主要分为3类, 分别是食品昆虫、药品昆虫和食药两用昆虫[7].
2.1 观赏型昆虫品种
观赏型昆虫的体型较大, 色彩艳丽, 形态奇特, 鸣声动听, 好斗成性, 有些还具备发光特性[8].观赏型昆虫如上所述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鸣声好听、好斗成性的, 如蟋蟀、蛐蛐、蝈蝈等。中国人早在2 000多年前就开始欣赏和注意昆虫的鸣叫声了, 从唐朝开始, 人们把鸣虫养在器皿中, 以便随时可以听到动听的鸣叫声。斗蛐蛐是我国民间博戏之一, 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秋分过后, 天气渐渐转凉, 将2头雄性蛐蛐放入罐中, 用草叶撩拨其触须使其搏斗, 人们观之以此为乐。蝉是鸣虫中高亢的歌者和廉洁居士, 蝉鸣通过震动鼓膜发生, 其鸣声特别响亮, 并且能轮流利用各种不同的声调激昂高歌, 成为夏秋季节特有的景象[9].另一类是色彩鲜艳、形态奇特、动作优雅、行为有趣的昆虫。色彩鲜艳的昆虫以鳞翅目的蝴蝶和蛾居多, 我国已记载的蝴蝶达1 200多种, 以其颜色鲜艳、体型奇特者为珍贵。此外还有体型奇特、观赏价值很高的甲虫, 如独角仙科、瓢虫科等, 独角仙雄虫头部有1个长角状凸起, 端部分叉, 与众不同[10].动作优雅的昆虫有直翅目的蝗虫, 蝗虫善于跳跃, 形象健康活泼, 令人心仪[11].行为有趣的昆虫主要有发光的萤火虫, 近几年来, 发光昆虫萤火虫景点受到热捧, 例如位于山东省沂水县城西南19 km的萤火虫水洞旅游景区, 是一处着名的地下萤火虫神秘世界, 是集休闲、度假、游憩、娱乐、研学、萤火虫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 每年的3-10月是旅游旺季, 参观游客络绎不绝。
2.2 食用型昆虫品种
2.2.1 食品昆虫
食用昆虫是指虫体或其产物可以作为食品供人类食用或者作为饲料供家畜、家禽、鱼类食用的昆虫。目前全世界已知的食用昆虫有3 000多种[12],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可食用昆虫:食物和饲料保障的未来前景》报告中指出, 全世界可供人类食用的昆虫超过1 900种, 世界上至少20亿人的传统食物中包含昆虫[13].调查发现, 我国80%以上的群众有食用昆虫的经历, 油炸蝗虫、油炸蚕蛹等是我国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佳肴, 人们也常将蜜蜂、甲壳虫、蝉、蚂蚁、蝼蛄、蟋蟀、龙虱等烹制为营养丰富的食品[14].江苏省可食用昆虫有122种, 其中, 连云港灌云人爱吃豆青虫, 苏北人爱吃油炸知了猴 (蝉) , 海安人爱吃炸蛆。
2.2.2 药食两用昆虫
药食两用昆虫既可以作为可口的食品食用, 又能够当作药材治病。对于药食两用昆虫最为常见的有家蚕、蝉、蜜蜂和蝗虫。蚕蛹不仅是餐桌上的美食, 蚕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白僵蚕, 对腮腺炎、癫痫及脑炎后遗症、食道癌、肺癌、胃癌、膀胱癌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13种人用中成药中有49余种含有白僵蚕, 64种儿科中成药中有29余种含有白僵蚕[15], 从蚕蛹中提取的天然复合氨基酸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的功能[16].通常食用的蝉是刚爬出土未脱蜕的若虫, 它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动物性食物, 医学研究表明, 蝉及蝉蜕有抗惊厥、镇静、镇痛、解热、镇咳、祛痰、平喘、抗炎、抗氧化、增强免疫力和抗肿瘤等作用[17].人们食用蜜蜂的幼虫, 包括蜂王幼虫、雄蜂幼虫和工蜂幼虫, 蜂蜜对创面有收敛、营养和促进愈合作用, 有润滑性祛痰和轻泻作用, 蜂王浆对人体植物神经恢复正常、心血管病、抗癌防癌、提高机体免疫力、关节病、糖尿病、提高记忆力、美容消斑、调节血脂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蜂胶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抗炎镇痛、抗溃疡、降血脂, 以及增强免疫力和促进组织再生作用[18].蝗虫成为近年来蝗虫宴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美食, 有品种繁多的烹调方式适合不同人的口味, 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丰富, 其药用价值也不可低估, 其中抗菌肽被应用在抗肿瘤化疗药物中[19].
3 昆虫在休闲农业中的利用现状分析
昆虫营养丰富, 口味独特, 色彩鲜艳, 形态奇特, 并且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对昆虫资源的食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科普价值的利用, 已成为昆虫在休闲农业中利用的普遍现状。
3.1 昆虫的食用价值利用
我国饮食文化讲究药食同源, 医学着作《伤寒论》中有一半以上药物含有食物成分, 以昆虫作为食材和药材早已融入食虫文化中, 其中300余首方剂中用土鳖虫、水蛭、虻虫、蜣螂、蛴螬、蜘蛛、蜂窠、鼠妇、白鱼9味虫类药。食用昆虫营养丰富, 富含高蛋白、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元素, 部分昆虫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例如, 东方蜚蠊有活血祛瘀、消疳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 五谷虫 (别名蛆) 可用于小儿疳积等症。许多食用昆虫经过民间反复提炼, 逐步形成了具有药膳功能的名菜, 例如云南昆虫席里有一道名吃叫傣味蜂蛹, 将蜂蛹油炸至金黄后, 加入木姜子、番茄汁、糊辣椒、柠檬水、茶树、香根等调料凉拌, 酸辣爽口。目前, 对食用昆虫资源的利用, 除了传统和创新的菜肴, 还有以食虫为原料, 提取昆虫体内物质加工生产昆虫的营养品和保健品乃至药品。已知的有昆虫蛋白、抗菌肽、甲壳素、虫草素、免疫抗体蛋白、卵磷脂及卵黄素、甲酯、油酸等, 均有不同的药用甚至抗癌功效。保健品有以蜂王幼虫为原料生产的雄蜂蛹酒、蜂王浆、蜂王精, 以蚂蚁为原料生产的蚁王酒、雄风酒等30多种保健饮料和食品[14].
3.2 昆虫的观赏价值利用
蟋蟀和蝴蝶是观赏昆虫中最早被开发利用的, 有较广的影响面[20].美妙的虫鸣声、奇特的外形以及绚烂的色彩构成了特有的观赏性。昆虫的观赏价值主要有3点, 一是观赏收藏。以蝴蝶为例, 因其色泽亮丽、斑纹奇特、体态妖娆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收藏, 在景区可让游客亲手制作标本, 体验参与的乐趣。二是装饰、工艺。利用蝴蝶翅膀剪贴制成风景、人物、动物等画作, 深受大众喜爱, 昆虫的工艺品更加数不胜数, 如昆虫毛绒玩具、昆虫发卡、昆虫背包、昆虫书签、昆虫烟灰缸等, 供人们购买和欣赏。三是改善休闲农业设施。与田园景观、乡村风光结合, 如利用仿生学理念, 利用昆虫的特点, 完善旅游设施结构、功能, 改造农业生产经营体验设施、农家生活食宿设施、农耕文化设施、户外休憩设施以及户外服务设施等, 把创意与大自然联系起来, 创造出独特和谐的作品, 提升休闲观光场所的魅力。
3.3 昆虫的科普教育价值利用
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衣食住行, 也给我们提供了休闲、旅游、观光娱乐的功能, 随着旅游休闲文化日渐突出, 我们往往忽视了它的科普教育功能。昆虫种类丰富、行为独特、外形漂亮, 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科普价值, 是向公众普及科普知识、进行环保教育的很好教材[21].近年来昆虫科普馆得到大力建设, 人们不断开发科普的方式与路径。如开设了中小学生知识大讲堂, 昆虫专家从专业角度与学生互动, 让中小学生更生动理解昆虫科普;制作科普宣传册, 用色彩鲜艳的图片和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昆虫科普常识;利用科技数码工具, 对昆虫生活日常进行更直观的全方位演示。以蝴蝶为例, 通过蝴蝶标本制作、蝴蝶模型和蝴蝶照片的展示开拓蝴蝶的科普知识, 包括蝴蝶的栖息地、种类、养殖等。通过小学生教育基地建设, 寓教于乐, 让孩子亲密接触大自然及启蒙, 从愉快的教学与游戏中学到科普知识。
4 昆虫资源在休闲农业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比其他资源, 昆虫资源具有独特的优势, 但是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 除了拥有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的普遍问题外, 还因其特殊性, 具有其他方面的非共性问题。
4.1 人们对昆虫的食用接受度不高
在我国, 普遍存在昆虫是不卫生的, 甚至是有毒有害的认识, 导致人们对食用昆虫存在抵触情绪。昆虫的种类繁多, 生活环境和取食环境多样, 可取食垃圾、动物粪便、动植物腐败尸体等, 因此人们的担忧在所难免。与此同时, 食用昆虫和其他肉类食品一样, 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都可能受到污染和食品添加剂的不正确使用等危害。昆虫还是一种过敏源, 另外昆虫食用也要关注寄生虫、气味等问题[22].这些问题导致很大一部分人接受不了食用昆虫。民以食为天, 美食的吸引力对带动休闲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对于食用昆虫的安全性和可食性宣传显得尤为重要。
4.2 昆虫的旅游价值体现不足
一是昆虫体型小, 不易被发现。昆虫具有明显的生境与季节性特征, 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也很特殊, 相对于秀美的山川大河、壮丽的自然风光, 人们很容易忽视这些"小生命", 如果没有昆虫科普的基础知识, 也很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二是开发侧重点偏向于观赏。国内虽然建设了一些以展示性为主的蝴蝶馆、蝴蝶园, 但是由于开发侧重点失衡, 人们偏重于它的观赏性开发, 而忽视了科普教育功能。三是解说材料缺失。昆虫种类繁多, 个体差异性较大, 如果没有丰富、准确、生动的解说和介绍, 很难使游客对昆虫的生活习性、历史文化有详细的了解。
4.3 昆虫的文化开发不够深入
文化是休闲农业的灵魂, 我国的昆虫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 昆虫的精神文化层面主要由昆虫的神话、传说、文学、绘画、崇拜、民俗等构成[23].我国虫旁之字达三百多个, 以虫旁为姓者四十多个, 以虫为地名者一百多个, 昆虫诗歌一万多篇, 与昆虫有关的民间节日一百多个[24].我国早在《诗经》中就对昆虫有所记载, 例如《豳风·七月》中描写道:"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用天牛的幼虫形容粉白的脖颈, 用蝉首形容女子宽宽的额头, 不用刻意描写, 一个美女的形象就能跃然浮现于眼前。昆虫作为独立题材深受古代文人的喜爱, 梁简文帝的《咏萤》、骆宾王的《萤火赋》、曹植的《蝉赋》都是描写昆虫的诗作。我国古代很早就存在对昆虫的崇拜, 特别是对蝉的崇拜, 殷周时期就有祭祀蝉神的习俗。目前, 国内能充分利用昆虫文化资源发展休闲农业的企业和地区很少, 文化挖掘、保护和利用不足严重制约了昆虫休闲旅游品牌的创建。
5 昆虫资源利用的思考
昆虫资源的利用需要从食品、旅游、文化3个角度加大开发力度, 全面而深入挖掘资源的利用价值, 并且结合休闲农业的发展需求, 充分发挥昆虫资源优势。
5.1 加大宣传力度, 开发食用昆虫产品
开发食用昆虫产品, 加大对食用昆虫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的宣传, 是让人们接受认可食用昆虫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制定昆虫食品安全规范, 在昆虫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加大监管力度, 让人们吃的放心;二是要通过政企合作, 重点培养若干龙头企业, 建立龙头产业, 扩大食用昆虫的影响力;三是要推动相关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 联合开发与研究, 研发高新技术, 开发高端产品, 形成能迅速打入市场的昆虫产品。
5.2 深度开发昆虫资源, 提升旅游魅力
要通过合理的旅游规划与旅游创意, 全面利用和开发昆虫的多种价值, 让游客以小观大, 关注昆虫的生态价值与科普价值。一是开发昆虫的衍生价值, 例如建设昆虫观景、昆虫游乐场、博物馆、美食村等, 让游客在游览和参与的同时, 能丰富知识、获得乐趣、品尝美食, 还可以通过销售昆虫纪念品, 让游客动手捉虫, 制作精美的昆虫标本, 甚至可以出售昆虫活体, 丰富景区文化。二是尊重昆虫的生活习性和注重保护物种多样性, 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合理规划, 适度开发, 保护生态平衡, 确保可持续发展, 彰显生态休闲旅游价值。同时, 在景区周边应配套开发昆虫循环养殖基地, 养殖可用作饲料的蝗虫、黄粉虫, 利用昆虫代替饲料饲养家禽和水产, 家禽的粪便可以通过蝇蛆的处理成为优质有机肥, 有机肥又可以用于培植有机蔬果, 增强景区餐饮业的竞争力, 这样既能提升景区吸引力, 又能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5.3 深挖昆虫文化, 助力休闲农业
一是有效结合农业文化。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史留下了包括农业历史文化、农村民俗文化、农村饮食文化等农业文化, 具有可供保护性开发的旅游资源价值[25].农业文化主要是农业生产现象和农业活动, 可结合昆虫的生长习性, 了解昆虫的天敌、食物等, 通过科技和创意, 引导人们亲自去体验和参与。二是挖掘昆虫休闲文化。扑蝶、赏萤、蓄养蟋蟀、听鸣观斗等昆虫活动更是源远流长, 历久弥新[23], 实现现代昆虫文化的休闲意义, 就必须了解历史上昆虫休闲文化的根源。三是挖掘昆虫精神文化。可在景区设置昆虫神话、传说、诗句的标志, 丰富景区人文气息, 打造景区文化底蕴。在充分挖掘昆虫文化的同时, 也要注意有效结合当地历史文化、人文地理, 打造特色品牌文化, 与当地的精品文化融为一体, 只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地位, 才能给游客留下与众不同的印象。
6 结语
曾经人们关注的是农业的生产价值, 如今农业的文化和生态价值要远远大于它的经济价值。以教育、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如今正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生物类资源是休闲农业利用最广泛的资源, 昆虫资源作为生物资源中特殊的资源, 在休闲农业中的利用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休闲内容和方式出现新的追求, 昆虫必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休闲农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呈现更多的休闲文化和产品。在开发昆虫资源时要注意特性和共性共存、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 昆虫休闲不仅是释放心灵之旅, 也是造福百姓之路, 更能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郭焕成, 吕明伟。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济地理, 2008 (4) :640-645.
[2]张艳明。我国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研究[J].乡村科技, 2017 (9) :19-20.
[3]胡月英, 刘玙璠。休闲农业的资源分析及运用模式[J].绿色科技, 2018 (18) :229-231.
[4]聂绍芳, 于德珍。论开发昆虫旅游资源[J].湖南林业科技, 2001 (1) :56-58.
[5]朱巽。湖南观赏昆虫资源的利用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7 (4) :170-172.
[6] 吴福泉。观赏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J].广东蚕业, 1999 (3) :57-59.
[7]卓志航, 杨伟, 徐丹萍, 等。浅析食用昆虫的资源价值[J].食品工业科技, 2014, 35 (17) :390-394.
[8]杨伟, 周祖基。观赏昆虫刍议[J].四川林业科技, 2000 (3) :39-41.
[9]王青青, 桑景拴。河南森林昆虫的观赏类群和开发设想[J].现代园艺, 2014 (15) :119-121.
[10]桑景拴, 刘爱琴。森林观赏昆虫的审美特征和利用途径[J].林业实用技术, 2010 (9) :44-45.
[11]魏琮, 张雅林, 贺虹。略论中国园林观赏昆虫的美学价值[J].昆虫知识, 2005 (1) :103-108.
[12]张家琛, 周学永, 蔡珉敏, 等。食用昆虫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生物资源, 2018, 40 (3) :232-239.
[13]阿诺德·赫斯。昆虫能缓解人类未来的粮食紧张?[J].环球人文地理, 2013 (17) :15.
[14]郑兆飞。浅析食用昆虫的资源价值及其开发利用[J].福建林业, 2017 (1) :28-29.
[15]米红霞, 刘吉平。白僵蚕应用研究进展[J].广东蚕业, 2010, 44 (1) :46-48.
[16]杨海霞, 朱祥瑞, 陆洪省。蚕蛹在医学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科技通报, 2002 (4) :318-322.
[17]杨璐, 李国玉, 王金辉。蝉蜕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J].农垦医学, 2011, 33 (2) :184-186.
[18]葛正焱。四种药食两用昆虫的研究进展与利用现状[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4, 20 (2) :73-76.
[19]王文亮, 徐娜, 张奇志, 等。我国蝗虫蛋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7 (8) :23-24.
[20]吴福泉。观赏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J].广东蚕业, 1999 (3) :57-59.
[21]曹成全, 舒代宁, 陈申芝, 等。昆虫资源在旅游上的开发应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43 (2) :220-222.
[22]赵敏, 冯颖, 何钊, 等。我国昆虫食用安全的研究进展[J].中国蚕业, 2018, 39 (2) :35-41.
[23]关传友。论中国的昆虫文化[J].古今农业, 2005 (4) :12-21.
[24]彩万志。中国昆虫文化的内涵与研究历史[C]//第五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暨昆虫保护、利用与产业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 2005.
[25]黄成伟, 曾芳芳, 朱朝枝。武夷山五夫白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与路径[J].台湾农业探索, 2018 (6) :70-73.